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2G升3G升4G都沒什麼事,這次升5G鬧得這麼大動靜?

笑今生52


因為早在幾年前的4G還沒有普及,通信設備廠商和運營商等產業鏈就積極擁抱5G技術風口。2G、3G和4G對於社會而言,更多是網速的提升,但5G不僅帶來的是網速的提升,而是推動整個社會數字化變革。

3G引發互聯網變革,推動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變。到4G的到來,使得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普通百姓在移動互聯浪潮下,豐富了人們娛樂和生活。而蘋果、Facebook、騰訊、阿里等直接受益移動互聯,市值飆漲至幾千億美元,蘋果甚至一度突破萬億美元。

但5G則不再侷限在社交、電商、遊戲等某一個領域,而是對全社會影響甚遠。至此多年前各類玩家就積極謀劃5G轉型,運營商寄望5G擺脫管道命運,通信設備廠商寄望於5G網絡鉅額投資帶來巨大財富。全球經濟也將依賴於5G建設,在鉅額資金投入下為區域經濟注入增長活力,因5G建設能為全球釋放出10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在應用層,企業寄望部署物聯網提升效率,在IoT和雲結合下,企業有能力獲得更多數據,將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5G作為全新的連接方式,在芯片、運營商和通信廠商的共同推動下,將實現千億量的連接。以5G為支撐的大連接,將掀起新一輪移動變革,為我們帶來一個萬物互聯感知的智能社會。

此外,華為掀起了全球5G建設浪潮,幾乎每天都有關於華為5G的消息,特別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對華為5G封鎖,引發全球媒體爭議。


5G能成為全球最大熱點,首先要感謝華為,並超過人工智能成為2019年最大科技熱點。


楊劍勇


這個問題很簡單啦,首先2G升3G的時候,那時候網絡並不是很發達,人們並不是太注重網絡速度的質量,因為那個時候的彩鈴比較流行,大多數人都把目光聚焦在彩鈴上面了,記得那個時候自己還比較小,大約上小學吧,好不誇張的說,我爸也有一部手機,而且是彩屏的,我那個時候好奇心也特別重,平時沒事的時候,偷偷用我爸的手機去報紙上按照那些操作方法去下載彩鈴。經常弄的我爸手機莫名其妙的停機。而且那個時候的手機,想看個圖片,都比較困難,流量也貴,想看一張圖片,可能你要付出幾塊錢甚至幾十塊錢的代價。

後來慢慢的,網絡開始暢行,4G來了,但是那個時候的媒體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雖然有博客,有新聞,但並沒有自媒體,有什麼大新聞了,也就是一些大型門戶會發布一下,根本沒有什麼互動性可言。

但是現在的時代,幾乎人人都會互聯網,而且自媒體行業如此盛行,很多人拿著一些熱門詞來為自己博取流量,本來就一個新聞而已,但是經過成千上萬人拿來博熱點,於是,我們就認為動靜特別大了。其實道理也就這麼簡單,並不是2G或者3G的時候沒有什麼動靜,而是那個時候的網絡環境太差勁,人們對信息的敏感度還不夠靈活。而現在,隨便打開一個新聞軟件,我們都能看到最新的資訊了!

所以,為什麼鬧這麼大動靜呢?原因由以下幾點:

1、因為前不久華為5G事件的醞釀,讓大多數國人都知道了5G的存在。

2、大多數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流量而不斷的炒作5G。

3、5G的到來,可以說會對人們現有的網絡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因為速度真的是太快了,比百兆寬帶還要快!

4、正因為5G是我們的民族企業華為最先掌握先進技術的,所以,我們更加有底氣來討論5G,如果說是別的國家首先研究出來了5G,可能就沒那麼大動靜了。

以上就是我對您提出的問題的分析,希望能夠對您有幫助!


職場蘇先森


個人認為得益於網絡的發展吧!



首先說說2g升3g的時候吧,那個時候我還在上高中,沒有關注新聞,也沒有關注網絡速度,只是偶然去營業廳的時候聽說了3g卡,在過年的時候湊足了錢買了一張3g卡,安裝在手機上並沒有感受到網速的提升!我可能不是3g手機吧!



在高中畢業的時候,4g出來了,很興奮地換了當時一款性價比比較高的4g,好像是聯想黃金a808t吧!其實那個時候沒有想那麼多,只是大家都在說4g比較快就換了4g手機!



