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血脂體檢提示正常範圍內,就可以不用降血脂了嗎?

用戶63402070661


在心血管疾病控制方面,相比於血壓,血糖等指標的控制,血脂指標的控制往往更加複雜,很多時候,我們的血脂檢查指標,在報告單上顯示完全正常,但醫生還是要求我們進一步控制血脂,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今天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這方面的一些相關知識。

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或者沒有心血管疾病問題,但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問題的朋友,對於血脂的控制指標,都不應該僅僅侷限於報告單上合格那麼簡單。

我們血脂檢查報告單上的血脂範圍,是對身體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無風險或中低危風險的朋友的設定值,通常總膽固醇不超過6.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超過3.4,高密度脂蛋白在1.0以上,甘油三酯不超過1.7,這樣的水平(不同的檢驗室可能略有差異),就屬於檢驗報告單上合格的範圍了。但由於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硬化,出現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問題的重要風險因素,因此,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問題,或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高危的朋友來說,血脂控制的範圍就更加嚴格。

其實這個道理也很容易理解,血脂降的低一點,控制的更嚴格一點,血脂對於動脈血管硬化進一步產生的影響也就更小一點,形成動脈斑塊的風險也就更小,而已形成的動脈斑塊的穩定性也會更好一點,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更好的得到控制。

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控制,我們給大家重點介紹兩個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目前在臨床醫學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血脂控制的最重要指標,很多朋友都知道,低密度脂蛋白是運輸膽固醇到全身各個組織的脂蛋白,也是脂質含量最高的脂蛋白,因此,比起其他血脂指標來,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對於控制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方面,有著重大的意義。

隨著人們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認識的不斷能提高,目前高密度脂蛋白普遍被認為是一種“好”的脂蛋白,它能夠運輸體內多餘的膽固醇回到肝臟,進行分解代謝,因此這個值高一點,對於心血管健康是有利的。於是,除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外,人們在血脂控制對於心血管風險的評估時,還提出了“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概念,也就是說,除了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外的其他膽固醇的數值,也是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數值。這個數值如何看,檢驗報告單上是沒有的,通常我們通過總膽固醇減去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值,得到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值。

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患者來說,這兩個值應該如何控制呢?

1. 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屬於心血管疾病的極高危風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該控制在1.8以下,而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控制在2.6以下,其心血管疾病的再次發作風險幾率最低。

2. 無心血管疾病患者,但屬於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該控制在2.6以下,而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控制在3.4以下,其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會大大降低。

因此,很多時候,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的朋友來說,光把血脂控制到檢驗報告單上的達標水平,還是不夠的,往往需要進一步控制血脂水平,把它的相關指標降到上述合理的範圍內,才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正確做法。


李藥師談健康


在張大夫的門診上,有一些朋友跟我說:“張大夫,我吃他汀藥物,現在血脂水平也還可以,繼續服用了一段時間,但是我自己也沒有感到有什麼效果,也沒有體會到它有什麼價值,反而我總擔心他汀的副作用,請問我能不能把他汀給停了啊?”這位朋友問的問題,可能是很多朋友關心的問題。張大夫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和大家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第一,目前醫學界已經達成共識,毫無疑問,他汀在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的預防和治療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對於減少心腦血管病事件的發生所發揮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別的藥物或者保健品都不能代替的!即使是那些血脂“還可以”,甚至血脂已經達標的朋友,也不能輕易停藥!

有一些朋友,因為擔心他汀的副作用而停用他汀藥物,這很像因噎廢食,沒有分清哪邊更重要!誠然,他汀確實存在一些副作用,如。轉氨酶增高、皮膚瘙癢、肌肉疼痛等。說明書上也確實寫到了這些內容,但是之所以這樣寫,完全是因為醫學的嚴謹性和負責人的態度。不能因為寫到了這些,我們就害怕。就好像任何一個貨幣都有兩面,我們需要的的是權衡利弊,做出對我們最有幫助的選擇!而且,他汀類藥物使用還是非常安全的,副作用的發生率還是非常低的!

