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出爐了,正如我之前多次提到的,2019年相比較於過去幾年,迎來了一次大年,所以這次入圍名單有好幾個死亡之組,這也讓預測變得非常難抉擇。
先說這次奧斯卡整體入圍名單的感覺,沒有很大意外,基本熱門的和高口碑的都入了,而且每一部作品的質量都是非常過硬的,這些電影在他們闡述的類型主題上,也都是非常深刻的。

其中《小丑》入圍了11項領跑,這部以DC漫畫為原型的改編故事,可以說造就了目前超英題材最高的輝煌和成就了,也讓大家看到超英題材更多延伸的空間。
好吧這時候一定有人站出來說,這已經不是DC漫畫的小丑了,是個全新的故事,那我想說為何《小丑》劇本入圍的是改編劇本名單。

此外還有《好萊塢往事》,《1917》分別以10項提名緊隨其後,《愛爾蘭人》9項提名,也是相當多的提名了。
在同一屆奧斯卡,居然有四部電影提名的數量如此之多,這真的是太少見了,這也證明了這四部電影的各方面的實力很厲害。
而且還有《小婦人》,《婚姻故事》,《喬喬的異想世界》,《寄生蟲》分別獲得6項提名,《極速之王》拿到4項提名。
其中《寄生蟲》能入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外語,最佳劇本這幾個重量級的名單,雖然之前有猜到,但看到真的入圍時,還是不得不再次感嘆,這真的是大年到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奧斯卡是美國的,或者說是面向西方世界的電影,《寄生蟲》一部純外語片能拿到奧斯卡這麼多項提名,不管最後能拿到多少獎項,已經是能載入韓國電影史冊了。
此前我做的2019最佳外語十佳盤點,還有人說《寄生蟲》過譽了,但去年我進電影院看時,我就已經覺得這電影是年度數一數二的佳片了,就目前為止,《寄生蟲》已經大大小小拿了上百個國際獎項了,就足以證明這部電影的價值。
總之,今年的奧斯卡競爭是異常激烈的,也一定會值得期待,接下來我就拿重要獎項來預測分析下,權當和大家討論娛樂。
分別是《星戰9》,《小婦人》,《小丑》,《婚姻故事》,《1917》。
這些原聲這幾天我都在聽,《星戰9》一如既往的好但作品質量一般,《小婦人》交響樂式的演奏非常豐富,《婚姻故事》主旋律非常日式很容易讓人記住,《小丑》大提琴的壓抑完美襯托了電影,《1917》管絃樂和大提琴配合,在戰爭氛圍下渲染得十分到位。
《小婦人》和《小丑》應該是配樂獲獎的大熱門,我比較看好《小婦人》,《小婦人》編曲的多樣性和細膩,每一首曲目都帶著古典氣息,也十分完整。
最佳藝術指導
這個算是半技術半藝術的獎項,很多人和最佳視覺效果混淆,視覺效果更多偏向於後期,藝術指導是前期,這麼理解就可以了。
最佳藝術指導入圍的有《愛爾蘭人》,《寄生蟲》,《好萊塢往事》,《喬喬的異想世界》,《1917》。
我比較看好《1917》,從電影一開始,觀眾就被放置在更為視覺藝術表達的一戰,片中戰爭武器的擺設,士兵的服道化,甚至是每具屍體在畫面中的構圖,都被精心安排過,用殘缺美這個詞,就能很好詮釋《1917》的美術部分了。
最佳視覺效果
分別有《愛爾蘭人》,《星戰9》,《復聯4》,《獅子王》,《1917》。
如果不考慮電影口碑和反饋,光看技術部分,《獅子王》的贏面是最大的,但如果綜合考慮,《1917》的勝算是最大的。
最佳攝影
分別有《愛爾蘭人》,《好萊塢往事》,《小丑》,《燈塔》,《1917》。
這裡我當然最看好羅傑.狄金斯的《1917》,我做的《1917》電影點評那期,就重點分析了影片的攝影,大家有興趣可以出門左轉。
最佳動畫長片
分別有《玩具4》,《馴龍高手3》,《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遺失的環節》,《我失去了身體》。
天,《冰雪奇緣2》失手了,是的這部2019年最火動畫,居然沒有被提名,意外是意外的,尤其是《遺失的環節》和《馴龍高手3》入圍的情況下。
至於誰能最能拿獎,我早在大半年前《玩具4》的那期視頻中,就誇過《玩具4》非常有希望能拿到奧斯卡最佳動畫,所以現在我也不會改變我的想法,我看好《玩具4》。
最佳外語片
分別是《寄生蟲》,《痛苦與榮耀》,《蜂蜜之地》,《基督聖體》,《悲慘世界》。
我只能說《寄生蟲》太強了,其他四部電影不是不好,只是好倒黴哦,同年碰到了《寄生蟲》,這一組是最容易預測的,奧斯卡請給《寄生蟲》一個圓滿的獲獎旅程收尾吧。
