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裡克爾梅,最後的古典前腰

足球就猶如璀璨的銀河系,廣闊而燦爛,而球星就猶如行星般編織依附在銀河系上,為整個銀河系增添了絢爛奪目的色彩。而銀河系中的每一顆行星,都承載了一段奇特的記憶,每一顆行星之間都相映成趣,每一顆行星都映射出耀眼的光輝。其中有一顆行星,他彷彿與其他行星格格不入,自成一格,擁有屬於自我的光芒和性格。精湛的技術,閒庭信步的護球,滄桑的臉孔,獨樹一幟的球風,古典的美感,這些是這顆行星留給世人的感受,這些也是古典大師裡克爾梅給球迷最刻骨銘心的回憶。

在糖果盒踏上職業生涯之旅,意氣風發,年少成名,隨後在諾坎普失意,備受冷落,成為犧牲品,轉會至情歌球場鳳凰涅槃,重獲新生,面對世人的質疑證明自我價值,在生涯黃金年齡重歸糖果盒,享受萬千寵愛,他的生涯是有遺憾的,也是完美的,他的遺憾在於沒有取得匹配他才華的榮譽,他的完美在於他隨心而行,不隨波逐流,為享受足球而奔走。在那個群星璀璨,巨星扎堆,人才輩出的年代,他給球迷留下了精彩鏡頭,不可思議的想象力以及獨樹一幟的球風。提起裡克爾梅,除了護球,控球外,本期的長傳系列,將回憶裡克爾梅的長傳技巧,欣賞裡克爾梅被忽略的長傳功底

古典前腰的組織藝術:

古典前腰是綠茵場上另類的組織者,古典前腰與現代足球的前腰在踢球風格上差異極大,從組織的角度上看,古典前腰喜歡控球組織,大部分時間通過腳下的持球在30米區域盤帶,通過擺脫過人撕開防線的空缺,或通過自己作為軸心,其他隊友以其為軸,通過持球和傳球引導隊友跑位形成進攻。現代足球的前腰喜歡控制球權,通過大範圍的跑動,從中路,肋部和邊路不斷遊走,策動附近隊友,做出連續的傳切配合。前者的代表是巴爾德拉馬和裡克爾梅,後者的代表是魯伊科斯塔等。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古典前腰通過自己的盤帶傳接能力在中路核心區域發起進攻

裡克爾梅這次的進攻方式就是一次典型的古典前腰組織方式,通過自己的盤帶控球完成推進,以自己為軸心利用傳球引導隊友跑位形成進攻,主導進攻的傾向性極強。

遠距離的貼地長傳:

手術刀般的直塞球是裡克爾梅傳球的一個標籤,他的直塞球穿透力之強可以在防線出現漏洞時瞬間撕裂防線,而他對於直塞球力度拿捏爐火純青,讓接球人很舒服接到傳球。

而貼地的長傳是裡克爾梅直塞球方式之一,他動輒在中圈附近發動貼地長傳,對於場上的閱讀能力,場上的洞察力和傳球的火候缺一不可。貼地長傳的難點在於傳球的距離過長,球通過地面傳導時難以穿透層層的防線,而且攔截的難度遠低於過頂長傳,因為過頂長傳在空中,可以憑藉高度越過一大部分的攔截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阿根廷球迷最喜歡看到的畫面,裡克爾梅連線梅西

裡克爾梅與梅西的一次最為經典的連線,裡克爾梅在中圈持球擺脫,擺脫後的裡克爾梅有較大的空間可以處理球,而他頂級的視野和洞察力捕捉到梅西的跑位,隨後直接傳出一記遠距離的貼地長傳,他的傳球從身前兩個防守球員的縫隙穿過,直接打穿了整條防線。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隱蔽性極強的外腳背貼地長傳

裡克爾梅的貼地長傳速度極快,發現空擋進行傳球時會加大腳弓的力度,讓球速更快,其次對於力度的掌控能力爐火純青,不會因為加大擊球力度而出現傳球過大的情況。

大斜線的過頂長傳:

在陣地戰中,裡克爾梅喜歡在左肋部發動大斜線的長傳,這與他的踢球習慣有關,因為他在左側形成護球和擺脫後能內切,利用右腳找遠端的隊友,他在這個區域就類似於貝克漢姆經常在右路也能完成長傳一樣,雖然是中路球員但是長傳的區域不侷限於中路,在肋部也能發動長傳製造威脅。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完美的對角線過頂長傳

例如這次在左肋部內切後洞察到隊友的防線出現漏洞,隨後直接送出精準的過頂長傳,力度拿捏得分毫不差,讓隊友在貼防下仍能卸下球,頂級的視野,頂級的洞察力和頂級的傳球功底鑄造了長傳的準度。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一腳長傳,輕鬆打穿對手整條防線

又是出現在相同的區域,同樣是左肋部這個區域,裡克爾梅的斜長傳直接越過對方的防線,裡克爾梅的長傳特點是球在空中飛行的速度和下降的速度都極快,而且他傳球的時機和節奏感絕佳,他與法佈雷加斯的長傳動作很類似,在觀察遠端的同時一邊完成擺脫動作,思維和動作基本是同步的。

反擊中的致命長傳:

古典前腰被球迷誤會最深的一點在於他們的“慢”,但古典前腰的“慢”是表現在陣地戰的組織方式上,而不是他們的球風偏慢,因為當時球員普遍跑動頻率沒有現在這麼頻繁,所以他們的慢是相對的,而在反擊中他們絲毫不“慢”,只要出現機會,他們的大局觀就能觀察到隊友的跑位並且給出致命的傳球。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反擊中的裡克爾梅,快速簡練的長傳破局

