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痛風能斷根嗎?

祥榮家老三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痛風。


在瞭解痛風之前,我們先要了解高尿酸血癥,為什麼?因為高尿酸血癥的下一步就可能是痛風,而痛風的前奏可能就是高尿酸血癥。


那什麼叫高尿酸血癥?顧名思義,就是血裡面的尿酸升高了,很簡單。這跟高脂血症、血糖高、血壓高等一個道理。


那為什麼血裡面的尿酸會升高呢?


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血裡面的尿酸生成增加。另一個是尿酸排洩減少。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我那麼有錢?因為我賺錢多,花的少,所以存款多。


我們吃的食物當中,比如含有甲殼的海鮮(貝類、牡蠣、小龍蝦等)、啤酒、肉湯等都含有非常豐富的嘌呤(嘌呤是一種物質),我們攝入這麼多嘌呤,嘌呤在人體內經過代謝產生的產物就叫尿酸。所以,嘌呤吃得多,尿酸也會增多。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建議高尿酸血癥的朋友少吃海鮮、不喝啤酒的原因。


除了吃的嘌呤多導致尿酸增多,尿酸排洩減少也會導致尿酸增多。尿酸多部分經過腎臟排洩,但腎功能不全時可能會導致尿酸排洩減少,導致血尿酸增多。


除了上述後天因素會導致血尿酸偏高,先天性的遺傳性因素也會導致血尿酸偏高。後天性的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而先天性的,沒有辦法,除非重新投胎。


終上所述,大家都知道什麼叫做高尿酸血癥,為什麼會有高尿酸血癥了吧?


好的,說完高尿酸血癥,就應該說痛風了。


事實上,大多數高尿酸血癥的朋友都沒有發生痛風,所謂的痛風,一般指的是痛風性關節炎,常常是因為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地方導致局部炎症,最常見的是腳拇指(第一蹠趾關節),或者踝關節、膝關節。痛風是非常痛的。



現代醫學認為,不能。


為什麼不能斷根?很簡單,因為導致高尿酸血癥的原因非常多,還有很多原因我們並不清楚,我們也不可能一一避免,即便是這段時間尿酸控制住了,不保證下一段時間血尿酸又升高。而且,有時候痛風的發作不一定要血尿酸很高,血尿酸正常或者輕微升高的時候都有可能發生痛風。


所以,目前醫學界認為痛風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如果沒有關節損害、腎功能損害,那麼經過有效的治療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當然,不能再任性地擼串、喝啤酒、大口吃海鮮了),如果痛風累及了腎功能,出現腎功能不全,那麼預後就會比較不樂觀。


治療痛風的方法有幾個,一個是降低血尿酸(有很多藥物,但是生活飲食控制排名第一),然後是治療痛風性關節炎。


總的來說,目前醫學界治療痛風的目的有三個:1、控制高尿酸血癥;2、迅速治療痛風性關節炎;3、防治尿酸結石形成和腎功能損害。


而沒有說要根治痛風,因為我們還沒有辦法。沒辦法根治,不等同於沒得治療。事實上,絕大多數痛風都能有效治療。如果不治療,那麼可能會有嚴重併發症。


李鴻政醫生


痛風是可以治癒的。2012年,美國風溼病學會的痛風診療指南就明確提示:痛風是唯一可以臨床治癒的代謝性風溼病。得了痛風,我們一定要積極治療,控制飲食,加強運動,大部分痛風療效是很好的。


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一種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洩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屬代謝性風溼病範疇。

嚴重者可出現關節破壞、腎功能損害,甚至導致尿毒症。常伴發高脂血症、高血壓病、糖尿病、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

高尿酸血癥就是痛風嗎?

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於420μmol/L,女性高於360μmol/L。

單純高尿酸血癥對人體是無害的,當長期的尿酸增高,尿酸鹽濃度過高,形成單鈉尿酸鹽結晶,這種結晶沉積在關節、軟組織還有腎臟,就可以產生急性炎性反應,也就是痛風了。

單純的尿酸高還不能算痛風,但是有造成痛風的可能,發現高尿酸血癥一定要引起重視,認真鍛鍊,積極控制飲食,避免發展為痛風。


痛風有什麼損害?

