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鹤唳华亭:中书令权势滔天,已无权势的他,或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导读:卢尚书辞官后,中书令权势滔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子也不是他的对手,连皇帝调兵都得受中书令限制,偏偏有一个人,手里无权势,却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鹤唳华亭:中书令权势滔天,已无权势的他,或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最近的剧情,太子和齐王的争斗进入白热化,不如说皇帝和中书令之间的平衡难以维持,皇帝一直都了解中书令的野心,卢尚书辞官后打破了朝堂的局势,中书令一家独大,这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

表面上看太子走入了人生低谷,老师自尽,陆英父子入狱,被迫与陆文昔决裂,娶了张陆正的长女,还被皇帝怀疑,实际上皇帝的天平已经偏向了太子。

鹤唳华亭:中书令权势滔天,已无权势的他,或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皇帝之前就不喜欢太子感情用事,只是放任两方相斗并未插手,现如今中书令已经威胁到皇帝的利益,皇帝只能出手,命令太子不许插手陆英之事,甚至不惜用卢尚书的清白威胁太子。

朝堂上中书令赢了,天衣无缝的计谋太子毫无还手之力,即使顾逢恩找到了证据证明太子的清白,对太子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原本陆英父子的罪责牵连的是太子,牵连之大根本不是卢尚书顶罪就能让太子洗白的,皇帝却下令让齐王去了军营,然后就会去封地。

鹤唳华亭:中书令权势滔天,已无权势的他,或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太子和中书令大概都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中书令赢了局面,却丢了最大的砝码齐王,太子断了臂膀,却稳固了储位,不得不佩服皇帝的制衡之术啊。

鹤唳华亭:中书令权势滔天,已无权势的他,或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中书令所做一切无非是为了齐王,想想中书令刚丢了兵权又失了主子,敢威胁皇帝就不难理解了,自此中书令和皇帝彻底撕破脸面,连皇帝都无奈的问他:真的非要走到这一步吗?

中书令带人逼着太子回宫的时候,皇帝联合太子唱了一出好戏,放任太子烧了东宫,才没有让中书令得逞,这种情况在中书令整个为官生涯都是不多见的。

长州刺史作为皇帝心腹之一,对朝堂的局势非常了解,这才着急带着家眷和陆文昔姐弟回长州,夫人问的时候,他也明确说过:恐怕皇上要对中书令下手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皇帝忍无可忍?谁又会成为压倒中书令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御史台为太子请命冲撞了廷试,皇帝震怒,下令处斩陆英父子,从整个剧情来看,皇帝并非昏君,被处斩的官员极少,可见陆英之事有多么严重。

鹤唳华亭:中书令权势滔天,已无权势的他,或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不管哪个朝代,皇帝都是严防私下结党,在剧中这个朝代,太子一不能干政,二不能私下接触朝臣,太子不仅两条都犯了,还煽动御史台替他出头,还因此扰乱了庭试,考生也跟着闹起来了,可见后面的连锁反应有多大,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造成朝堂动乱的。

皇帝斥责太子,只是为了给朝臣和天下有个交代,其实早就知道是中书令在背后陷害的。以前中书令用手段陷害太子就算了,现在为了阻止皇帝调兵,把整个朝堂都算计了,如果皇帝再放任,下次中书令就该逼宫了吧,也就逼着皇帝不得不对他出手了。

贵妃去求为齐王求皇帝的时候,皇帝说了:他们算什么,竟敢连朕的家务事都要管!皇帝这里说的家务事,就是关于太子之位。

中书令等人为了让皇帝废掉太子不择手段,逼死卢尚书,也就是让太子无所顾忌,太子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证据,一旦太子要追究,齐王一党必定损失惨重,如果太子真的要为卢尚书报仇,第一个就会拿齐王开刀,真走到这一步,齐王丢了性命不说,整个朝堂就要天翻地覆。

鹤唳华亭:中书令权势滔天,已无权势的他,或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鹤唳华亭:中书令权势滔天,已无权势的他,或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皇帝让齐王去军营其实就是为了救他,也是为了平息太子的怒火,就像皇帝说的,太子是嫡长子,宗法、礼教、舆情都站在太子这边,还有他舅舅手里的20万军队,太子的怒火,哪里是皇帝靠威严就能挡下的。

鹤唳华亭:中书令权势滔天,已无权势的他,或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鹤唳华亭:中书令权势滔天,已无权势的他,或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


卢尚书的死,也成了压倒中书令的最后一道催命符,他们同朝为官,既是对手也是伙伴,唇亡齿寒兔死狗烹,他逼死了卢尚书,也就是把自己送上了刑场。

我是蚂蚁背锅,文章为本人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集体和个人,喜欢蚂蚁的文章记得关注转发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