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航母艦載機的起飛方向是與航母前進的方向相同?還是相反?

思想加29454


在電視上看過,艦載機起飛時,航母是沿艦載機起飛方向高速(據說是全速)前進的,目的是為了使飛機獲得足夠大的速度。

飛機起飛時,飛機沿跑道滑行,機翼劃開空氣,以機翼為參照物,相當於空氣從機翼的上下流過。因為機翼仿生鳥類的翅膀,是上凸下凹(或平)的,空氣從機翼上方流過的路程大於從機翼流過的路程,所以,機翼下方空氣的流速大於機翼上方空氣的流速。根據伯努利原理,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那麼,機翼下方空氣的壓強大於機翼上方空氣的壓強,於是對機翼產生向上的壓力差,這個壓力差就是飛機的升力,只有當升力大於飛機的重力時,飛機才能騰空而起。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飛機要獲得足夠的升力,必須具有足夠大的速度。大家知道,除光和聲之外任何物體從靜止到獲得足夠的速度都需要時間,飛機要獲得足夠的速度就需要足夠長的跑道供飛機滑行。

在陸地上,飛機跑道有2、3千米,但航母甲板長度一般只有2、3百米,差的不是一星半點,讓飛機也像在陸地一樣,單憑飛機的滑跑,在離開航母之前根本不可能達到能夠升空的速度。如果航母全速前進,飛機就不是單憑滑跑獲得速度,還應加上航母的速度,就能比較容易獲得起飛需要的速度。不過,這對艦載機飛行員要求較高,如果還不能獲得足夠的速度,飛機離開航母后就會掉進大海,有可能被航母撞到,看過一段視頻,美國的艦載機起飛掉進海里,所幸航母沒有撞到飛行員。


甜甜向上314159


艦載直升機就無所謂了!F35B和鷂式戰機可以垂直起降也可以滑越!艦載固定翼飛機無倫彈射還是滑越!航母會為了使飛機獲得更大的起飛昇力縮短起飛距離!會逆風行駛!加速到30節左右!艦載固定翼飛機起飛當然與航母航向一致的!否則起不來啊![打臉][打臉][打臉]



Ownerryu


世界上所有航母上的艦載機起降都是與航母前進方向同向的,都是從艦艏起飛的,降落。並且航母還會加速飛機在航母上起降, 飛機在航母上起降前, 航母就已經把自己航行方向, 調整為迎風行駛了(無論在陸地還是航母, 飛機起降都是迎風進行的),因為逆風全速時,甲板風能給艦載機起飛提供50節左右的速度冗餘,飛機彈射速度就不需要那麼大了,能減輕彈射器、機體結構壓力。艦載機降落時,航母也是逆風加速行駛的,因為艦載機的飛行速度並不是指飛機與甲板面的相對速度,而是飛機機翼與空氣的相對速度,所以當艦載機起飛時,航母就是向著逆風方向加速行駛,使得艦載機和空氣之間的相對速度越來越大,而相對速度越快,艦載機就越安全。如果艦載機和空氣的相對速度過低,那麼很容易會造成飛機失速,隨即會墜毀,所以艦載機起飛時,航母需要逆風加速行駛。











兵河洗甲


航母艦載機的起飛方向大多數都是與航母前進方向相同的,因為航母基本上都是向前行駛,而前方甲板面積比較大,如果是斜角甲板的話,那麼就只能向前,因為這樣的航母會利用航母的傾斜角助力艦載機起飛,比如我國的兩艘航母都是採用這樣的甲板。但是凡事都有有例外,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進行了反方向的垂直起降,當然這也僅限於像f35這樣的垂直起降戰機。但這並不能說是相反的方向起飛。這種情況算是垂直起降。

現在俄羅斯和我國的航母基本上都是採用滑躍式起飛的,而美國的航母則採用彈射式起飛方式,一般分為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彈射式起飛方式也是戰機向前起飛,這樣的起飛方式明顯效率要高,特別是安裝了電磁彈射器以後,起飛戰機的數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這樣在作戰的時候可以快速起飛戰機,快速的回來裝彈。在這種情況之下航母的作戰效能會急劇升高。

