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跳槽新公司面試會計,人家問我會做假賬嗎?我很生氣地走了,你們會怎麼辦怎麼回答?

影視綠帽哥


我是一枚會計。還是資深會計的身份來回答。

首先 你告訴老闆 現在有很多稅收優惠政策 以及合理避稅的方法。完全不用做假賬。

其次 你應該告訴老闆 假賬的風險 以及相應的法律制度 和會被罰款 甚至抓進去坐牢多少年。一般要求假賬的私企小老闆 膽子小來襲的 嚇就能嚇死他們了。

最後 告訴老闆有2套賬 看起來避稅了。其實財務在裡面渾水摸魚 銷售在裡面轉公司漏洞 反而不利於內部管理。並且以你專業的技術 像老闆解釋為什麼以前他們只能依賴假賬。因為沒請到你這種優秀的財務呀。你可以幫他 梳理賬目 管理公司 提示風險 爭取稅收優惠政策 合理合法避稅。降低風險 還節約稅金 還協助老闆把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條。


上海張雯


你就是一個菜鳥,哪家公司的賬是真的,所有的賬都是人為編出來的,如果真的有真賬的話,還用會計做啥?會計早就失業了!


stonesh


會計不做假賬?這話怎麼聽著怪怪的,記得上大學課程那會,大學老師問我們全班同學,有沒有做過違法的事情,同學們鬨堂大笑,老師說不要笑,行人闖紅燈是違法的,罵人是違法的,亂丟垃圾和隨地吐痰也是違法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都違法了,只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而已。


全球影視大咖


我同學N年去深圳應聘去做會計,人家也問:你會做假賬嗎?她沒敢幹,直接走人。半年後那個單位會計、出納全進去了……

我退休了,因為我是中級會計師,也有人找過我做會計,天天上班。我家人都不同意我做也就罷了。現在社保有的企業納入稅務徵收,做假之事會有所存在。還是做兼職好些,幫幾家籠賬報稅。我同事有做的,律所之類。


冰清韻a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一個古老的段子:

甲乙丙三個會計參加一個企業的招聘,老闆向他們問了一個問題:到公司來,你怎麼做賬?

甲會計:按照業務發生情況如實做賬。

乙會計:我能盈利變虧損,多稅變無稅或少稅。

丙會計:老闆您需要做什麼賬,我就做什麼賬。

最後,丙會計被錄取了。這個段子的真實性不去考究。但至少顯示了兩點:1、不會變通,如實做賬的財務企業不喜歡;2、做假賬似乎存在客觀需要,很普遍或獲得共鳴。

什麼叫假賬?個人認為不按會計準則和制度、稅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如實、全面、準確、及時的反映經濟業務就是假賬。列舉假賬的幾種形式:

一、只違規,不違法。

這無疑是假賬!這個不用解釋。只是違規的成本低些。

二、形式合法合規,實質造假。

這就是所謂的靈活變通,這實質上是造假。目前這種造假普遍存在,也是主要存在:

買個東西沒發票,找個發票抵;虛假的業務,操作為三流一致或五流一致;招待費,弄個會議流程、拍個照片、造個簽到表、編個會議總結等,包裝為會議費;招待費還要調整,弄個交通費的發票處理;為增加銷售額(部分長子企業),本來甲銷售給丁的產品,這次甲銷售給乙、乙銷售給丙、丙銷售給丁,每家賺點,下次再倒走一遍...

這個年會的費用不就是通過旅行社包裝嗎?

三、不真實反映

本來銷售100萬,賬上反映90萬。實際費用10萬,賬上反映100萬。大家還記得上帝找中國人、德國人和印度人修門的那個段子嗎?

四、延遲或提前反映

或體現在收入上,或體現在費用上。為完成內部考核,多拿績效或獎金,下一年的收入反映在今年,當年的費用反映到明年;為少交稅金,遲延收入做賬,費用提前入賬...

五、改變性質或用途

例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用來上新的生產項目,結果用來蓋新辦公大樓

......

