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感統失調的孩子如何訓練?

池璐


感統失調就是感覺統合失調的簡稱,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一般都是通過康復訓練來改善。

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由於都市化生活,使得兒童活動範圍變小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事事包辦,導致兒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父母太忙碌,輔導少而造成幼兒右腦感官刺激不足;出生後,孩子沒有經過爬行階段就直接學習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孩子沒有機會玩土,玩沙,從而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過早地使用學步車,使幼兒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等。

一般分為以下幾種: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視覺感不良觸覺過分敏感聽覺感不良本體感失調動作協調不良

一般針對感統失調的訓練有:

1、蹦床:玩蹦床可以滿足孩子的本體感覺刺激,還可以在玩蹦床時加入擊掌、拋接球等遊戲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平衡能力;



2、海洋球池:讓孩子在球池中玩耍可以讓孩子的觸覺得到刺激,強化本體感覺,而有些孩子對海洋球池會有恐懼感,可以逐漸讓他適應海洋球池的存在,一開始讓老師陪著孩子一起進去,然後慢慢撤去老師的陪伴,並讓他在海洋球池中開始活動;

3、瑜伽球:瑜伽球可以用的地方有很多,比如(1)孩子拍瑜伽球(2)讓孩子躺在墊子上用瑜伽球在孩子身上輕拍、輕壓或者讓孩子躺在瑜伽球上,用適當的力氣把孩子往瑜伽球上壓來刺激孩子的本體覺(3)讓孩子坐在瑜伽球上並抬腳來鍛鍊平衡能力(這裡要注意的是球不能太大,否則孩子坐上去腳不能著地)

4、平衡木:平衡木的訓練就是在訓練孩子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一開始可以牽著孩子的手讓他走,慢慢的就要放開,讓孩子自己走(平衡木的選擇也很多樣,甚至是花壇的邊也可以當做平衡木來訓練);



5、滑板:(1)讓孩子坐在滑板上,然後推動滑板,讓孩子保持平衡(用力不宜過大,防止孩子摔跤(2)讓孩子趴在滑板上,孩子手上用力讓自己可以憑藉滑板移動,如果有滑梯,可以讓孩子移動到滑梯處,再向下滑。



感統方面的訓練並不一定要去康復機構做才行,不在機構也可以帶孩子做感統訓練。比如公園裡的鞦韆、滑梯、以及各種兒童遊樂設施,或者遊樂場的各種遊樂設施,都可以帶孩子去玩,但如果感統的問題極大的影響了生活和學習,建議還是要去專業機構進行評估和訓練。



優加學院姜老師


感統失調的孩子如何訓練?

這裡有8個室內遊戲,適合感統失調的孩子,也適合幫助孩子提高感統綜合。

1、抓聞繪畫

抓撓和嗅繪畫吸引孩子們的視覺、觸覺和嗅覺。根據孩子對顏色和氣味的喜好,選擇幾種口味的果凍。使用不同顏色的塑料杯。在每個杯子里加入一湯匙白色膠水,一湯匙水和一茶匙果凍粉。(膠水幫助明膠顆粒粘住。)

給你的孩子一些便宜的畫筆和紙板或厚紙來畫畫。一旦你孩子的畫完成了,就把它平放著晾乾。當它乾燥的時候,他可以用指尖在書頁上摩擦來重新激活氣味。

2、橡皮泥

使用橡皮泥是一種很好的鍛鍊精細運動技能的活動。試著把小物件藏在一個麵糰球裡讓你的孩子發現。

3、家庭球坑

你的孩子可以把自己埋起來,扔球,甚至挖一個你藏在坑底的小玩具。

4、跳舞機

這個經典的遊戲是一個偉大的方式,為孩子練習運動技能,他們必須伸展肌肉和關節,

5、拼圖

拼圖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技能,還可以幫助他們解決視覺空間處理問題。

6、手指畫

手指繪畫是一個偉大的活動,感官尋求。給你的孩子一件罩衫,一卷紙和一些手繪顏料。然後讓他畫。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簡單說,感覺統合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不能發展。

感統失調的孩子學齡前可能表現不太明顯,但是到了學齡期就會在學習上和性格上慢慢表現出來!