當然安裝電磁彈射器和蒸汽彈射器的航母甲板,也只能是向前發射戰鬥機,而不能向後發射戰鬥機,理論上這樣的彈射器也可以倒著裝,但是要考慮到航母是一個移動的艦載機平臺,如果停在海洋上某處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活靶子。所以每時每刻航母基本上都是在移動,這樣不容易被導彈鎖定,因此在起飛的時候必然會有慣性。如果是反方向起飛,那麼阻力會迅速升高,而且非常不利於戰機起飛,還有可能造成航空事故,所以航母艦載機只能使用彈射器向前起飛。

而現在最先進的就是垂直起降戰機,這樣可以最大的限度的利用航母甲板的面積,垂直起降利用甲板面積達到效率最高,而且速度也很快,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艦載機的數量,所以說垂直起降戰機是現在最先進的起降方式。同時還要考慮航母在大海上行駛的時候有沒有海風,如果海風過於強,整個航母就要順著海風航行,所以說航母艦載機的起降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容易,因此我國的航母訓練了很長時間,美國的航母艦載機經常有墜海的情況發生,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去敘利亞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也有兩架米格29戰機直接墜海,因此航母艦載機的起降方式是固定的,並不是可以隨意進行,因為航母甲板的面積畢竟還是太小。


四十五度歷史


艦載戰鬥機起飛方向大多數都是和航母前進方向相同的,除了垂直起降戰鬥機是不需考慮和航母前進方向相同的。其他的艦載機都是要與航母前進方向相同,因為無論是彈射起飛還是滑躍起飛,都是從甲板後方助推加力實現升空。艦載機的起飛要比降落容易的多。

必須要提的一個小細節就是,艦載機滑躍起飛或者彈射起飛時,以前的航母都是逆風加速行駛,為的是使艦載機保持穩定和獲得升力,獲得一個相對的反作用力,如果是順風加速,艦載機很可能失速墜海。但是現在強大的航母,如尼米茲級航母這樣的是不需要考慮,因為蒸汽彈射提供了足夠的動力,不用害怕風力問題。
垂直起降戰鬥機不需考慮這些問題,
垂直起降戰鬥機比較特殊。哪怕是在甲板後方起降沒有問題,現在世界上成功的垂直起降戰鬥機也只有鷂式戰鬥機和F35B。


標槍毒刺


航空母艦作為海上的飛機場,艦載機的起飛以及降落都要在航空母艦甲板上進行,我們從已知的航空母艦視頻中都可以看得到大多數艦載機無論是進行起飛還是降落都是和航空母艦前行的方向是一樣的,所以航空母艦上大多數艦載機的起飛方向和航母前進的方向是相同的,當然這些戰機都是彈射起飛或者滑躍式起飛。但是由於部分垂直起降戰機的存在,如F-35以及鷂式戰機等,他們的起飛方式就不同於彈射起飛和滑躍式起飛。



航空母艦艦載機進行起飛時並非是那麼簡單的一個過程,不僅要考慮地面人員的密切配合,同樣還要關注海上風力方向的時刻變化。


艦載機在起飛之前要經過一段嚴密而又謹慎的流程, 我們可以看到航空母艦上走動著很多身穿黃色、綠色工作服的指示人員。身穿黃色衣服頭戴白盔的人員引導艦載機進入起飛待定區域,身穿綠色工作服的人員將艦載機的起落架和彈射系統緊連起來,然後飛行員給身穿黃衣頭戴黃帽的人員示意,最後身穿黃色衣服、頭戴綠帽的指揮人員做出手勢,發出起飛信號,艦載機起飛。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艦載機在起飛時航空母艦都是高速逆風而行,我們都知道航空母艦甲板不同於陸地機場跑道,距離就短短一百多米,而飛機真正能夠起飛的原因是空氣流速,只有機翼上方和下方形成一定的壓強差才能給飛機產生一定的升力,從而讓飛機起飛。而逆風飛行再加上航空母艦本身存在一定的速度,這樣在戰機進行滑躍式起飛或者彈射起飛時可以在離開甲板時獲得較大的升力,從而降低飛機失速發生意外的風險。