那個時候流量還比較貴,一般還是習慣用wifi,也是因為4g網絡的發展,很多平臺都發展起來了!如頭條等自媒體平臺,如淘寶、直播等平臺都得益於網絡的飛速發展。也是由於網絡的發展,使得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加快速、也更加廣泛。也許我不看新聞,但打開頭條也能看到大家專注的焦點,所以5g還沒推出就已經被傳得沸沸揚揚。



所以我覺得信息的傳播速度與網絡的飛速發展是離不開關係的。


藍胖仔資源


作為一個20年的通信人來給你科普。2G時代剛開始的時候,不論是中興還是華為都沒有合格的產品,末期做了點邊角廢料,總體來說沒有分到多少羹;3G時代是國內通信設備製造商的第一次盛宴,但更多的僅是一個設備製造商的角色,絕大部分專利還握在別人手上,就算當時大力宣傳的國有標準TD-Cdma,其核心技術依然在歐美公司的手中;4G時代,中興華為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也有了很多自己的專利,但不論數量還是質量都處於劣勢,此時的中興只能算個業內優秀的公司,而更勝一籌的華為對國外同類型企業來說是個威脅,但並沒有上升到國家層面。

進入5G時代後,華為專利數世界第一,核心技術僅次於高通(不知有沒有美帝良心-聯想的功勞)且大多專利是互持,中興的專利數也進入了前五,5G設備的商用程度更是走在了美國的前面,這才讓美國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威脅(挑戰),中國目前的整個科技和美國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但美國感受到了被超越的壓力,才會瘋狂打壓中國高科技的代表企業華為(中興勉強站一小點位置),甚至不惜為一個企業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加上貿易戰的配合,可以說是全力阻止中國高科技的崛起,打擊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讓中國一輩子成為發達國家的血汗工廠。所以現在中美打的不是5G,打的是兩國未來幾十年的國運。


瘋狂石頭112932041


5G是一個大熱的概念,好多人不明白為什麼5G只不過是4G升級了個數字變成了5G,它憑什麼如此火熱?

先簡單介紹下1G,2G,3G,4G,5G的不同

-- 1G是模擬技術,基本僅限語音使用,而且容易掉線。

-- 2G是到數字通信,2G電話技術引入了被叫和文本加密,以及SMS,圖片消息和MMS等數據服務。而且2G目前來講覆蓋面最廣。(2G後面又衍生了2.5G和2.75G,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 3G相比2G最大的優勢是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在3G時代,便已經產生了智能機,而且也催發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開啟。

-- 4G剛出來的時候也是大吵概念,號稱速度飛快,雖然確實使移動互聯網時代逐漸發展,可是發展到現在,我們卻發現有時候甚至大多數時候4G速度也並沒那麼快,這也是大家對5G時代的一些擔憂。

-- 5G速度也在提升,但更重要的是5G的到來可以真正使科幻變為現實。即我們所說的智能設備,雖然現在發展還比較緩慢,但我相信等5G真正發展開的時候我們會真正置身科幻世界中。

仔細分析互聯網這些年的發展,每一個時代都伴隨著通信技術的革新。3G時代的下載速度120K/s-600K/s,再到4G時代的下載速度1.5M/s-10M/s,再到5G時代的比 4G 快 10 到 100 倍,你們以為只是單純的速度上的變革麼?其實錯了,從3G時代的「人對人」,再到4G時代「人對信息」,再到 5G 時代的「人對萬物」即萬物互聯。

萬物互聯是5G鬧出大動靜的主要原因!

毋庸置疑,未來註定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當移動互聯網發展到瓶頸後,便會逐漸向萬物互聯時代逐漸跨越。

而5G便是支撐萬物互聯的基礎,誠然,因為目前5G還未真正商用,而且想要實現互聯。比如智能家居等,和5G真正接軌時需要重新設計製作等,但在目前這個時代,只要真正做起來,不出5年我們便可以一窺萬物互聯時代的一些美好前景。

中國在5G時代領跑世界,5G是中國發展的又一個契機。

在華為中興等的不懈努力下,中國在過去一直受人掣肘的移動通信方面終於取得突破,而這也會讓中國取得下一次比較快的發展。

雖然有些人不以為然,但華為在5G方面確實取得了不菲的成績,註定會在未來大放異彩。

5G時代絕對會帶來不一樣的世界,想想看,5G將會引領時代,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也就可以釋然了。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你對5G有何看法?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stormzhang


感謝您的閱讀!