單鈉尿酸鹽是痛風發生的核心,尿酸鹽微結晶可趨化白細胞,吞噬後釋放炎性因子,導致細胞壞死,又會釋放出更多的炎性因子,引起關節軟骨溶解和軟組織損傷,導致關節破壞。

尿酸鹽微結晶沉積在腎臟,還會造成腎臟的慢性損害,如果痛風不進行規範化治療,有10%的會發展成尿毒症。

痛風是可以治癒的。

很多患者一旦發現得了痛風就很緊張,認為痛風是治不好的。

其實2012年美國風溼病學會痛風診療指南就明確提示:痛風是唯一可以臨床治癒的代謝性風溼病。


怎麼治癒痛風呢?

造成痛風的原因是尿酸鹽結晶的沉積,尿酸鹽結晶形成的原因是尿酸濃度過高後形成的。

尿酸值控制好,結晶就可以溶解,結晶溶解了,痛風就不會對關節造成損害,不會出現關節紅腫熱痛,也不會再對腎臟造成損傷,痛風也就是治癒了。

吃了降尿酸藥以後,複查尿酸正常就可以了嗎?

我們用降尿酸藥物的目的是為了溶解尿酸鹽結晶,當尿酸濃度超過420μmol/L就會形成結晶,低於360以下,結晶就會逐步溶解。

只有長期把尿酸保持在360以下,尿酸鹽結晶才能溶解,結晶溶解完了,就代表痛風治癒了,這個過程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如果痛風時間不長,可能半年一年就可以了;如果痛風反覆發作,這個時間可能需要很長;伴有腎損害、痛風石的患者,治療週期就更長了。

要想治癒痛風,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和病程進行一個長期規範的降尿酸治療,做到尿酸值控制達標,尿酸控制的時間達標。


中醫風溼科王莘智醫生


別被誤導了,西醫能完全治好的病,不超過十種,手指頭都能數過來,所以別太相信醫院,就算你天天吃藥又怎麼樣?該痛的時候,它照樣痛,痛風的人,一般血壓都高,肝腎無法給血液清潔,血循環末梢就不到位,所以為什麼痛風都在關節,而形成結晶,久了更會形成痛風石,甚至慢慢遍佈全身,不吃藥血液循環不暢,心臟受壓大,大腦血管也容易爆裂,所以高血壓和痛風還是相關連的,都難治癒,頸椎病可以引起141種疾病,但西醫不管,頸椎病引起了心臟問題,它給你治心臟,引起高血壓,它治高血壓,引起了痛風,一樣只治痛風,所以西醫就是散打,哪痛治哪,但引起頸椎病的主要原因卻是體內五臟六腑的問題,你身上有幾種病,西醫那麼多科室,就是頭疼治頭,腳疼治腳了!不信你耳鳴,它會叫你看耳科,牙疼請你看牙科,方向都搞錯了,所以很多病難得治癒,糖尿病能治好嗎?高血壓能治好嗎?痛風能治好嗎?你身邊有這些病人的,天天吃藥,打胰島素,吃陶壓藥,吃秋水仙鹼,誰好了?最好的方法還是採用物理療法,百病源於血汙,清除體內血液垃圾毒素,打通血管保證暢通,什麼病都會好起來。


從今天開始4561388


你問的痛風能不能斷根,我從醫學角度理解應該是指的痛風能不能通過治療達到永遠不復發的地步,並且,以往沉積在關節和腎臟當中的尿酸鹽結晶,全部溶解,對我們的身體不產生任何的危害。

答案是可以。但是有可能需要長期終身服藥。

我們之所以會發作痛風,是因為我們身體血液當中的尿酸含量過高,尿酸鹽結晶析出到關節液中,刺激機體免疫系統,最終誘發急性的滑膜炎症,表現為紅腫熱痛,這就是痛風發作了。

而尿酸在37攝氏度的體溫下,血液中的溶解度約為420umol/L。這也是我們化驗單當中正常尿酸值上限420的由來。那麼,濃度一旦超過420就有可能有尿酸鹽的結晶沉積在身體裡。

不僅如此,我們的腳趾頭,腳踝,膝蓋,手肘等等關節由於皮包骨頭,缺乏肌肉和脂肪的保溫效果,在溫度變化的時候,他們最先溫度降低,關節液的溫度甚至可能僅有32攝氏度。那麼,在32攝氏度的溫度下,尿酸的溶解度僅有約360umol/。這就是藥物控制尿酸的目標值要達到360以下而不是420以下的原因。

那麼也就是說,當你長期的把尿酸控制在360以下水平的時候,我們的身體不僅不會產生新的尿酸鹽沉積,反而會把原本沉積的尿酸鹽逐漸回溶到關節液,最終吸收到血液再排出體外。

不僅是已經形成的尿酸鹽結晶,甚至連已經形成了痛風石都有可能逐漸溶解掉。

如果你能把尿酸穩定控制在300以下,那麼,這一回溶過程將大大提速。

所以從理論上講,只要你能夠把尿酸長期維持在360甚至300以下,你就能逐漸的治癒痛風。

但是問題來了,如果我們不吃藥,能不能達到這樣的狀態?

