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沒交100元材料費,幼師將孩子叫上臺“羞辱”,家長:不接受調解

引言

現在幼兒園的教育不僅僅是關注孩子的知識教育,還更關注孩子的人生健康心理教育。很多幼兒園除了平時的教學之外還舉辦了很多活動。

有的幼兒園就舉辦了關於生日會的活動,但是有利也有弊,有的家長支持,孩子可以在幼兒園學習與其他小孩分享。有的家長反對,不想孩子在外面過生日。

李女士最近就遇到了關於幼兒園活動的衝突問題,之前幼兒園老師要求每個家長繳納100元的材料費,讓孩子在班級中過生日。

沒交100元材料費,幼師將孩子叫上臺“羞辱”,家長:不接受調解


可是李女士並不想讓孩子在外面過生日,於是就和老師說了,這個費用不交了,孩子也不參加這個活動。

可是這天李女士的孩子哭著回來,說其他孩子都有生日禮物,就自己沒有。

李女士聽到之後十分心疼又惱火,就找了老師詢問。

沒交100元材料費,幼師將孩子叫上臺“羞辱”,家長:不接受調解


結果老師說自己是出於好心,即使孩子沒交錢,但是還是讓孩子參加活動了,只不過是每個孩子上臺都會有禮物,因為李女士沒交錢,孩子上臺就沒有拿到禮物。

就是這樣才惹怒了李女士,認為老師這樣是在羞辱孩子,就是把孩子沒交錢讓其他學生都知道。

可是老師卻不想因為這個事情把孩子晾在一邊,反而儘量的帶動孩子一起參加遊戲。

沒交100元材料費,幼師將孩子叫上臺“羞辱”,家長:不接受調解


這件事最終鬧到了校方,李女士也強硬表示不接受私下調解,必須當著眾多家長給個說法。

所以這就出現了家長和學校之間產生的分歧,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參加學校的活動,可是學校的活動出現了,就會有一定的意義和要求,這個時候就會引發爭吵和分歧。

沒交100元材料費,幼師將孩子叫上臺“羞辱”,家長:不接受調解


那麼要想不讓分歧影響到受教育的孩子,家長和學校怎樣做到相互理解?

為何現在家校衝突頻發?

1、教育模式不同

家庭的教育往往是有針對性的教育,通常能夠看到孩子的優缺點去採取教育措施的。可是學校的教育是集體教育,是在一個集體中學習知識的過程。

由於兩者的教育模式不同,就會引發雙方的矛盾和衝突,所以家長和學校之間的衝突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於教育模式不同而引起的。

2、教育觀念不同

家長覺得孩子只有一個,面對孩子的教育通常是獎大於懲,教育觀念也是以包容為主。

可是集體教育,在學校是獎懲並施,面對孩子犯錯或者孩子表現好,都有一套專門的制度去實施。

這就是在教育觀念上的不同也常常會引起衝突,家長認為學校不應該懲罰孩子,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可是學校卻認為孩子需要表揚和懲罰共同實施,才會有進步。

3、互不理解

家長通常太過於寵愛孩子,面對孩子的事情上是一味地包容和關心,在家長面對集體教育的問題上,通常會更關注自己的孩子,有的時候還會責怪老師沒有多關注自己的孩子。

可是老師不僅要照顧全班,還要管理其它的事情,這樣自然就不能如家長的意願,同時還會在意家長過度的關心孩子。

這就是由於雙方互不理解所導致的,家長和老師之間沒有達成一個共識。

沒交100元材料費,幼師將孩子叫上臺“羞辱”,家長:不接受調解

沒有做好家校溝通多孩子的影響?

1、影響孩子學習

家長如果一味的選擇自己的教育方式忽略學校的建議,孩子在學校和家庭接受的教育得不到統一,常常有分歧。

這樣會大大的影響孩子的學習,這就是由於家長不信任學校的教育,通常自己給孩子出主意,可是孩子又要面對學校的教育。這樣會讓孩子兩難,不知道究竟如何去學習。

2、影響孩子與老師的關係

家長和學校的分歧,常常會具體到家長和老師之間的分歧。如果家長不體諒老師,並且不信任老師,在孩子面前,老師無法樹立一個有威信的形象。

同時老師也會對這個學生的形象非常差,因為有一個不信任自己的家長。自己也會樹立一種排斥的情感在孩子身上。

3、影響孩子價值觀

有的時候家長和學校的關係,也是家長和其他人相處的關係,這個時候常常會影響孩子的很多方面。

在家長和學校的溝通上面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孩子會受到這種影響,他們也會不自主的模仿家長的行為。

這樣在孩子與別人溝通的時候,他們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都會受到影響。

沒交100元材料費,幼師將孩子叫上臺“羞辱”,家長:不接受調解

如何做好家校溝通?

1、多溝通,多理解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橋樑是溝通,在面對家長和學校的問題上,一定要多溝通,多交流,讓雙方都能夠理解對方。

其實很多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衝突的原因就是雙方之間缺少溝通,讓彼此都不瞭解對方的想法,都無法知道自己的問題。

2、利用網絡

隨著網絡的發展,我們與學校的溝通也可以多元化,除了平時的電話溝通,可以用聊天軟件和老師聯繫。

這樣的聯繫會更加密切,同時更加隨時隨地,不光是信息,還可以視頻語音等等去了解孩子在家在學校的情況。

3、參加走訪溝通

可能由於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很多學校一學期舉辦家長會的次數非常少,因為家長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

這樣就會導致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直面交流機會減少,老師無法全面的瞭解家長,不知道孩子在家庭的情況,家長也無法瞭解老師,不知道老師的教學方式。

所以要增加走訪溝通,這是雙方的,老師可以去家庭走訪,家長也可以增加去學校走訪的次數。

在孩子教育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不同的角色,在這些角色裡,家長扮演著互相引導的重要角色。

這裡提醒大家,如果還是遇到和學校的教育發生衝突,一定要記得多溝通,多理解,不要採取極端的處理方式。

沒交100元材料費,幼師將孩子叫上臺“羞辱”,家長:不接受調解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沒交100材料費,家長和老師發生衝突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在面對和孩子老師交流發生衝突時,大家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這裡是小麗兒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