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齊魏兩國已稱王為何還要徐州相王,難道真是稱王上癮嗎?

用戶61431949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春秋戰國雖然都是諸侯林立,但春秋時各國國君多稱為“某公”。比如齊桓公、晉文公,雖然稱霸天下,依然只稱“公”(實際爵位是侯)。而到了戰國時期,各國國君開始稱王,公開不把早就名不副實的周天子(周王)當盤菜了。

戰國時諸侯稱王這股“妖風”是什麼時候開始刮起來的呢?一說是在公元前334年。標誌性事件則是齊威王田因齊與魏惠王魏罃(讀為“嬰”)在徐州相會,互相稱王,史稱徐州相王。

進入戰國時代後,春秋時強大的晉國已被趙國、魏國、韓國三家瓜分,姜齊也被田齊取代。當時的天下形勢是:秦國佔據陝西中部一帶,楚國佔據長江中下游流域,趙國佔據山西北部、河北中部一帶,齊國佔據山東北部一帶,魏國佔據陝西東部、山西南部、河南東部一帶,韓國佔據河南西部一帶,燕國佔據河北北部、京津、遼寧一帶。此外,還有河北中部的中山國,河南東部的宋國,山東西南部的魯國,蘇南、浙北、皖南的越國(滅吳國)。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滅六國統一天下,而在戰國早期,最強大的國家則是魏國。魏國處在四戰之地,西有秦國,北有趙國,東有齊國,南有楚國。不過,魏國的變法相對於秦國的商鞅變法更早,所以在戰國早期,魏國實力最強。由名將吳起創建的魏武卒將秦國打到抬不起頭來,堪稱橫掃天下。如果當時說秦國會統一天下,連秦人自己都不相信。以當時的形勢,更多的人會相信魏國最有可能統一天下。

魏國強大之時,趙國、齊國、秦國都被迫採取戰略守勢。但在公元前343年,發生了著名的馬陵之戰,魏兵被齊兵打得慘敗。魏兵主力被殲滅,魏國從高峰上跌落下來,從之前的“全球性”強國,變成了地區性強國。這有些類似全球性強國蘇聯結束之後,繼承蘇聯遺產的俄羅斯,只能算是一個地區性強國。

魏國衰落後,周邊的齊國、趙國、秦國、楚國等國開始“群毆”魏國,而秦國自孝公變法以來,越來越強大。此時的形勢是:魏國成了六國阻止秦國向東擴張的重要門戶。只要魏國不為秦國所滅,那麼山東(河南省西部的崤山以東)的齊、趙、燕等國就可高枕無憂,畢竟可以讓魏國當炮灰。

在當時能與強大的秦國相抗衡的,是位於黃河之濱的齊國。

齊威王田因齊的名氣,不如他的兒子齊宣王大。甚至是,齊威王的次子田嬰,以及田嬰的兒子孟嘗君田文的名氣,都要大於齊威王。但是齊威王統治時期(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20年),這37年間,堪稱是田齊最強大的時期。齊威王為人英明果斷,擅長用人。齊威王手下有三大牛人,文有鄒忌,以為相;武有田忌,以為將。而在田忌身後,還隱藏一位神人,就是與吳孫子(就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或稱孫子)齊名的另一個孫子——孫臏(齊孫子)。孫臏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兵法》是當今兵家必讀之書。齊威王本想用孫臏為將,但孫臏說我是個殘疾人(腿被同學龐涓弄殘),不方便帶兵,就當個軍師吧。

齊威王用此三人,齊國國勢大盛。齊國與秦國,一東一西,是當時的一線強國。但從整體上看,秦國更具攻擊性,而齊國欲自保,必須讓魏國頂在自己的前面當炮灰。而魏惠王也有意攀附齊國這棵大樹,把齊國當成魏國抗秦的後盾。相國惠施就提出魏國應該忘記過去的輝煌,以謙卑的姿態奉齊為大國。

如何才算得上尊齊呢?惠施的策略很簡單:尊齊侯(齊國爵位為侯)為王。

在秦始皇稱皇帝之前,天子只稱王,次者稱公。在春秋諸國中,只有楚國、吳國、越國“不服王化”,公然稱王,與周天子對著幹。不過,當時的經濟核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在當時被認為“尚未王化”,中原各地看不上楚、吳、越等“蠻夷之國”。楚、吳、越稱王,純屬關起門來自娛自樂,出了家門,他們的“王”都是沒人承認的。比如楚國,在周朝的爵位體系中級別只是“子”,所以中原各國多以輕蔑的口氣稱為“楚子”。不管你自稱啥王,到了中原各國那裡,你就是個“子”。吳王夫差自稱王,到了晉國那裡,對不起,你先把王號去了,咱們再談判。

齊國就不一樣了。齊國是中原大國,“江湖地位”舉足輕重。如果齊公能稱王,那影響力遠非楚、吳、越稱王可比。孔子都說過:名不正則言不順,齊國志在天下,如果稱王,自家身價提高了,再稱霸就更方便了。只不過,齊國不方便自己單方面稱王,這樣就成了天下的叛逆,給了秦國以進攻自己的口實。所以齊國需要“江湖朋友”吹喇叭抬轎子,魏國是再合適不過的。

