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楚雄州探索“4+5+5”模式動真碰硬抓整治

2019年,楚雄州認真貫徹黨中央和省委關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重大部署和工作安排,以極高的政治站位和務實的工作舉措,探索創造了“4+5+5”工作法,被省委常委、省委劉慧晏秘書長批示肯定,在全省相關會上兩次交流,主要做法被《中國紀檢監察報》刊載,兩次登上《雲南日報》頭版。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核心權威刊物《督查工作交流》(第3期)以《探索“4+5+5”模式動真碰硬抓整治》為標題,把楚雄州減負工作做法作為全國唯一州市典型基層經驗在全國進行交流推廣,楚雄州減負工作走在了全國全省前列。

現將中辦《督查工作交流》載文原文轉發,供全州各級各部門學習借鑑,進一步推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切切實實增強基層的有感度。

按照黨中央、雲南省委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部署安排,楚雄州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工作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像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一樣抓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真刀真槍解決問題。把整治的焦點對準基層幹部的“累點”,把整治的重點投向基層幹部的“痛點”,探索建立了以源頭管控、力量統籌、方法創新、考核問效四大舉措為主線,以一週一分析、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半年一督查、年終一考評五大機制和探索、發現、總結、推廣、固化五大環節為抓手的“4+5+5”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工作楚雄模式,削文山、填會海,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完善激勵關懷機制,全面提升基層幹部減負獲得感。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基層減負“4+5+5”楚雄工作法被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劉慧晏和省委辦公廳多位領導批示肯定,被省委辦公廳內刊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交流,並在全省調度會上通報表揚。

——源頭管控抓整治。科學合理確定精減目標,實行年度計劃與進度倒逼機制,定期預警提醒,抓實源頭管控。嚴格執行年度發文計劃,減少臨時性發文,嚴格控制紅頭便箋、白頭文稿的發文數量和範圍。發揚“短實新”文風,堅決控制文件篇幅,州委印發的除綜合性規劃文件以外的政策性文件不超過10頁。嚴格執行年度會議計劃和會議報批制度,能不開的會堅決不開,可合併的會堅決合併,充分運用電視電話、網絡視頻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召開會議,壓縮開會範圍、減少陪同人員、避免參會人員往返。從嚴控制總量和頻次,科學合理設置考評指標,認真清理政務App、微信工作群、在線學習平臺、“一票否決”事項、簽訂“責任狀”及涉及城市評選評比表彰的各類創建活動,既確保監督檢查工作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又避免督查檢查考評過多、過頻、過度留痕問題。比如,將楚雄州營商環境提升、民營經濟、招商引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4個重要會議合併召開;將執行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抓好巡視巡察和督察督導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減費降稅政策等多項督查檢查統籌一併開展。過去需要兩天時間的工作任務,現在只需半天時間,機關幹部普遍反映,會議少了、會議短了、抓落實的時間多了。截至8月末,州級層面發文同比減少40.5%,會議同比減少42%,督檢考事項壓縮64%,開展督檢考同比減少54%,各項減負指標明顯下降,讓基層切實有感,真正實現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確保“基層減負年”目標任務圓滿實現。

——力量統籌抓整治。層層落實“基層減負年”各項工作要求,層層壓實領導機關及領導、專項機制成員單位和專項機制辦公室“三個責任”,州委常委班子以上率下,在思想觀念、領導方式和工作方式上作根本性改革,從調查研究、召開會議、下發文件、講話發言等具體事項、具體環節做起,真正從源頭上杜絕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建立完善州級領導班子秘書長聯席會議、重點工作重要會議重大活動提前報告、周工作計劃等制度,每週末、每月底統籌下週、次月重要工作、重大活動、重要會議,從嚴把好文件、會議、活動的數量關、規模關、規格關、質量關。在《楚雄日報》開設“為基層減負我建言”專欄,向社會公佈專項機制辦聯繫電話、電子郵箱、受理時間,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建議,接受舉報典型案例和線索。截至8月末,共徵集到幹部群眾意見建議28條,州專項機制辦及時對反映的意見建議進行核查核實,分三次共點名通報了3個縣市、12個州級部門,並責令限期整改落實。

——方法創新抓整治。堅持運用改革思路和創新方法推動工作,把握好“探索、發現、總結、推廣、固化”五個工作環節,探索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把楚雄州抓經濟運行研判、預警、應策、推動、問效“五個主題”制度充分運用到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工作中,建立“一週一分析、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半年一督查、年終一考評”五個一工作機制,州專項機制辦公室每週召集聯絡員進行一次分析研判,每月召開一次調度會,切實加強動態管理,堅決避免“死後驗屍”。建立州委常委會定期對發文數量通報預警機制、督促州級領導把控分管領域文件機制,建立工作動態監測機制,對州級機制成員單位和縣市分別選取系統行業1/3的基層單位作為整治監測點,實時監測減負成效。實行掛圖作戰,對各部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按月進行黃色、紅色預警,切實提高對減負工作的預見、把控和調度能力,構建形成前後貫通、環環相扣的減負工作鏈條和責任鏈條,確保減負工作務實、減負過程紮實、減負結果真實。

——考核問效抓整治。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不斷完善問責追責機制和幹部擔當作為激勵機制,全面提振幹部幹事創業精氣神。創新開展“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大比拼,定目標、亮目標、考目標、用目標,做到每個崗位、每個同志都有比學趕超的對象、有爭創一流的目標;將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任務納入“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大比拼州委常委領銜事項、納入綜合績效考核重要內容,提高權重比例,切實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工作轉化為激發廣大幹部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樹立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選人用人導向,建立“選樹一批、提拔一批、錘鍊儲備一批、容錯糾錯一批”的“五個一批”工作機制,去年以來,從基層一線選樹20名擔當作為的先進典型,在脫貧攻堅一線提拔使用幹部204人,對4名縣處級領導不實舉報進行了澄清,湧現出一大批紮根基層、埋頭苦幹的“白髮書記”李忠凱式的好乾部。針對全州各級各部門對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5個方面27種表現,督促形成單位及個人問題清單銷號整改,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截至8月末,全州各級各部門查找的3124個問題已整改2527個,4407條整改措施已整改3568條,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55件63人。中共楚雄州委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