所以航空母艦艦載機降落時需要阻攔鎖進行攔截,而航空母艦的阻攔所大都安裝在航空母艦後方,這時艦載機在進行降落時就需要從航空母艦後方滑入利用尾鉤勾住阻攔鎖將艦載機攔停,但是由於海面波浪導致艦體不穩定,也就無形中給艦載機降落增加了難度。所以絕大多數艦載機的起飛以及降落方向都是和航空母艦航行方向是一致的。


Global防尉


當然是相同了,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英國就在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上進行了反向的垂直降落,但也就僅僅限於F35這種垂直起降戰機!

航母雖然是海上的巨無霸,但是甲板面積可是非常珍貴的,而且與真正的機場比起來那就更小了,畢竟機場的跑道少說也有2000米左右,起飛降落的距離都在七八百米,但航母起飛降落的跑道卻僅僅只有100米左右,這個時候任何有利於艦載機起飛的因素都要充分考慮進去!

當艦載機起飛都要順著航母前進的方向起飛,這樣航母以全速30節的速度航行能夠給艦載機帶來一個不錯的初速度,減少飛機的距離;而且航母還要逆風行駛,這樣風速會給予艦載機額外的升力。這些因素可能對於艦載機起飛僅僅只是起到一些輔助作用,但不要小看這些印度,尤其是二戰前後遺留下來的航母,他們要上更先進的二代機的時候,沒有航母的全速前進,海面沒有風的時候,很多艦載機都無法起飛,比如馬島戰爭的時候,A-4天鷹攻擊機要想在阿根廷航母上起飛就必須要有風才行。

但水著航母的不斷髮展,以及三代機的發動機擁有的充沛動力,還有滑躍起飛採用傾斜角起飛帶來的好處,如今逆不逆風行駛戰機都能起飛,這倒不是決定因素了,尤其是向美國那樣採用彈射起飛方式來說,艦載機起飛主要靠彈射器和艦載機自身動力的作用,其他因素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是艦載機起飛的方向和降落的方向絕對是與航母前進方向一致的,畢竟這樣的佈局是幾代航母發展下來的最優解,是管理航母甲板的最佳佈局,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而唯一的例外就是垂直起降戰機了,這種戰機正常情況下起飛降落肯定都是順著航母進行的,但是不排除特殊情況,如果航母或者兩棲攻擊艦甲板受到攻擊,那麼這些戰機就得利用僅有的甲板空間進行降落,因此這些垂直起降戰機還是會訓練一些非常規起降方式的,與航母背離起飛也就不足為怪了!


狼煙火燎


航母艦載機的起飛方向當然要與航母的前進方向相同了,因為艦載機除了彈射與滑躍起飛所給出的作用力之外,還需要前進的甲板風作為額外升力才可以。

甲板風的概念出現於航空母艦剛剛誕生的年代,那個時候航空母艦即沒有彈射器也沒有滑躍起飛翹板,基本上都是直通甲板,依靠艦載機自身的動力起飛。可當時的艦載機大多都是螺旋槳飛機,由於自身重量較輕,所以單靠自身的動力就可以完成起飛。

但想要安全起飛還需要足夠的升力才行,在航母還比較落後的時代,解決辦法有兩點。首先就是航母在放飛艦載機時航母頂著風航行,這樣就會有足夠的逆風為艦載機提供額外升力。再有就是保證航母自身的航速為30節以上,因為只有高航速才能產生大風阻,為艦載機提高升力。

可是現代航母全都是噴氣戰鬥機,而且還是雙發重型戰機,再加上如今的航母要麼就是安裝彈射器,要麼就是加裝滑躍起飛甲板,所以起飛的動能要比過去好得多。可是為戰機提供起飛時的額外升力則是越多越好,所以即便到了現代航母依舊沿用著過去的傳統。起飛時頂峰航行,高航速為艦載機提高升力。