我相信,只要我們按照醫囑用藥和複查,一定能夠有益於我們的身體健康,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病率和病死率。


張之瀛大夫


不一定的。如果沒有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和伴隨疾病,血脂體檢在正常範圍內,毫無疑問可以不用降脂的。但如果存在以下情況,仍然需要降血脂,而且還要注意看血脂水平是否達標了?

1.伴有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支架、搭橋)、缺血性心肌病、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等患者,均屬極高危人群,對於這些人群,需要終身服用他汀藥物,而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8mmol/L。

2.伴有糖尿病,合併≥1項危險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就屬於極高危人群,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8mmol/L或降幅≥50%。

3.伴有高血壓, 高血壓+沒有危險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4mmol/L;高血壓+1個以上危險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mmol/L。

以上就是徐醫生關於“體檢血脂正常了,就可以不用降血脂了嗎”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今天門診,很熱!天很熱,高溫38度,但有病肯定還得來看呀!人很熱,熱了就會煩躁,就會發脾氣,所以,我告誡自己不能著急,即使遇見著急的患者也不著急。

老馬,56歲,一大早就掛號,早看早結束,因為是支架術後一個月複查,所以進門說明理由後,馬上先開了化驗單,先去化驗,因為化驗血結果出來需要好幾個小時,患者及家屬不得不等……


8:20抽完血,到10:30老馬拿到化驗單、心電圖再次回來。心電圖依然是陳舊性心肌梗死的表現,心率60次,血常規、肝功能、血糖、腎功能、血常規、血脂四項、肌酶都正常。

老馬很高興,說恢復的不錯,能不能減點藥呀,現在血脂都正常了,能不能把降脂藥停了?

王醫生說當然不能,為什麼血脂正常還不能停降脂藥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血脂正常能不能停降脂藥。血脂並不是一個數據,血脂包括四項,即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血脂,能夠減少血管垃圾降低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高一點好,我們更關心另外三個壞血脂,另外三個壞血脂會增加血管垃圾,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飲食不健康,加之不運動,一小部分原因是遺傳導致的,對於大部分甘油三酯升高的朋友來說,必須先控制飲食,少吃油炸肥膩食物,同時白麵饅頭及米飯也要控制,在這個基礎上,如果甘油三酯高於5.65,需要加一點貝特類降脂藥,當甘油三酯降到正常後,仍需要繼續堅持健康生活,控制飲食,這時候降脂藥可以停用,過幾個月複查,如果甘油三酯仍正常,那麼就可長期停藥,但必須長期控制飲食,除了控制油膩食物及細糧外,要加大粗糧及蔬菜水果魚類食物比例。

也就是說如果是甘油三酯升高,這種高血脂,當血脂恢復正常後,可以停藥,一般只要能堅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飲食,那麼甘油三酯基本都能正常。


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這兩種血脂升高一方面是飲食導致的,比如肥膩食物及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飲食不健康對血脂影約佔1/4,另外3/4是遺傳導致的,也就是說一部分人即使不吃肥膩,也可能出現高血脂,也就是膽固醇升高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對於這種高血脂,前提也是控制飲食,雖然影響不像甘油三酯那麼大,但畢竟有影響,在控制飲食基礎上,可服用他汀藥物來降脂,當膽固醇及低密度恢復正常後,能不能停用降脂藥呢?大部分人停藥後,血脂都會再次升高,就像高血壓糖尿病停藥醫一樣,但高血脂的危害更加緩慢,所以當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後,可以試著停藥觀察,如果停藥後能維持正常,那麼就說明可以停藥,但如果停藥後血脂再次升高,那麼就說明您的高血脂需要長期服用降脂藥。

總膽固醇 2.8~5.1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3.4mmol/L,

高危人目標是<2.6mmol/L,

極高危人目標是<1.8mmol/L;

對於單純的高血脂,沒有合併任何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高血壓、家族史、肥胖、吸菸等因素的情況下,可以只參考化驗單。但如果是有明確的心腦血管疾病,那麼低密度脂蛋白要降在1.8以下,而不能參考化驗單的3.4。對於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等高危人群,需要根據情況把低密度降低到2.6以下。周先生本身得過心肌梗死,所以周先生的正常目標是低於1.8,而不是化驗單上面的低於3.4。


