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印度的亂象給了俄羅斯發財的機會對嗎?為什麼?

知褔樂


所謂的印度亂像自然是指近日來印度爆發的大規模騷亂,雖然說騷亂的源頭是由《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引起的,但騷亂本身對印度社會的衝擊不容小覷,尤其對遭遇下滑的印度經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都針對印度發出了旅遊警示,加上日本、孟加拉國等國家先後取消了對印度的訪問,可以說印度的此次騷亂無論從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對印度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印度的騷亂對印度是個損失,但也讓俄羅斯有了重新拉攏印度的機會。目前俄羅斯與印度的“因陀羅2019”聯合軍演還在進行當中,這既可以看作是俄羅斯對印度的支持,更是俄羅斯藉此擴大在印度影響力的大好機會。

印度是俄羅斯的傳統

軍火出口市場,是俄羅斯軍火商的最大金主,但近年來印度在武器裝備採購方面有逐漸向美國等西方國家靠攏的趨勢,無論從大型運輸機、戰鬥機、武裝直升機等利潤豐厚的大訂單都落入了美法等西方國家手中,這讓俄羅斯真的是有點羨慕嫉妒恨了,而此次印度騷亂正給了俄羅斯重新拉攏印度的機會,與美英等國對印度騷亂落井下石甚至想趁火打劫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羅斯堅定不移的支持印度,相信處於焦頭爛額中的莫迪對此應該會深有感觸的。
印度騷亂還沒有平息,但各方勢力的角逐早已開始,正所謂無利不起早,俄羅斯在敏感時刻高調出兵去印度參加軍演,自然是想得到印度的豐厚回報。換句話說,印度騷亂的確給俄羅斯提供了發財的機會,至於俄羅斯能得到何種回報,還需拭目以待。


那年那月那兵說


印度國內亂像,肯定會給俄羅斯提供一定的發財機會。為什麼有這種觀點呢?且看如下分析:



印度騷亂的起因,是印度莫迪政府的一份針對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等國的難民獲得印度公民身份的政策,印度政府列舉了可以稱為印度公民的宗教信仰要求,但唯獨不包括信奉穆斯林教的教徒。



印度國內有過億穆斯林信徒,而且長期的與印度其它宗教群體有根深蒂固的衝突,穆斯林信徒在印度種姓制度中的地位比較高,源於印度歷史上近現代國家都是由穆斯林信徒建立的國家,但卻屬於少數族群,平時雙方生活習慣相差太大,印度教徒將牛視為神明,但牛是穆斯林的主要肉食動物,雙方相互積怨本身就根深蒂固!



所以,印度政府的此項民族政策,除了會激化印度穆斯林與印度政府和非穆斯林族群的衝突,還會導致印度周邊乃至國際安全環境惡化,西方國家雖然在一些政策上比較偏袒印度政府,但藉機對印度軍貿採購上敲竹槓還是肯定會有的,因此,印度從安全需求和武器供應乃至能源供應,都將有求於俄羅斯。


涇水書生


別總以為印度人傻錢多,這次的亂象,印度根本沒給任何國家留下發財的機會,對付各種亂象,軍警們投入的主戰裝備只有不花錢的棍棒,這東西印度自己多的是,不用從俄羅斯進口,北極熊一個大子兒都賺不著!


不能不承認俄羅斯一直在對印度軍備出口中坑錢,幹這種事兒美國也不遑多讓,還有那歐洲那些唯利是圖的軍火販子,都是對印度坑錢的主。是印度自己的基礎工業的軍事工業基礎太薄,印度斯坦等企業代表的印度軍事工業,雖然歷經70多年的努力奮鬥,該出了那一串兒中看不中用的【烈火】,還有阿瓊光輝也是中看不中用。但是那個做世界響噹噹大國的理想,有破損,印度不得不向世界採購龐大的軍事裝備,來武裝自己的那支龐大的軍隊,這就是它萬國造的裝備體系,被各國軍火商坑錢的原因,也是俄印兩國密切關係的紐帶。