我是可以的,因為我的尿酸值只有200多,不管我怎麼喝酒?怎麼吃海鮮怎麼吃肉?哪怕再宅,不運動,我的尿酸值也都是二三百。

但是對於一個痛風患者來說,他原本健康的時候都會出現尿酸增高,痛風發作的情況,之所以能把尿酸控制下來,主要靠藥物,那麼停藥之後,他以前尿酸怎麼高上去的現在怎麼高上去。

除非他的生活狀態或者他的體重確確實實比以有了非常大的改觀。比如原本這是一個240斤的大胖子,現在他通過減肥,成功的將體重降到了160斤。並且低嘌呤飲食和規律運動,戒酒等良好的習慣已經形成,成為了他生活當中的一部分。那麼,他在停藥後,還有可能尿酸長期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最終,原本的尿酸鹽結晶全部溶解,血尿酸長時間穩定在360以下,經過醫生的判斷,可以停止用藥。並且用藥後,他仍然能保持以往改良過的生活習慣,不需要再用藥也能保持尿酸水平在360以下。

沒有尿酸鹽沉積,就不會誘發痛風。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根治了吧。


骨往筋來


痛風是尿酸鹽在關節沉積導致的關節炎症,治療痛風的關鍵在於控制尿酸水平。

本文重點介紹尿酸的形成原因和如何進行非藥物調理。

面對尿酸高,你可以選擇藥物排酸,但是目前市場上所有常見的降尿酸藥物(包括但不限於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均會對人體肝腎功能及其它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長期服藥,你的身體可能無法承受。

藥物通過一過性控制尿酸,短暫起效後被排出體外,高尿酸緊接著又捲土重來。所以藥物只是輔助,必須從根本上認識發病原因,並且最好選擇無傷害的調理方法,改變引發尿酸高的錯誤生活習慣,才能最終降伏高尿痠痛風這個惡魔!


嘌呤食物並不是尿酸高的主因。

嘌呤(Purine),是存在人體內的一種物質,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為能量供應、代謝調節及組成輔酶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表明嘌呤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人體需要。

嘌呤的合成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從頭合成途徑。肝是體內從頭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其次是小腸粘膜和胸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部位在胞液,合成的原料包括磷酸核糖、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醯胺及CO2等。
另一個合成途徑是嘌呤核苷酸的補救合成,反應中的主要酶包括腺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APRT),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HGPRT)。嘌呤核苷酸補救合成的生理意義是節省從頭合成時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體內某些組織器官如腦、骨髓等由於缺乏從頭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酶,而只能進行嘌呤核苷酸的補救合成。

這兩個合成途徑,都在證明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人體不可以缺乏嘌呤,無論是腦部、還是骨髓都有大量需求,人體多個器官都參與這一極為重要的環節。

嘌呤體外攝入影響只佔20%,內源性佔80%,所以在飲食方面不用也不能完全低嘌呤飲食。如果食物攝入不足,人體就會不斷自行合成!

過分強調低嘌呤飲食,以及通過低嘌呤飲食逆轉高尿酸都是“誤區”!

很多人包括大部分醫生對尿酸的理解還只停留在嘌呤代謝障礙上。而關於尿酸從何而來?嘌呤究竟是做什麼用的,人體為何需要嘌呤,嘌呤如何轉為尿酸?卻並未認真瞭解。

尿酸如何升高,嘌呤有什麼作用

脂肪的燃燒將釋放大量的丙酮酸,而使身體酸化,而蛋白質在缺乏糖的狀況下燃燒,也會導致身體出現大量的尿酸。另外,這些生化反應將消耗肌體內的氧氣,而使得肌體缺氧,糖在缺氧狀態下的燃燒又會引起乳酸的大量形成。

