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想問,你們更新方舟編譯器後,手機咋樣了?會卡不?

草舍悠悠


感謝您的閱讀!

前段時間,更新了EMUI9.1,設備是華為mate 20 pro,更新後的感覺,我直接用一個字形容:快。具體說一說,到底有哪些方面的提升。

提升一:到底方舟編譯器怎麼樣提升手機流暢度的?我覺得三個方面。

我打開mate 20 pro,明顯的感覺到應用啟動速度變快,特別是華為自帶的程序,基本上都是秒開。華為提升的地方:

  • 通過對底層系統的提升,我一直覺得方舟編譯器應該是對華為系統中,本身自帶的應用進行了重新的編譯,否則在打開自帶的APP的時候,它的速度為什麼那麼快?
  • 對於內存機制的回收。內存回收機制的變化,在之前安卓系統中內存回收機制,要求我們在關閉某App,正在使用的APP會暫停,這樣會造成手機卡頓。而方舟編譯器解決了這個問題,打開或者關閉APP, 正在使用的APP並不會暫停。
  • 第三方應用程序重新編譯之後,它的應用啟動速度會提升。

方舟編譯器確實提升了EMUI9.1的流暢性,這是事實,可以去試用下。

提升二:全新的超級文件系統EROFS,這種超級文件系統的優勢是,將系統的空間縮短,讓系統可用空間變大。

提升三:功能性提升

  • GPU Turbo技術,GPU Turbo 3.0 他的遊戲覆蓋範圍更廣,達到了60款遊戲,而且在底層進行了深度的優化,所以,我們在王者榮耀或者吃雞過程中,能夠感覺到遊戲的流暢性,而且相對的功耗也降低了很多。
  • 手機即是車鑰匙。目前華為手機支持車鑰匙功能,雖然只能使用寶馬,但是,這項技術確實讓我們在之後的手機使用過程中帶來便利,
  • 至於AI一鍵打開,HUAWEI Share 一碰傳,AR 測量等等提升還是比較出色的。

總結,經過方舟編譯器編譯的華為系統,它的流暢性很高,並沒有出現卡頓情況,如果想升級的用戶還是建議考慮,當然,目前能夠進行正式更新的手機並不多,大家還是稍微等一等,正式版的升級。


LeoGo科技


之前用過華為P9P當年買了幾個月就開始卡了,之後回覆出廠設置用了一個多月又卡了,果斷放棄了,時隔四年第二次買了mate30pro5G版,兩個多月的使用中我發現,這個手機真的很流暢,從來沒有卡過,華為加油


玩手機的老炮


    華為開始陸續推送EMUI 9.1系統,我的mate 20升級到了最新的EMUI 9.1之後,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手機更加流暢了,續航時間有所增加。下文具體說一說。


    1、方舟編譯器

    華為的EMUI 9.1的很多系統組件採用方舟編譯器進行編譯,去掉了中間層“JAVA虛擬機”的限制,實現了內存的隨時回收,提升了系統的運行效率。傳統的安卓編譯器,編譯後的app運行在JAVA虛擬機上,採用邊解釋邊執行的方式,內存採用了全局回收的機制,因此存在執行效率低、內存佔用率高等問題。


    EMUI 9.1提升了系統流暢性,很大程度上與方舟編譯器有關,採用方舟編譯器對多個系統組件進行了編譯,系統流暢度提升了24%,系統響應時間提升了44%,第三方應用使用方舟編譯器編譯後,流暢度提升了60%。

    打個比方,到了國外與當地人交流,傳統的編譯器相當於同聲傳譯, 需要靠“中間人”進行翻譯,難免存在效率低的問題,而方舟編譯器相當於你直接獲取了當地的語音能力,提升了溝通的效率。


    2、其他方面的升級

    ERFOS文件系統

    升級到EMUI 9.1之後,系統流暢度提升與華為的ERFOS超級文件系統有一定的關係。EROFS文件系統改進了壓縮算法,採用了固定大小的壓縮輸出。經過測試,系統的隨機讀取速度相比傳統的EXT4提升了20%,同等條件下,存儲容量佔用空間減少了2GB,可以多存儲1000+的照片。


    GPU Turbo 3.0

    眾所周知,華為的麒麟處理器採用了ARM的Mali公版GPU,存在系統瓶頸,性能不及高通的adreno GPU。為了彌補硬件性能的不足,打通GPU、CPU、操作系統的瓶頸,華為自研了GPU Turbo技術,提升了遊戲的畫質和流暢度同時降低了功耗。


    GPU Turbo 3.0覆蓋了國內60多款主流遊戲,相比上一代性能提升了60%,功耗降低了10%。


    總之,華為的EMUI 9.1帶來的“黑科技”還是比較多,而且很多涉及到了底層系統,比如方舟編譯器、EROFS文件系統等。隨著谷歌終止與華為的業務往來,根據餘承東的說法,華為有望在明年春季推出自家的操作系統,不再依賴google android系統,希望我國能夠自己的操作系統能,以免被再次“掐住脖子”。


Geek視界


首先,什麼是編譯技術?


