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舜帝有虞氏,因鄒侯國而得名——鄒平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舜帝有虞氏,因鄒侯國而得名——鄒平

鄒平地圖

【地名由來】

夏朝曾封舜之後姚姓為鄒侯,在鄒平之域立鄒侯國。西漢置鄒平縣,以鄒平古為鄒侯國,故名。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舜帝有虞氏,因鄒侯國而得名——鄒平

騶虞

鄒平作為地名最早的淵源,應該追溯到舜帝。舜帝是有虞氏部落的首領,這個部落以名為"騶虞"的仁獸作為圖騰。騶虞,又名騶吾、騶牙,因為不吃活的動物,被認為是仁獸、瑞獸。"騶"通"鄒",所以在夏啟時代,就在安置了有虞氏的現今鄒平一帶建立了鄒侯國,隸屬青州。酈道元《水經注》裡說:"鄒平,古鄒侯國,姚姓,舜後也。"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舜帝有虞氏,因鄒侯國而得名——鄒平

鄒平風光

鄒平,山東省轄縣級市,由濱州市代管;位於山東省中部偏北,西北臨黃河,地處魯中泰沂山區與魯北黃泛平原的疊交地帶,地勢南高北低;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全市總面積1250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鄒平市轄11個鎮、5個街道;常住人口80.83萬人。

鄒平是歷史上齊魯上九縣之一,夏朝立鄒侯國,西漢置縣;鄒平東接淄博,西鄰濟南,南依膠濟鐵路,北瀕黃河,濟青高速橫穿全境26千米,距濟南遙牆國際機場62千米,距青島240千米;1991年境內發現屬龍山文化的古城遺址,將中國文字史向前推進了800年;境內擁有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唐李庵、丁公遺址、王薄起義遺址、範公祠等景點80餘處

【歷史沿革】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舜帝有虞氏,因鄒侯國而得名——鄒平

西漢時期,置鄒平縣,治所在今孫家鎮。置梁鄒縣,治所在今韓店鎮舊口村。高帝六年(前201年),劉邦封武虎為梁鄒侯,於梁鄒立侯國。置於(wu)陵縣,治所在今臨池鎮古城村。置朝陽縣,治所在今碼頭鎮舊延安村東南15裡,史稱魏王城。置東鄒縣,治所在今高青縣花溝鄉花溝村,屬青州部千乘郡(治所即今高青縣高城鎮北)。

東漢時期,為鄒平縣、梁鄒縣、於陵縣。改朝陽縣為東朝陽縣,同屬青州部濟南郡。漢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為樂安郡(治所臨濟,在今高青縣高城鎮西北),東朝陽縣又屬樂安郡。東鄒縣失考。三國魏時期,鄒平縣、梁鄒縣、於陵縣沿襲漢制,同屬濟南郡。東朝陽縣屬東郡。晉時期,鄒平縣屬濟南郡,梁鄒縣、東朝陽縣同屬青州部樂安國。改於陵縣為烏陵縣,旋廢,析入土鼓縣、逢陵縣。永嘉後,梁鄒縣廢。南北朝時期,宋武帝劉裕於梁鄒故城僑立平原郡,又僑立平原縣以屬之。元嘉九年(432年),分青州之地僑立冀州(治所在今歷城縣),平原郡縣隸屬之。孝武時,於故於陵縣地置武強縣(治所在今周村區固玄莊),又於縣內置廣川郡(治所在今長山鎮),屬冀州。

南朝劉宋改東朝陽縣為朝陽縣,屬濟南郡;又為臨濟縣(治所在今章丘縣臨濟鎮),屬樂安郡。鄒平縣失考。

北魏皇興三年(469年)改平原郡為東平原郡,屬齊州(治所在今歷城);又置平原縣(治所在今好生鎮平原莊),隸東平原郡。武強縣隸廣川郡。為朝陽縣,屬濟南郡;又為臨濟縣,屬東平原郡。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移平原縣治入東平原郡城(舊口),東平原郡、清河郡(治所在今淄川)與廣川郡合併,稱東平原郡(治所長山),平原縣、武強縣隸之。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舜帝有虞氏,因鄒侯國而得名——鄒平

開皇三年(583年),移北齊平原縣治於漢鄒平故城孫家鎮,仍為平原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平原縣為鄒平縣,復漢舊名,屬齊郡。開皇初廢東平原郡,開皇十六年(596年)於北魏平原縣治(今平原莊)置濟南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武強縣為長山縣(治所在今長山鎮)。大業初,並濟南縣入長山縣,隸淄州(治所在今淄川縣)。開皇六年(586年)置朝陽縣於菅城。開皇十六年(596年),改為臨濟縣(治所在今章丘臨濟鎮),而別置朝陽縣。大業二年(606年),又省朝陽縣入濟縣,屬齊郡。鄒平縣、長山縣同屬河南道。