當人體長期處於壓力狀態的時候,體內的乳酸將不斷生成,人體進入缺氧狀態,糖代謝轉為無氧酵解,需要更多的嘌呤物質,參與能量的轉換和代謝需要。同時,在壓力及勞損狀態下,細胞不斷死亡,死細胞需要分解,死細胞本身含有的嘌呤物質,也會進入血液,氧化後形成尿酸。另外,氨基酸轉換過程,如果缺乏維生素B,尤其是維生素B6,就會形成大量的代謝中間產物“黃尿酸“,從而增加了高尿酸血癥的機會。

說的再清楚一點:人體三大能量營養素糖、脂肪、蛋白質在代謝時都會產生酸性廢物,人體主要能量來自於糖,如果血糖平穩,氧氣充足,糖代謝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基本不影響尿酸水平,但是如果缺氧狀態,糖代謝會產生乳酸,血糖過低能量不足時,脂肪蛋白質會參與提供能量,產生丙酮酸和尿酸。特別是嚴重低血糖和應激狀態時,會產生大量丙酮酸尿酸,應激又導致人體缺氧,加重乳酸堆積。這種代償性的能量供應方式,才是尿酸過量升高的主要根源。

Vista高尿酸調理六個關鍵:

第一:人體內合成嘌呤主要來自於肝臟,任何傷害肝臟的因素都可能導致肝功能異常,進一步導致嘌呤合成增多。脂肪肝、喝酒、熬夜、長期服藥等都會導致肝損傷。如果是中度脂肪肝,意味著有50%的肝細胞不能正常工作,極易導致嘌呤代謝紊亂。

減少精緻米麵類食物攝入。精緻米麵會快速升高血糖,刺激胰島素快速分泌,多餘糖分會轉化成血脂,這是血脂異常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以前我們吃的粗麵糙米由於富含纖維素,反而可以延緩血糖快速升高。飲食中補充富含纖維素類食物很有必要,比如雜豆,糙米,大量蔬菜。

第二:補充大量維生素B,幫助脂代謝和嘌呤代謝。維生素B是幫助嘌呤代謝的重要物質,之前在療養院慢病康復指導,我們為痛風患者提供超出正常需求6倍的維生素B劑量,用來緩解痛風,效果明顯。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有豬肝,糙米,胚芽米,麥芽,瘦肉,木耳,綠色蔬菜等。

補充一句,我們的腸道菌群如果良好,可以生產維生素B族,並能輔助消化食物、補充氨基酸和對情緒有幫助的血清素。膳食纖維和低聚糖是腸道菌群的食物,補充益生菌可以改善菌群環境,但是隻要幾片抗生素,就可以讓腸道菌群徹底破壞,吃抗生素要慎重!

每次我一提到補充維生素B族可以吃豬肝,總會引來很多質疑。如果你知道豬肝是營養素寶庫,適量吃豬肝不但不會引起膽固醇和尿酸升高,還會幫助脂肪尿酸代謝。很多醫生看到膽固醇高嘌呤高就抵制豬肝,卻不知對身體代謝有諸多益處。難怪醫生需要去進修學習營養!

第三:堅持腹式呼吸,通過腹式呼吸給身體給多的能量支持。要明白,有氧與缺氧,有19倍的能量差異足量的氧氣可以幫助身體實現正常代謝反應,避免血糖無氧酵解,也就減少了依靠嘌呤參與能量代謝。無論是正常的能量代謝還是嘌呤代謝,在缺氧的狀態下會產生更多尿酸。

很多人呼吸太淺,前半口氣還沒進去,後半口氣已經吐出來了,沒有實現氣體交換。身體實際處於長期缺氧的狀態。練習吸氣時鼓肚子,可以滿足足夠的氧氣供應。

第四,補充水分,可以有效促進尿酸代謝、緩解尿酸結晶形成。痛風患者尤其要養成經常喝水的習慣!