幾千年來,人們從裹腹耐寒到智慧創新,從未停止探索世界的步伐。同時,他們將這些智慧賦予更多的物體,比如機器。


想讓機器讀懂人類情感,他們之間就需要有個“翻譯”,來充當人機交互的橋樑,也就是專業人士口中的編譯技術。


它能夠將 C、Java 等高級語言轉換為機器能讀懂的低級語言,將精妙的代碼轉化為 0 和 1 的二進制指令,消除了溝通障礙,從而馴服了機器。


可以說編譯器是軟件與芯片之間的橋樑,其性能,效率直接影響到機器的運行效率。

方舟編譯器和 Java 不得不說的故事


而既有的安卓系統框架與應用之間,仍然使用的是不被機器直接讀懂的 Java 語義,最初的解決方案是通過增加一個虛擬機制(JVM),相當於一個“中間層”將 Java 語言“翻譯”為機器可以讀懂的彙編指令。



“中間層”翻譯一句 Java 語義機器就執行一段,也就是“邊解釋邊運行”(動態編譯),不但效率低,耗費系統資源,對操作流暢度也有影響。



儘管安卓系統 6.0 以後採用了 ART (Android Runtime)模式,對調用次數多的 Java 代碼編譯為機器碼(靜態編譯);在設備空閒的時候進行一些預編譯,解決了部分 Java 代碼執行效率問題,但對於動態語義部分還是無法實現靜態編譯,仍需要虛擬機充當“翻譯”邊解釋邊運行,效率和體驗提升有限。



而方舟編譯器,採用了全新的系統及應用的編譯和運行機制,對所有的 Java 語義全部做到靜態編譯,直接將 Java 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靜態編譯),消除了虛擬機動態編譯的額外開銷,實現了開發和運行效率的兼容並舉。


如果把編譯器看做一個翻譯,就好比我們去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原本只能通過同聲翻譯(虛擬機)來進行交流溝通,難免效率低下。而華為方舟編譯器更像是讓您直接獲得了語言能力,從而可以擺脫同聲翻譯(虛擬機),可以更暢快地與當地人溝通。



根據華為實驗室的測試數據,EMUI 9.1 在僅僅對系統組件 System Server 應用了華為方舟編譯器後,系統操作流暢度提升 24%,系統響應性能提升 44%。同時,新浪微博極速版在應用方舟編譯器之後,操作流暢度最高提升了60%。



方舟編譯器編譯的應用在開發階段就已完成。也就是說,只要是經過編譯器編譯的應用,在應用市場上上架了以後,用戶下載的就是編譯過的了。


綜上所述,方舟編譯器作為全新的系統及應用的編譯和運行機制,從 DNA 層面對安卓進行了改造,打破了性能和功耗的的蹺蹺板,解決了安卓應用變解釋邊運行的低效問題,讓手機能直接聽懂“高級語言”,可以說是近幾年來安卓陣營最大的根本性革新。它解決了安卓系統久用必卡頓的魔咒,打破了人機之間的藩籬,讓用戶能直觀感受到的就是:


1、 提升了應用的流暢度;


2、 降低手機 CPU 的開銷;


3、 進一步降低功耗提升了手機續航能力;


4、 為用戶帶來更加持久流暢的體驗。


南城WJ


榮耀9X入手兩週,也體驗了方舟編譯器。升級後卡頓倒是不至於的。不過談及到有沒大幅度提升流暢度方面的使用感受時,我只能說是無所謂的變差也談不上變得更好。新機本身就很快的緣故,體會不出也正常。

編譯是將編程語言翻譯成機器能識別的二進制代碼的過程。Java跨平臺特性,需要通過Java虛擬機去將編譯。App的運行中間隔了一層虛擬機先編譯後運行,所以安卓的運行效率並不高。方舟編譯器強在哪裡?它可以繞過虛擬機而直接編譯出機器所能識別的指令。

那為何方舟編譯器能繞過解釋器執行+JIT編譯和AoT靜態編譯的過程,而一步到位變成機器碼?這是得益於方舟編譯器獨特的靜態編譯方式,應用預先經方舟編譯器後上架應用市場,而用戶下載安裝後的APK應用就已經是完成編譯了的。言外之意就是編譯過程從原先的手機終端上轉移到了應用開發那裡。那可想而知的是,解決了安卓傳統的邊解析邊運行的弊端問題,自然就提升了運行效率了。

方舟編譯器的另一特點還在於內存回收機制的改善上。安卓機在長時間的使用後,內存就會出現越用越少的情況,即便後臺清理也難以及時釋放內存,這與安卓內存集中回收機制直接相關的。所以越用越卡長期以來也是安卓的通病問題了。事實上ART對內存回收機制也有了顯著的改善作用,但方舟編譯器更強的則表現中可以做到隨時內存回收還無需暫停應用。這樣一來就極大程度上避免了運行中因內存回收所可能出現的卡頓感問題了。

不否認方舟編譯器對老一些的機型或者是說使用了較長一段時間的華為手機來說可能會帶來明顯的性能提升作用。但也不要過度去“神化”方舟編譯器了。性能永不應脫離硬件層面而談。升級後手機煥然一新宛如新機?電池續航大大提升?我想這些說法難免都是有點“自欺欺人”的成分吧。