武德元年(618年),以臨濟縣治置鄒州。鄒平縣、長山縣、臨濟縣均隸之。武德二年(619年),移鄒平縣治於趙臺城(在今九戶鎮古王臺)。武德八年(625年),鄒州廢,又移鄒平縣治復入鄒平故城孫家鎮。鄒平縣、臨濟縣改屬譚州(治所在今章丘縣西平陵城),長山縣改屬淄州。貞觀元年(627年)譚州廢,鄒平縣改隸淄州,臨濟縣改屬齊州。景龍元年(707年),析高苑縣地於漢梁鄒廢城(舊口)置濟陽縣,隸淄州。元和十五年(820年),濟陽縣省入高苑。

五代時期,鄒平縣、長山縣屬淄州。臨濟縣屬齊州。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舜帝有虞氏,因鄒侯國而得名——鄒平

宋時期,景德元年(1004年),鄒平縣移治於濟陽縣廢城(今舊口),孫家鎮故城廢。鄒平縣、長山縣同隸京東東路淄州。鹹平四年(1001年),省臨濟縣析入鄒平、章丘縣地。金因之。明時期,鄒平縣隸山東布政使司濟南府。長山縣,洪武初屬般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般陽府降為淄川州,長山縣亦屬之,洪武十二年(1379年),淄川州廢,又改屬濟南府。清時期,鄒平縣、長山縣、齊東縣襲明制。光緒十八年(1892年),黃河河道南移,齊東縣城陷於河中。光緒二十年(1894年)遷縣治於九戶鎮。1949年3月,鄒平縣、耀南縣、齊東縣屬渤海行署清河專區(行署駐今惠民縣城)。

建國初,鄒平縣、耀南縣、齊東縣屬渤海行署第三專區。

1950年4月,鄒平縣(駐地今鄒平鎮)、耀南縣(駐地今長山鎮),劃屬淄博專區。同時,耀南縣複名長山縣。

1953年6月,鄒平、長山二縣復歸屬惠民專區(專署駐北鎮)。

1956年3月,鄒平縣、長山縣合併稱鄒平縣(駐地今鄒平鎮),齊樂縣和高青縣合併稱齊東縣(駐地今高青田鎮),同屬惠民專區。

1958年11月,齊東縣撤銷,其6個公社併入鄒平縣,隸屬淄博專區。

1961年,恢復惠民專區(駐地北鎮)。10月,復置高青縣,析鄒平之青城、花溝、黑裡寨3個區劃入高青縣。鄒平縣屬惠民專區。1967年2月,專署廢。成立"惠民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改為惠民地區行政公署,鄒平縣仍屬之。

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惠民地區行政公署。

1992年3月,惠民地區更名為濱州地區,鄒平仍屬之。

2000年6月,國務院批准濱州地區撤地設市,成立濱州市。同年12月16日舉行中共濱州市委成立揭牌儀式。

2001年1月16日,濱州市人民政府揭牌,鄒平屬濱州市。

2018年7月2日,經國務院同意後,民政部以民函﹝2018﹞105號文批覆山東省,同意撤銷鄒平縣,設立鄒平市,由山東省直轄,濱州市代管。2018年10月26日,鄒平市正式掛牌成立。

【尋歡文史】

鄒平與鄒縣——二鄒非一鄒

山東現今有"鄒"的縣有兩個——鄒平和鄒縣,那麼,它們是否源出同流呢?

根據史料分析,二鄒實際不是同源的。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舜帝有虞氏,因鄒侯國而得名——鄒平

《說文》:"鄒,魯縣古邾國,帝顓頊之後所封。"

宋代歐陽忞《輿地廣記》記載:"兗州之鄒,曹姓也。淄州之鄒,姚姓也。"

由此可見,鄒平和鄒縣的區別如下:

其一,地域不同

鄒縣地處魯國故地,後屬兗州;鄒平地處齊國故地,後屬淄州。

其二,世系不同

鄒縣是顓頊之後;鄒平是舜帝之後。

其三,姓氏不同

鄒縣的顓頊之後姓曹;鄒平的舜帝之後姓姚。

其四,時間不同

鄒平之"鄒"早於鄒縣之"鄒"。鄒平夏朝就建立了鄒侯國,鄒縣則是西周才分封的邾國。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