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未來10年沿海城市哪個發展最好,最快呢?

塗塗一拉莫冷


要說沿海城市之間比較,當然首先肯定是上海和深圳了,這兩個城市一個是直轄市,一個是特區,沒有其他城市可以在政策資源上能與之匹敵。所以我們就免談了,因為其他城市跟他們都不在一個平臺和起跑線上,人家沒辦法追啊。

那麼接下來比較牛逼的大連、秦皇島、煙臺、青島、南通、寧波、台州、溫州、廈門、泉州、珠海、汕頭……十多個沿海城市看看誰會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裡脫穎而出呢?限於篇幅,不一個個城市展開解釋了,我的答案是寧波!

理由:

寧波2019年的GDP就已經超越青島和無錫,排名全國12名,稅收更是遠超長沙、青島、無錫、鄭州GDP相近的城市,排名全國前十名。

同時寧波每年新增人口以幾十萬的速度在增加,沿海城市除了滬深外沒有哪個城市有這麼大吸引外來人口的潛力。

當然寧波還有十多年來排名世界第一吞吐量的最大港口(集裝箱暫列世界第三)使寧波具備了另一個天然的優勢。

再五年,寧波東到舟山、北達蘇通、西南至金華的鐵路開通後更是成為了一個交通樞紐,潛力必將更加充分的發揮出來,增速將必然更快,在總量上和青島、無錫的距離也會越來越大。能與寧波競爭GDP總量的也就長沙和鄭州之類的省會城市了吧,因為他們可以集中全省的資源,但人均GDP和收入仍然是這些省會城市望塵莫及的。



鄉哥犁拉


大膽預言:這一次世界中心將回歸東方,而東方的中心在環渤海!

縱觀中國版圖有兩大灣區,粵港澳和環渤海。粵港澳大灣區不用說了,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而環渤海且不提灣區概念,就連國內經濟圈排名也在長三角、京津冀、成渝後面。

究其原因,京津冀背靠強大政治中心,長三角坐擁中國經濟命脈,成渝中心城市樞紐,每一個經濟圈都是直轄領銜,政策先導。而環渤海雖有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但是隨著國家戰略遷移,地方固守陳規,無奈已經逐步退出第一梯隊,從山東近幾年的GDP增速情況可見一斑。

然而環渤海的地緣優勢是絕對不能被忽視的,過去幾十年,中日韓三國由於歷史糾葛、國際政治等原因一直是分分合合彼此試探的狀態,從根本上阻礙了經濟上的合作和發展。要知道一旦中日韓能夠形成更加深入的,甚至是類似於歐盟一樣的合作組織,將足以形成完虐美國的超級經濟體,(參照下圖各國GDP排名)目前中日韓自貿協定也在特朗普這位坑盟友沒商量的美國總統推動下穩步進行。

中國傳統文化裡面講大勢,世界中心迴歸東方是大勢,而東方的中心一定在環渤海。各位看官,守好你的房子和地,未來很可能那就是寸土寸金的華爾街。

關注並私信我@找房Look




找房Look


感覺希望在北方,青島。

學深圳,青島馬上步入快車道。你盡甩鍋,工資低,物價高,但是你離它而去,就極有可能是個笨蛋的選擇。還是放眼看一眼不很長遠的未來。它全面的開發海洋的能力,綜合中國第一。不信你看看中國十四沿海開放城市,哪一個能像它這樣,軍事,體育,貿易,港口,科技,生物。噢,別拉下旅遊,教育。

青島是軍港,蘇小明的軍港之夜;青島是港口,世界第七,青島是中國的帆船之都,青島是中國海洋科考母地。青島是,此處省略四個是。

青島,不為多數人知道,它還是世界財富管理中心,金融區,婷婷玉立的少女一樣的亮麗。走吧,你會後悔的!

叫我說光為一個啤酒泛起的浪漫,你也得留下來。當然,領略不了它的人還是走了吧。

青島,是未來發展最好的海濱之城,來吧,到嶗山之巔看大洋的蓬勃日出,別的地方你看的是海。嶗山之上看的是蔚藍的太平洋。

來吧,年輕的人的,青島啤酒永遠散發青春的芬芳,散發著嶄新的浪漫主義!青島和半大老頭歡迎你!


