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日本多次想花大價錢買此人頭髮,中國得知後迴應:半根也不會給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歷經幾千年歷史,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寶藏。我們常說,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有很多精妙的構想與設計,是今天的新人類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當時生產工具如此受限制的情況下,究竟是怎麼完成那些宏偉巨大或精緻巧思的工程的。

或許,很多東西今天的人們可以藉助先進的科學儀器來模仿,甚至還原。但是,今天這種速成的、仿製的作品,怎麼也不能與古人的獨運匠心相提。就算是仿製做到了一模一樣,也少了最初設計者的那種心思與韻味在其中。

日本多次想花大價錢買此人頭髮,中國得知後回應:半根也不會給

古人留給我們的謎題有很多,這些大都蘊藏在文物中。對於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文物保護都是至關重要的工作。文物是一個國家文明的象徵,其中蘊藏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國家的文物繁多,祖先們留給我們許多讓我們追尋他們印跡的線索。這其中,自然不乏很多至今我們依然無法破譯的歷史密碼。

不過,讓人心痛的是,隨著近代晚清政府的孱弱,和西方列強的迅速崛起,使得近代中國滿目瘡痍。很多珍貴的文物被他國掠走,並且至今沒能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如今,在國外有時會看到一些中國文物堂而皇之地被擺放在別國的博物館中,還被外國人恬不知恥地標註為鎮館之寶,每當看到這裡,每個中國人的心裡都不是滋味。

近年來,日本多次向中國討要一位古人的頭髮。但是,如今我們國家已經日益強大,我們可以堅決地對日本無理的要求說不。然而遭到我國拒絕後,日本人依然堅持討要,並且提出向我國提供捐款,條件就是這位古人的一絲頭髮。但是,我國文物界自然對日本人這樣的行為

日本多次想花大價錢買此人頭髮,中國得知後回應:半根也不會給

背後的真實原因心知肚明。無論如何,一根頭髮絲也不會讓他們得到。這位古人,就是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保存完好程度震驚世界的辛追夫人。

春秋時期開始,古人就十分提倡喪儀。後來,一些上流社會將重視喪儀轉化到實際中來,就是為死者帶走豐厚的陪葬品。到了秦漢時期,不管是皇帝還是百姓中的富庶家庭,都會實行這一風俗。因此,許多珍貴的寶貝也隨之埋藏在地下,這當中,還包括了一些保存十分完好的古人遺體,其中,辛追夫人就是保存完好度十分驚人的一位。

辛追夫人之所以在幾千年後為世人所知,是因為她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人遺體。而且,與埃及木乃伊相比,辛追夫人的遺體保存難度更大。因為木乃伊是乾屍,而辛追夫人是溼屍。她的身份自然是十分尊貴的,她是西漢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夫人。

日本多次想花大價錢買此人頭髮,中國得知後回應:半根也不會給

當初,劉邦起於微時,為了加強自身力量,必須要拉攏各方權勢。他向那些有權有勢之人許諾,功成之時就許給他們異姓諸侯王。比如齊王韓信、淮南王英布就是例子,而長沙王是吳芮。然而真到了功成之時,劉邦又擔心起這些驕兵悍將,生怕他們日後謀反。因此,劉邦開始一一剪除。不過,在異姓諸侯王當中,也有幸存者,就是長沙王吳芮。

吳芮得以倖存,是因為在長沙國的南面有一強鄰,叫做南越。南越國兵多將廣,而當時大漢朝剛剛建立,國家還十分貧窮,根本討伐不起。因此,劉邦只好留下長沙王吳芮,好對南越國起到一個牽制作用。但是,劉邦又不能真的放心吳芮,畢竟他手握重兵,哪怕自己能夠震懾住他,但是一旦在自己去世之後,難保他不會危害到自己的兒子。因此,劉邦想了個辦法,就是在他身邊安插一個重臣,時時監視他。這個人,就是丞相利蒼,也就是辛追夫人的丈夫。

日本多次想花大價錢買此人頭髮,中國得知後回應:半根也不會給

當丈夫被派往長沙國時,辛追夫人隨著丈夫一起赴任。一直到公元前165年,辛追夫人去世,此時,她已經在長沙生活了三十年。

1971年,馬王堆附近的小山坡要改造為地下醫院。在施工時,工人們意外發現了一處塌陷。他們不敢擅動,用工具試探時,發現裡面冒出了難聞的氣體。這時候,他們向上級彙報,當地考古部門立馬來到現場。憑藉多年工作經驗,他們認為此處必然有大規模的古墓。

果不其然,1972年,專家在這裡發現了辛追夫人。

當時,她就躺在棺槨中,墓中溫度恆定,在厚厚的包裹層下,墓中也沒有溼氣滲透進來。被發現時,辛追夫人還像是睡著了一般,面容清楚,甚至頭髮都沒有失去水分而枯燥。後來我們知道,她去世時大約50歲左右的,身高大概1.54米。

日本多次想花大價錢買此人頭髮,中國得知後回應:半根也不會給

去世時,她可能是因為患病,因為身上發現了血吸蟲卵。這種病被稱為“日本吸血蟲病”,因為當初人為最早是日本人在1904年發現這種疾病的。可是,正是辛追夫人的出現,才印證了早在2000多年前,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已經有了對血吸蟲病的診斷。

辛追夫人的出現引起了世界轟動。美國人提出要用登月艙中攜帶的種子交換她的幾根頭髮,而日本人則提出向我國考古界捐款,只要拿到她的半根頭髮。可是,這些要求被我國一一拒絕了。畢竟文物是一個國家文明的象徵,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