12.13 百度定義新物種:跟華為一字之差

毫無前兆,智慧屏在2019年爆火。

從“不做傳統電視”,到“大屏產品”,再到“智慧屏”,華為為“智慧屏”這一概念攢足了人氣,並在9月19日正式發佈65寸“智慧屏”。

智慧屏與傳統電視有何不同?

華為IoT產品線總裁支浩強調了四點:AI交互、跨屏體驗、IoT控制、影音娛樂。

時隔三個月,雙十二同天,另一家互聯網巨頭企業,百度,對外推出了自家的“智能屏”。

一字之差,百度的“智能屏”與友商的“智慧屏”有何不同?

百度為何選在這個時間節點推出自己的“智能屏”?

此次定義的“智能屏”,首款新品有哪些“黑科技”?

百度副總裁、智能生活事業群組總經理景鯤在新品發佈會現場發佈了百度的首款“智能屏”,小度在家智能屏 X8,並就“智能屏”的種種問題給出了官方答案。

百度定義新物種:跟華為一字之差

小度在家,其實應該叫“智能屏”

2018年3月26日,百度發佈首款帶屏智能音箱,小度在家。這也是小度助手(DuerOS)自2017年1月發佈以來,李彥宏首次親自為小度站臺。

百度定義新物種:跟華為一字之差

回想起這款產品,景鯤引以為豪,“這款產品是中國“有屏智能音箱”的定義者和開創者。”

小度在家的首次亮相,更多是以智能音箱的延伸品類,“帶屏智能音箱”的角色出現在眾人視線中。

畢竟,智能音箱在當時仍是C端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新物種”,藉助當時智能音箱這一新物種的熱度及用戶理解度,百度為其旗下第一款小度在家冠以“帶屏智能音箱”之名。

然而,作為新物種,““有屏智能音箱”這個名字聽起來還是有點奇怪”,“這樣的產品定義限制了用戶對於整個產品的想象能力”,這些問題仍被時常想起。

至於究竟該叫什麼好,景鯤和他的團隊一直在思考。

小度在家已不再是智能音箱;

小度在家是“智能屏”。

百度定義新物種:跟華為一字之差

景鯤認為,智能屏要有三個要素:

AI智能交互、AI智能理解、內容服務新生態。

百度定義新物種:跟華為一字之差

針對這三個要素,景鯤也進行了詳細解釋:

智能交互。傳統屏幕的智能交互比較單一,不能叫智能交互,它是單一交互(或用觸摸,或用搖控器);而真正的智能交互是一個多模態的交互,是語音、觸摸、人臉、手勢、眼神等等多模態的智能交互。

智能理解。傳統屏幕的智能理解是缺失的,因為根本不需要,一切都是靠用戶主動控制並獲取(機器不需要理解能力);用戶在使用智能屏過程中會表達很多想法,例如用戶通過語音控制時,就涉及到智能屏的理解能力,需要智能屏對情緒、語義、意圖有很強的智能理解能力。

內容服務新生態。傳統屏幕的生態是單一的內容生態,我們希望智能屏的生態是一個開放性的、包容的,並且能夠擴展的生態,它應該有聲音、有聲、視頻、遊戲、教育、電商、智能家居,甚至有手機上的一切服務,並且加上手機之外的生態服務。

“具備這三個要素,才稱得上是專業的“智能屏”。”

一字之差:是“智能屏”,不是“智慧屏”

前文提到,9月19日,華為將熱鬧了許久的“智慧屏”終於搬到發佈會上,正式官宣;三個月後,百度再次提出“智能屏”,不禁讓人發問:

此次百度提出的,為什麼是“智能屏”,不沿用“智慧屏”?