以上哪個不算是造假?每年上市公司那麼多暴雷,2019年的冬天更是冬雷震震。證監會、銀保監會每年的罰單就像雪片,罰款數億計,罰的是上市公司、大企業。只查到的做假賬嗎,未查到的呢?上市公司如此、大企業如此,一般的中小企業呢?如果會計做了賬,就成了假賬,如果查到按會計法就不能幹會計了;會計不做賬,那就滾了個蛋。

以上是對假賬的個人主觀看法。回到本題,其實我也不好回答。只能建議你回答遵從你的內心,至於生氣的走是沒有必要的。


東嶺財經


什麼是真賬?什麼是假賬?

1、員工老王幫公司買了紙巾,開票進來辦公用品的發票。

2、銷售人員出差住宿300元,開票進來500元住宿發票。

3、採購人員在供應商甲購買原材料,結果甲不是一般納稅人,於是從供應商乙開入原材料專用發票。

這些情況,會計怎麼處理?


啊金口


其實很多人,特別是行外人對做假賬並不太瞭解。你跳槽到新公司去面試會計,人家問你會做假賬嗎?你生氣的走開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不做假賬,是會計工作的底線。絕大多數的會計人員都不會主動的去做假賬,做假賬的背景,通常是出於管理層或者企業老闆的考慮,指使、強迫會計人員去做假賬,也不排除一些會計人員因個人利益,收受錢財等原因,主動去做假賬。

對於上述這些真真正正的做假賬行為,絕不能姑息,每個會計人員應該堅守的原則底線,才能確保安全,不能有僥倖心理。

但是做假賬與靈活性是有區別的。

在設計會計制度,考慮到不同行業特點、管理核算需要,允許具體核算時選擇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口徑等。

比如,成本結轉,材料計價、折舊計提等均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選擇。這種靈活性也恰恰體現了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專業性。

如果把會計靈活選擇核算方法、核算口徑當成做假賬,這無疑是一種誤解,沒有真正認識到會計工作的性質。因此一些行外人對會計做假帳的認識並不正確。

當有人問你是否會做假賬時,他的目的會有多種,一是希望你以後去做假賬,二是試探的你的態度,是做假賬還是會堅持原則,三是他們可能也把會計靈活性當成做假賬。

面對他人的問題,你應該堅決表明自己的態度,說明你的理由。既然對方能把這個問題擺在桌面上來說,就應該會有他的考慮,你應該坦誠布公,才會有更好的結果。


財務意識流


我管過多個企業的財務等工作,也做過正規投資基金的風控崗位,以下簡要回答:

首先,說大道理是沒有必要的,能夠提問的,能夠回答的,大家其實都懂,只是瞭解到哪一層哪個範圍,多少背景,僅此而已。因此我僅是從專業角度進行回答,專業強才是自己最靠譜的能力(價值觀主流則是能安心工作生活的最根本保障)。 從專業角度,我也許會溝通回覆道,如果需要一些賬務的調整,請問是僅僅為了合規避稅嗎?主要是涉及增值稅還是所得稅?或者有進出口貿易的關稅?還是因為公司有大額流動資金貸款或項目貸,需要交給銀行報表? 或者公司需要通過註冊地政府申報項目,獲得項目的專項扶持? 還是我們公司即將引進,或者已經引進了外部的風險投資基金,需要提交報表? 還是我們公司或者我們公司旗下或者我們公司的上級公司已經進行了股改,即將進入Ipo環節? 不同領域,活兒是不一樣的(有大有小,側重點也完全不同)。 如果簡單的只是為了合規避稅的話,關稅最好別動,一旦出問題,立馬拘捕。 增值稅是因為上游沒給我們開票還是什麼原因? 我們企業涉農嗎? 如果涉農的話,看看能不能成立一個關聯的農業合作社.... 還是我們是建築類的企業? 這些建築施工隊不可能給我們開票? 看看通過勞務外包的方式能不能操作? 另外讓他們包工頭到 市區兩級正規的稅務機構以個人名義開票,其實也沒多少稅點? 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加在基建原材料採購裡面.... 總而言之,如果事實是上游沒有給我開票,而且是普遍情況的話,我們總是有辦法的,而且是合規合法避稅,而且是這個方法是長遠靠譜的。 那是下游,我們不願意開票嗎?我們銷售如果不開票的話,我們是零售的嗎?那些店鋪是自營的嗎? 零售店鋪確實是客戶不需要的話可以不開票的,但是也要據實申報,如果因為客戶不需要不申報,那還不如干脆設為個體戶唄,改為個體戶加盟吧。而且特別要小心那些統一管理的購物中心之類噢,總而言之,銷售不開票,這個很容易出問題。 另外上游過來的票實際不是我們的原材料,而我們反覆高頻度的出現,那這個事也很可能會牽扯到法人的,現在金稅系統稽查上下游查2~3層,很容易會被查出來的....如果是為了所得稅的話,那說明我們公司運營的很好啊,盈利情況很好啊,那我至少有100種辦法可以來合規避稅,降低綜合稅負率,但這稅負率總體也是我們公司註冊所在開發區或省區兩級同行業平均綜合稅負率的上下,如果過低的話,肯定會面臨抽查的...