在這次印度大規模騷亂的同時,俄羅斯的【t90】和各種步兵戰車等裝備確實進入了印度,而且連部隊也進去了。但那是那支部隊開著那些裝備,去和印度軍隊聯合舉行一年一度的例行公事的曼陀羅演習,那是那支俄羅斯部隊自己的裝備,不賣,印度也不買!印度軍警對路國內這種大規模亂象,用不著俄羅斯的那些裝備,這種騷亂是軍警們手裡的棍棒,跟那些示威抗議的穆斯林民眾肢體的頻繁接觸,造成並控制的,也就是說製造這種騷亂的是那些棍棒,被軍營掌握在自己手裡。


而那些被棍棒肢體接觸的另一方——兩億多穆斯林民眾,是由於政府頒佈的《公民身份修正法案》,規定在2014年以後進入印度的人口中,只有穆斯林人不被允許加入印度國籍,由此把這些穆斯林人口的地位,劃定在印度社會的最底層,這種不無種族歧視意味的法案,也就是說,這個民主制度的印度已經不再保護它們的人權了,一些同樣為印度發展做出自己貢獻的兩億多穆斯林人口,遭遇如此種族歧視的他們,集會遊行示威抗議要求政府對他們一視同仁。

也是他們不識時務,政府已經用法律否定了他們的人權,他們的這種民主自由權利當然也就被剝奪了。理所當然的那些民警手裡的棍棒,就對他們的肢體進行了頻繁激烈接觸,而這種熱烈的接觸逼迫他們肢體躲避逃跑慘叫,和肢體與棍棒症狀的聲音夾雜在一起,就形成了題目中所描述的“亂象”。

當然這種亂象需要那些棍棒就足可以控制了,所以至少目前的印度亂象不需要俄羅斯的裝備,北極熊也別想趁此機會從印度手裡坑錢!不光是俄羅斯,誰都別想。


鐵嶺鋒


印度爆發騷亂,俄羅斯發財,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確實存在著一定聯繫。不過俄羅斯這次發財,可以視為大發“戰爭財”,因為印度“人民的戰爭”給了俄羅斯從印度賺錢提供了契機。

12月12日,印度總統科溫德簽署生效《公民身份修正案》,因為存在歧視穆斯林的嫌疑,引發了國內穆斯林和反對派的強烈抗議,目前由此引發的騷亂已經從東北部阿薩姆邦和西部孟加拉邦蔓延到了新德里、北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喀拉拉邦等地。



那麼印度爆發騷亂,為什麼和牽扯到俄羅斯呢?這就要看美國對印度騷亂的態度了。先看美國,在印度爆發騷亂之後,美國國務院宗教自由委員會總代表對印度通過的《公民身份修正案》表示嚴厲譴責,並希望印度當局能夠遵守印度憲法中關於“宗教自由”的規定。除此之外,美國宗教自由委員會希望對提出該法案的印度官員實施制裁。


美國方面的變態實際上已經讓印度政府在國際輿論中處於被動地位,也就是說在美國眼中,此次騷亂的過錯在於印度政府。雖然事實如此,但印度政府不希望美國在這種敏感時期出來指指點點,所以俄羅斯的存在就有意義了,那就是堵住美國政府的嘴。近年來,美國和俄羅斯一直在拉攏印度這個南亞大國,現在印度有難,美國和俄羅斯的態度可能決定印度在大國博弈中的選擇,如果美國政府繼續對印度落井下石,那麼印度可能倒向俄羅斯一邊。

一旦印度與俄羅斯走的更近,那麼以後就會找俄羅斯購買更多的武器裝備。俄羅斯現在估計希望美國繼續譴責印度,說不定印度一氣之下就和俄羅斯簽署幾張軍火訂單,這樣不但拉進了俄印關係,還讓俄羅斯賺的盆滿缽滿。


