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想做綜合飲料企業,華潤怡寶和農夫山泉的差距為何越來越大?


文 | 張夏雨


在市場份額超過20%、營收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華潤怡寶想要成為一家綜合型飲料公司。畢竟,一款年銷售超過10億的飲料,恰如香飄飄的meco、統一的阿薩姆,足以成為企業當年增長的主要拉力。


01 、新品“發力”


華潤怡寶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怡寶,怡寶指“怡寶”品牌)正在把資源向飲料業務上傾斜,以實現成為一家綜合性飲料公司的目標。


僅在2019年,華潤怡寶上新了無糖原味茶飲料“佐味茶事”、瓶裝奶茶“願事之茗”、果味飲料“葡萄假日”三款全新產品;推出FIRE咖啡兩種口味:雙倍咖啡拿鐵和冷萃黑咖啡,蜜水三種口味也在全國上市。


可以說,華潤怡寶的飲料版圖正持續拓展中。


“佐味茶事”是華潤怡寶首次殺入茶飲領域的產品。2019年夏季來臨前,“佐味茶事”在素有飲茶習慣的廣東地區“小試牛刀”。終端,佐味茶事售價每瓶6元,有烏龍茶和紅茶兩種口味,主打0糖0脂0碳水化合物,號稱“一杯好茶,為一蔬一飯增添三分清爽”。


想做綜合飲料企業,華潤怡寶和農夫山泉的差距為何越來越大?


看起來,這是款與可口可樂淳茶舍、農夫山泉東方樹葉和元氣森林燃茶類似的無糖茶飲料,差異在於,其聚焦餐飲飲用場景。根據瓶身信息,該產品的加工生產委託給了東洋飲料(常熟)有限公司,即給伊藤園、三得利、元気森林等品牌做代工生產的飲料企業。


至於“葡萄假日”,“跑”出了銷量。


據報道,2019年3月,葡萄假日在自販機渠道試銷,在無任何推廣支持的情況下,該產品一躍成為鋪貨售點內單機平均銷量最高的飲料,讓葡萄——這個在調研中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口味逆襲成為“新星”。

想做綜合飲料企業,華潤怡寶和農夫山泉的差距為何越來越大?

到了冬季,華潤怡寶再推奶茶飲料新品“願事之茗”,2019年11月初,在上海全家首發上架。試銷期,多以5元換購的促銷策略吸引消費者。


“產品調和了三種高香紅茶:中國祁門紅茶、印度大吉嶺紅茶、錫蘭烏瓦紅茶。加入了牛乳,使茶味香醇,奶味濃郁。”其介紹如此描述。


想做綜合飲料企業,華潤怡寶和農夫山泉的差距為何越來越大?

奶茶的確是去年銷售表現較好的品類。去年,阿薩姆以近50億的銷售額穩居奶茶品類包裝飲料之首,香飄飄meco果汁茶、牛乳茶有著市場較為關注的成績和讚譽。


拓展飲料線、多品類共同發力,儼然成為華潤怡寶本階段重要的發展策略,如若順利,也將是華潤怡寶邁向另一個100億的基礎。


“飲料的利潤率很高。而且,儘管不斷有新的產品湧現,但大單品都有較長的生命週期,品牌便成了其最大的護城河。維護住品牌優勢,相關產品在食品飲料行業就可以長期賺錢。”一行業人士評價道。


02 、二次“出擊”


怡寶並非首次征戰飲料市場,近兩年陸續推新,或源於集團重視,即飲料生產部和研發部的成立。


早於2011年,華潤怡寶便與日本最大的食品飲料公司麒麟控股正式牽手,雙方分別持股60%、40%,華潤怡寶加速進軍包裝水以外的軟飲料市場。


成立合資公司後,華潤怡寶順勢推出了FIRE火咖、魔力維他命水等在日本市場得到驗證的產品。


儘管多有佈局,但彼時,包裝水行業迎來飛速發展時期,華潤怡寶一方面要接住市場擴容紅利,另一面還要與競品在終端打一場場爭奪戰,重心也自然偏向包裝水方面。


數據顯示,2012年,華潤怡寶包裝水市場份額為8.5%,超過了可口可樂7.9%的排名,名列第三。那一年,中國包裝水超過了碳酸飲料成為軟飲料中市佔率第一的子行業(或品類)。


到了2015年3月,華潤怡寶市場佔有率提升至17.1%,一舉取代康師傅坐上包裝水老二的位置;直至當下,怡寶包裝水市場佔有率超過21%,佔據頭部銷售額。


歐睿國際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包裝水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1061.4億元規模已經增長至2018年的1830.9億元,預計到2023年這一規模將增長至2435.6億元。


巨大的市場,令諸多企業紛紛駐足。告別包裝水市場三年的樂百氏,決定恢復包裝水業務;伊利長白山天然礦泉水項目啟動;休食龍頭好麗友、科技龍頭小米也想在包裝水行業分一杯羹。


可背景是,連續4年,中國包裝水市場前六強所佔權重已近八成,留給散兵遊勇的份額相當有限。2018年,華潤怡寶包裝水佔比為21.3%,排名第二。


想做綜合飲料企業,華潤怡寶和農夫山泉的差距為何越來越大?


