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江蘇去年GDP99631.5億元, 蘇北五市全進入高鐵時代!

1月22日,江蘇省統計局官網發佈了“2019年江蘇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按照2020年1月開始實施的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新方法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核定江蘇省2019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為99631.52億元,增長6.1%。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296.28億元,增長1.3%;第二產業增加值44270.51億元,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51064.73億元,增長6.6%。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802.36億元,增長2.0%;考慮到國家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因素,同口徑增長12.6%。

具體看,江蘇全年淨增高新技術企業近600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2.4萬家,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及在孵企業數均保持全國第一,區域創新能力繼續位居全國前列。“放管服”改革成效顯現。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84.1萬戶、平均每天5044戶,其中企業54.3萬戶、平均每天1488戶。全年新增減稅降費2200億元。

徐宿淮鹽鐵路、連淮鐵路建成通車,蘇北五市全部進入“高鐵時代”,南沿江城際鐵路、鹽通高鐵、連徐高鐵一大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加快建設。綠色江蘇建設有力推進。全年高耗能行業投資同比下降10.4%,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火力發電投資分別下降28.3%、23%、32.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能源發電量為64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4%。

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調查資料和國家統計局制定的普查年度核算方法,對2018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主要結果為:2018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為93207.6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612.2億元。修訂後的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141.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2129.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6936.5億元。

總的來看,2019年全省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取得積極進展。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全球經貿發展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經濟運行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