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無疫情社區”怎麼創?陳一新:實行分級、精準、惠民防控,為居民打造更多“安全島”

“無疫情社區”怎麼創?陳一新:實行分級、精準、惠民防控,為居民打造更多“安全島”

打好武漢保衛戰,決勝基礎在基層,基層的重點就在社區。

3月2日,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央指導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在武漢督導推進“無疫情社區”創建工作,與基層一線社區工作者座談。

他強調,要按照“疫情零發生、防控全到位”標準,把創建“無疫情社區”作為一件大事、新事、實事、好事來抓,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奪取武漢保衛戰的全面勝利。

市政協主席胡曙光,東湖風景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黎東輝參加督導和座談。

一切從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發

酌情調整居民在小區內活動等級

位於東湖風景區的濱湖社區濱湖花園是一個還建小區,目前有521戶、700餘人居住。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小區沒有出現一例疑似或確診患者。

“无疫情社区”怎么创?陈一新:实行分级、精准、惠民防控,为居民打造更多“安全岛”

(圖為3月2日,在東湖風景區濱湖花園小區,志願者們正在巡邏 長江日報記者 郭良朔 攝)

在經過體溫測量、消毒後,陳一新走進小區察看——帶著紅袖章的志願者們正在巡邏,小喇叭裡循環廣播著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感謝你們的辛苦付出!”陳一新稱讚社區幹部、志願者們齊心協力“管得好”,為居民打造了一個“安全島”。他說,小區重視早、管理早,老百姓們積極配合,自覺性很高,各項防控措施也很規範,現在只要堅持下去,做好“防輸入”,“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无疫情社区”怎么创?陈一新:实行分级、精准、惠民防控,为居民打造更多“安全岛”

(圖為3月2日,在東湖風景區濱湖花園小區,陳一新為社區幹部、志願者點贊 長江日報記者 郭良朔 攝)

在省電力公司岳家嘴小區門外,“健康家園、無疫小區”八個大字十分醒目。陳一新與下沉幹部、社區、物業工作者們交談,詢問現階段老百姓呼聲比較高的訴求是什麼。社區工作人員回答,主要是期盼早日“解封”,有的老年人在家待不住,情緒有些急躁了。

“无疫情社区”怎么创?陈一新:实行分级、精准、惠民防控,为居民打造更多“安全岛”

(圖為在省電力公司岳家嘴小區門外,“健康家園、無疫小區”八個大字十分醒目 長江日報記者 郭良朔 攝)

“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你們開了個好頭。”陳一新說,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和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央指導組指導督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團結奮鬥,當前武漢疫情得到有力控制,戰疫形勢呈現出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希望大家沉住氣,再堅持一陣子,從創建“無疫情小區”開始,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奪取武漢保衛戰的全面勝利。

“无疫情社区”怎么创?陈一新:实行分级、精准、惠民防控,为居民打造更多“安全岛”

(圖為在省電力公司岳家嘴小區,陳一新與下沉幹部、社區、物業工作者們交談 長江日報記者 郭良朔 攝)

陳一新提醒相關部門,可以根據“無疫情小區”標準,酌情調整居民在小區內活動等級,一切從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發,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

關鍵時候黨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要站出來

不能“躲在老百姓的後面”

“社區工作者很累很辛苦,有時候面對群眾不理解,還會被指責。”座談會上,熊光華、萬明亮、廖慧、陶久娣、陳冰5位社區幹部結合基層抗疫工作實際,談了一些當前的面臨的困惑與難題。

“无疫情社区”怎么创?陈一新:实行分级、精准、惠民防控,为居民打造更多“安全岛”

(圖為座談會上,陳一新聽取社區幹部的發言,並就推進精準防控工作提出差異化防控策略 長江日報記者 郭良朔 攝)

“你們非常辛苦,很多委屈藏在心裡。”陳一新說,要向社區幹部們表示致敬和感謝。同時也要反思,我們的黨員都在社區,為什麼社區幹部還會這麼累?

陳一新說,從幾次實地督導看,社區的黨員還沒有完全發動起來,“兩代表一委員”也沒有都真正衝在一線。

陳一新要求有關方面專題研究,把這項工作抓實一些、抓狠一點。黨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當好人民的勤務員,關鍵時候要站出來,而不是躲在老百姓的後面。“守護自己的家園,黨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僅要與群眾打成一片,更要衝鋒在前,這是最起碼的要求,不能天天停留在‘喊口號’‘當評論員’。”

座談中,陳一新提出,要認真研究基層群團組織發動問題。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要探索社區黨組織領導團組織的方式,更好地發動基層青年團員的力量

,把廣大青年緊緊凝聚在基層黨組織周圍,讓廣大青年成為基層戰疫的“隊員”而不是“對象”。

明確“無疫情社區”創建兩個基本標準:

“疫情零發生” “防控全到位”

武漢有1406個社區、7102個小區,疫情各不相同,有的是重災區,有的則無一例確診患者,甚至無一例疑似患者,如何才能更好推進精準防控?

座談中,陳一新提出分區分級防控策略

以創建“無疫情社區”為抓手向兩頭延伸,一頭以“無疫情小區”為切入點,一頭向創建“無疫情街道”“無疫情城區”發展,最終實現“無疫情城市”、打贏武漢保衛戰。

陳一新說,當前,武漢疫情已從高位運行期進入中位運行期,但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創建“無疫情社區”,是分區分級防控的創新行動——合理劃分風險等級,執行差異化防控策略,實行分類指導,推進精準防控,才能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充分準備。

“小區封閉管理的目的不是為封控,而是為了開放,為了解封,最終是為了獲得更長久的幸福美好生活。”陳一新說,隨著武漢疫情得到有力控制,解除封閉管理是大勢所趨,以封閉促進創建,以創建引領封閉,實現惠民防控,才能儘快解除封閉管理,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同時,創建“無疫情社區”,也是打好人民戰爭的有力載體, 群防群治、群防群控,以“點”帶“片”、以“片”帶“面”,積小勝為大勝,有利於增強全市的抗疫信心,最終奪取武漢保衛戰的全面勝利。

陳一新指出,“無疫情社區”要明確兩個基本標準:“疫情零發生、防控全到位”

創建“無疫情社區”過程中,要注意這樣幾件事:

1、“區自為戰”

以區為單位組織開展“無疫情小區”“無疫情社區”驗收、審批、授牌工作。

2、分類指導

劃分無風險、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四個等級:

推動從未發生過疫情的無風險社區“領跑”,馬上申報、立即掛牌;

低風險社區“快跑”,儘快達到創建標準;

中風險社區“跟跑”,抓緊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

高風險社區“追跑”,查找原因,奮起直追,努力縮短與先進社區的距離。

3、有獎有懲

對達到創建標準的社區頒發證牌,酌情調整居民在社區內活動的管控等級,並研究採取更有利於調動居民積極性的獎勵政策。

陳一新強調,要把創建“無疫情社區”作為大事、新事、實事、好事來抓。

——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要將“無疫情社區”創建作為“一手抓救治、一手抓防控”的大事來抓,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大力宣傳創建活動,及時公示進展情況,鼓勵居民貢獻更多“金點子”;深入發掘新做法新經驗,使其成為市域社會治理創新的智慧來源。

——組織廣大黨員、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挺身而出,從多方抽調力量下沉一線,充實基層防控力量,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根據疫情形勢變化,有序拓展居民生活空間,逐步恢復正常生活秩序,多做強信心、暖人心、順民心的好事,增強社會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從“要我封閉”向“我要創建”的轉變。(長江日報-長江網 記者:鄭汝可 製作:王戎飛 校對:蔡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