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世界上唯一使用華氏溫標的大國

世界上僅有的5個國家使用華氏度,包括巴哈馬、伯利茲、英屬開曼群島、帕勞、美利堅合眾國及其附屬領土(波多黎各、關島、美屬維京群島)。

世界上唯一使用華氏溫標的大國 | 為什麼不願意改變?

華氏溫標:是德國人華倫海特(Fahrenheit)於1714年創立的溫標,它以水銀作測溫物質,定冰的熔點為32度,沸點為212度,中間分為180度,以℉表示。

攝氏溫標:1740年瑞典人攝爾修斯(Celsius)提出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攝氏度,水的沸點規定為100度。根據水這兩個固定溫度點來對溫度進行分度。兩點間作100等分,每段間隔稱為1攝氏度,記作1℃。

世界上唯一使用華氏溫標的大國 | 為什麼不願意改變?

18世紀早期,由於溫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表達溫度時往往會很凌亂。於是華氏溫標的出現,轟動一時,使溫度終於有了一個統一的標準,也迅速被英國皇家協會認可採納,18世紀19世紀時期英國佔領了世界很多地方擁有很多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也把華氏溫標、以及英尺和盎司等英制測量方式帶出國門走向世界,華氏溫標也就成為了大英帝國在全世界的標準體系。與此同時,公制體系在法國大革命中開始流行,這主要是因為法國想要在民族層面上統一全國(和當年秦始皇大力推行書同文、車同軌,廢止各諸侯國貨幣而改用統一秦半兩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到是20世紀後半葉,攝氏度在很多地方開始流行起來,很多英語國家也開始使用公制體系。這時候美國也想改用公制體系,這樣可以方便美國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貿易和科學交流,於是乎美國國會在1975年通過了公制轉換法案,成立美國公制部專門給公眾普及公制體系,但是這個法案屬於自願性質,非強制性的,這就成為很大的問題,大部分普通民眾不需要與外國貿易和科學交流,只需要在自己國家使用,而且這麼多年也用習慣了,也就不想去學習,不想去改變,於是公制體系很難普及下去,1982年裡根總統取消了公制部。後來在到了1988年,公制體系在全世界更為流行,使用公制體系對美國貿易和商業都有非常大的好處,美國打算重啟公制體系,但是民眾還是不願意不想改變,只能作罷了。直到今日,兩套單位制在美國依然是並行使用,學生需要學習兩套體系,理科教學的單位換算更多更復雜,企業也要多成本去生產兩套產品,一套賣給美國,一套賣給其他公有體系的國家。

公制單位轉換出現的問題:

1999年美國一顆火星氣候衛星爆炸了,原因就是衛星系統軟件中的英制計量單位沒有準確地轉換成公制計量單位,最終造成航向出現偏差導致爆炸。

世界上唯一使用華氏溫標的大國 | 為什麼不願意改變?

華氏度有什麼好處?

肯定是有的,華氏度刻度比攝氏度更小更精確,夏天的時候覺得太熱有時候溫度調高一度又熱,調低一度又涼,想不想可以調0.5度?這時候華氏度就派得上用場了。

世界上唯一使用華氏溫標的大國 | 為什麼不願意改變?

歡迎轉發評論,關注“最了麼”,給您帶來更多有趣的科學文化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