九品侍衛


當然兩者行進方向是相同的,艦載機起飛本來就存在短距起飛無法滿載,進而影響作戰半徑以及少載彈帶來的戰鬥力損失問題。航母迎風高速航行然後再釋放艦載機,對於艦載機來說可以帶來升力的提高,起飛載荷加大安全係數更高。

世界範圍之內艦載機就三種起降方式,包括滑躍起飛、彈射起飛以及垂直/短矩起飛,彈射型航母以美國為主在載荷方面不受影響,但對於起飛來說同樣和航母保持相同方向,畢竟有免費的風力可以藉助使用不用白不用。

而滑躍起飛航母受限於甲板不夠長艦載機很難滿載起飛,這個時間更加需要航母迎風高速航行產生更大的升力,讓艦載機可以多帶彈藥安全升空並保持更持久的戰鬥半徑,除美國之外基本都是以這種方式起降。

最後垂起/短矩起降型艦載機由於性能完全不同,可以在甲板上隨意位置升空所以就不存在航母要朝哪個方向航行的問題。不過如果想多節省點燃油,多增加點作戰半徑的話完全可以選擇和滑躍起飛型一樣的短矩方式,這種情況下航母同樣需要迎風高速行駕。


河東三叔


我們都知道一艘航母絕對是一國海軍強大的象徵,所以航母也是各國海軍爭相發展的裝備,我們都知道一艘航母上面的核心就是航母上的艦載機,艦載機起飛就是通過航母甲板尾部滑行到航母前邊起飛,然而為什麼艦載機不能從航母前邊滑行道尾部然後再起飛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要想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知道現如今的艦載機是怎麼起飛的,一般來說,現在的艦載機無非就那麼三種起飛的方式,首先第一種就是彈射起飛,利用彈射器將艦載機在極短時間內達到能夠起飛的速度,然後順利讓艦載機起飛昇空。這種方式往往速度是最快的! 但是,這種起飛方式所需的彈射器對於一個國家的工業能力有著很大的考驗。

第二種就是滑躍起飛了,這種方式也是世界上航母最常見的起飛方式,這種方式就是在航母末端跑到前端翹起來的部位然後起飛昇空,這種起飛方式對於一個飛行員來說是有著很大的考驗的,因為航母自身的甲板只有不到200米的長度,如果在這段距離內沒有達到起飛所需的動力就很容易出現機毀人亡的局面。

最後一種就是垂直起降了,這種方式就跟我們常見的直升機起飛差不多一樣,但是由於垂直起降的戰鬥機在安全性和耗費方面過大,所以現如今大多數國家都不具備這樣起降方式,只有美國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能夠做得到以外,其他的國家的航母大多數都不這麼做!

其實從這些起飛方式上就可以看得出來的,除了垂直起降以外,其他的方式大多數都對起飛的距離有著相當大的要求,而航母本身只有那麼不到幾百米的長度,所以如果從飛機後邊起飛的話,那麼,對於長度來說就遠遠是不夠的,再加上滑行跑道前邊有個彎曲部位供飛機起飛用的!

而航母的後邊是沒有這種供飛機起飛的斜坡,如果艦載機從航母后邊起飛的話,因為沒有這種斜坡,那起飛很容易就把艦載機開到海里面去,還有就是艦載機的降落問題,我們都知道艦載機在降落的時候需要攔阻索進行攔阻,一般為了保證戰機有著較好的攔阻能力,攔阻索都不會設置一道,而是多條攔阻索。

這些攔阻索都是固定在航母上面的,一旦艦載機從後面起飛的話,勢必就會撞上這些攔阻索,從而又會發生機毀人亡的局面,而且再加上如果飛機從後面起飛的話,那麼勢必就會佔用更多的跑道,這樣一來,艦載機就沒辦法在甲板上面佈置更多,也會導致艦載機的起飛效率變得很低。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就很難再見到有航母能夠從後面起飛艦載機的原因了,無外乎就是那麼幾個原因,航母后面沒有斜坡、航母本身有攔阻索擋著,還有就是這樣做佔用航母的甲板從而降低飛機出動的效率,所以,也正因為這些原因,讓航母后面起飛變得極為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