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很多縣級市都有了飛速的發展。而近些年,國家對於城鎮化發展的認可,更是奠定了未來縣市發展的堅實基礎。國家為何要全域城鎮化?這個道理很簡單,各地中心城市的發展,已經不能再承接資源的匯聚。時間一長,反而會導致城市發展的擁堵不堪,不僅是產業經濟,更關係到老百姓日常的生活出行。所以,各大中心城市,需要把各類資源溢出到周邊地區,這也使得縣市的發展得到了歷史性的機遇。
中國的縣級市發展,主要在於江蘇和浙江兩大強省。關於江蘇的強縣發展,之前的文章中也已經詳細概述過了。今天我們來聊一下浙江的強縣發展,不少網友表示,浙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奇蹟。自古以來,浙江就是絲綢之府、魚米之鄉,境內共有11個城市,包括2個副省級城市。浙江總面積為10萬平方公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浙江的陸地總面積,相當於2個哈爾濱的大小。而且浙江境內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僅佔二成,所以前期發展非常艱難。之所以把浙江的經濟發展稱為奇蹟,主要是因為無中生有的經濟模式。這也是所謂的浙江模式,背後是浙江人勤勞、艱苦、樂觀、聰慧的體現!
浙江模式的核心是什麼?我們認為,浙江經濟的關鍵核心在於縣級市的發展!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80年代初,杭州和寧波的發展遠不如哈爾濱、武漢、瀋陽等城市。但現在為何浙江能有如此之成就?一個土地資源稀缺的城市,湧現出了世界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世界第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市場,全球頂尖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中國一流高校——浙江大學等等。改革開放四十年,浙江的崛起,依靠的無疑就是浙江縣級市的全面騰飛!東北地區,四大副省級城市如今依然較為出色,但缺乏縣域經濟的支撐,未來還是沒有發展的後續動力。
而浙江的強縣經濟一直是全省的發展重點,80年代初,紹興縣成為浙江第一強縣,位列全國十強縣。90年代,蕭山接過紹興縣的大旗,穩居浙江強縣之首。本世紀初,蕭山、餘杭、鄞州、紹興縣(柯橋)等強縣,陸續變區,大大加強了杭州、寧波等城市的戰略格局。如果單純看經濟總量,撤縣設區是不會增加的,因為都是一個籃子裡的數據。但對於中心城區的發展而言,那是顛覆性的!杭州從西湖時代走向了錢江時代,寧波跳出三江口時代進入了西擴東進的時代。同樣,洞頭的撤縣設區,也讓溫州從甌江時代走向了東海時代!這些事實,充分說明了縣級市的發展,對於浙江城市格局的重要性。
強縣與城市,兩者相輔相成!今天,我們討論浙江最強縣,不僅僅是為了這份驕傲,也不是為了炫耀。在歷史的歲月長河中,或許強縣都將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但我們不能忘了他們曾經的貢獻。最近幾年,浙江四大強縣,分別是慈溪、義烏、諸暨和餘姚,GDP都已突破千億。2018年,新增二個千億強縣,為溫嶺和樂清。2019年已經過去,具體經濟數據還未出爐,但根據前三季度的發展增速,浙江將再新增二個千億強縣,為瑞安和海寧。
至於誰是浙江最強縣,我們用GDP基本可以體現出一定的綜合實力。按照書本的定義,GDP是指按一個地區內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也就是農業、工業、三產服務業等所有各行各業的彙總數據。GDP一般被國內外的權威機構,公認為衡量地區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已經正式取消了國民收入核算,而GDP則成為了國民經濟核算的最關鍵指標。
但隨著發展階段的更替,GDP的發展策略也有所改變。我們發現,對於城市而言,中國已經從投資貿易拉動轉向了內需驅動為主。在經濟發展上,不再一味追求GDP的量,進而注重GDP的含金量。這也就是說,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更多依靠科技的推動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考慮到隨著城市群、都市圈的發展,那麼縣級市在科教、醫療、交通等領域將被周邊大城市所虹吸。所以在地區實力比較中,縣級市就更加註重了GDP的量。因為縣級市的產業普遍較為低端,軟實力也不突出。
去年的公開數據,慈溪的GDP為1737億元,今年有望接近2000億大關。此外,義烏的GDP是1248億元,諸暨達到了1225億元,餘姚、樂清、溫嶺三大強縣在1100億左右徘徊。那麼浙江最強縣級市鹿死誰手呢?從最關鍵的GDP指標中,我們基本可以得出浙江縣級市格局中,慈溪已經脫穎而出,而義烏、諸暨緊隨其後。那麼在你們心目中,誰是浙江的最強縣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閱讀更多 城市課代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