第一,不同人群低密度脂蛋白的標準不同,這一點要明確。

第二,有一部分人即使血脂達標,也不能停藥,那就是有明確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因為他汀藥物不僅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從而減少血管垃圾產生,更主要他汀具有穩定斑塊的作用,斑塊破裂就會形成血栓,血栓就會引起心肌梗死或腦梗死,所以他汀能預防心肌梗死和腦梗死。故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絞痛、支架搭橋術後的人是不能停用他汀的。


總之,血脂正常後能不能停藥,第一要看具體哪一項血脂,第二要看是否合併心腦血管疾病。


心血管王醫生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如今高血脂發病率很高,尤其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後,高血脂變得特別普遍,那怎麼辦呢?



飲食清淡加降脂藥治療,可是血脂降下來還需要吃藥嗎?



血脂降到正常範圍是否需要吃藥與你的基礎疾病密切相關哦,這個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說如果你既往有腦梗塞病史,那麼,我們臨床中要求強化降脂治療,什麼意思?



強化降脂簡單來說,因為你的基礎疾病特殊,你需要把血脂控制的更為嚴格,把血脂降的更低,比如正常人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1 mmol/L,那麼對於強化降脂來說,就需要降到2.0甚至1.7mmol/L以下。



哪些疾病需要強化降脂呢?包括既往有冠心病、糖尿病、腦梗塞、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房顫、高血壓等等疾病。有這些疾病的人是需要強化降脂治療哦!尤其是有腦梗塞的患者要加強預防,除了降脂治療,還需要預防血栓形成,預防腦梗復發!


杏仁健康


長期服用降脂藥的患者會產生這樣的疑問:“複查血脂範圍已經正常,為什麼還需要繼續吃藥?”其實化驗單上的範圍是對於未患疾病人而言的,對於已患病人群需要“更嚴格”的把控指標。

血脂高於多少才算高?

血脂的主要檢測指標有: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危害最大,是血脂檢查的重要參考指標。易導致血管壁形成斑塊,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降至“正常範圍”,仍需服藥的特殊情況:

1、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2.6 mmol/L

2、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1.8 mmol/L

3、冠心病、腦梗、心梗患者:一直服用

雖然血脂正常值為<3.4mmol/L,但對患者來說還是相當高的。只要血脂仍然超過上述指標,均需要堅持服用降脂藥。其目的是降低血脂和穩定斑塊,目的在於延緩動脈硬化。


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健安生活】!

存疑的心腦血管疾病及用藥知識,可關注後邀請小編回答~


健安生活


從您的這個問題中其實能發現一個問題,您一直在進行降血脂治療,只不過現在是將血脂降到了正常範圍了,所以才會有此一問,其實更重要的問題是:您是為什麼進行降血脂治療的?

單純的血脂升高 也就是說沒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疾病,只是在體檢時發現血脂增高,比如甘油三脂大於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大於3.37mmol/L等,一般要進行三個月的生活方式干預治療,即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等,如三個月後血脂仍達不到正常值,則需要服用降脂藥治療,直至降到正常範圍後,可停用降脂藥,但必須堅持生活方式干預治療。

患者基礎性疾病的血脂升高 比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因為血脂異常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而動脈硬化是造成上述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對血脂的控制要求更高,降脂目標並非是正常值,尤其是對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要求更嚴格,目標值是:

  • 心腦血管病者低密度脂蛋白要小於2.6mmol/L
  • 糖尿病、高血壓者低密度脂蛋白要小於1.8mmol/L

這些患者一般要求長期服用他汀類降脂藥,且應當長期甚至終生服用,如何降至目標值後停藥1-2周,血脂即會再次升高,大大增加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因此應當堅持用藥治療。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關注並留言交流,一起學習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當然不是,正所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有些患者本身血脂非常高,通過定時服用藥物,比如他汀、貝特,將血脂控制在了正常範圍內,這種情況下的血脂是虛假性的,不應該隨意擅自停藥。