只從兩者由來來看,百度此次提出的“智能屏”源於智能音箱,華為提出的“智慧屏”源於智能電視。

大屏VS小屏,智能音箱VS智能電視,可以說是“新物種的衍生”與“舊物種的升級”的較量。

百度定義新物種:跟華為一字之差

不過從兩者的關注點來看,倒還是有一個共同點——(智能)交互。

對於這個問題,景鯤向雷鋒網表示,

我們(智慧屏)是先有智能,後有屏;智慧屏可能是希望先有屏,後有智慧。

這裡,百度更強調的是用戶感知邊界的問題。“先有智能會讓用戶有一個使能邊界,加上屏(屏是很好的輔助工具),能夠讓智能屏延展得更大;先有屏的話,由於大家對屏有固化認知,屏會限制用戶的使用邊界。”

邊界感很重要,”景鯤特別強調。

這樣的“邊界感”同樣體現在“智能屏”和智能音箱二者之間。

“未來3年,智能音箱的市場增量將主要來自於智能屏”

與“小度在家不是智能音箱”一起在發佈會上被景鯤多次強調的是“智能音箱不是智慧屏”。

通過強調以上兩個概念,百度正式把小度在家作為區別於智能音箱的新品類向世人解釋。“它不應該屬於智能音箱品類,它的用戶也始終不是智能音箱的用戶。”

百度在本次發佈會上也將小度在家定義為這一新品類的品牌,“小度在家是智能屏的品牌名,智能屏是品類名。”

說起來比較繞口,實際上可以理解為:百度是覺得“帶屏智能音箱”這一“職位”已經配不上這位“同學”實際擁有的能力,給了一個新的職位,叫“智能屏”。

顯然,智能屏(也就是曾經的帶屏智能音箱)被百度提到了一個高於智能音箱的優先級進行發力。

“未來3年,智能音箱的市場增量將主要來自於智能屏。”

百度定義新物種:跟華為一字之差

這是景鯤為這一市場做的一個大膽的預測,這樣的預測既來自於景鯤的自信,同時也是基於過去這一年來小度在家智能屏的銷售情況。

據百度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小度在家智能屏出貨量佔全球市場份額39%,超過了Amazon、Google,以及國內的國內的兩家友商(小米和阿里)。

百度定義新物種:跟華為一字之差

這樣的數據,這樣的預測,也為小度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預測和戰略調整,在2019年年終,百度發佈了小度在家智能屏首款新品:小度在家智能屏 X8。

小度在家智能屏首款新品:X8

百度推出“智能屏”概念後的首款產品,繼承了此前小度在家的整體外形設計和觀感。

硬件方面,4麥克風陣列、8寸超大屏、低失真單元,這些參數被景鯤用幾頁PPT草草帶過後,這一產品真正重點也被壓到了軟件和內容上。

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智能屏”的三要素:AI智能交互、AI智能理解、內容服務新生態。

智能交互方面,支持遠場語音交互、人臉識別、手勢識別、眼神喚醒;

遠場語音交互是智能音箱、智能屏最為重要的一項參數。針對這一參數,百度官方表示,“我們基於CNN的語音增強和聲學建模一體化端到端識別,相對基線,獲得超過30%的相對錯誤率降低。”

百度定義新物種:跟華為一字之差

此外,通過人臉識別功能中的“童臉識別”,可以迅速進入兒童模式;通過手勢識別,可以控制設備暫停和播放;新增眼神喚醒功能(1月向小度在家用戶開放)。

智能理解方面,支持AI模型演進、自學習AI系統、第三方評估;

智能理解能力也被景鯤稱為是百度的“硬核實力”,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瞭解,這些能力大部分也同樣產自百度大腦。

其中,AI模型演進基於兩個關鍵技術的提升:第一,NLU模型,從傳統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NLU模型轉變為基於ERINE預訓練的多模型多任務聯合NLU模型;第二,檢索和推薦,由此前檢索和推薦分別建模、基於文本和預訓練的內容表示,到檢索和推薦一體化模型。

而關於小度的自學習AI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百度定義新物種:跟華為一字之差

內容服務新生態方面,

支持四大視頻平臺(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咪咕視頻)、全國衛視直播,兒童分齡教學資源。

