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獻給“32歲”威海最好的禮物——大路條條通四方

路,不僅記錄著城市發展的足跡,也訴說著未來的可能。

如今,“32歲”的威海以主城區為核心,統籌謀劃東拓、西展、南延,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全新發展格局正在形成。2019年威海的路,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筋骨”舒展——加快解決城市道路交通瓶頸制約,加速構建外通內暢的綜合交通網絡。

“路”不僅拉近時空距離,更提升市民幸福指數。說起2019年最開心的事,家住和諧家園小區的市民孫曉東不假思索:“就是三條路通了!”

孫曉東說:“路沒通車之前,上班簡直比‘取經’還難。”因為家門口有斷頭路、上班路過在修的“大轉盤”,環山快速路也還沒貫通,他每天早上至少要堵上個把小時。

幸福從2019年8月開始到來,家門口的“斷頭路”統一南路(戚家莊段)“續”上了,“大轉盤”海濱南路—上海路環島改造工程完工,“大動脈”城區環山快速路主線貫通,“現在是條條快路通單位”!

2019年,我市還打通6條斷頭路,新增供熱入網面積795萬平方米,完成海濱南路—上海路環島改造……一個個“枝葉關情”的城市重大基礎工程,正穩穩夯實著“精緻城市·幸福威海”的幸福家底。

答 卷

献给“32岁”威海最好的礼物——大路条条通四方

印 記

城區環山快速路主線貫通

献给“32岁”威海最好的礼物——大路条条通四方

城區環山快速路項目起於科技路與世昌大道交叉口,止於江家寨立交西現在環山路的起點,自2017年6月起建設至今,歷時近兩年半時間,是我市地方一次性投資最大的公路工程。2019年12月13日,該項目實現主線貫通,為完善全市區域路網結構、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文萊高速

文萊高速路是山東省“五縱四橫一環八連”高速公路網中“八連”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2020年威海段將主線完工。屆時,威海至濟南車程至少減少半小時。2019年,文萊高速公路項目路基工程、涵洞工程、隧道掘進工程已100%完成,路面工程已超前完成46.4%,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和平路停車場改造

献给“32岁”威海最好的礼物——大路条条通四方

和平路停車場位於威海市立醫院內,曾是老百姓停車難、看病繞的“老大難”。和平路停車場從2019年5月11日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預計2020年底項目將完工並投入使用。

西部環山路

西部環山路穿行我市整個西部山區,主要位於文登區、乳山市、高新區西北部山區,途經8個鎮118個村以及一大批生態景觀區、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樣板片區,與東部環海路共同構成800公里威海全域山海景觀環道,可實現交通暢通與鄉村振興、鎮域經濟發展、全域旅遊、強村富民的充分融合,是造福百姓的重大民生工程。項目力爭2020年底全線打通,2021年5月工程整體打造完成。目前,西部環山路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已完成新改建及整治提升67.9公里。

萊榮高鐵

献给“32岁”威海最好的礼物——大路条条通四方

萊榮高鐵項目是我省高速鐵路規劃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萊榮高鐵西接青榮鐵路萊西北站,止於青榮鐵路榮成站,設萊西北站、萊陽丁字灣站、海陽站、乳山南站、威海南海站、文登南站、榮成站7站,線路全長約192千米。其中威海段全長約102千米,新建乳山南、威海南海、文登南3個車站,榮成站為既有站。

項目建成後將與青榮城際鐵路形成環狀運行,實現威海中心城區和各區域板塊全面通高鐵的目標,並使威海向北、向西、向南全面融入國家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目前,我市正配合加快推進萊榮高鐵前期工作。

乳山口大橋

献给“32岁”威海最好的礼物——大路条条通四方

2019年10月27日,乳山口大橋工程正式啟動。乳山口大橋工程是我省最大跨徑跨海懸索橋,是我市環海旅遊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誌性工程,也是我市公路建設史上跨度最長、標準最高、投資最大的橋樑工程。項目起點位於乳山市大乳山貓頭嘴,終點接G228丹東線煙臺海陽市起點,路線全長4.01公里。

項目建成後,將實現濱海旅遊景觀公路的全線貫通,進一步完善市域一體、國內通達、聯通海外的交通圈,加速推動膠東半島一體化發展,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保障,項目正在加速推進中。

親 歷

與時間賽跑的“造路人”

2019年12月12日晚上十一點多,城區環山快速路主線正式貫通的前一夜。

一輛皮卡車開著大燈,開到90碼,來來回回跑了兩趟。副駕駛上坐著的環山路改建項目辦副主任孫志嵩雖然笑著,卻眼含熱淚:“真是15分鐘,痛快啊!”