第五,按時吃飯,避免低血糖的發生!糖作為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低血糖發生時,只需要幾分鐘時間,就可能對身體造成致命傷害。當低血糖時,肝糖原釋放出血糖,如果持續低血糖,腎上腺素和胰高糖素大量分泌,蛋白質脂肪通過糖異生作用升糖,會產生大量丙酮酸尿酸,這種被迫進行的急救式反應甚至會導致酸中毒。

第六,消除應激反應。壓力、緊張、熬夜、酗酒、高負荷工作,低血糖,負面情緒等都是常見的應激因素,容易引發應激反應!應激反應會導致身體對能量需求大幅升高!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增加,蛋白質脂肪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出血糖為大腦和肌肉供能,也會產生大量丙酮酸尿酸,應激狀態機體更容易缺氧,又導致乳酸大量生成,造成心、腦、肝、腎損傷。多種酸性毒素集中爆發,不止是導致酸中毒的主要原因,還可能是引發腎衰竭的主因。

以上。針對尿酸高的調理關鍵是腹式呼吸、放鬆壓力、控制情緒、避免應激和注意營養補充等生活習慣。這些都是你必須掌握的調理方法,並最好能成為習慣。關於更多慢病調理可查看我的悟空問答,之前療養院指導慢病康復,全套調理方法都在裡面。在悟空的369個回答。

vista專注非藥物調理,給你的全是乾貨!


vista營養師


痛風是常見於中老年人,很難根治,向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的調理方法,很方便長期堅持。

一個是兩款食療粥,1 土茯苓粳米粥:粳米五十克,土茯苓三十克,將土茯苓入鍋加適量水煎煮開,取汁,然後再放粳米熬成粥,每日吃1劑。這個粥有解毒清熱,通絡利溼的作用。

2 赤豆薏仁粥:赤小豆五十克,薏苡仁五十克,熬粥服,每日1劑。功能:補益脾胃,利尿滲溼。

另一個是艾灸調理,灸法重點施灸阿是穴即痛點和腫脹的部位,每次20分鐘,然後加灸扶正的穴位中脘,神闕,關元和足三里。找到穴位了,每穴施灸10到20分鐘,只要堅持,用艾灸調理痛風也許是比較好的選擇。


絡穴養生課堂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專注體重管理和疾病營養治療二十年。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要說痛風能不能斷根,先要明確斷根的標準。從醫學角度理解,痛風斷根是指經過治療,痛風症狀消失,尿酸恢復正常,而且停止所有治療措施之後,尿酸仍然能保持在正常值,且痛風不復發。



再來看看什麼是痛風。痛風的根源是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形成的關節炎症。痛風是一種代謝性慢性疾病。在遺傳的基礎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導致嘌呤代謝紊亂,使得體內尿酸合成增加和或排出減少,血尿酸升高。

所有的代謝性疾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體內代謝紊亂。這種代謝紊亂是長期的致病因素影響下形成的,一旦出現代謝紊亂,要想徹底恢復非常困難,也非常緩慢。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是代謝性疾病,目前都沒有治癒的方法,絕大部分病例都需要終身治療。

痛風也是如此。痛風的治療理念是達標治療,就是長期嚴格控制血尿酸水平在標準以下,尿酸要長期低於360 μmol/L,有痛風石的患者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00umol/L以下。只要達到這個標準,痛風就基本不會急性發作。這種情況稱之為臨床治癒,但是並沒有斷根。因為臨床治癒是依靠有效治療措施維持的,一旦停止這些有效治療措施,痛風還是會復發。

有些痛風患者發作過一兩次,治療後沒有再次發作,就認為已經斷根治癒了。其實這是誤認為只有吃藥才是治療。痛風的治療包括急性發作期的藥物治療,和症狀緩解期的維持治療。在維持治療中,除了部分患者需要服藥,大部分患者是採用非藥物治療,也就是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這是維持治療當中最重要的部分。絕大部分痛風患者一旦放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痛風遲早會復發。

總結:目前痛風還不能斷根,但是可以臨床治癒。需要患者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福爸聊營養


什麼是尿酸?

血清中尿酸來源80%是體內氨基酸、核酸等分解出來,而20%是由含嘌呤或核蛋白食物代謝而來。

什麼是高尿酸血癥?