也就不難理解,至2017年,華潤怡寶轉頭將精力放到飲料,成立飲料開發部、生產部,這也意味著,怡寶的飲料事業將開啟下一個篇章。


2017年,華潤怡寶試圖重新梳理經營多年的魔力維他命水——提出“補充氨基酸”的概念,與競品補充“維生素”、“牛磺酸”做了區分,還隨包裝水捆綁贊助各項馬拉松賽事。

2018年,華潤怡寶有了果味飲料“蜜水檸檬”、乳味飲料“小主菌”、“Bottle-Can 冷萃黑咖啡”三款新品。2019年,華潤怡寶則有“佐味茶事”、“願事之茗”等新品。


想做綜合飲料企業,華潤怡寶和農夫山泉的差距為何越來越大?


嫁接了麒麟公司的研發能力,再加上多年累計的自有渠道能力,華潤怡寶全面豐富了產品線,完成了從單品類到多品類的過渡,貫徹“從區域到全國、從單品到多品,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綜合飲料企業”戰略的謀定而後動。


不同於同行一次5、6款新品的大手筆,華潤怡寶對推新比較謹慎,到2018年底,在售的SKU是19個。產品研發和策略,圍繞的關鍵詞是:“中產階級的消費需求”“品質”“高毛利”。


根據華潤怡寶發佈的行業報告,部分飲料產品獲得了一定的市場反饋,比如,截至2018 年底,蜜水檸檬在傳統銷售渠道整體翻單率超過49%。


03 、怡寶“單薄”


從經營情況看,2018年後,怡寶“純淨水”品類第一的位置愈發難以撼動。


數據顯示,華潤怡寶2018年營收104.35億元,同比增長4%,淨利潤7.27億元。至於包裝水,終端銷量增速超過 10%;市場佔有率居農夫山泉之下,百歲山之上。

35年前,華潤怡寶作為純淨水品類引領者的角色進入飲用水行業,在全國首推包裝飲用水。而今,“怡寶”二字儼然已經成為2元價位(555ml)純淨水的代名詞。隨著包裝水地位的穩定,華潤怡寶探尋未來發展空間的壓力陡然增加。


不過,並非只有跑到別的賽道一種辦法。


面對消費升級和中高端礦泉水的市場衝擊,相較於華潤怡寶,農夫山泉的產品線在縱深和概念、宣傳方面,或許更勝一籌。


以農夫山泉為首,包裝水業務細分化、差異化日益凸顯。如推出母嬰水、氣泡水、兒童水等功能性產品以迎合不同的消費需求,在不同的價格區間佔住市場。


去年,農夫山泉推出的“鋰水”,便是主要面向中老年消費人群的產品,535ml的規格售價為5元左右。不難看到,農夫山泉的產品推廣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即新品先行,此後對產品進行“蓄水”——通過自證以及旁證,觸及目標消費人群,累積市場認知度,等待“聚集兵力進攻”的契機。

想做綜合飲料企業,華潤怡寶和農夫山泉的差距為何越來越大?


此外,崑崙山表現出彩,年銷售額突破10億規模,產品注重通路渠道的精耕細作。主做礦泉水的百歲山,也“越戰越勇”,實現了市場份額“三級跳”,依次超越冰露,娃哈哈和康師傅,以10.1%的市佔率擠進中國包裝水品牌銷量的前三。


“包裝水市場仍是未完全開採的富礦。未來國內包裝水行業進一步壯大是不爭的事實,競爭的加劇也就成了必然。”一觀察人士指出。


從宏觀上看,中國飲用水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中低端佔比約70%。但隨著消費升級,高端水的增長空間更大。2017年和2018年低端純淨水增速為11%、5%,而更高端的礦泉水增速則分別為17%和10%。

面對消費升級和中高端礦泉水的市場衝擊,儘管早於2010年,華潤怡寶便收購了“加林山”(珠海市永隆加林山礦泉水限公司),以擺脫單一純淨水業務。但之後,除了增加規格、通過各類體育比賽項目“刷臉”外,華潤怡寶的“動作”並不似農夫山泉、百歲山那般豐富。


至於飲料事業,“隨著街頭小店、便利店的普及以及茶飲店的興起,飲料行業進入群雄逐鹿階段,競爭選手增加的同時,也打開了行業賽道。不過市場空間的增大,並不會讓這碗飯更好吃。今天,消費者的變化非常快,產品的生命週期在不斷縮短。這對各家企業而言都是巨大挑戰……”有評價認為。

2004-2017年,怡寶人通過數十年的拼搏將產品從廣東輻射到全國,取得了行業第二的位置,也得到了一句“華潤怡寶有令市場印象深刻的非怡寶品牌嗎?”,而這個答案,或會在這幾年得到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