任正非說:不要過分誇大5G!然而,有些人覺得是自媒體讓5G動靜變大,讓很多人“未用5G,先知5G”,甚至將5G神化。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5G這麼受大家關注,主要是4G沒有達到消費者的預期,因為我們對於4G的網絡速度的期盼網速和現實不符!我們同樣可以用任正非的比喻來說:

日本和韓國還是4G,日本、韓國把4G運用到非常好,就足夠滿足使用。我們的4G沒用好,打開我的手機只有20~30兆,實際上我們提供的4G可以到300~400兆,足夠看8K電視。但我們的網絡白天打開只有二三十兆,只能看4K,沒法看8K電視。

任正非說,我們沒有把4G網絡做好的原因,是因為網絡結構不好,因為沒有把運營商的網絡結構研究透徹,所以,4G的發展並沒有達到我們所預期的那樣。所以,在我看來,4G網絡因為發展,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快,也沒有理論峰值,所以,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激發更快的網速,而5G的出現給我們很大的希望。


更為關鍵的我們所說的4G網絡其實是3.9G,而現在的4G+才是真正的4G,它的下行峰值為300Mbps,上行峰值也能夠達到50Mbps。這個速度,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日常使用。我們可以測試一下目前4G網絡的正常值,以移動為例:

我們看到在測試移動4G網絡的時候,它的下載速度是16.8Mbps,它的上傳速度是21.9Mbps,和理論值相差非常的大。

在我們日益增長的網絡發展中以及我們對於網速的要求也會慢慢的變大,而在4G網絡並沒有提供更符合理論值的網速的時候,我們會覺得5g網絡會給我們更好的網速。確實一些媒體的宣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消費者對於5G期盼會更大。

但是,歸根結底是網絡結構或者4G網絡沒有能夠達到它所擁有的理論值。也就是現實網速和理論網速的不符,才導致了我們對5G的期盼變大,才導致了動靜會變得更大。


LeoGo科技


先需要了解,2G 3G 4G的基本情況,而5G可不是簡單的一次技術升級的那麼簡單了。

具體看看下面的圖片文字解釋:

1,2G, 3G, 4G,雖然技術升級各方面會有些不同,但是我把它簡單理解為如下圖,本質其實就是帶寬速度的大幅度提升,才能支持從文字,圖片到現在的視頻。

2,4G以內的通信技術,我們國家基本是要靠國外的技術和芯片等等,雖然很多方面可以國產,但是核心的東西還在歐美國家手上,並沒有動搖和很大的影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

3,而5G呢,基本上華為在5G技術等方方面面有著很多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和影響到了西方國家的安全問題,尤其是通信裡面的數據保密性等等相關問題。



4,很明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肆鼓吹,媒體炒作,還有國內媒體跟風,包括很重要的一點,政治方面的問題,不適合展開了。

5,從5G技術升級,設備升級等等方面,它的帶寬速度簡直是坐火箭了,跟我之前看過的5G下載視頻速度一樣,簡直真的太快了。


6,5G通訊技術和其他產業行業息息相關,尤其是無人駕駛,AI, IoT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等,能不火才怪,能不被各大全球媒體炒那就不正常了。

最後,不管是那個原因,社會永遠都是向前發展的,哲學有一句話叫做,世界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還有支持國產,支持華為,這家偉大的企業!


Luis的外貿生活


1G是模擬技術,基本僅限語音使用,而且容易掉線。

2G是到數字通信,2G電話技術引入了被叫和文本加密,以及SMS,圖片消息和MMS等數據服務。而且2G目前來講覆蓋面最廣。(2G後面又衍生了2.5G和2.75G,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3G相比2G最大的優勢是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在3G時代,便已經產生了智能機,而且也催發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開啟。

4G剛出來的時候也是大吵概念,號稱速度飛快,雖然確實使移動互聯網時代逐漸發展,可是發展到現在,我們卻發現有時候甚至大多數時候4G速度也並沒那麼快,這也是大家對5G時代的一些擔憂。

5G速度也在提升,但更重要的是5G的到來可以真正使科幻變為現實。即我們所說的智能設備,雖然現在發展還比較緩慢,但我相信等5G真正發展開的時候我們會真正置身科幻世界中。

萬物互聯是5G鬧出大動靜的主要原因!