好,接下來的重量級獎項,每一組都是死亡之組了。
最佳改編劇本
分別有《愛爾蘭人》,《小婦人》,《小丑》,《教宗的承繼》,《喬喬的異想世界》。
這五部作品質量都非常好,所以只能從數據環境去分析了,拋開Netflix的作品奧斯卡學院派大概率會不愛,排除《愛爾蘭人》和《教宗的承繼》,《喬喬的異想世界》目前獎項拿的不多,那麼最熱門的應該就是《小婦人》和《小丑》。
對於我來說,我更喜歡《小丑》,畢竟這部電影的改編,標誌著超英題材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分別是《寄生蟲》,《好萊塢往事》,《婚姻故事》,《1917》,《利刃出鞘》。
我的媽呀每一部作品都是我的愛呀,真的要選,我覺得《寄生蟲》吧,畢竟這個劇本真的把藝術,影射,商業,娛樂各個層面都拿捏得太好了。
最佳女配角
分別是《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的凱西.貝茨,她在裡面飾演的母親,用自己最大的可能,去保護自己的兒子。
弗洛倫斯.皮尤在《小婦人》中,把活潑開朗熱愛藝術的艾美表現得真實動人。
瑪格特.羅比在《爆炸新聞》裡,飾演一位在真實改編故事中的虛構角色,所以發揮空間很大,代表了很多在職場遭受騷擾的女性。
勞拉.鄧恩在《婚姻故事》中的角色守護著自己利益,同時又把自己包裝成關懷他人的頂端職業女律師,勞拉.鄧恩把那種溫柔中的犀利完全釋放了出來。
《喬喬的異想世界》的斯嘉麗.約翰遜寡姐,她同時也憑藉《婚姻故事》入圍了最佳女主你能想象嗎,太強了!
在這5位女配角中,我最看好的當然是斯嘉麗.約翰遜。
最佳男配角
《愛爾蘭人》中的阿爾.帕西諾,他的演藝生涯直接可以拿奧斯卡終生成就獎了,他在片中把傳奇人物吉米.霍法表現得異常本我,看得人浴血噴張。
同樣參與《愛爾蘭人》的喬.佩西,基本上息影多年,被馬丁重新請回來,老戲骨一枚,在片中飾演著以不變應萬變,深藏不漏的黑幫大佬,也算是玩得夠老辣了。
剛在前面金球獎拿到終身成就獎的湯姆漢克斯,在《鄰里美好的一天》繼續做著好好美國先生,簡直就是美國好形象代表了,湯姆漢克斯的演技也是沒什麼可點評的了,演什麼是什麼了。
布拉德.皮特在《好萊塢往事》中沉重內斂,其實他在《星際探索》表現也不俗,不過好萊塢一直有一個潛規則,就是太帥不能拿獎,所以小李也是熬到自毀形象的《荒野獵人》才拿到表演獎,因此布拉德皮特祝好運吧。
《教宗的承繼》的安東尼.霍普金斯,那眼神和舉止,真的出神入化,讓人感覺他真的老到有些走不動了,而不是演出來的。
這五位入圍的最佳男配演員中,我更希望阿爾.帕西諾拿獎,這樣他就是奧斯卡最佳男主和男配都拿到過了,也算圓滿了。
最佳女主角
有《小婦人》的西爾莎.羅南,從出道就表現驚人,如今《小婦人》中她的表演早已爐火純青,爆發力驚人。
辛西婭.艾麗佛參演的《哈里特》,是我唯一沒看過的電影了,所以不太能評價什麼,但影片本身的口碑和影響力似乎一般,不過辛西婭.艾麗佛是黑人女演員,所以她在入圍名單裡面,大家...大概都懂了吧。
蕾妮.齊薇格在《朱迪》裡表現讓人驚豔,十年內她演藝生涯,大部分時間都沒有什麼波瀾,比起十多年前輝煌的她實在有些暗淡,但《朱迪》讓蕾妮.齊薇格重新回到了聚光燈前,她現實的經歷,和片中的朱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爆炸新聞》中的查理茲.塞隆也不容小覷,冷豔和執著,氣場馬力開得很足,後勁非常大。
最後是斯嘉麗.約翰遜,她在《婚姻故事》中把一位母親,一位演員,一位妻子三個身份交織完美詮釋,和男主的對戲,堪稱經典,共鳴了太多夫妻家庭。
哇...真不知道選誰,我太喜歡斯嘉麗寡姐了,她很努力去經營著自己的演藝生涯,我內心肯定選她,但蕾妮.齊薇格也很強,而且還是人物傳記片,奧斯卡最吃這種片了。
所以,這屆就出個雙女主最佳好了。
最佳男主角
我最愛的小李在《好萊塢往事》依然個人風格很強烈,介於他已經拿了一枚了,所以他這次陪跑幾率非常高了。
喬納森.普雷斯在《教宗的承繼》發揮水平其實是正常,而且年輕時的角色不是他來飾演,所以陪跑幾率也很高。
《痛苦與榮耀》中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是唯一外語片入圍表演獎項的,這是一種肯定,但更大程度上,也是一個讓表演入圍獎項更多元化的態度吧。