秋歌988


從世界範圍看經濟發展規律上,只要是沿海(有良港那種),未來都不會差。非要比較,只能說短期(5-10年)看政策,長期看底蘊。長期來說,大致排序應該是上海,深圳/廣州(廣深一體),寧波,廈門,青島,南通,大連,珠海,

上海排在廣深前是整個江浙安徽比廣東一省更巨大的地域人口和發展更均衡的成績熟配套產業全部以上海一城為核心。

青島大連稍靠後是因為南強北弱的狀況在未來會進一步加大,寧波廈門背靠的地域縱深和經濟規模遠比半個山東(北山東有煙臺威海)強大,況且寧波還是長三角南部經濟中心,世界第一大港(吞吐量)。南通靠後是上海的虹吸效應和寧波的替代性,以及港口城市必須要有大後方,而南通的後方是上有連雲港徐州,下有蘇錫常,簡直是無後。大連本應是前五,無奈東三省經濟之和還不如一個浙江,並且後勁乏力,因此而拖累大連這個北方明珠。珠海定位為廣深後花園,以文化休閒宜居為主。城市以小而美為其戰略定位。


國風freddy


小菜認為,未來10年,沿海城市中,深圳依託特區身份和灣區平臺,城市發展會最好、最快。

第一、同樣都是沿海城市,深圳的發展優勢在哪裡?

深圳擁有很多沿海城市不具備的比較優勢,為深圳未來10年發展插上了翅膀。

01、世界級灣區

2017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灣區經濟理念,並倡導、探索香港、澳門加入到珠三角城市群建設。

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開始進入規劃階段。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落地,深圳正式進入灣區時代。國家定位為世界第四大灣區,目標直指世界另外三大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

毫無疑問,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第一個由總理親自主導規劃,並自上而下設計的大灣區,必將獲得政策、資源、經濟、行政等各方面的支持,前景無與倫比,中國唯一!

02、深圳戰略定位

大灣區由11城組成,4個核心城市,分別是香港、澳門、廣州和深圳;衛星城市7個,分擔核心城市外溢的人口、產業和部分城市功能之類的,起到輔助支撐作用。

4核在大灣區發展中擔任不同的角色,各有偏重。香港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和國際航空樞紐中心,澳門是旅遊休閒中心,廣州是商貿、交通和綜合引領,而深圳需要承擔的引擎作用就是經濟引領和科技創新。

03、經濟實力

2018年,深圳GDP24691億,同比增幅7.5%,位居全國第三。上海GDP32679億,同比增幅6.6%,位居全國城市榜首;北京GDP30320億,位居全國城市排行榜次席。

朝前看,沿海城市只有上海暫時排在深圳之前,但增速不及深圳約一個百分點;往後看,比較接近的沿海城市只有天津,但增速很慢,沒有意外事件帶動,以後都難以追上深圳。

也就意味著,深圳已經將競爭者們遠遠地甩在了後面,前面只有上海一城。但上海的平臺是環杭州灣大灣區,國家級灣區,目標是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一開始國家定位就是世界級灣區。

也就是說,未來上海和深圳誰在沿海城市中排第一位,不再是兩城自身的比拼,而是兩大灣區平臺的競爭。從大灣區發展前景和世界灣區發展規律看,深圳趕超上海只是時間問題。

04、科技創新實力

2018年,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對全國36個省會城市及副省會城市、253個地級城市,從創新資源、創新環境、創新服務和創新績效四個維度進行了測評。

測評顯示,長三角城市群動力最強,東部城市領跑科創發展,西部城市創新發展位於中游,中部城市相對落後。

其中,深圳在2018年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二位,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居第三,天津位居第八。


圖表來源:摘自2018年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行榜

05、人口規模

過去9年,深圳年均新增常住人口45萬;過去4年,深圳年均新增常住人口50萬,是全國新增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

2018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302.66萬,同比新增49.83萬,城鎮化率100%,全國第一個完全城鎮化的城市。

綜合城市發展平臺、城市定位、經濟實力、科技實力、人口趨勢5大城市發展核心要素,沿海城市中,深圳實力在未來10年中幾乎沒有對手。

第二、跟深圳比,上海的劣勢在哪裡?