IT小眾


更新系統之後,這個方舟續譯器主要的是為應用打造的,它是一種更先進的編譯語言,對應用打開和操作提供優化,它和用戶沒有太過直接的關係

當然了,如果應用開發者使用了這種方舟編譯器,那麼這個應用的體驗就會得到提升的。而用戶提驗提升是最終日目標,不過這個也是要看應用開發者是不是使用了符合華為方舟編譯器的應用。

整體上來說,華為有EMUI9.1系統更加的流暢了,而安卓系統的體驗變得更好,使用時間更長不卡頓,也是以華為手機最先開始的。

從最的500天不卡,18月不卡,到出地的華為手機已經不再說會不會卡這個問題了。這就是強大技術的力量呀。

華為的EMUI 9.1的很多系統組件採用方舟編譯器進行編譯,去掉了中間層“JAVA虛擬機”的限制,實現了內存的隨時回收,提升了系統的運行效率。傳統的安卓編譯器,編譯後的app運行在JAVA虛擬機上,採用邊解釋邊執行的方式,內存採用了全局回收的機制,因此存在執行效率低、內存佔用率高等問題。EMUI 9.1提升了系統流暢性,很大程度上與方舟編譯器有關,採用方舟編譯器對多個系統組件進行了編譯,系統流暢度提升了24%,系統響應時間提升了44%,第三方應用使用方舟編譯器編譯後,流暢度提升了60%。

總結,經過方舟編譯器編譯的華為系統,它的流暢性很高,並沒有出現卡頓情況,如果想升級的用戶還是建議考慮,當然,目前能夠進行正式更新的手機並不多,大家還是稍微等一等,正式版的升級。


厲害了我的國Amazing


小編現用華為mate20手機,昨天更新的手機系統,把玩一天後談談個人體驗。

1.遊戲:玩穿越,王者,吃雞,無壓力,比以前感覺更絲滑,很流暢,也有可能是新換的膜起了作用。

2.辦公:傳文件,編輯東西,還是一如既往的好用,是個辦公神器。

3.視頻:看片更帶感,畫質很清晰,音質也很好,有可能是gpu3.0的加持。


情感鋪墊之黃不為雞湯


偽問題真的這麼多?

第一,方舟編譯器進入實用狀態了嗎?從開源的進度看,還遙遙無期,可以認為這東西連最基本的功能還不具備。更何況,編譯器對系統,對現有已經發行的程序沒有任何影響!

第二,有哪些APP從業者開始使用方舟編譯器編譯,分發自己的APP了嗎?起碼,最廣泛應用的那些,沒有一家!所以,從根本上,升級OS你不應該感受到什麼APP效率提升,如果有,和什麼方舟編譯器沒有任何關係!

都省省吧!這東西還是一個宣傳為主的噱頭,離產生真正應用價值,還有很多距離,很久的時間。

甚至,方舟編譯器能達到自己宣傳中的能力嗎?沒人知道!


HarryLou


直觀感覺如何

最近也是升級了EMUI 9,感覺確實還是很明顯的,最主要有三個感覺:

  • 空間更大了,或者說佔用空間變小了

  • 使用起來更流程,特別是多個APP同時在工作,或者是打遊戲的時候;

  • APP的啟動速度變快了。

卡不卡

個人覺得不卡。

小結

不得不說,現在的EMUI真的是越做越好了。


單眼皮老王


在智能機發展初期,手機系統就被蘋果iOS和安卓Android兩個系統給壟斷了,雖說期間也曾出現過Windows Phone、Blackberry OS等等系統,但它們都是曇花一現,不提也罷,而蘋果的ios系統因為編輯語言和運行機制的科學性,再搭配上蘋果自研的A處理器加持,所以流暢度一直以來都要比Android系統高,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咱們都知道,目前市面上比較熱門的手機品牌,除了蘋果以外,採用的都是Android系統,雖然各家都在費盡心思的對其優化,可它終究是由java語音編寫的,所以各種程序都必須要在虛擬系統裡運行,這就導致了運行效率低下!

而華為公司不甘平凡、不願隨波逐流,再加上每年投入大量研發資金的支持下,終於在2019年4月的P30發佈會上,宣佈了『方舟編譯器』技術,並於同年8月上線了華為方舟編譯器開源官網,從此打破了Android系統裡的程序,必須要在虛擬機裡運行的尷尬局面,大大提高了手機的運行效率,並且根據華為實驗室給出的測試數據:在EMUI 9.1系統里加入了方舟編譯器以後,可以讓系統流暢度提高25%左右,讓系統的響應效率提高45%左右,由此可見該技術的厲害程度!


筆者的手機是華為mate10Pro,沒升級以前的EMUI版本是8.0的,在平時的使用中,偶爾會感覺到一絲絲的卡頓,但自從升級到EMUI9.1以後(該版本加入了方舟編譯器),流暢度有了明顯的提升(特別是玩遊戲的時候),所以筆者有理由相信:帶有方舟編譯器的系統,的確可以提高手機的流暢度,因為給我的使用體驗真的很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