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普通工薪族每月定投3000元到股市,多久能實現財務自由?

九江股友


假如選擇定投的方式參與股市,基本是以基金定投的形式參與。

下面統計近10年A股走勢,來看下基金定投的表現如何,能否短期實現財務自由:

首先指數定投,以上證50指數為例,從09年5月開始定投,至今10年的收益情況:

定投10年,總計121期,總計投入本金36.3萬元,選擇紅利再投資方式:

最終10年後總資產為51.6萬元,定投收益率為42.2%!

雖然相較於A股指數近10年的表現來看,能取得如此收益已經實屬不錯,不過僅憑這年化僅4%的收益,也就剛剛超過銀行或一些中等收益的理財產品。

顯然靠指數定投,對於A股這樣牛短熊長的市場,想要取得較高的收益不太現實。


其次再來看,主動型基金定投排行榜的情況如何:(最長只找到5年排行)

對於納入統計,成立滿5年的1283只參與定投的基金排名:

總計樣本基金:1283只;

5年間定投取得正收益的基金:1015只;

收益中位數:10.83%

定投收益排名前10的收益情況:

其中5年定投收益最高的為80.26%,前10名5年收益均超過55%!


雖然前十名看上去收益很高,5年定投收益均超過55%,然而也僅有這10只,更多的均是10%左右!想要從1000多隻基金中選中黑馬,難度可想而知!更何況,目前基金總數已經超過4700只!可能更多的還是運氣成分居多!

假如就以基金近5年定投收益中位數10.83%來看,收益並不理想。


綜上,採用定投的方式投資股市或基金來作為日常理財的一種是可行的。然而想要靠此方法一夜暴富,短期內實現財務自由,幾乎不可能!

而且還是按每月僅3000元定投。即使按上面較高收益水平的50ETF定投,近10年42%的收益,別說財務自由,就算累積滿100萬,也需要近20年時間!還是踏踏實實的繼續搬磚吧!

最後,祝各位2019投資順利!


不怕小貓


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每個月收入在六到八千元左右,才有可能每月拿出3000元進行股票投資,而股票投資又不同於期貨投資,需要有相對客觀的資本金才能夠進行穩定的投資收益。

就目前具體情況來看,投資股票資本金基本上要在10萬元左右才能夠實現有效投資。如果按照每個月定投3000元來算,一年就是36,000元,如果在投資過程當中不虧損的話,最少需要三年的時間積累股票原始投資資本金。

首先指數定投,以上證50指數為例,從09年5月開始定投,至今10年的收益情況:

定投10年,總計121期,總計投入本金36.3萬元,選擇紅利再投資方式:

最終10年後總資產為51.6萬元,定投收益率為42.2%!

雖然相較於A股指數近10年的表現來看,能取得如此收益已經實屬不錯,不過僅憑這年化僅4%的收益,也就剛剛超過銀行或一些中等收益的理財產品。

顯然靠指數定投,對於A股這樣牛短熊長的市場,想要取得較高的收益不太現實。

買入價值大白馬股

就拿A股的茅臺來說吧,茅臺這十年裡的復權後漲幅為2490.17%,如果把它看成10年裡每年的平均收益為25%左右吧!那麼根據公式我們可以算出:

月收益率=年收益率/12按月複利,10年複利共120次,20年共240次;

120個月(10年)本利和=3000*((1+25%/12)^120-1)/(25%/12)=1 565 793元

第240個月(20年)本利和=3000*((1+25%/12)^240-1)/(25%/12)=20 157 341元

注:^n為n次方。

也就是說10年後你可以達到一個150萬的資產,20年後可以達到一個2000萬的資產,但是前提是你得買入一隻像茅臺一樣的價值個股,並且堅持定投10-20年!

假設某工薪族王某從30歲起每月定投3000元到股市,平均每年收益率為10%,當年所獲盈利復投,我們算一算能賺多少錢:

  • 定投第10年,王某40歲的時候,期末本利總和63.1萬元;
  • 定投第20年,正某50歲的時候,期末本利總和226.8萬元;
  • 定投第30年,王某60歲的時候,期末本利總和651.4萬元;
  • 定投第40年,王某70歲的時候,期末本利總和1752.7萬元。

到70歲的時候本利總和已經達到1700多萬,看起來財富額很高。但這裡的計算是基於非常理想的情況。而普通人堅持定投可能面臨的更現實情況是:

  • 30-50歲是花錢高峰期,要買房買車,養娃養老人,能不能一直不挪用定投資金?
  • 投資水平有限,連續40年平均每年都達到10%的收益率能否實現?
  • 長達40年的投資期內能否有耐心穿越牛熊,無論漲跌,心態都不崩?

基於假設計算得出的數據看起來美好,但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

而且,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到王某70歲的時候,1700多萬夠財務自由嗎?我覺得這個很難說,畢竟目前的環境來看,通貨膨脹太厲害。

未來普通工薪家庭的競爭更多在儲蓄大比拼,一個家庭堅持儲蓄堅持做點小投資,在人生下半場比如40歲以後會把不儲蓄家庭甩出去八條街。未來沒有暴富機會了,大家都要熬時間儲蓄大比拼了。

人文保險,致力於為保險消費者和代理人,搭建基於社群的良好生態,為客戶提供更具有人文關懷的保險服務。保險,讓生活更美好,歡迎持續關注“梓瑜說人文保險”。


梓瑜說人文保險


你的財務自由是多少的目標呢?100萬?1000萬?還是一個億?不同的目標所需要的時間是不同的!並且對於A股來說,是一個熊長牛短的週期,也就是說,真正可以利用的佈局和賺錢時間可能非常短,所以僅僅靠著每月定投3000元到股市,實現財務自由的時間非常非常長!