《婚姻故事》的亞當.德賴弗,開羅人,司機,和寡姐演夫妻天衣無縫,情緒飽滿到位,很多人開玩笑說當開羅人和寡姐吵架時,讓人感覺開羅人隨時要拔光劍了,但其實坦白講我一點都沒有出戏,司機在戲裡面,就是一位忙於事業漸漸忽略家庭和伴侶感受的丈夫和父親。
最後,華金.菲尼克斯在《小丑》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了。我最看好的當然也是鳳凰叔了,如此大膽的演出,如此大膽的角色,這是這些年來最出彩的人物了。
最佳導演
分別是《愛爾蘭人》而且不喜歡漫威超英電影的馬丁.斯科塞斯,這個梗估計會一直跟隨馬丁老爺子了。
超英題材改編《小丑》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同時他也是影片的監製和編劇,這也是他導演職業生涯獲得的最好成績。
昆汀.塔倫蒂諾憑藉《好萊塢往事》入圍,這是昆汀最浪漫的一部電影,不知道這次奧斯卡能不能給他一個小金人,畢竟說好拍10部電影的昆汀,《好萊塢往事》已經是第九部了,留給昆汀的時間和機會不多了。
接下來是在金球獎爆冷的《1917》的薩姆.門德斯,一鏡到底的新玩法,嫻熟的場景調度和鏡頭語言,都非常契合最佳導演這個身份。
最後是《寄生蟲》韓國導演奉俊昊,他憑藉這部電影,首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外語,最佳影片,同時也是韓國電影的第一次,《寄生蟲》一路走到現在,已經遠超奉俊昊的經典作品《殺人回憶》的影響力了。
論實力,每位導演都是實至名歸的,但畢竟小金人只有一個,如果主流判斷,應該在薩姆.門德斯和昆汀中選出,原因是《愛爾蘭人》其實馬丁發揮水平正常而且是netfilx,《小丑》更多是演員為主導。
不過我當然還是希望奉俊昊拿到小金人,這樣凸顯奧斯卡的國際水平和包容度,同時也能創造一定的新鮮感和收視率。
真的要選一位的話,我應該會壓薩姆.門德斯。
最佳影片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最佳影片是頒給製片人的,是一個注重綜合實力的集體獎,也是對電影全面的肯定。
但最佳影片綜合考慮因素也很複雜,包括一整年的奧斯卡風向標,電影前後期公關和遊說,政治正確的考量,電影作品影響力和後續好萊塢電影發展的方向分析等等。
所以我個人認為,有時候奧斯卡每年頒發的最佳影片,其實並不是大家都能認同的深刻藝術電影,而是有著明顯的好萊塢商業+文藝的標籤。
這9部入圍最佳影片的作品分別是《極速車王》,《愛爾蘭人》,《小婦人》,《寄生蟲》,《好萊塢往事》,《小丑》,《婚姻故事》,《喬喬的異想世界》,《1917》。
正所謂提名入圍靠實力,拿獎看運氣,在奧斯卡最佳影片上更是如此,以往拿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熱門一般就2部,多的時候3部,但今年真的不好說呀,《愛爾蘭人》,《寄生蟲》,《小丑》,《好萊塢往事》,《1917》,這五部都是奪冠熱門,可能說不定還要爆冷門其他四部也能選上。
我個人的感覺,《寄生蟲》雖好,但應該拿到不到BP,畢竟這是給製片人的獎。
《極速車王》,《喬喬》也不可能,熱度公關不夠。
《小婦人》是改編作品,而且在前面2部《小婦人》成績也很好。
《愛爾蘭人》和《婚姻故事》是netflix作品,奧斯卡應該不想這麼快給流媒體公司肯定,金球獎就是一個態度。
《好萊塢往事》就故事本身是架空的,而且就李小龍事件引起不小爭議,影片在品質上,其實驚豔度也還好。
那這麼排除下來,就剩下《1917》和《小丑》了,這兩部作品從熱門程度和公映時間長短來看,《小丑》的優勢最佔優,如果奧斯卡夠大膽,不管超英選題和片中的價值觀,《小丑》應該能笑到最後獲得最佳影片。
但如果奧斯卡保守主流一些,《1917》可以拿最佳影片。
好,這就是我對今年第92屆奧斯卡入圍名單的分析,為了求生欲再重申一次,這個預測純屬個人觀點,就像預告解析系列一樣,能娛樂消遣到大家,並讓大家從中瞭解到電影的一些知識點,目的就達到了,至於命中率從來不是太關心。
那今天就先到這吧,最後希望大家能素質三連,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最好的原創動力,那下期節目,我們不見不散。
閱讀更多 大聰看電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