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如何評價5名港青獲中央推薦到聯合國工作?

中西方文化交匯的香港,聖誕緊挨著新年,本是忙碌一年中難得的快樂休閒時光。然而,修例風波不息,平安夜也許不平安。有人蠢蠢欲動,預謀製造事端。有人計劃逃離香港,圖個清靜。


港警今日公佈平安夜安排,表示如果遇到突發事故,警方將會派員封路,根據過去經驗有機會發展成暴力場面,而警方會嚴厲執法。


警方的擔憂,也是香港時事評論員郭一鳴所憂慮的。郭一鳴認為,目前香港暴力浪潮有下降的趨勢,但是“激進化”的苗頭卻不得不警惕,因為一股幕後的力量仍然不死心、不放手、會鼓動,如果不能即時制止會滑向恐怖主義。香港曾經這個全球最安全的城市,恐怕就很難再安全。


也有好的消息。今天,香港有5名青年獲中央推薦到聯合國工作兩年,他們分別於政府工作5至8年,來自行政署、機電署、廉署及天文臺等。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表示,推送香港優秀青年到聯合國系統任職,是中央政府創新工作方法、調動外交資源為香港青年做的好事、實事。


而郭一鳴認為,這個做法非常積極,最好能夠制度化,讓香港年輕人看到國家對年輕人的信任和支持。


如何評價5名港青獲中央推薦到聯合國工作?

香港時事評論員郭一鳴


以下為本次專訪文字實錄。

深圳衛視&直新聞客戶端記者:有五名香港年輕公務員獲中央推薦到聯合國工作,在國家與國際社會對接中,香港年輕人有什麼自身優勢和特點嗎?在當下社會氣氛下,有什麼積極的信號?


香港時事評論員郭一鳴:五位特區政府的年輕公務員,代表國家被選派到聯合國的一些機構去任職,這個消息其實是非常正面的。特別是最近這段時間風波里面,好像整個社會都覺得香港的年輕人有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在國家觀念上,對國家認同感、國家觀念這方面有很大的問題。但是我覺得首先要對這個現象,對目前香港年輕人要有一個比較正確的判斷。


謝鋒特派員特別也講到,並不是說大多數的年輕人有問題,畢竟有問題的年輕人是少數的。我提供一個數字,香港的中學生一共有30多萬人,香港的大專學生也有30多萬人。如果拿這兩個數字來對比,現在參加這次“修例風波”的示威也好,暴力也好,那些人畢竟都是少數。這是一個判斷,在香港也有一些人,包括一些建制派的人,可能因為看示威者或者暴力活動參加者有很多年輕人參與,就覺得很失望,甚至有的人覺得要放棄年輕人,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點嚴重,還是要正確的評估和認識現在的香港年輕人的情況,畢竟是少數。


但這個少數,包括這次在修例過程中暴露出來的教育問題,對年輕人的國家觀念的這種培養的問題,確實是非常值得深思,這個情況是非常嚴重的。如何來面對這樣一個現實?我覺得這個信息就是選派五位年輕公務員參加國家在聯合國的機構裡面的工作,這種做法我認為是一個非常正面的信息。不應該是個別的、或者是因為今天的這樣一個情況而做出的權宜動作。我認為,最好是這種做法能夠制度化,能夠持之以恆,能夠讓香港年輕人看到國家對年輕人的信任和支持,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說每年或者一段時間,能有一個機制可以選派香港的年輕人,包括在政府當公務員的年輕人,也可以包括在一些其他的機構裡面,包括私人機構,包括NGO機構的一些年輕人,讓他們去在國際組織裡面代表國家去工作。


為什麼這麼說?香港年輕人有幾個特點,首先,在這些國際組織裡面任職,語言問題、文化問題等,應該說香港的年輕人的英語溝通能力,特別是他們在文化上,在香港的這種教育背景下面,和西方的政治文化是比較容易溝通的,在這方面他們應該說是沒有任何障礙。

我們看到一個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陳馮富珍,她原來是香港衛生署的署長,應該說也是過去的香港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一個精英,後來由國家委派,擔任了聯合國衛生組織的總幹事,表現得非常好,既成為香港在國際社會上的一張名片,也為國家在國際層面上做出了成績。


也就是說,香港的一些年輕人、還可以包括一些成年人,他們在國際社會上,語言、文化、價值觀上,可能和西方社會和西方國家人士在一起時更容易溝通,可以說無縫地進行溝通和對接,不存在價值文化上的一些障礙。同時因為香港在國際上一向有專業和良好法治的形象,也很容易的融入到環境裡面去。如果他們又能夠代表國家,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代表的話,我認為他們能夠增加一份對國家的認同感,也更容易地對自己作為一箇中國人而自豪。事實上,中國現在國際上的這種大國地位,其實更容易讓這些參與國際事務的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能更感受到這一點。


所以這種做法,讓優秀的年輕精英到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和其他的公司,代表國家去任職,我認為這個做法應該制度化,應該持續地這麼做下去,這是對香港的年輕人進行國家教育,愛國教育的其中的一種有效的狀態。


如何評價5名港青獲中央推薦到聯合國工作?

