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這4項"尿液檢查指標"比化驗"尿蛋白與血肌酐"能更早發現腎病

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平均壽命的延長及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慢性腎臟病人數也在持續增加。據估計,目前中國已有1.2億慢性腎臟病患者,然而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非常低,不足10%,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腎病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腎病。這就會給如昨天《腎為先》公眾號的文章中提到的那位帥小夥子小蘇患尿毒症埋下了隱患。

或許,小夥伴們對各種慢性疾病的認識只侷限於疾病本身或僅限於對原發器官的破壞,而忽略了慢性疾病對其他器官的長期影響及併發症,尤其是心腦腎等重要臟器日積月累的損傷。心腦併發症容易引起人們的重視,而腎臟損害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目前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除了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外,約有30%的糖尿病患者和9%的高血壓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的腎臟損傷。因此,如能做到全民體檢及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儘早接受腎病篩查,將有助於早期發現腎臟疾病,以及時治療,或可逆轉腎臟損傷,從而可以避免進展成為更嚴重的終末期腎病(尿毒症)。既然如此,究竟什麼樣的檢查指標能夠幫助我們發現早期腎病?

這4項


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相關研究表明:在慢性腎臟病的發展過程中,最先出現內皮功能障礙,其次是微量蛋白尿,然後才能檢測到尿蛋白加號(PRO +—3+)、血清肌酐(SCr)升高、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等變化。因此,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是評估和發現早期腎臟損傷的良好指標。由於腎單位受損部位不同,與腎臟結構和功能受損較為密切的微量尿蛋白約有20多種。臨床上最常用的最具標誌性的能早期發現腎臟損傷的是如下這幾種尿液檢測指標。

1.尿微量白蛋白(MA)

正常情況下尿中也會有少量白蛋白存在,即為尿微量白蛋白;如果檢測顯示尿微量白蛋白上升,則意味著腎臟損傷。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的異常升高比例遠高於尿蛋白陽性比例,且隨著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長而逐漸升高。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者及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都應該檢查尿微量白蛋白。而高血壓患者出現尿微量白蛋白異常升高的概率也明顯高於血壓正常人群。有研究提示:1級高血壓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尿異常的比例約為1/5;而3級高血壓患者中,這一比例上升到了100%。然而,1級與3級高血壓患者尿常規中尿蛋白加號的陽性率分別約為0%和1/2。而其它各種慢性腎臟病患者也可以通過早檢測來發現早期腎臟病變。

2.尿微球蛋白(MG)

尿微量白蛋白異常升高多顯示為腎小球的損傷,而腎臟的損傷不僅僅侷限於腎小球,還包括腎小管損傷。尿α1-微球蛋白與β2-微球蛋白是優秀的腎小管損傷標誌物。其在血液中含量穩定,分子量小,可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絕大部分被腎近曲小管重吸收而分解,因此當尿微球蛋白在尿液中出現時,提示腎小管受損傷。

3.尿免疫球蛋白G(IgG)

免疫球蛋白G屬於大分子蛋白質,是分子篩屏障的標誌物。如果尿中出現免疫球蛋白G,則說明腎小球濾過膜嚴重受損,尿IgG也是提示腎功能惡化的指標。

4.尿轉鐵蛋白(TRF)

還有比尿微量白蛋白更敏感的指標嗎?相關研究發現,尿轉鐵蛋白比尿微量白蛋白更敏感地檢測早期腎小球損傷的標誌物。尿轉鐵蛋白與微量白蛋白均帶負電荷,都屬於小分子蛋白質。在糖尿病腎病早期,尿轉鐵蛋白受體受非酶促糖基化作用的影響較小,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標本中轉鐵蛋白的陽性率略高於尿微量白蛋白,更顯著高於尿蛋白定性檢測。因此,尿轉鐵蛋白檢測也是早期發現腎病的很好指標。

這4項


尿常規中尿蛋白加號(PRO +),腎功能中的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及腎小球濾過率(GFR)是判斷腎臟損傷的傳統指標。然而,由於慢性腎臟病大多起病隱匿,知曉率極低,當檢查尿蛋白出現大量蛋白尿時,腎臟損傷已明顯受損,尤其當腎功能的BUN與SCr升高時,腎臟病變已經相當嚴重,甚至不可逆轉。因此,通過尿液的如上無傷檢測指標,可以及早提示腎損傷的發生,從而可以早早發現腎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