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速度浙江中的“慢城”常山

常山縣是中國第七個國際慢城。

“慢城”其實不慢。近年來,常山以自身實力彰顯了“小縣大手筆”的魅力。常山國際慢城與縣城相鄰,規劃範圍33平方公里,是以“山水林田湖”保護利用、發展綠色能源和綠色食品為核心的“慢生態”,以徒步、騎行為主導的“慢交通”,以手工藝傳承和傳統風俗、習俗為主要內容的“慢生活”,也是常山打造多方位多格局“慢城”文化的“殺手鐧”。

速度浙江中的“慢城”常山

奏響快節奏主旋律

事實上,常山國際慢城從規劃編制完成,到榮獲該項榮譽僅用了一年時間,如此速度在全球200多個“慢城”的創建中實屬罕見。近年來,常山更是加快了前進步伐,先後建成投用山地自行車公園、騎行綠道、渣瀨灣花海等30餘個項目,常山國際慢城的知名度、影響力持續攀升。

走進國際慢城“五朵金花”之一的渣瀨灣村,入眼皆是白牆黛瓦。行至方家休閒公園,更是眼前一亮:彩花、石徑、古樟、碧水相互映襯,宛如一幅風景畫。村支書包勇飛相告,過去這裡有幢老房子,屬“一戶多宅”,去年全村一個月拆了32幢“一戶多宅”,多處拆後空間變風景。如今,像渣瀨灣村的美麗景觀村,在常山隨處可見。

“體育+旅遊”是常山國際慢城的又一特色。截至目前,常山已承辦中國皮划艇巡迴賽、中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總決賽兩項國家級賽事,以及多項省級賽事,旨在打造天上、山上、地上、水上、水下五個維度體育項目體系,帶動遊客10餘萬人次。常山山地自行車公園被評為“浙江省運動休閒旅遊優秀項目”,併入選全國優選體育產業項目名錄。

速度浙江中的“慢城”常山

產業發展齊頭並進

2019年上半年,隨著斯凱孚中國小圓錐滾子軸承生產基地在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常山片區正式投產,常山軸承產業告別了長期缺乏高端品牌引領的短板。

常山將軸承、農機、新材料、大健康列為重點培育的“四大百億產業”,近年來成果頗豐:Ferrotec常山產業園、哲豐新材料、萬洋眾創城、賽得健康產業園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建成投產。截至目前,“四大百億產業”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近20個,總投資近百億元。

工業經濟快速轉型升級,“常山三寶”(胡柚、山茶油、猴頭菇)也走上“快車道”:胡柚“種吃賣”全面升級,推進柚園流轉,推廣生物菌肥,“衢枳殼”入新“浙八味”,借電商縮短販銷鏈;打造全國油茶交易中心、價格指導中心、集散中心和文化中心。高端民宿、賞石、鄉村旅遊等一批美麗經濟幸福產業實現蓬勃發展。新昌鄉黃塘村,原以漂流、滑草起家發展鄉村旅遊,這兩年建起“雲上軒”高端民宿,打通“吃、住、遊、玩”產業鏈,告別了遊客“上午來下午走”的尷尬。

速度浙江中的“慢城”常山

文化品牌不斷昇華

常山有著濃厚的文化積澱。尤其在宋代,常山迎來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文化高峰期。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收集到的常山宋詩已有千餘首。常山江在以“唐詩之路”著稱的千里錢塘江上,可謂獨樹一幟,堪稱一條文化史上罕見的“宋詩之河”。

挖掘豐富的文化資源,打造宋詩文化長廊和宋代文化小鎮,進一步展現“宋詩之河”魅力。不斷髮掘常山江“宋詩之河”歷史底蘊和當代價值,開發文化旅遊產品,培育發展文化產業,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全力打造詩路黃金旅遊帶。

常山江“宋詩之河”城區段包括濱江堤和外港堤兩部分,濱江堤項目總長4420米,其中宋詩精品文化核心區長約1800米,包括中央核心詩畫浮雕區和詩詞浮雕區等。建設完成後將與周邊公園、城市綠道形成呼應,使常山再現“綠蔭護夏、紅葉迎秋”的美麗風貌。

常山傾力打造常山江“宋詩之河”文化品牌,將宋詩物化、活化、景觀化,品牌在省內外產生廣泛影響,在國內文化界異軍突起,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和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