日前,大埔一男子被警方截查時開槍,警方檢獲兩槍逾200發子彈

深圳衛視&直新聞客戶端記者:政治氣氛不是太明朗,其實社會氣氛也是比較低迷的,煙花匯演也取消了,聖誕節之後又是農曆新年,近期社會的暴力行為不斷,反對派裡的激進“勇武派”規模感覺小了,但暴力行為是不是常態化了?

香港時事評論員郭一鳴:我看剛剛過去的禮拜天、禮拜六,本來應該是聖誕節之前的週末,往年這個時候是最旺的時候,但是我們看到在中區,香港的心臟,仍然發生暴力行為。在元朗也有一些暴力的行為,雖然確實是跟過去一段時間的一些大規模暴力行為比,從人數上、規模上來比都是小的,暴力程度相比之下也沒有那麼激烈,但是對於整個節日氣氛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讓大家覺得,平安夜,大家都不知道能不能能平安地度過,這很大地影響了市民的情緒,大家心情完全被破壞掉了,這種平安夜不平安的這種感覺,然後新年馬上也要到了。


我看到一個剛剛發表的數據,說今年很多人都離開香港,離開香港裡面回內地的人數又大量減少,這種情況下確實對香港來說,所有的人都會是受害者,不僅僅是說飲食業等行業,因為每個市民都要過節,過年過節這樣一種氣氛和感受都被破壞,確實這是個很糟糕的事情。


從目前來說,暴力浪潮有下降的趨勢,但是似乎我們從網絡等各個地方看到,幕後推手是不會輕易罷休,還會繼續要搞下去。如果從政治上來判斷,這樣的一場暴力,我們看到最終的得益就是反對派,他們在議席上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收穫”。那麼很可能,未來就是暴力會繼續,能夠動員多少就動員多少,能夠多激進就多激進。最近警方破獲的這些從境外運進的大殺傷力的武器,不是一般的武器了,這個情況來看是令人擔憂的。就是說盡管規模再小,儘管氣氛開始有所緩和,但是背後有一股幕後的力量仍然不死心、不放手、會鼓動,這種情況下就是走向恐怖主義、走向恐怖的這樣一種手法。香港曾經這個全球最安全的城市,恐怕就很難再安全了,所以我覺得是令人擔憂的。


你問我有什麼辦法,其實全香港希望和平、希望安全的市民都在問這樣一個問題,就有什麼辦法?當然首先是我們警方是最重要的一個安全保障,我們也應該說要感謝警方能夠迅速地破獲這樣的一些殺傷性武器重大案件,否則的話,如果沒有破案,如果這些武器落到了這些暴徒的手上,後果真的很難想象,多少無辜的人會受到傷害。


另外一個方面,我覺得特區政府最近在止暴制亂方面一些做法,應該說比過去更有作為了。比如說我們看到相關的一些政府部門已經動起來,比如說教育局對那些參與違法行為的老師有嚴厲的處分。政府的公務員事務局、政府部門,包括政務司司長也明確說,如果政府人員參加違法行為、包括違法紀律的一種行為也會追究。這都發出一些清晰的信號。醫管局的新任主席到位以後,明確地講不允許、不容忍醫務人員參加罷工和一些違法行為。只要政府的各個部門、有關的部門都動起來,拿出堅決的態度,我相信這方面是一個很清晰的做法,現在這方面要加強,這個做法是有作用的。


另外還是那句老話,就是廣大的香港市民,希望社會安定的這些市民都應該和暴力割席。香港本身就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可以有不同的政見,甚至可以有尖銳對立的政見,都沒問題,都可以發表。事實上,香港的自由在全世界是非常少有的,的確是個非常自由的一個社會,連續20多年在全球被評為營商最自由的一個地區,市民也都可以自由表達意見。但是絕對不應該用武力、用暴力,甚至用軟暴力,比如“起底”。這種軟暴力對香港的傷害很大。所以只有從政府、從各個相關的人,包括香港社會一起,大家都明確的對暴力說不,那麼最後實施暴力的人,他們的市場就會越來越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