毋庸置疑,未來註定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當移動互聯網發展到瓶頸後,便會逐漸向萬物互聯時代逐漸跨越。

而5G便是支撐萬物互聯的基礎,誠然,因為目前5G還未真正商用,而且想要實現互聯。比如智能家居等,和5G真正接軌時需要重新設計製作等,但在目前這個時代,只要真正做起來,不出5年我們便可以一窺萬物互聯時代的一些美好前景。

5G給各行各業智能升級提供先行條件,各產業將會面臨行業劇變,5G有可能顛覆當前很多行業的生產方式。

面對這種情況,各行各業不可能繼續閉門造車。而資本市場早已對5G部署下的產業鏈虎視眈眈,雖然當前階段5G對基礎技術、下游應用的經濟價值更高,但該來的早晚也會來,整個商業模式或往完整且智能的方向發展。


雲和數據


看了很多回答都是不懂裝懂,居然還有說速率沒達到預期的,300M峰值是小區總速率,裡面所有用戶要均分資源的。

我從事的就是通信行業,以前在中興,最近換工作了,具體換到哪兒就不說了。這件事原因有很多:

其一,華為乃至中興在5g話語權的大大增加。以前美國高通有決定性話語權,華為中興掙得再多也是幫人打工,給人掙錢,現在中國有了玩家資格,從打工的變成來分蛋糕的,這是利益之爭;

其二,通信雖然不掙錢,但是卻至關重要,畢竟牽涉一個國家的數據,也牽涉一個國家的信息傳輸,試想萬一戰爭一起,掌握通信話語權的直接切斷網絡,你還怎麼打。當然每個國家都會有措施去儘量規避這種風險,但是畢竟有風險,所以通信之爭其實也是話語權之爭;

其三,現代通信發展迅速,從2g一直到以後得5g,數據量都是質的飛躍,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全球互聯網科技公司拼的就是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等都是這樣。所以5g相比以前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以上是我能想到的幾點,還有一些小的方面就不一一贅述。


用戶5576191017276


這個問題提的挺有意思,是普羅大眾提的問題。都沒什麼事,這是提問者的感受。

在我看來,這是感受性質的問題,跟時間空間人等多種因素掛鉤。類似 可樂好喝嗎?20年前,我覺得特好喝,中國貧苦山區連水都喝不上的人,覺得特好喝,渴得快脫水的時候,覺得特別好喝。比喻也許不太恰當,但是這個問題我覺得特有意思。

因為興趣和工作的原因,2G-3G-4G轉換過程中,我作為普羅大眾消費者都接觸的比較早(5G本來也可以,無奈不在聯通率先測試的5個城市)。

1-2G,信息傳播困難,大哥大用的人少之又少,第一批用大哥大的人從飛鴿傳書變為幾乎不受地域限制即時通信,感受會不深刻嗎?大多數沒用過的人,跟我一樣幾乎無感。宏觀來看,是大事。

2-3G,信息傳播主要依賴傳統媒介。我用過華為的JAVA3G功能機和諾基亞的E71,用聯通的網,可以上網看視頻,看NBA,視頻通話。手機屏幕上的短訊變成了畫面。實際上報紙媒體在這個時代已經因為3G網絡收到衝擊了。中國聯通藉助WCDMA這一優質3G網絡,用戶數量幾乎達追上移動。蘋果一款4S幾乎賣瘋掉,得益於3G,其營收利潤可想而知。這個時候很多山區仍舊沒有信號,即使在城市裡打電話斷網,很多人都覺得正常。但是宏觀來看,是大事。

3-4G,信息傳播的紙質媒介受到巨大沖擊,紛紛轉型做線上。雖然仍舊有很多人手機都沒有用上,但是運營商如移動公司建設4G投入三千多億,終端補貼讓很多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機,連70歲的老婆婆都用上了智能手機。聊微信,刷抖音,逛淘寶,即時支付。電腦端紛紛轉移動端。宏觀看,是大事。

4-5G,隔壁的狗咬了3樓大媽,第二天上了新聞,抖音上刷到狗咬人的監控視頻。特朗普的一條推特發完,當天就成了50後大爺的談資。5G,這麼牛*新奇的東西,比4G多了1個G,豈不是比狗咬大媽,美國政府制裁華為更加跟我們息息相關。現如今,誰還沒個手機,誰每個月不得給運營商交個幾兩銀子。這就是民生,怎麼會不傳的沸沸揚揚。宏觀看,5G低延時的特性對醫療教育聯通等等各大行業的影響,就更不用我這個門外漢來講解了,是個大事。

由此,我看到了信息技術的進步,更看到高新技術由高新企業,到傳統工農業,到民生的逐漸滲透。這是社會的發展進步啊!!華為中興紫光阿里百度等等科技巨頭,看好你們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