感統失調的原因

先天性:生理原因

①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調;

②因早產或剖腹產造成寶寶壓迫感不足;

③因孕期不當的吃藥或打針

後天性:環境及人為的原因

①大人對寶寶過度保護,寶寶信息接收有限;

②大人忙碌,對寶寶右腦感官刺激不足

寶寶爬行不足就學習走路,導致前庭平衡失調;

過早地使用學步車,使寶寶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大人管教過嚴,造成寶寶壓力過大。

那麼,怎麼判斷寶寶是否有感官統合失調呢?

感統失調的表現

觸覺過分敏感:偏食、挑食;愛發脾氣、膽小、孤僻;特別粘人或容易緊張;吃手、咬指甲、愛玩弄生殖器等;缺少探索性行為……

前庭功能失調:好動不安、愛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流利地閱讀、寫字時偏旁部首顛倒;平衡能力差、走路易跌倒……

本體感失調:動作協調能力差、精細動作不良、手工能力差;方向感差;做事拖拉、磨蹭;語言表達能力差、詞不達意……

感統失調的應對

感統失調對人的影響特別深遠,如果在嬰幼兒時期沒有打好基礎,長大以後就再難發展起來。

而很多家長平時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帶孩子去做感覺統合訓練,並且也不知道怎麼做。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特邀請了中國育兒專家——孫杰老師,製作了課程。傳授了一個家長不用去機構,特別容易學會,

在家庭就能做的親子感統鍛鍊課。


科學家庭育兒


一、什麼是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話題,小朋友們看到餐桌上的飯,聞到飯的香味,走到餐桌前,坐到餐椅上,大腦對各種知覺信息進行統合後,指揮手拿起勺子把飯送到嘴裡,這個過程就是感覺統合。

但是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他們在看到餐桌上的飯後走到餐桌,在走過去的途中,即使看到路上有障礙物,也會被障礙物絆倒,不清楚自己是否坐在了餐椅上,不知道手該怎麼拿起勺子。

當感覺統合出現障礙時,就會產生這樣的知覺、語言、認知障礙、情緒及行為控制不良等問題,也就是無法正常與外界事物反應。

人類學習最重要的並非知識,知識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用知識才是學習能力。

所以,感覺統合,是一切學習能力的基礎。

二、針對這些問題有相對應的一些簡單的訓練方法居家就能訓練,方便操作,親子互動更有趣

1.前庭調節

訓練項目:花生球上跳躍

訓練時長:5-10分鐘,2-3次\\周

指導重點:

1、將花生球一端抵在牆上,用雙腿夾緊另一端,確定花生球固定好。

2、牽著孩子的雙手,讓孩子站在花生球上,開始跳躍。

3、注意小心孩子在跳躍過程中花生球滾動或孩子跳偏,跌下花生球或傷到胳膊。

2.姿勢維持

訓練項目:頭頂沙包走

訓練時長:10-15分鐘,3-5次\\周

指導重點:

1、在地上畫一條直線,讓孩子站在直線的一端,將一個小沙包放在孩子的頭頂,讓孩子頂著沙包雙臂向身體兩側伸開,與肩膀相平,從線的一端走到線的另一端。沙包不能從頭上掉下來。開始時可以幫孩子輕輕壓住沙包。

2、當孩子適應或熟悉這個訓練項目後,就不必給孩子壓著沙包,讓他自己頂著沙包就行。如果中途沙包掉在了地上,讓孩子重新回到原點,重新開始。當孩子都頂著沙包走得很好,增加難度,在孩子前進的路線設置些障礙(如:礦泉水瓶、抱枕),讓孩子在前進過程中經過障礙物走到終點,堅持練習

3.雙側協調

訓練項目:四點跪走

訓練時長:10-15分鐘,2-3次\\周

指導重點:

1、指導者將2-3組平衡步道連接在一起。

2、讓孩子以四點跪的姿勢從步道一端開始爬行至終點。注意爬行中手腳協調,抬頭,眼睛看著前方,爬完後再返回為一組。練習兩組。

專家提醒:

3歲前是兒童感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可以預防感覺統合失調,

3-6歲是感覺統合失調最佳的補救時期,

7-12歲是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糾正的有效期。

因此,家長要多多重視孩子的日常表現,很多家長對孩子的一些表現不以為然,認為孩子大了就好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感覺統合功能是孩子成長髮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仔細觀察孩子的表現,及早預防或糾正孩子的感統問題。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