例如這次裡克爾梅最經典的長傳助攻鏡頭,在後場持球轉身後迅速調整姿勢,送出一記遠達50米的過頂長傳,而且長傳提前量給得極佳,從腳法應用上也是十分細膩,球在落地後落勢很援,便於隊友後上追球。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一步調整後直接完成對角線過頂長傳

這次反擊中的長傳,裡克爾梅處理球的速度一點都不“慢”,尤其是從調整到傳球直接的銜接速度很快,在停球的同時抬頭觀察到邊路的隊友,在觀察後藉助兩個小碎步蹬地發力,傳出超遠距離的大斜線長傳精準找到隊友,從停球到觀察到傳球這一連串過程銜接速度極快。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例如這次反擊中的貼地長傳,在行進間持球后迅速調整完成傳球,直接打到大空擋的區域找到隊友。裡克爾梅的“慢”體現在陣地組織方式上,通過大量的持球串聯,所以在視覺上會覺得球風偏慢,但是在處理球方面裡克爾梅傳球的時機都是極為迅速,一旦有機會就能利用傳球刺穿對方的防線,從無延誤戰機。

30米區域的傳球威脅:

作為前腰的代表性人物,裡克爾梅在30米區域的威脅能力和武器庫尤其豐富,從個人來說,他在30米區域能護球和盤帶,利用個人能力創造機會,從整體來說又能串聯配合,和隊友形成默契後送出致命的傳球幫助隊友得分。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30米區域的傳球,裡克爾梅是真大師

在30米區域,裡克爾梅除了中間往兩肋,和兩肋到中間的短傳滲透外,他在30米區域的過頂長傳也是主要的進攻手段,從短傳到長傳,整個傳球的武器庫幾乎沒有任何弱點,所以使得裡克爾梅對於進攻端的威脅範圍不僅僅在於禁區弧頂區域,在整個30米區域他對於進攻端的威脅無處不在,因此他是可稱為一支球隊在30米區域核心的根本原因。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除了過頂傳球外,他在30米兩肋區域的斜向貼地長傳也是最銳利的刀刃,他的貼地長傳穿透性極強,經常利用對方後衛站位之間的空擋打穿身後,這種是一個優秀30米區域組織核心的必備技術環節。

進攻端中利用傳球製造威脅可以分為兩類型,一種是直接利用傳球撕開對方的防線,就如上兩張GIF圖展示的直接助攻隊友威脅傳球,另外一種方式就是轉移到對方防守的薄弱區域,利用轉移拉散對方的防守重心和站位的密集度。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例如這次裡克爾梅的長傳轉移,在中路人群扎堆的情況下,而且對方的注意力幾乎都放在裡克爾梅身上時,裡克爾梅腳底拉球順勢調整身體的方向,隨後轉移到邊路的無人地帶,這一點連對方的防守球員都沒有及時反應過來,可見裡克爾梅對於比賽的閱讀能力,場上的洞察力有多恐怖,幾乎場地的每一塊區域都在他的視野之中。

不可預判的長傳威脅:

南美球員彷彿天生就是一位魔術師,他們的天賦和足球思維永遠與其他球員存在明顯的區別,他們經常在場上做出天馬行空的動作令人瞠目結舌,讓球迷深深陶醉在他們驚為天人的表演下。

其中,南美球員的足球思維本質上有著不可預判性,不可預判性就是防守球員根本無法摸清或預判他們下一步的動作,下一步的想法是什麼,詭異無比。不可預判性不僅僅表現在技術動作上,而且更體現在傳球的方式上,他們經常能傳出一些只有在上帝視覺才能發現的進攻機會。

而裡克爾梅就是這類型的天才球員,他的傳球,尤其是長傳,很多時候他彷彿是站在上帝視覺上為隊友傳送出精妙的長傳,甚至連對手也無法反應過來,也無法預判他的傳球路線到底要傳給誰。一名優秀的傳球手可以發現別人無法洞察的防守漏洞,這種是與生俱來的足球天賦,很難像身體素質這樣的硬性天賦去衡量。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突如其來的身後長傳,防守隊員全部預判失誤

例如這次的過頂長傳,對方的防守重心都放在中場,無論是裡克爾梅附近的隊友還是防守者都以為進攻的發展將會放在中場時,突然一個長傳直接打穿對方的防線,前鋒接到長傳後對方的防線才反應過來進行回追,這次長傳幾乎迷惑了所有防守者。

足壇兵器譜第四期:古典前腰裡克爾梅的長傳藝術

詭異的長傳線路

這次裡克爾梅奉獻了一次經典傳球路線的不可預判性,對方的後衛線4個後衛一字排開,在裡克爾梅擺腿做動作時都預判裡克爾梅會傳給在身前兩名球員,但實際上裡克爾梅的真正傳球目標是邊路後插上的的隊友,而且長傳的精度和路線都精妙至極,球從對方中後衛和邊後衛之間的縫隙中穿過,而且傳球時加了外旋的腳法,球在彈地後有一個明顯向外旋的變向,更好地讓隊友接球。

古典前腰是對裡克爾梅踢球風格的一種讚美之詞,足球技戰術和發展不斷在演變,以往我們還能欣賞像裡克爾梅這種極具個人風格的踢球方式,但隨著足球的發展,古典前腰已經成為歷史過往,再也難看到類似裡克爾梅這種球風的球員。球迷回想到裡克爾梅的表演藝術時,手術刀的直塞,天下星空的動作,穩若泰山的護球,極具感染力的組織方式首先浮現在球迷的腦海中,而長傳相比於以上的標籤,更像是裡克爾梅武器庫中的滄海遺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