這,還真不是孫志嵩頭一次掉眼淚。

献给“32岁”威海最好的礼物——大路条条通四方

孫志嵩在環山路上和工人進行溝通了解進展。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孫大偉 攝

2013年江家寨立交橋改建工程通車,2016年南海新區香水河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喜慶熱鬧現場的角落裡,也有著同樣一雙溼潤的眼睛。

雖然,城區環山快速路已提前7個月實現順利通車。但這位與時間賽跑的“造路人”卻帶著憨厚的笑容說:“這條路太難,不瞞你說,最開始信心不大!”

讓在威海架橋修路26年的孫志嵩說“難”,也不容易。

首先,是難在壓力上。市區路網基本就是“北三條,東三條”,城區環山快速路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位。並且,這是地方一次性投資最大的公路工程,牽動著全城百姓的心。

第二個不同以往的難點在於,這次30多人的指揮部,要面對著龐大的施工單位——包括4家監理單位在內一共有20餘家施工單位。為保障全市交通不擁堵,項目建設基本是在“開放狀態”下進行的。

受限太多怎麼辦,孫志嵩就“見縫插針”式地尋找有效“作業時間”,他每天跑施工現場,讓自己對每家施工單位都做到“三個明白”——每天干了多少,有無“卡殼”及原因,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孫志嵩說:“其實修路的這個指揮,跟交響樂團的指揮很像,不管是小提琴、大提琴還是單簧管、雙簧管,你得知道每個樂手和樂器的特點,才能發出最美妙和諧的聲音。”

除了當好“指揮”,預判也是孫志嵩認為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在設計方案中,宅庫橋和海峰路的交匯處附近原本要修建一條96米的橋。憑藉多年的經驗,孫志嵩去現場看了幾次就“模擬”出一個結果:不但海峰路要堵死,華夏路也會受到很大影響,方案不可行。

再三調整後,決定發揮老橋的作用進行改造,將96米縮短至30米,也能滿足交通需求。

這樣的調整次數很多。改動最大的是望島立交,原來近乎180度的大轉彎從道路主線上消失,“短、平、快”的直線行車道取而代之。孫志嵩說,由彎取直不僅更加安全,而且縮短了路程。

“11月才算看到希望,溫度一直到11月中旬都適合施工!”說這話時,孫志嵩省略了自己和同事們吃住在環山路旁,節日裡全部盯住施工現場的那些個日日夜夜。

面對市民的關注,這一年,孫志嵩還當起了最權威的“新聞發言人”。每一個節點都通過他詳細解答城區環山快速路的最新進展。黃家夼隧道貫通時,他這樣比喻駛出隧道的感覺:“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

献给“32岁”威海最好的礼物——大路条条通四方

環山快速路主線貫通。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孫大偉 攝

2019年12月13日,通車當天,孫志嵩的朋友圈裡就倆字——“快”“爽”,看著一個個點贊,心裡特別開心。

但他知道,這22.595公里城區環山快速路是舉全市之“合力”一釐米、一釐米給“推”出來的。環山路改造項目現場最常見的還有市委市政府負責同志的身影,這讓孫志嵩在內的1個市級指揮部、3個區級指揮部、多個部門建設者們感到壓力更充滿動力。

如今,多少個“最”和“第一”,訴說著這條“精緻”道路——我省首次公路橋樑設計上、下部採用預製拼裝技術;全市首次公路橋樑採用鋼混疊合梁結構技術;新建陶家夼隧道全長1440米,全市最長的公路隧道;羊角埠高架橋全長1170米,全市最長的高架特大橋……

兩年零七個月、兩年零四個月、兩年、一年……“無縫對接”的工程任務,雖然磨白了“造路人”孫志嵩的兩鬢,卻讓他非常滿足:“威海越來越精緻,交通更便捷,能讓城市變得更好,我們很自豪!”