國際視角淺說




我們認為,俄羅斯自以為已經足夠強大了,不必再急於靠趁火打劫過日子。此外,在軍火交易方面,印度已經不把俄羅斯當做自己的唯一,開始與美國和歐洲做交易,俄羅斯需要冷眼旁觀,找到最佳出手的機會。更何況印度從來就不是“吃一塹長一智”的國家,被宰的機會有的是,只是有大有小,俄羅斯是否看得起。



這次印度爆發騷亂有其偶然性,應該與最新頒佈的國籍法案有關。但也有其內在的必然性,即莫迪政府內部管理的混亂,和對宗教民族問題的刻意偏見。表面上看是人權不公,而實質是強勢的印度教思維在作怪。

普京與莫迪是老相識了,普京不會在這個時刻,給莫迪上眼藥,而是要麼冷眼觀察,保持中立,要麼繼續履行原有協議,等於變相支持。


果然,普京採取第二種方法,繼續派遣演習部隊,赴印度參加聯合軍演。等於是表達對莫迪政府的支持。

俄羅斯人相信投桃報李,認為自己的支持一定會有回報。而在莫迪看來,買俄羅斯武器本就是天經地義,不僅因歐美裝備有些貴,而且他們還常常附帶很多政治條款,有損印度尊嚴。不像俄羅斯,只管掙錢,從不關心別的話題。


新文化街男孩


題主的問題是:印度的亂象給了俄羅斯發財的機會對嗎?為什麼?

印度的內亂俄羅斯不會有發財的機會。

俄羅斯要想從印度這裡賺錢,肯定得賣給他自己國家的特產。

俄羅斯的特產有糧食、武器、能源等,這些東西不會對印度的亂象有任何幫助,所以也就沒辦法擴大俄羅斯對印度的出口,那就賺不到錢了!

首先說糧食!

俄羅斯是產糧大國,2018年,俄羅斯的糧食產量超過1億噸,其中出口就達4000多萬噸。所以,很多糧食不能自給的國家確實對俄羅斯依賴很大,如果爆發內亂,導致糧食減產,肯定得多向俄羅斯買糧食,但印度就不需要了。

印度也是糧食產量大國,印度的糧食產量超過3億噸,不僅可以滿足國內需求,他也有大量糧食出口到國外。2018年,印度僅大米出口就達到了1200萬噸。

所以,如果印度因為內亂糧食減產大不了不出口糧食了,自給自足是沒問題的。

其次說武器!

俄羅斯是世界第二武器出口大國,主要客戶就是印度。

不過,印度的亂象不會提高對武器的需求量,因為這很難會引發大規模戰爭。所以,武器進口該是多少還是多少,俄羅斯不會靠賣給印度的武器多賺錢!

最後說能源!

假如印度亂象持續,經濟受到打擊是一定的了,那麼很可能會導致印度的經濟活力下降,人們的消費能力不足。

體現就是老百姓少買衣服、少下飯店、少開車(騎摩托車),於是印度的能源需求驟減,此時不僅俄羅斯不能從印度這裡多賺錢,還會因為印度減少能源進口而導致俄羅斯能源出口減少,自己的經濟受到嚴重的影響。

所以,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俄羅斯並不希望印度的亂象持續下去,一個穩定繁榮的印度非常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歷史風暴


一個國的亂象出現,也就代表一個國家領導人的一個能力的缺失表現。既然有這一些跡象的出現,可能當領導的人在某些方面做的事或辦的事有些欠發現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或所辦的一切事可能有些和民眾有一定的差距距離,才會引起民眾的不滿和義憤。在人們的印象中一個人所做的事或所辦的事是否正確,可有些人自己都會不知道感覺出來自己所辦的事或所做的事一切事是否正確,他自己都不知有錯誤的內含在之中,一心以自己的觀點在制服人們,這也可能有這種的跡象出現,才會引起人們的不滿。人世間的事物發展都以人們的跡象發展為中心去發展,誰要是逆向去發展可能會遭到人們的去質疑和不滿,逆向發展錯了還在板叫說自己決定發展的道路是對的正確的。可旁觀的人在中間去看事情的發展是一個錯誤的發展勢頭在發展,才會引起民眾的不滿出現出來去反抗他發展的勢頭是不對的,大眾起來去反抗叫領導人去改正這條不正確的道路在發展。目前印度也可能就處在於這樣的一個跡象發展的階段中,才會引起民眾出來去反抗。俄羅斯的加入多少也會給一個國家領導人扶一些傷疤痛的傷疤在療養,普京這一聰明的做法前事的事不究多少也會增加一些莫迪仇恨的出現在打消,原是國以國帶一些的磨擦,好了,趁熱打鐵的跡象出現,打消了莫迪一切不知所措國人大亂的一切煩惱,莫迪得到了聰明人普京在關鍵時刻的指導和安慰,可能多少頭腦也會受些啟發在思考,我這一政執國,是不是有錯的事件在其中,才會使人們覺的生活不滿,才會引起民憤人的反抗。