您好,孩子感統失調,最好要進行感統訓練。


感統訓練是幫助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感統失調,大腦和身體都不能健康發展。感統失調不及時糾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感統失調不是教育問題,而是大腦功能發育不協調造成的,需儘早發現並及時進行矯正訓練。經過專業訓練,可以取得明顯效果。


感統訓練看似一種遊戲,但勝於一般遊戲,是一種有效的專業運動治療方法。是利用一些特殊的運動器材給孩子們輸入多樣豐富的感覺刺激,經過一段時間有針對性的、持續性的、密集的遊戲運動訓練,強化大腦的自然發展,打通腦的學習通路,調整感覺統合功能,使孩子有正常的腦順應性。


感統訓練的關鍵是同時給予兒童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壓、視、聽、嗅等多種刺激,並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在腦幹、丘腦、小腦、基底節、邊緣系統、大腦皮質廣大區域分級發生感覺運動統合,在統合中促進上述區域腦細胞的成熟、神經迴路專業化,並開拓新的神經迴路。


感統理論的創始人Aryes博士認為,營養、藥物治不好感統失調孩子的腦功能障礙和學習困難,但感統訓練式的遊戲能治療,並且是病因治療。感統訓練對任何孩子都有積極意義。感統能力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早在母親懷孕期間就應該開始注意。


感統訓練的最佳時機

感統訓練可以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進行,不僅解決問題、預防障礙,還能開發孩子大腦的潛能,提高智力和學習能力。感統訓練的年齡範圍一般是0~13歲兒童,超過這個年齡,訓練的可塑性就難以把握了,所以,12歲以下的孩子都應該做感統訓練!


樂學感統


孩子感統失調,你有什麼好辦法?這個問題我想很多的家長也不是特別的懂的,那麼我作為一名感統老師,孩子如果出現了感統失調,我提供給大家一些好的方法:

1.可以去戶外帶孩子盪鞦韆。因為盪鞦韆是很多地方都有的,在感統當中這是屬於前庭感覺的失調,而盪鞦韆在生活當中隨處可見,所以就可以很好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


2.多爬障礙物。因為障礙物同樣對孩子來說,很多公園以及遊玩的地方都有這些設施,從感統的角度上來說,這屬於本體感覺的失調,而通過玩這些遊樂設施,可以提高孩子整個手腳協調能力。

3.去海邊玩。海邊就是一種很天然的感統環境,因為這就是涉及到很大的一塊,觸覺的發展。在海邊有沙子,水,這些東西都是屬於觸覺的東西,然後讓孩子去感受這些東西,有利於觸覺的發展。


那麼,感覺統合失調涉及的方面就比較多了,而且每一個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不大相同,而我上面講得三種感覺也僅僅舉了幾種方法,方法還特別多的。如果有需要,可以聯繫我,我可以給大家提供更多的方法。


感覺統合訓練許老師


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種運動對孩子來說都是感統鍛鍊,有的家長認為必須去專門的機構,制定專門的訓練計劃,才能達到感統鍛鍊的效果。

大自然中天然的鍛鍊器械無處不在,比如在感統教室裡走獨木橋即練了平衡能力,又鍛鍊了腳部的觸覺敏感,那麼走在馬路上,領著孩子也可以走馬路牙子,在父母的看護下只要孩子安全有保障,走馬路牙子同樣可以鍛鍊他們的平衡能力和注意力集中。

同理,去遊樂園裡玩盪鞦韆,爬山等可以鍛鍊孩子的本體覺,總之,延伸出去琢磨,各種玩,各種運動都是在鍛鍊,都可以治療感統失調。

在家中也適量的安排孩子做點力所能及的活兒,或者多陪他玩,只要動起來身體各個部位和環節都會活動,都會刺激大腦神經,達到感統治療的效果。



雞蛋殼裡的蝸牛


感統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由於感統失調的早期症狀不易發覺,導致許多家長常常不確定自己的孩子是否屬於感統失調,那麼以下幾種情況可以參考:語言發育遲緩、不會繫鞋帶,穿襪子,穿鞋,穿衣服等、玩耍時,技巧不如其他孩子、討厭手工勞動和益智遊戲、不會鑽爬跑跳、發育水平基本正常但行動笨拙、應敏銳焦躁不安。