降血脂是長期持續的過程,如果患者沒有其他問題,可緩慢減少藥量,如果血脂升高,必須恢復藥量。


如果患者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時,並且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即使血脂正常,也推薦長期服用他汀等降血脂藥物,畢竟他汀除了可以調節血脂外,還可以穩定斑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幾率。

(本文由羅民教授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進行刪除。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私聊聯繫,共同探討。關注本文作者,獲取更多醫學知識,歡迎點贊、評論、轉載,共同進步)


羅民教授


您好,感謝提問。簡單回答您:血脂在正常範圍內,不一定不需要服用降脂藥物,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如下,幫您具體分析。

血脂是血漿中的膽固醇(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甘油三酯和類脂的總稱,而所謂高血脂血癥,即包括高膽固醇血癥、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LDL-c)、高甘油三酯血癥、和混合型高脂血症4種基本類型。

不難看出,簡單來說,血脂包括了兩個指標,一個是膽固醇,一個是甘油三酯。如上兩個指標,哪個高了,哪個也就是高血脂。醫學研究表明,高血脂是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目前的研究主流基本都集中在“壞膽固醇”—低密度蛋白膽固醇LDL-c 身上,這點毋庸置疑,高LDL-c能顯著增加冠心病的發病風險,通常情況下,冠心病患者的LDL-c水平越低越好。

基本上所有的冠心病患者,不管血脂高低,都需要降脂治療的。而我們常見的降脂藥物就是他汀的藥物,代表藥物有阿託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這就回答了您所提問問題的一個方面了。

如果是體檢的話,就意味著您可能沒有罹患任何心腦血管疾病,如果血脂在正常範圍內的話,一般是不用服用降脂藥物的。但是,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即您有無症狀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如輕度的頸動脈狹窄, 這個時候呢,也需要服用他汀類的降脂藥物。

總而言之,是否服用降脂藥物,並不是看是否在所謂“正常”的範圍之內,而是要看疾病的危險分層,而這個工作,就交給醫生吧。


惠大夫在江湖


血脂體檢結果範圍是指正常人群的血脂水平,如果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有高位因素,那麼血脂水平,就不能參照體檢報告血脂水平,而應該根據心血管風險進行調控了。並且血脂水平主要控制低密度脂蛋白及總膽固醇的水平,

先明確血脂危險分層及達標值:心血管危險分層為:極高危、高危、中危及低危,簡單來講,四類人群主要為:極高危的人群主要包括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心梗)、穩定性冠心病、血運重建術、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等;高危人群包括:(1)LDL-C≥4.9mmol/L或TC(總膽固醇)≥7.2mmol/L,(2)糖尿病患者且血脂水平為1.8 mmol/L≤LDL-C<4.9 mmol/L(或)3.1 mmol/L≤TC<7.2 mmol/L且年齡≥ 40 歲,(3)高血壓合併2~3個危險因素的患者(危險因素包括吸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中危人群包括:高血壓合併2個危險因素或僅有3個危險因素的人群;低危患者主要是有1~2個危險因素的人群。

低密度脂蛋白達標值為:極高危患者LDL-C控制在1.8mmol/L以內,高危患者控制在LDL-C控制在2.6mmol/L以內,中危和低危控制在3.4mmol/L以內。

對於極高危人群應該立即啟動他汀降脂治療,因為極高危人群大部分均有動脈粥樣硬化,可能動脈內有斑塊,他汀不僅可以降脂,而且可以穩定斑塊,甚至逆轉斑塊的作用,對於這類人群不建議停用他汀,建議長期服用。高危人群及中危人群根據具體情況服用他汀,並且血脂達標後建議長期服用。研究顯示他汀在卒中、老年人、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中均有臨床獲益。低危人群應首先啟動生活方式和飲食控制血脂。高危、中危及低危人群如果停用他汀,因長期監測血脂,通過生活方式及飲食使血脂達標。重要提示,血脂達標是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