閩藉寫作


在國家與國家的往來之中,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有的時候,一個國家的災難反而會成為另外一個國家的機遇。近日印度部分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示威活動,並最終升級為暴亂。引發這次騷亂的原因是上週三印度議會通過的“公民身份法案(修正案)”,這項法案規定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因為宗教迫害而來到印度的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三國的不同信仰的非法移民都可以獲得印度國民身份,只有穆斯林被排除在外。這引起了印度國內穆斯林群體的不滿,據不完全統計,印度穆斯林人口應該在2億左右,事情的嚴重性可見一斑。印度軍方在第一時間介入,有消息稱已經有兩名示威者死於軍方的射擊之中。

事情發生後,美國方面迅速援引所謂人權組織的話來指責印度政府的這些做法,而這些騷亂的背後也隱隱約約有美國的影子。自2014年莫迪上臺之後,印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靠近彼此,雙方簽訂了三份基礎防務協議,這使印度獲得了無異於美國盟友級別的軍售地位。然而隨著和美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密,印度意識到其一向珍視的“戰略自主”可能會因為過度親美而受到損害。印度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大國,肯定不願意成為像日本韓國那樣的美國“盟友”,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們冒著與美國撕破臉皮的風險與俄羅斯達成了價值高達52億美元的S-400導彈防禦系統交易。印度政府一直以來都在尋求這種平衡的關係,每向美國邁進一步,他們就會向俄羅斯邁進同樣的一步。而且即使是美國和印度在東亞地區都有著一個共同的防範對象——中國,美國也不願意將一些先進武器裝備賣給印度,只有俄羅斯可以滿足印度的這些需求。
如果印度國內的局勢不能及時獲得控制或者說有著繼續擴大的趨勢,那麼俄羅斯又可以獲得一些向其售賣武器裝備的機會。而且如果印度政府一直採用這種強硬的手段去平息暴亂的話,很有可能引來西方國家的譴責甚至是制裁,到了那個時候,印度的武器供應在很大程度上就會依靠俄羅斯了。在某種程度上,俄羅斯和美國都是在爭取印度這個有潛力的大國,不過目前看來,俄羅斯人處於領先的位置。


兵器世界


印度亂象給了俄羅斯發財的機會,是基於當前在印度大約1/4到1/3地區(9個邦)爆發的示威活動之際,俄羅斯高調和印度進行聯合軍演一事的判斷吧。


印度這次愈演愈烈的示威活動,或是說騷亂始發於11日晚上,導火線是印度通過了一項最新的《公民身份法案》,該法案存在的爭議迫使印度穆裔大為不滿,開始示威抗議。

俄羅斯和印度在本月12月11日在印度北部三個邦開啟俄印“因陀羅-2019”聯合軍事演習,該演習將持續到12月21日。

俄羅斯這次參與印度本土軍演的人數規模大約在700多人,其中包括位於俄羅斯東部軍區的士兵和波羅的海艦隊的水兵,這次演習涵蓋多兵種和多領域,俄羅斯軍隊在演習中主要操作印度提供的坦克、裝甲運輸車和戰機。