不可否認,在沿海城市中,目前只有上海還在深圳的前面;短時間內,深圳也無法超越上海。但中長期看,深圳超越上海只是時間問題。

01、城市發展平臺

前面已經說了,深圳的城市發展平臺是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灣區;雖然也是目標世界級灣區,但我們都知道,有香港和澳門帶動,加上廣州和深圳,只要組合起來就是世界第四大灣區,“實力不允許啊!”沒有懸念。

上海的發展平臺是環杭州灣大灣區,上海是接受浙江邀請,被動加入進去的。這個灣區內部現在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誰是灣區老大?誰是副中心?產業如何分工?城際交通如何配置?等等問題。

兩大平臺的主要區別,前者是自上而下規劃的,總理親自牽頭搞,有點致敬鄧小平的意味。

後者國家規劃是長三角一體化,裡面包含有南京;但浙江提出了杭州灣大灣區方案,浙江幾個“小弟”加一起,體量跟上海差不多,更不要說跟粵港澳大灣區比。於是,邀請了上海進來,也圈進了江蘇的蘇錫常三城,GDP加起來達10萬億級,體量跟粵港澳大灣區差距不大了,這個方案才成型。名稱也在浙江方案基礎上加了一個“環”字,體現地域差別。

可見,環杭州灣大灣區是自下而上來的,有些問題不好解決,關係不好理清,這就決定了兩大平臺的發展進度和前景。

02、科創實力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數據顯示,深圳和上海科技創新實力差距不大,深圳第二,上海第三,兩城科技創新實力都很強。

但不要忘了,上海定位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深圳定位就是科技創新,號稱“中國硅谷”,灣區以後的科技創新能力就靠深圳了;深圳未來必將在科技創新上,從上面到民間,都將得到更多支持,深圳科創實力將得到不斷加強。

因此,上海未來在科創實力上繼續落後於深圳就是大概率事件。

03、人口趨勢

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2423.78萬,碾壓深圳1302.66萬,差距1121.12萬,接近一倍。

過去9年,上海常住人口年均增量24萬,低於深圳45萬。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上海畢竟已經是超大人口城市,“十三五”規劃就是要“嚴格控制”。

因此我們看到,從2015年起,上海常住人口負增長,2016年略增長,2017年又在負增長,2018年微長。2019年發改委文件要求“大幅增加落戶規模”,預計2019年上海人口會增長較多。

深圳也是超大城市,但人口壓力形勢沒有上海那麼迫切。落戶積分制下,人口和人才的持續湧入,必將為深圳發展提供更多創新活力;人口潛力上,深圳比上海更大些。

綜合城市發展平臺、科技創新實力、人口趨勢三項影響城市發展的核心要素,中長期內,深圳都將對上海保持較大優勢。

第三、其他潛在對手分析

未來10年,沿海城市中,除了上海能依靠數百年積累,對漁村發展起來的深圳保持短暫的領先外,其他沒有競爭對手。受篇幅限制,小菜從北到南依次粗略地分析下。

01、環渤海城市群

不論京津冀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還是山東半島城市群,經濟和科技創新都不是主打,因為北京在中間,確保全國政治中心發展和安全才是最主要的,這種趨勢會在未來10年得到加強。

另外,日本和韓國都是經濟發達的近鄰,也都是發達國家,外環境非常有優勢。但三國自貿區談判多少年了?三國貨幣互換多少年了?一直沒有進展,以後也很“難”。

說白了,棒子和小三都是“奴才”,外部不能自主,無法發力;內部黨派牽制,無法合力!經濟受制於政治,政治被掌控了,經濟就不能自主;每次重啟三國自貿區談判,或重啟三國貨幣互換時,慰安婦問題、獨島問題、釣魚島問題、南京大屠殺之類的歷史問題都會搬出來“炒”!拿出來“鬧”!然後,前面的談判就會“涼”!

“炒”一、兩次,“鬧”一、兩次都是很正常的;但每次都是這種套路,你不覺得奇怪嗎??真相一說大家都懂,“有人”不願意這兩件事情做成。

那環渤海城市群還談什麼前景,就兩個字--“黯淡”!至少10年內不會有大的轉變。“自玩自嗨”是沒有問題的,但無法“借力”。

02、海峽西岸城市群

核心城市就2個,福州和廈門,想“借力”臺北。但前不久“空心菜”勝選了,勝選言辭還蠻激進的,海峽前景存在不確定因素。

在這個大前提下,註定了中、短期內,也可以說10年內,這片區域就是要謹慎發展的。畢竟怎麼說呢?罈罈罐罐打碎了,置辦家業還是要花錢的。

03、北部灣城市群

核心城市海口以及廣西部分城市,但日本、韓國的航道不走北部灣,意味著這個灣區想要“借力”,只有越南。

就海口和廣西部分城市,就算把南寧加進來,城市群經濟體量還不到深圳一城的1/2,你說怎麼跟深圳比?