在最後公佈這一硬件價格時,百度此次並沒有像以往一樣強調硬件的價格補貼,沒有現場價、也沒有搶購價,只是以一個599元的價格開始預售。

這一細微變化有諸多原因,雷鋒網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小度智能音箱今年出貨量榮登榜首,智能音箱在硬件方面也越來越成熟,百度的心態也有了變化。

快的沒了,滴滴補貼政策變了;ofo沒了,摩拜補貼政策變了。

當行業逐漸走向成熟後,江湖地位之爭轉為常態化運營後,燒錢大戰、價格補貼都會逐漸銷聲匿跡,這是市場競爭的自然規律。

對於百度而言,則是換一種說法講這個道理:

“隨著行業越來越成熟,智能屏的價值越來越凸顯,硬件價格已經不再是負擔,對於行業健康來講,我們也不可能一直補貼下去。”

當然,現在的百度,對於智能音箱,或是智慧屏,仍有補貼,只是換了方向。

我們現在更想補貼的是內容。

從硬件補貼到內容補貼,百度的“補貼邏輯”

長期以來,百度在智能音箱這款硬件上的補貼毫不吝嗇。

2018年6月,在百度發佈第一款小度智能音箱(當時嚐鮮價為89元)時,就曾表示,“為了用戶體驗,會堅持(補貼)到不能堅持為止。”

“通過補貼獲取用戶,到產生影響力,證明產品的價值,再到用戶認可它的價值,最終形成一個商業循環,此前的O2O、打車經歷了這樣的循環,我個人覺得智能音箱也在這個循環過程中。”

談到補貼策略,景鯤這樣理解。

如果說當時這款89元的小度智能音箱是第一款在百度內部受到“扶持”,定調百度智能音箱硬件補貼策略的產品的話,小度在家智能屏 X8將是第一款不再享受硬件補貼策略的產品。景鯤在會後採訪中透露,“這款產品的價格和成本(硬件成本為主)基本上能夠打平,我們現在更想補貼的是軟件(服務)和內容

。”

對於小度的定位,百度官方向來表示,“小度是一個軟件平臺”、“我們做的不是一個硬件,而是一個人工智能操作系統”。

此次將補貼方向轉向軟件,“我們是希望讓用戶感受到小度是一個軟件平臺,更多地使用它的軟件功能。”

至於補貼軟件是否能讓用戶更多地使用軟件,景鯤以此前百度在小度軟件方面的經驗解釋稱,“比如用戶之前都在用智能音箱聽音樂,我們發現,在視頻方面進行補貼後,用戶就會多看視頻。”

憑藉這樣的補貼邏輯,百度接下來繼續擴大開發者生態,繼續從軟件、內容層面拓展小度的邊界。

我們如何將這個故事講好”

2019年,小度的最後一場發佈會選在了一個特殊的時間(雙十二當天),特殊的地點(老舍茶館),重新定義了一個特殊的品類(智能屏)。

就在三個月前,另一位友商以“智慧屏”這一新概念翻新了智能電視市場。

儘管如此,行業中仍有一些質疑的聲音,概念營銷?新瓶裝舊酒?

在接受記者採訪過程中,景鯤多次強調“邊界”這一概念。

“當你擴大邊界的時候,會與新的產品和賽道產生碰撞,能夠與更多廠商、更多賽道產生碰撞,大家一起去想一個新概念,去炒一個新概念(這個新概念是有價值的),這是好事。”

“智能電視一年出貨量4600-5000萬臺,今年很多電視企業活得很困難,明年出貨量可能還會下降,因為用戶覺得電視就是電視,只是用來看視頻,所以不用換,這對產業是不好的;無論是屏+智能(智慧屏),還是智能+屏(智能屏),都是希望讓這塊屏能夠有新的平臺型價值出現,這對整個產業而言,是好事兒。”

在智能音箱這一領域,國內頭部廠商對產品的理解和側重開始有所不同,對於做智能屏這件事兒,小度接下來要思考的是“我們自己如何將這個故事講好,把新的AI設備的產品價值講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