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生鮮電商“呆蘿蔔”資金鍊斷裂 杭州中心人去樓空

生鲜电商“呆萝卜”资金链断裂 杭州中心人去楼空

近日,總部位於安徽合肥的互聯網生鮮電商平臺“呆蘿蔔”,被曝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公司日常經營受到重大影響。

11月28日晚,呆蘿蔔合夥人劉峰在朋友圈發文,更坐實了呆蘿蔔杭州中心正式關閉這一說法。

記者瞭解到,杭州中心雖然關閉,但員工工資及社保卻已拖欠兩個月之久了,而眼下倉促關門,也造成了數百萬元的房租違約金。這家曾融資7億元人民幣的生鮮電商平臺,能成功自救嗎?

杭州現場

人去樓空,搬運師傅在拆桌子

提前搬走產生違約金200萬元

12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呆蘿蔔位於杭州的產品研發和運營中心——益展商務大廈,一樓大廳的樓層索引圖上已沒有公司的名稱。

在呆蘿蔔原本辦公的8、9、10層,記者看到,現場已人去樓空。明亮寬敞的辦公空間、散落一地的物品、成色很新的桌椅、會議室裡黑板上的字跡,無一不體現了公司昔日的生機與活力。

記者在辦公區看到,已有負責傢俱回收的搬運師傅們,在拆卸辦公桌。

在8層,寫字樓所在的物業——杭州中宙物業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清點物品。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呆蘿蔔一共租下了三層,每層1800平方米,大概600個工位。“租金是按天算,每平方米3.9元,物業費按月算,每平方米8元,半年一付。”算下來,一年的租金就要760餘萬元,加上物業費一年近52萬元,一共要800多萬元。”

工作人員表示,呆蘿蔔這次提前騰退算違約,原則上,要賠付3個月的租金作為違約金,差不多200萬元,“但不知道能不能追回來,能追回來多少。”

生鲜电商“呆萝卜”资金链断裂 杭州中心人去楼空

員工和供應商

300多員工組群維權

供應商依然力挺支持

現場,呆蘿蔔杭州中心產品研發組的前員工陳方(化名),在清理個人物品。他在呆蘿蔔已經幹了兩年,先在安徽總部工作,今年三月份被調到杭州。

一開始,杭州中心租在遠洋大廈,今年四五月左右搬到這裡,一共租下了3個樓層,有員工300多人。“原本一切正常,大家也都很看好公司前景,可是從11月20日起,工資就一直沒到賬。”

記者瞭解到,公司拖欠了10、11月兩個月的工資,以及社保金。

“大家都已經在維權了,還建了個群。”記者從陳方手機上看到,釘釘上的這個維權群有307人,幾乎包含了杭州所有的員工。

談及自己被欠薪的金額,陳方雖沒明說,但估計有個三五萬元。

據界面新聞報道,呆蘿蔔對員工的欠薪金額已經超過3000萬元,並拖欠杭州團隊300人及部分合肥團隊的兩個月工資和社保。

曾在呆蘿蔔做公關的小南(化名)在這家公司前後呆了半年多,她告訴記者,杭州中心主要是產研、運營以及公關部,之所以在杭州設立,主要是老闆看中了杭州的電商人才。

呆蘿蔔定位下沉市場,業務曾遍及安徽、江蘇、湖北、河南等地。“在合肥,真的有很大的客戶基礎,線上買單線下提貨,覆蓋到社區。”小南說。

事情緣起11月20日,小南收到公司致全體員工的信,稱工資要晚20個工作日發放。“這就相當於給事情定性了,當時我們都有點懵,老闆是否太草率了一些。”

小南告訴記者,公司前後融資7.2億元,雖然投資人覺得業務模式都挺好,但因為B輪融資不順利,導致資金鍊斷了。

“為了壓縮成本,老闆邀請杭州所有員工去合肥辦公,如果去不了尊重大家的選擇。”小南說,離開前跟老闆在內部員工群裡深聊過一次,老闆依然在努力,稱先把合肥的業務跑起來,也有供應商表示力挺。

呆蘿蔔的奶製品供應商之一蒙牛傳統通路部主管劉女士告訴記者,蒙牛一如既往力挺呆蘿蔔。

“他們那邊跟我們對接的採購人員都堅持在崗,讓我們覺得安心,呆蘿蔔創始人兼CEO李陽跟供應商、合夥人、門店及員工代表們都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讓我們覺得暖心;而且事發第二天,所有供應商合夥人門店都在自救,給了我們信心。”劉女士表示。

生鲜电商“呆萝卜”资金链断裂 杭州中心人去楼空

創始人

低估生鮮的燒錢速度

力爭讓整體運營回到正軌

記者下載“呆蘿蔔”APP發現,平臺上的所有商品都已下架。但點擊“充值”,卻依然可以正常付款。

陳方告訴記者,最多時,APP的下載用戶達到幾百萬人。

根據陳方手機上的釘釘截圖,呆蘿蔔的主體公司名為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其分公司名為安徽凱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設立在杭州。

公開資料顯示,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法人為李陽,從去年8月到目前為止,呆蘿蔔一共收穫了逾7億元的等值美元融資,其中,今年6月曾獲由高瓴資本、晨興資本領投的6.3億元A輪融資。

李陽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對公司增長的預期與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鮮的“燒錢”速度,以至於消耗過快。接下來會壓縮、刪減一些“失血”業務線,讓整體運營回到正軌,比如:門店大小、業務線、品類等。

“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挽回公司的業務,挽回消費者、供應商、加盟商、合夥人以及呆蘿蔔員工的損失。從一開始,我們就沒有把‘破產清算’列入考量範圍。目前已經接洽了一些有零售佈局的大公司,對我們感興趣的巨頭還是非常多的,同時,我們繼續獨立發展也是有可能的。”李陽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