綜合深圳自身優勢、上海劣勢和潛在競爭對手分析,未來10年時間裡,深圳無疑是沿海城市中最具發展前景的城市,城市發展會最好、最快!


房壇法菜


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地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從最初的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再到沿海經濟開放區發展到現在,逐漸形成了多個沿海城市群,有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遼中南、山東半島、海峽西岸以及北部灣等臨海城市群,它們基本上囊括了大部分的沿海城市。

如今抱團發展,一體化發展是趨勢,可以說,未來10年發展最好的沿海城市必定處在這些沿海城市群當中,而且越是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它們發展得就約好,比如長三角的上海、杭州和寧波;珠三角的廣州和深圳;遼中南的大連;山東半島的青島、煙臺;海峽西岸的廈門、福州等。

因為這些核心城市,肩負著帶領整個城市群發展的重任,因此會優先得到更多的政策、資金和產業支持,發展前景肯定是非常好的。至於誰發展得最好,這就很難說了,在小編看來,發展最好的城市未必就是發展最快的城市,比如像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經濟規模龐大,發展水平高,因此經濟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但從GDP增量的絕對值來看,卻能夠遙遙領先其它沿海城市。



在這麼多沿海城市當中,小編最看好的當屬深圳。深圳的發展是一個奇蹟,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用不到40年的時間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一躍發展成為國內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在金融和高科技領域有著巨大優勢,未來有望發展成為中國的“硅谷”。如今深圳依然能夠保持較快發展,經濟增速領先其它一線城市,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未來深圳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錦繡中源


沿海城市由於有著良好的區位優勢,與內陸城市相比,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更為輝煌的成果。海運運輸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運輸,所以沿海城市的企業可以依託城市的港口來與國外進行進出口貿易,與內陸城市相比,減少了陸路運輸的成本,所以競爭力力較內陸城市來說較高,所以發展較好。

在此基礎上,在沿海地區,我國形成了三大城市群,分別為環渤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所以未來發展最好的城市肯定就在這三大城市群裡。


未來,世界經濟增長將陷入疲軟,進出口貿易也逐漸減緩,所以很多企業開始轉型從出口型企業轉換成內銷型企業,由於這些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與經驗,所以在未來,這些企業的競爭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因為對北京與上海瞭解不太多,所以個人還是更看好珠三角城市群的深圳,深圳市只花費了40年從一個小縣城發展成世界級別的大城市,實屬不易。同時深圳市的民營企業發展較為活躍,企業營商環境較為良好,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背景下,深圳的發展地位更加的重要,所以未來深圳還是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的。


與財為伴


竟然沒人說寧波?看來對中國的地理和城市發展都不怎麼了解啊,雖然寧波在省內不如杭州溫州的知名度高,但是實力還是很能打的,長篇大論的扯了那麼多,但沒有道出重點,在長三角,沿海城市發展最好的除了上海就是寧波,寧波的未來不可限量,潛力更不用說,歡迎懂的人來補充,我們評論區見[吃瓜群眾][吃瓜群眾][小鼓掌][小鼓掌][小鼓掌][小鼓掌]


夏戀之雪


未來10年,中國北部灣沿海城市這塊區域更有潛力,西部地區的開放前沿,東有粵港澳大灣區,南有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海南自貿區,北有西部陸海新通道銜接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北部灣經濟區國家戰略銜接上述五大國家戰略,中國北部灣自貿區待批覆,未來潛力更大。



上善若水29368


我有幸去過很多沿海城市!長三角,珠三角都到過!沿海城市大多都是位置優越!做貿易的比較多,如果看長遠發展考慮的話!南方資源,大商已經飽和!未來哪個地方發展好?當然靠北,南方沿海城市都發展成什麼樣了?有機會的話可以看看!那麼多人去南方發展,因為什麼?機會多,發展的好!中國現在已經慢慢人工智能化,而北方沿海城市,也可以去考察一下,確實差的不止一星半點,所以說未來沿海城市發展寬度大的還是山東,遼寧這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