體內嘌呤經由肝臟代謝形成尿酸,最後由腎臟將尿酸隨尿液排出體外,但是,當我們體內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洩量不平衡時,或血中尿酸濃度高於可溶性等飽和點時,稱為高尿酸血癥。此飽和點受到性別、溫度、酸鹼度而影響。

正常人的尿酸值,高尿酸血癥的尿酸值

正常人每天約產生750毫克尿酸,其中約500毫克由腎臟排洩,其餘經膽汁由大腸排出體外。當男性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毫克以上,女性在6毫克以上時,就判斷為高尿酸血癥。

引起高尿酸血癥的原因

①攝取富含嘌呤或導致嘌呤合成增加等食物;②尿酸的合成增加;③腎臟排出尿酸受阻;④腸道排除尿酸受阻。

痛風的形成

若尿酸值持續過高,它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產生結晶鹽在關節腔內沉積至飽和狀態時,而發生紅、腫、熱、痛的痛風關節炎現象稱為痛風。

此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但以中年以上男性居多。痛風常常與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心腦血管病伴發。受寒、勞累、飲酒、食物過敏、感染、創傷和手術進食富含嘌呤等食物等為常見發病誘因。

痛風和高尿酸血癥之間的關係

患痛風的機率會隨著血液中尿酸濃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加。

痛風病人通常曾出現高尿酸血癥,但高尿酸血癥的患者卻不一定發生痛風。

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重要生化基礎,但痛風的患病率遠低於高尿酸血癥。80%的高尿酸血癥者可終身無症狀,稱為無症狀性高尿酸血癥。

為什麼急性痛風多在半夜發作?

急性痛風經常在半夜發作,有超過50%的病人首次發作的部位在腳大拇指第一關節處。

病人睡前或許完全沒有感覺,深夜卻被大腳趾關節處錐心刺骨的疼痛痛醒,患處紅腫,且有灼熱感。

為什麼痛風急性發作多在深夜?

有研究指出,可能由於白天活動量大時,液體堆積於關節腔內,到了晚上關節腔內的液體會被再吸收,水分的再吸收比尿酸高,因此關節處尿酸濃度增高,因而發作。但亦可能包括其他原因。

與痛風相關的生理和其他因素

①肥胖:體重減輕可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腎臟對尿酸的排洩,降低血尿酸。因此,增加體力活動與減體重是預防痛風發生的重要措施。

②鉛中毒:在鉛作業環境或使用鉛製作的酒容器易發生鉛中毒性痛風。

③尿酸排洩降低:遺傳性腎臟低排洩能力、利尿劑作用和低劑量水楊酸鹽所致尿酸排洩降低是誘發痛風的最常見原因,服用利尿劑、低劑量阿斯匹林可引起尿酸濃度突然升高,這些藥物停用可導致血清尿酸突然降低,別嘌呤或促尿酸排洩藥物也可導致血清尿酸突然降低。尿酸濃度突然變化是引起痛風的主要原因。某些急性病和手術也可導致痛風發作。

④ 過度運動、快速減肥、飢餓或脫水可能會導致過多乳酸積聚,阻隔尿酸由腎臟排洩,從而引發痛風的發作。

得了痛風,除了遵醫囑服用藥物,生活方式上的調理也非常重要。

想要控制好痛風,這8種食物最好別再碰!

內臟和魚類

痛風性關節炎無論急性發作期還是慢性期,需要注意患者應長期控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沙丁魚、鳳尾魚、鯖魚、小蝦等。這些都是痛風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所以一定要小心。

調味料

痛風患者都知道要少吃海鮮,但很多人並不知道蠔油、鮑魚汁、海鮮醬、香菇醬、濃縮雞汁等食品調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

高果糖食物

痛風患者的“敵人”除了各種含嘌呤的食物外,還有含“果糖”的食物。

痛風患者要少吃甜度比較高的水果,尤其是果糖含量較高的水果。因為血液中的果糖含量上升,會導致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此外,有的飲料中會添加“果葡糖漿”。因此,痛風患者食用前要注意看一下配料表,少吃含果糖的食物。

咖啡濃茶加重痛風

濃茶水、咖啡等飲料本身不會增加嘌呤的含量,但它們有興奮自主神經的作用,加重痛風,也可能會誘使痛風急性發作,痛風患者應儘量避免飲用。

葡萄酒

酒精對痛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酒精會促進嘌呤吸收,即便紅葡萄酒和白酒中沒有嘌呤,跟其他含嘌呤的肉類一起食用也會加重通風。另外,酒精可增進尿酸排洩,增加痛風或高尿酸風險。

種子類食物

許多人會認為說,既然葷菜中的嘌呤含量較高,那麼選擇素食總歸是不錯的選擇,但選擇蔬菜亦需謹慎。花菜、菠菜、菌類及植物的種子、乾果等嘌呤含量亦不可小覷,仍因控制攝入量。