由於俄印軍演和這次印度發生示威活動時間重疊,並且還發生了日本首相以為印度示威活動而延期對印度訪問的事宜,這些都促使外界對俄羅斯參加這次印度軍演予以了諸多演習之外的解讀。

這次印度發生示威活動,或者說印度通過含有爭議的法案,在國際上也遭遇了一定的批評,聯合國和美國也都先後發聲,批評印度。


這也就促使俄羅斯這次高調和印度進行聯合軍演被外界解讀為這是俄羅斯支持莫迪當局的行為。

實際上,這種解讀可能有點過了,要知道這次俄印演習是之前既定的,俄羅斯和印度演習開始之後,印度騷亂才發生。

如果俄羅斯在騷亂髮生後宣佈暫停軍演,那麼引起的外交風波則會更加深遠,甚至還是徹底損害俄印關係。

至於俄羅斯是否會在印度這次示威活動中獲得發財的機會,這也是未知的。


要知道印度是俄羅斯傳統的軍售大國,這也是為何俄羅斯軍人可以輕車熟路的在演習中操作印度的軍事裝備。

但是,近幾年來,美國已經看重了印度這塊軍火市場,美國在加大向印度市場進軍的同時,也通過諸多手段在迫使印度減少對俄羅斯裝備的採購。

比如美國就在一直阻止印度採購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並且乘著俄羅斯五代機發展出現暫時的困境之際,一直在向印度推銷自己的F-35戰機。

而印度最近近年,的確也在軍購領域重新進行多元化戰略,既在保持和俄羅斯傳統軍購關係的同時,擴大向美國、法國、英國採購先進裝備或是引進先進技術。


所以總的來說,俄羅斯和印度之間包括軍購等領域的合作關係,也不會因為印度這次亂象而增加的。


中評中語


由於印度議會不顧全民反對,執意通過《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引起了國內大規模的遊行示威,甚至一度發展成騷亂。可巧此時印俄兩國軍隊在北部地區進行聯合軍事演習,這被很多人認為本次動亂與俄羅斯軍事演習有關。其實細究起來,俄羅斯之所以與印度在東北三邦進行軍事演習,主要源於平定印巴局勢的需要,不過這次演習早在去年就確定了,現在只是巧合而已。至於說俄羅斯想趁印度亂象發財,這有點無稽之談。

印度發生內部騷亂跟俄羅斯關係並不是很大,因為俄羅斯不可能出兵介入印度內部局勢,這顯然是干涉一國的內政,再說印度人民手無寸鐵,印度有的上百萬的軍隊,完全用不著俄羅斯出兵幫忙。在某種程度上印度的騷亂會連累印度經濟的發展,印度現在的經濟非常糟糕,Gdp增長速度已經到了4.5%,所以這對俄羅斯是不利的,因為俄羅斯的能源和武器都要賣給印度。印度缺錢之後就會少購買,所以俄羅斯希望能夠幫助印度平定叛亂,當然只是壯壯聲勢。在這關鍵的時期,巴基斯坦偷襲了印度,打死了兩名士兵,打上了多名士兵,東北部的伊斯蘭勢力和巴基斯坦內部的人勾結,這是俄羅斯最不想看到的。

要知道俄羅斯和印度的關係非同一般,俄羅斯因為長期遭受西方的制裁,所以國內非常的缺錢,每年軍費開支只有600億美元,而印度在國際上人緣非常好,因此印度往往會買俄羅斯的武器,可以說印度是俄羅斯的一個金主,最關鍵的是印度的工業體系沒有建立起來,印度很多能源和武器都是來源於俄羅斯。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不希望看到印度發生內亂,但是印巴局勢的衝突變得更激烈,對俄羅斯其實是有利的,因為俄羅斯主要就是賣給印度武器,最近俄羅斯還賣給了印度幾百輛t90坦克,主要原因就是印度擅自改變克什米爾地區的地位,導致印巴局勢衝突升級。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抗有利於俄羅斯,但是印度發生內亂對俄羅斯是非常不利的,當然印度最近經濟出問題之後,也退回了很多俄羅斯的武器訂單,導致俄羅斯經濟損失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