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為什麼說老人帶孩子“裡外不是人”?只給兒子帶娃,女兒不願養老

老人帶孩子,就像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有人說,從前不懂父母,自從成為父母之後,才知道做父母的難,才開始體諒老去的父親母親。

為什麼說老人帶孩子“裡外不是人”?只給兒子帶娃,女兒不願養老

而事實上,更多的年輕人,奔波在家庭和工作崗位上,他們沒有那麼細膩的想法,去滿懷感恩。

有的家庭,甚至因為新生兒的誕生,鬧得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冷淡,很不愉快。

有一位52歲的大姐,講了她的故事,讓人動容。

30多年,他們兩口子辛辛苦苦養活了一對兒女,兒子今年32,女兒也有30歲的。咬緊牙關,讓兩個孩子都結婚生子,走上成熟的人生軌道。

但女兒卻說,不會給老人養老,這是怎麼回事呢?

兒子結婚,老人家給在城裡找了套房子,付了首付。

女兒出嫁,不要彩禮,再加5萬塊做嫁妝,希望女婿對女兒好點,兩口子覺得這已經算是很盡心力了。

兒子女兒,分別住在城市的兩端,但生孩子的時間卻很接近。

老人覺得跟著兒子住,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兒子的孩子,也給兩個老人帶,生活費老人都會從養老金拿出一部分,貼補家用。

為什麼說老人帶孩子“裡外不是人”?只給兒子帶娃,女兒不願養老

女兒的生活並不輕鬆,丈夫為了還城裡的房貸,每個月的收入沒有任何結餘,他上面只有一個母親,身體還很不好,不僅不能幫扶小兩口,有時候還需要兒子媳婦照顧。

在女兒提出讓媽媽過來幫自己帶孩子的時候,媽媽思量再三,還是拒絕了。畢竟她婆婆和女兒住在一起,如果自己過去,抬頭不見低頭見,很不方便。

更重要的是,女兒出嫁了,就是別人家的兒媳,在中國傳統觀念中,這就是外人了。兒子這邊如果自己不幫手的話,也會很辛苦。

女兒聽完媽媽的話,哭著說不會給他們養老了。說完就掛掉電話,很久都不怎麼聯絡。

這位老姐姐認為不是自己的錯。

老人帶孩子,真的能給子女減輕很多壓力。雖然老人帶孩子,會遇到一些觀念和教育上的衝突,但老人帶孩子的優勢,是用啥都換不來的。

首先,老人把手年輕人更有精力賺錢

就像這位大姐一樣,只有她在兒子家住著,盡心盡力把孩子照顧好,才能讓兒子沒有後顧之憂地打拼工作。

而相反,女兒那邊本來男方家庭,老人無法出力,丈夫工作壓力大,更加難以維繫生活。那就別提生活質量了,想必讓人心酸。

其次,孩子成長的更加自信

對比兒子女兒的兩種生活條件,兒子和女兒的孩子,會在成長中產生不同的發展趨勢。

從心理健康角度來講,老人和兒子都圍繞在側的孩子,獲得的愛更多,在成長過程裡會更加自信積極,對於塑造孩子正面的性格,有非常大的幫助。

為什麼說老人帶孩子“裡外不是人”?只給兒子帶娃,女兒不願養老

而女兒的孩子,很可能因為家庭的不和諧,總是處在怨懟的低壓環境裡,對生長是不利的。

最後,對老人自身也有好處

老人在為孩子付出的時候,不僅僅是付出而已。要知道,老人一旦沒有牽掛,會加快老化速度,並且如果的獨居老人,病了都沒有人照顧。

相反,和子女住在一起,幫助子女帶孩子,一方面可以促進老人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每天被迫增加運動量,另一方面,一旦老人身體狀況下滑,住在一起的子女還能照顧他們。

當然,對於大姐家子女不在一起,又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情況,也是可以解決的,不需要搞得劍拔弩張。

健康而平和的生長環境,對孩子心理健康極為重要。

可以給這位大姐,或者類似這樣情況家庭一些意見。

其一,拋棄女兒是外人的老舊觀念

現代社會,兒子女兒沒有區別,只要都是用愛澆灌大的,以後一定會給家庭好的反饋。相反,因為"重男輕女"的偏心,反而會讓家庭出現裂痕,修復裂痕需要付出的努力,比創造裂痕難上太多。

其二,合理分配精力

作為年紀已經邁過50大關的老人,精力確實有限。似乎帶了兒子的孩子,就無法幫助女兒。

但其實,分配好時間和精力,己方坐下來談個協議,一家人沒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比如在兒子家帶星期一到星期三,在女兒家帶星期二到星期六,週末休息一天。

為什麼說老人帶孩子“裡外不是人”?只給兒子帶娃,女兒不願養老

老人的體力能得到恢復,還能和兩邊的第三代取得感情,等孩子長大一些,甚至可以帶到一起玩,更節省精力。

這樣,不僅舒服得多,女兒和兒子都會記得老人的好,又怎麼會說出不給她養老的話呢?

子女問題一直是很尖銳的,但巧妙的用一些智慧,沒有過不去的坎。

你認為,如果給女兒帶孩子,應該把女兒當做外人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