總而言之,如果你足夠專業,與國與公與私都是有利的。


吃瓜幹活兒


如果有人面試問到這個問題,千萬不要生氣離開。也許這正是一種考察呢,意在看看候選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

首先,可以表明自己的觀點,作為一個專業的財務,沒有做過假賬,也不會做假賬,因為做假賬有很多的弊端,但是自己是經過專業訓練的財務人員,可以幫助企業找到相關的痛點,進行改進和籌劃,通過合理的方法來節稅,而不是做假賬。同時,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稅收和管理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也要與時俱進,一方面充分運用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另一方面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請專業的人士進行籌劃和管理,儘可能地降低運營成本,使稅負最優。

1. 做假賬的高風險

現在的稅務偵察手段早就不同往日,金三系統比對、大數據案源線索的獲取,互聯網爬蟲技術的運用,信息共享實驗室的建立,種種手段都會讓各種類型的假賬無處隱藏。傳統的“兩套賬”風險陡增。並且,對於財務人員來說,不僅有職業道德的要求,還有《會計法》的約束,任何人都不會為了所謂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前程。

2. 企業可以考慮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不做假賬,但仍然要解決相關的稅負問題。對於企業來說,更好的方法是選擇適合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是不是出於特殊的行業或者地區,有沒有適用的增值稅、所得稅優惠政策,比如去年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有沒有地區性的優惠政策,比如稅收的返還,有沒有特殊的項目,比如研發,不僅是財務人員需要了解這些,對於企業的老總,也可以有適當的瞭解。

3. 從實際出發,對企業的整體情況進行籌劃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作為財務來說,還是要先了解企業的業務和管理狀況,再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措施。比如企業的供應商狀況,客戶分佈,業務渠道,進銷模式,財務管理手段等種種事項都可能會對企業的稅費和成本產生影響,如果招一個財務就是為了用做假賬的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那可能就是對財務專業人員的最大誤解了。當然,這些問題不是在面試中就能搞清楚的,有待於入職後慢慢了解。但也可以跟面試官提及自己的這些想法。

一般來說,現在如果在面試中出現這種問話,多數情況也是為了考察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如果碰到這樣的問題,財務人員不妨就這個問題進行拓展,從稅收風險和財務管理等方面切入,談談自己的想法。越是有挑戰的問題,也許越能夠看出財務人員的專業和獨到見解呢。


財會小童


有這個氣性和本事,說句實在話,真的沒有必要再去應聘了,搞代理記帳吧,不用介入到公司的經營管理當中去。帶20家一般納稅人,哪怕是按市場上的最低工資水平也月入萬元了,你找一個全職的能拿到1萬嗎?給一個老闆打工,那叫打工,同時給三個以上的老闆打工就不叫打工了,你也是老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