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在風景秀麗的富春江南岸,仙霞嶺餘脈龍門山下,有一座極具歷史滄桑感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它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傳統文化村落,它還是三國霸主孫權的故里。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裡的龍門,既不是龍門石窟,也不是龍門客棧,而是擁有上千年曆史的龍門古鎮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神奇龍門古鎮,孫權故里迷陣。公元980年,孫權後代第27世孫孫忠首遷龍門,其族人在此聚居,繁衍後代,現今有7000餘人,其中90%以上均為孫姓。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來自湖北武漢的旅遊達人(從右至左):@魚遊天下、@武漢熱點、@楚遊天下、@一個傾聽者的聲音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裡就是景區的入口,門票價格為80元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在古鎮的巷子裡,一座不起眼的古宅,竟然掛著“工部”的牌子,眾所周知,工部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建設部,在這個小巷子裡,怎麼會有工部呢?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原來,此地工部又稱“冬官第”、“承恩堂”,初建於明,後毀於戰亂。

承恩堂前有“工部”牌樓,為孫權第41世孫孫坤的後裔所建。孫坤,系明朝永樂初年工部清水吏司主事,負責督造鉅艦八十餘艘,不勞死一民工,為鄭和下西洋立下功勞,但不久病故。孫坤後裔為牢記祖先的功績,獲朝廷恩准建造“工部”牌樓。工部為明朝時的六部之一,六部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也分別叫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工部就為冬官,故牌樓上有“冬官第”三字。牌樓門楣上刻有一錠元寶、筆、元寶,寓意“必定如意”,內側門上刻有“龍峰疊翠”。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東吳戰船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承恩堂內景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斑駁的古街小巷,寫滿了歷史滄桑。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長約400米的卵石古街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明哲堂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穿村而過的龍門溪濡養著千年古鎮。村民傍溪而築,濱溪而居,民風質樸淳厚,鄰里和睦可親,世襲耕讀傳家遺風。古色民居沿溪堤次第臚列,高低參差,錯落有致。區別於其他古鎮,這裡溪道兩岸自古沒有店鋪,謝絕了市儈習氣和商業的煩雜。生活在此處,清淡、安逸而單純,與嘈雜渙離,與紛亂無緣。彳亍其間,體悟山鄉古鎮的特有韻味,淳樸和親情構建的和諧氛圍讓人流連。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硯池是龍門古鎮的核心景點,每到傳統節日,會在這裡舉行節目表演。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硯池夜月:一泓清水,輕風拂動,泛起層層漣漪,水草、鳥禽點綴其間,更富靈性。月上枝頭,倒映出的依然是那輪千年前的明月,空靈、清幽。宛若一方大硯臺的池水,昭示著讀書乃是家族的最大希冀所在,沒有比高中狀元,考取功名更能光耀門楣的了。掬起一捧清泉,映出的是一代代讀書人,揹負著家庭、個人的前程,寒窗瀝血,宵夜旰食。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深長的弄巷,幽靜的庭院,構成了龍門的基本單元。數百幢明清古建築密匝匝地樹立於古鎮,由一條條鵝卵石鋪就的巷道串聯著,宛若迷宮。這或許就是孫氏家族有意而為的深不可測的意境,也把防禦意識融到了尋常的生活中。一個宏大的防禦設施,孫氏骨子中留存著東吳尚武的基因。而在深巷的那端,幽居之所,卻是別有洞天,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在五彩繽紛地上演,柴米油鹽,酸甜苦辣,讓生活有滋有味。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村裡的老人都喜歡在這裡話家常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村裡的狗子不咬人,都出來迎接我們來了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孫氏宗祠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看到孫氏宗祠門口的這對大圓石墩了嗎,其實這就是傳說中的“門當戶對”中的“門當”!

古時候的大戶人家,“門當”與“戶對”最初是指古代大門建築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戶主身份的象徵。門當原本是指在大門前左右兩側相對而置的一對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戶對則是指位於門楣上方或門楣兩側的圓柱形木雕或雕磚,由於這種木雕或磚雕位於門戶之上,且為雙數,有的是一對兩個,有的是兩對四個,所以稱為戶對。

這對“門當”直徑達99CM,是“門當”中的最高規格,也就是說,這是天子門族,配不配得上,自己掂量一下看看吧。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孫氏宗祠已成為孫氏一族尋根遏祖的舉辦地,每年在這裡會舉行一年一度的孫氏祭祖大典。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不愧是大戶人家,又是狀元,又是進士的,族裡還有當上左學士、右學士的,隨便看了一下,當上“省部級”以上大官的數不勝數。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吳大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時期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天子堂為紀念孫權而新建的一處場所。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權衡天下”四字由原浙江省委書記薛駒所題。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這個古鎮的小巷裡竟然藏著一座“工部”,原來大有來頭

龍門古鎮交通信息:

自駕車從杭州出發沿320國道南線往桐廬方向,經中埠大橋收費杭州龍門古鎮 站,前行100米道口下,8公里即可到達龍門。

前往龍門古鎮需乘車至富陽,而後轉乘到景區的巴士。富陽市區汽車西站有直達龍門古鎮的公交,5.5元/人,車程約半小時。(杭州-富陽的班車大多停在富陽新客站,可從新客站先乘3路至西站下,再轉乘公交到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