感統失調的最佳預防期和治療期:孩子的感覺統合發展是有科學規律的,在三歲之前是孩子感覺統合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感統失調的最佳預防期。而三到六歲是感統失調最佳的治療期,如果孩子真的是感統失調,並且已經表現的相當明顯,那麼三到六歲是最好的治療階段。六到九歲是彌補期,孩子一旦進入小學,感統失調的表現就會突顯出來,這時要積極參與感統訓練,抓住腦發育關鍵期。九到十二歲是感統訓練的最後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問題更加突顯,解決的難度也會變大。一旦孩子年齡超過十二歲,感統訓練能取得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所以,孩子一旦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不必慌張和妖魔化,而是要積極及時的參與到感統訓練中,孩子年齡越小優勢越強。

那麼如何改善呢?可在家給孩子做一些感統訓練:

1、匍匐爬行,鑽山洞:在家裡,可以用高腳凳子做成山洞的樣子,讓孩子從山洞裡爬進爬出。如果是在戶外的話,可以讓孩子在兒童遊樂場玩玩氣墊山洞的項目。

2、音樂治療:晨起叫醒孩子的時候,放一些柔和的音樂慢慢讓孩子自然醒過來。白天可以給孩子聽一些節奏律動感比較強的音樂,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

3、滑板車、自行車:滑板車能很好地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2週歲以後可以視情況玩。騎車的話,根據不同孩子的接受情況,現在基本上3歲以後的孩子就開始騎了,只要保證安全、控制時間即可。

4、摺紙、剪紙:先讓孩子學摺紙,教對摺、對角折。然後再配合剪紙訓練,先學著沿邊線剪直線,然後學著剪圓形、方形。不要要求孩子馬上就剪得很好,孩子剪壞了不要罵他。

摺紙遊戲做過以後,可以讓孩子開始幫你疊被子,疊衣服。剪紙的話,從一開始給孩子大張的紙,慢慢換到小一點的紙。

5、聽指揮做動作:從最簡單的指令開始,讓孩子拿紙巾、拿拖鞋、開關門等。


辣媽小妃


感統訓練可以從小開始訓練。

1個月:訓練寶寶俯臥、握拳、蹬腿、揮動手臂、聽音樂讓其對聲音有所反應、訓練感官敏銳度。家長可以讓孩子抓握大人食指,使用搖鈴等玩具教他揮動手臂發出聲音、用黑白吊飾、黑白卡訓練其感官即視力。家長要無時無刻對寶寶注視聊天,對話,擁抱,唱歌,與此同時,最好母乳餵養,以增加情感信任。

2個月:讓寶寶開始學習抬頭,讓他發現自己的手,逗他笑,讓他有不同情緒的反應。家長握住寶寶的手,告訴寶寶,這是寶寶的小手,使用握鈴搖晃讓其握住3-5秒。

3個月:訓練其俯臥讓他撐起上身,頭抬45度,開始把看和做聯繫到一起。訓練其握住物體,揮動手臂,給寶寶看單一色彩的卡片,用拉環鍛鍊其拉力。

4—5個月:找一面落地鏡子,讓他在鏡子面前翻身,讓寶寶注視鏡子中的自己。可以在寶寶眼前放一物品,寶寶俯臥,促使他伸手取物。拿會滾動的物品,鍛鍊他對物品的追蹤。

5—6個月:鍛鍊後背有支撐能夠獨立坐一會兒,大人不斷地和他對話引起寶寶注意,躺著的時候用不同的方式滾動身體。準備一些會移動的物品,比如玩具汽車球等。

6—7個月:可以訓練寶寶自己坐、靈活翻身、增加表情。讓寶寶俯臥、抬頭,家長在前面拍手發出聲音,或者放會滾動的球類,玩具車等誘使寶寶匍匐前進。媽媽要多和寶寶說話、唱歌、逗弄。

7—8個月:訓練寶寶爬行、多發出聲音,增強理解成人語言能力。可以拿一個小球教寶寶左右手互換,搭積木鍛鍊他的手眼協調能力。媽媽餵食的時候坐寶寶對面,面對面交流。

8—9個月:鍛鍊寶寶扶物站立、讓其敲打能夠發出聲音的物品,鍛鍊手部動作靈活性。拿一個乒乓球讓寶寶拿起來、再放手,反覆鍛鍊;平面上放繩子讓孩子二指捏起,以鍛鍊其平指,買一些道具如滾球壓線球等練習增加手部動作靈活性。