粗糧

痛風患者忌口的食物除了常見的海鮮、動物內臟、肉湯外,主食不應該選用粗糧,如玉米、蕎麥、全麥片等。因為這些穀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對較多,過多食入會引起血尿酸升高。

西紅柿

中醫專家提醒,患有痛風的人最好少吃西紅柿,不然病情反而會加重。中醫認為痛風發病原因多由寒溼引起,所以痛風患者應注意多吃些能減輕和消除寒症的溫熱性食物,而西紅柿則屬於涼性食物,還是少吃為好。


王皮皮



明確痛風的治療目的——尿酸降到300μmol/L以下

治療痛風的目的,不是僅僅消除疼痛症狀,而在於長期地控制尿酸,持續預防疼痛復發和併發症出現。


根據《2016年中國痛風臨床診療指南》,痛風可以達到臨床治癒,治癒的標準就是把尿酸降到300μmol/L以下,把關節腔內的尿酸鹽結晶溶解和去除,並且在以後把血尿酸水平維持在這個狀態,這樣痛風的復發幾率比較小,併發症也能得到預防和控制。

①穩定尿酸水平,減少尿酸合成,促進尿酸排洩。採用飲食、運動、藥物和治療等綜合作用,儘可能減少尿酸合成,促進尿酸排洩,糾正高尿酸血癥,使血尿酸濃度經常保持在正常範圍內,以利痛風的病情控制。

②儘快控制痛風性關節炎的急性發作。一旦痛風急性發作,儘快地止痛和降尿酸治療,並努力減少復發次數,防止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形成與關節損害,保證關節功能正常。

③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尤其需要防止痛風性腎病的發生與泌尿系統尿酸結石的形成,以保持良好的腎臟功能。

④控制或糾正其他並存的代謝紊亂和疾病狀態。例如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防止它們進一步升級成為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心率衰竭、心肌梗死等嚴重併發症。

⑤穩定病人的健康狀況。增強體質,控制病情發展,使病人能正常的生活與工作。

⑥去除痛風石和泌尿系統結石,終止尿酸沉積引起的組織器官損害。已經發生皮下痛風石或關節沉積尿酸鹽的患者朋友,可以通過痛風石消融術和微創可視針刀鏡等。


痛風的治療階段——為了預防併發症和復發

一般來說,痛風的治療分為三個階段,具體如下:

第1個階段是針對痛風發作進行治療。這是緩解疼痛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這兒使用的藥物有發作之前吃的藥和發作初期吃的藥兩種類型。

第2個階段是痛風發作消失後,進入尿酸控制的初期治療。以藥物和治療為主,配合飲食療法和日常護理,時間為3~6個月。使用藥物的種類因高尿酸血癥類型而不同,原則上排洩低下型患者使用尿酸排洩劑,生成過量型的人使用尿酸抑制劑。

第3階段就是接著尿酸控制初期治療,為預防併發症或復發,而進行終身尿酸控制治療。這時的治療,可以同時採用藥物和飲食治療。


痛風的治療必須堅持終身服用藥物和配合飲食療法。部分患者尿酸穩定後,就放棄藥物為主的治療。但是,這種隨意地停藥,尿酸不久就再次升高。


正確的治療是在尿酸下降到正常值之後,醫生會允許慢慢減少藥量,在這之前則必須堅持規律服藥。住院治療期間,依據《痛風及高尿酸血癥臨床路徑(2016年版)》標準住院日為7-15天


板藍根放牛班盧浮宮


得痛風的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痛風體質。

改善痛風體質可以根治痛風。

痛風體質有三個主要體徵:

脾虛:脾虛的人容易導致體內尿酸鹽生成過多,加重腎臟的代謝,進而造成高尿酸血癥。所以改善脾虛的狀態,可以降低體內尿酸的生成。

腎虛:尿酸的80%靠腎臟代謝,經尿液排出。如果腎虛的朋友,就會導致尿酸的排洩不足,進而造成血尿酸升高。所以增強腎臟對尿酸的過濾和排洩,是解決尿酸鹽出路的一個重要途徑。

體溫低:如果說脾虛和腎虛造成了尿酸鹽濃度的增高的話,那麼過低的基礎體溫則會造成尿酸鹽在身體裡形成結晶,進而出現疼痛和痛風石。

所以,只要我們改變了通風體質的三大要素:脾不虛、腎不虛、基礎體溫不低,那麼我們就可以根治痛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