心 聲

榮成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主任石楠

“600公里不再遙遠”

献给“32岁”威海最好的礼物——大路条条通四方

石楠在查詢動車票信息。季哲 攝

“如果訂上午十點多的動車票,下午三點多到曲阜,先回總部報道再回家,剛好能趕上團圓飯。”2019年12月22日一大早,榮成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主任石楠點開12306鐵路訂票系統,為回家規劃“最優路線”。隨著交通更加便捷,石楠在威海和曲阜間的“雙城生活”也愈發有滋味。

2018年,石楠所在的濟寧公司總部要在榮成設立中小企業公共中心,石楠成為威海地區負責人。雖說是升遷之喜,但想想濟寧、威海兩地相距600多公里,往返於兩地之間讓石楠有點顧慮。

石楠回憶起大學期間來威海旅遊的經歷,忍不住嘆了口氣:“當時曲阜到威海只有一趟普快列車,坐了足足10個小時。”

然而,當她再次踏上威海的土地,寬敞明亮的列車廳、循環滾動的列車表,徹底改變了石楠對威海交通不便的刻板印象。

如今,石楠坦言,威海交通變化太大了,威海發往全國各地的高鐵班列越來越多,直飛航班增加到幾十條,往來韓國仁川的“新金橋輪”航程縮短了四小時。海陸空齊頭並進的交通網,讓石楠按捺不住出去玩的想法,2019年夏天她還打著“飛的”去了趟杭州。

“現在600公里不再遙遠。”看著手機屏幕上的列車訂購信息,石楠笑著說,2019年威海還新開通去往蘭州的高鐵,以後出差再也不用擔心倒車的麻煩了。

採摘園負責人雷彥輝

“草莓訂單”城區半小時送達

献给“32岁”威海最好的礼物——大路条条通四方

雷彥輝在大棚裡摘草莓。Hi威海客戶端記者 高昕 攝

2019年12月29日,環翠區張村鎮秋歌採摘園負責人雷彥輝一頭鑽進草莓大棚裡,為客戶摘草莓。“這批訂單9點半裝箱上車後,10點左右就能送到經區。”

眼下正值草莓生長期,不少老客戶早早就下了訂單。棚裡離不開人,雷彥輝便一門心思撲在這上面,吃住基本都在辦公室。

雖然往常這個時間段都很忙碌,但現在雷彥輝反而輕鬆了不少:“做採摘一個是種植,另一個就是送貨。城區環山快速路打通後,送貨方便多了。”

從張村鎮送往經區,必經之路就是環山路。之前為避開高峰期,雷彥輝早上5點就要起床,去棚裡採摘新鮮的草莓,裝箱往外送。

2019年12月,城區環山快速路主線貫通,雷彥輝得知這一消息後大為點贊:“從江家寨立交西一路通到張村,一路上只需要15分種!真是太好了!”

採摘送草莓時,路上不必擔心堵車超時了,雷彥輝幹勁滿滿。送貨效率變高,訂單更是紛至沓來,從2019年11月起,雷彥輝已經送出去30多車草莓。

如今,雷彥輝的心裡比草莓大棚還“暖”:“還有兩茬果,2019年訂單能翻兩番,爭取產量也能破新高!”

出租車司機劉少傑

擁軍司機行車有“道”

献给“32岁”威海最好的礼物——大路条条通四方

劉少傑在擦拭出租車。Hi威海客戶端記者 高昕 攝

2019年12月29日早上6點,把標有“擁軍車”的牌子擦亮,匯通出租出租車司機劉少傑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家住楊家灘,劉少傑每天都要路過經區大轉盤。之前一堵就是20分鐘的路段,自從2019年9月打通後就暢通了。

掛一檔,從海濱南路出發,劉少傑下穿進入南北隧道口,片刻功夫便到達大慶路。“現在大轉盤上南北車流量少了,東西路走起來也順暢很多。”說完,劉少傑利索換上三檔。

成為一名出租車司機,還是2018年6月份的事情,算上在部隊待過的日子,劉少傑已跟車打了13年交道。做事雷厲風行的劉少傑最受不了堵車這件事。

“上個月,我送一名高燒病人去醫院,為防止路上堵車,我提前想了很多預備路線。”劉少傑回憶,他按著最近的路走還早到了好幾分鐘。

斑馬線前,劉少傑放慢速度,停車禮讓行人。這一年半來,有不少行人對他的禮讓豎大拇指,但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一位退役老兵的軍禮。

那是2019年10月,劉少傑像往常一樣在禮讓一位老大爺時,老人突然對他敬了一個軍禮。看到老大爺的手一直舉著,劉少傑趕忙回禮,老人這才放下手,回到路邊。

太陽西斜,雲彩映得金黃,像極了車上的“擁軍”牌。劉少傑將里程清零,準備交班。他說:“路變好了,路上的人也變好了。車讓人,車讓車,路就不會再擁堵。”(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杜曉瑩 李文思 高昕/文 丁浩/製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