10個月:訓練其站立起來,偶爾可以走幾步,慢慢的讓他自己用杯子喝水。可以用陀螺等道具,或者抽屜裡放一個球讓寶寶找,讓他學會拉抽屜找球。

11—12個月:鍛鍊寶寶扶物行走、增強手指靈活性,能說簡單的單詞。可以用道具壓球。

12—15個月:訓練學會走路,會彎腰撿東西,有強烈的好奇心,能夠簡單交流。拿一些真實的東西,比如水果蘋果香蕉梨,告訴寶寶物品名稱,放地上,讓寶寶一樣一樣撿起來。可以讓他敲擊樂器。多和別的小朋友交流,用餐。

15—18個月:訓練寶寶嘗試自己洗手、洗臉、能夠自如蹲下,能說簡單的句子。可以買一些實物和配對卡,讓寶寶配對。可以買大串珠,教寶寶穿大珠子,讓他玩開關。

18—21個月:讓寶寶搬動小物品,鍛鍊寶寶身體平衡力,讓寶寶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表達自己的一些意願和要求。可以使用圖形拼圖,小串珠,讓寶寶隨便塗鴉。

21—24個月:訓練寶寶能夠獨立做一些事情,如洗手、上廁所等;手眼協調能力進一步加強;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讓寶寶澆花等。可以讓寶寶擦鼻涕,上廁所,串珠用針。

24—30個月:鍛鍊寶寶獨立穿衣服、折衣服;也可以做些家務,如擦桌子、擦鞋等;讓其語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可以跟別人展開對話。可以讓寶寶擦鞋、插花、剪紙。

30—36個月:鍛鍊孩子可以獨立做切、洗、種植等工作;訓練用各種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鼓勵他開始主動和小夥伴們打招呼。可以用切水果、種東西等玩具。


蔣君策


昨天我就收到了邀請回答這個問題,但是不知道如何解釋,也許我的回答會讓許多人批評吧。

感統訓練的解釋我就不說了,在實際的現實情況中,需要用到此類訓練的其實是非常少的,比如說肢體不協調,跳不了舞,但是如果能夠正常走路,其實就不必要進行感統訓練。感統訓練主要針對的是兩類人,一類是自閉症,另外一類是多動症,

有研究認為,多動症多見於男性小孩,其實主要是受制於男孩子冒險精神多,精力較為旺盛,在學校這種組織性生活中容易干擾到他人,但多動症症狀一般在十一歲左右會逐漸步入正常人水平,因此,許多研究認為,一般程度的多動症並不需要過多的介入,自然會在生理發育和社會文化影響下逐漸的步入正常水平。多動症其實最主要的是沒有多少規則意識。

而自閉症,則很麻煩,英國研究證明,自閉症在感統訓練的早期確實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對於自閉症日後進入社會還是比較困難的,英國的研究認為,在先天基因上,自閉症則有先天的差異,在其研究的69種基因序列中,有四種明顯出現差別,自閉症主要是,對於改變性的抗拒,對規律性的適應,因此,如果學習能力比較好,自閉症常常會出現出高智商,即阿斯伯格症。他們會對我們認為的枯燥乏味的,連續性的東西產生巨大的興趣,對於某些科學研究而言,這可能是一種非常好的天分,但對於社會性的人際交往而言,這也許就是一種災難。而阿斯伯格症在自閉症中畢竟數量還是比較少的的,因而感統訓練對絕大多數的自閉症而言,還是需要的。

但目前的社會現實情況是,感統訓練有擴大化的趨勢,甚至有機構認為,剖腹產也會導致感統不協調,其實就目前而言,多動症和自閉症,發病原因還沒有找到,為此所進行的感統同訓練,究竟是從什麼地方找到原因的?

而且,大部分的感統訓練需要持續性的,因此,父母持續性的陪伴在孩子身邊做運動,比起一週做一次的感統訓練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學會簡單的訓練方法,父母持續的陪伴,比起其在機構在感同訓練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如果覺得自己的孩子需要做此類的訓練,首先,應該去正規的醫院去確診是否是自閉症和多動症,如果是再介入也不遲,如果直接就去機構做,幾乎都會被確診,需要做感統訓練,這樣不僅父母有經濟壓力,也會有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不必要的痛苦。

目前而言,對於兒童就出現的某些心理症狀,儘量不吃藥,長時間持續的吃藥會對孩子固化,自己心裡有病的潛意識,而導致後續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帶來些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