但是,齊國如果只是自己稱王,依然會成為天下的靶子,太過招搖。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齊國拉上某個“江湖朋友”一起稱王,大家一起當靶子,那誰都不是靶子了……

出於共同的利益,齊國與魏國這對歡喜冤家最終還是走到了一起。公元前334年,發生了著名的徐州相王事件。齊國與魏國互尊為王。徐州相王事件的發生,意味著早就是一具空殼的周天子混得更加慘淡,連僅有的一點尊重都被抹掉了。徐州相王之前,天下只有周天子一個真王(不算楚、吳、越等假王)。強如齊國,國君只也能稱齊侯。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徐州相王的地點,不是現在的江蘇省徐州市。當時的徐州,是在現在山東省棗莊市代管的滕州縣級市東南。還有一說:在徐州(滕州)相王事件之前,相關國家就已經稱王了。只是在徐州(滕州)相王時確認這件事。這麼比喻吧,相當於先辦婚禮後領結婚證……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雖然在春秋時期就有楚、徐、吳、越等國稱王,但在華夏諸侯們看來,那些畢竟是些蠻夷之邦,不能與他們一般見識(力有不逮)。可是,華夏諸侯國稱王那意義可就不同了,“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已經有了周天子這個“爹”,現在卻又冒出了一個“爹”來,“不孝兒”開始公然不認“老爹”了。此例一開,其餘的“不孝兒”也都群起效仿,周天子這位“老爹”就徹徹底底地沒了政治影響力,也就再無人問津了。而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便是那魏國國君魏惠王。

魏國當初在韓趙魏三家分晉的時候,分到了晉國最核心的一塊,農業基礎比較好。而其開國國君魏文侯又是一代賢君,在戰國時期首先實行變法,選賢任能、改革吏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使得魏國是戰國時期最先強盛起來而稱雄的國家,任用吳起為將向西攻取了秦國的河西地區,任用樂羊為將向北越過趙國而滅掉了中山國。而且還有一支由吳起訓練、創立而成的強悍重裝步兵軍隊--魏武卒,魏武卒之強,一時橫行於天下幾十年無敵手。

魏惠王就是憑藉魏文侯、魏武侯兩代先君打下的基業,才在戰國時期的華夏諸侯裡第一個稱王,結果呢?據《孟子·梁惠王》一篇,梁惠王(魏國後遷都大梁,故魏國也稱梁國、魏惠王也稱梁惠王)曰:“晉國(魏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魏惠王繼承了當時最強盛的國家基業,可是到他手裡,卻被人揍成了胖頭三。而且還不自知,還對孟子說:“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說:“你呀,也就五十步笑百步”。

魏惠王的處處被揍,尤其是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被齊國打得大敗,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於是不敢獨自稱王了,就帶著韓國等一幫小兄弟跑到徐州(今山東藤縣東南)朝見齊國國君,尊齊國國君為王,是為齊威王,齊國國君也不敢獨自稱王(後來秦昭王想稱帝號,但不敢獨自稱帝,於是尊齊閔王為東帝,而自號西帝,而齊閔王聽從謀士之策,沒有稱帝。於是,秦昭王也就去帝號而再度稱王了)。於是齊國也就承認了魏惠王的王號,史稱魏、齊徐州相王。徐州相王並不是其稱王的肇始,只是互相承認對方的王號。

魏、齊兩國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傳統大國的敵意,魏國怕自己被捱揍,又不甘心取消自己的王號。於是,又搞出一個五國相王來,將魏國、韓國、趙國、燕國和中山國等結成弱者互助同盟,五國國君都稱王,秦、齊、楚等大國又奈我何?而齊國見魏國搞的五國相王居然把中山國也拉進來稱王,大怒,說:“我們都是萬乘國家,而中山國是千乘之國,怎麼能夠跟我們比肩齊名呢?”,齊國就想揍中山國,不讓其稱王,並且提出聯合趙、魏兩國廢除中山國的王號。趙、魏沒有聽從齊國,仍支持中山國稱王,本來就是弱者同盟,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齊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關閉其與中山國往來的通道,並提出割讓土地給燕、趙兩國,讓它們一同出兵攻打中山國。燕、趙兩國也沒上齊國的當,齊國就不敢輕易地攻打中山國了,齊國破壞魏國"五國相王"結成的弱者聯盟的圖謀也就落空了。

魏國雖然發起了“五國相王”運動,但是這五國中的唯獨趙國國君認為趙國的實力還很弱小,不足以稱王,就沒有在國內採用王號,而且還貶號為君,直到後來通過胡服騎射等變革手段使自己真正地變強,才開始使用王號,這便是趙武靈王。

魏國處於中原的四戰之地,強敵環伺,本該低調做人,可那魏惠王憑藉魏國兩代先君打下的良好基業,就忘乎所以,愛出風頭,做了華夏諸侯中的第一位“稱王”的國君,可這卻並沒有為之帶來好運,不但魏國的近百年霸業在其手中隕落,其本人也如同後來的漢末三國時那首先稱帝的袁術一樣被人揍成了胖頭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