第一種方法:利用熊牛週期

你每個月定投3000元,一年也就是36000元!而A股是一個熊長牛短的週期,一輪大級別的熊牛週期大概是5-7年。假設在7年的時間裡,熊市的底部區域+牛市的行情一共出現了3年,那麼其餘的4年就是下跌週期,所以真正能夠給你佈局的時間也只有2年左右的時間,就是在熊市底部區域和牛市初期!

那麼2年的資金就36000元x2=72000元,以一輪大級別牛市的個股平均漲幅來看,一般都是2-3倍以上 的,所以72000元的資金一輪完整的牛熊市下來也只能變為15-20萬左右!

那結果就是,你也必須經歷4-5輪的完整牛熊是才能勉強達到100萬的財務自由標準!更重要的還是每一次的大級別牛熊市裡,你必須懂得在熊市底部區域佈局牛市獲利,而不是在熊市中前期開始就每月定投!!

第二種方法:買入價值大白馬股

就拿A股的茅臺來說吧,茅臺這十年裡的復權後漲幅為2490.17%,如果把它看成10年裡每年的平均收益為25%左右吧!那麼根據公式我們可以算出:

月收益率=年收益率/12按月複利,10年複利共120次,20年共240次;

120個月(10年)本利和=3000*((1+25%/12)^120-1)/(25%/12)=1 565 793元

第240個月(20年)本利和=3000*((1+25%/12)^240-1)/(25%/12)=20 157 341元

注:^n為n次方。

也就是說10年後你可以達到一個150萬的資產,20年後可以達到一個2000萬的資產,但是前提是你得買入一隻像茅臺一樣的價值個股,並且堅持定投10-20年!

總結

那麼綜合考慮來看,通過週期進行定投的方式可能不太適合你,想要獲得財務自由,那就必須定投一直長線的價值股,猶如茅臺,雲南白藥等!但是實際收益可能不會出現那麼多,畢竟茅臺這10年走的是一個幾乎瘋狂的上漲之路,而未來這樣的個股寥寥無幾,很難選擇出來!

所以真實的情況是,如果緊靠著3000元的定投,可能達到你的財務自由時間需要遠遠超出20年!


琅琊榜首張大仙


兩個因素,牛市什麼時間來,你敢不敢加槓桿!

通過股票改變命運的方式很簡單,等!最近一次牛市在2015年,現在2020年了,猜一下牛市還需要幾年?待到牛市來臨,然後找只基本面沒有太大問題股票一直拿著就可以了,激進者甚至可以加槓桿進行操作,盈利則加倉,一次牛市只要抓住三分之一就足夠你改變命運!


頭狼金油


每月定投3000元到股市遠沒有每月定投3000基金好。因為普通人直接進入股市會面臨一個選股問題,如果股票選錯了,定投100年也沒有多大用處。更別提什麼財務自由了。普通人大多沒有專業的股票分析能力,選股是個很困難的事情。不如把這3000元投入寬基指數基金,像滬深300或上證50類相關指數基金,這樣就省去了選股的麻煩,並且避免選錯股票的風險。

如果普通人每月定投指數基金間接的投入股市3000元,那麼我們按著10%的年化收益率計算下。每月定投3000元,那麼一年是36000元。如果定投40年,那麼投入的本金一定是144萬。那麼定投最終獲得的本金和收益加起來是1900多萬。

這個收益其實也未必能實現財務自由。因為未來40年以後物價也會上漲。那時的1900多萬可能只相當於現在的幾百萬元。但1900萬元這個數字相信在40年後也是很多人所沒有的財富數字。已經是很高的投資收益了。如果能堅持定投50年,那麼就會有5000多萬元的收益。這個收益就很理想了。關鍵是大多數人堅持不了50年的定投。

我認為如果財力允許最好是每月定投5000元指數基金。那麼定投40年就可以有3000多萬資產,定投50年就會有8000多萬元資產。

有的人可能還是想把資金直接定投到股市,而不買什麼基金。我實話和你們說——你們自己如果直接定投3000元到股市近於100%的概率是賺不了這些錢的。

因為指數基金能夠戰勝80%以上的基金經理的投資業績,何況普通工薪一族。

定投若想實現財務自由需要兩大要素:

1每月定投的錢要多。每個月定投的資金至少要3000元。

2 定投時間要長,最少要定投40年以上。定投者壽命要長,最好能活100歲以上才好。


孟可的思想空間


定投指數基金,可以實現資產增值。如果入市時機恰當,並能夠較好地把握止盈機會,投資收益還有可能會很不錯。

但是,每個月定投3000元多久能實現財務自由,這就是一個太大的命題了。有可能你賺到一百萬,就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而另一個人賺到一千萬,還覺得不夠買一架私人飛機的。如此這般,怎麼樣界定什麼才是財務自由的標準?豈不是為難死答主了!

閒話不多扯,我們還是務實一點,潛下心來好好研究一下基金定投的事,看看普通工薪族通過定投可以實現怎樣的投資收益。

我們不妨以滬深300指數為例。下圖為定投滬深300指數的收益率數據。

1,拿定投5年來進行說明

定投滬深300指數60個月,最大可能年化收益率為17.0%,最小可能年化收益率為-4.8%,其平均值為2.8%。

這就是說,每個月定投3000元,那麼5年下來投入本金18萬元,有可能最大收益為盈利15.3萬元,也有可能最大虧損為4.32萬元,如果取得平均水平的話就是盈利2.52萬元。

2,拿定投10年來進行說明

同樣的道理,如果定投滬深300指數10年,則投入本金36萬元,最大可能投資盈利42.84萬元,最小可能盈利為1.08萬元,如果是取得平均收益的話就是盈利12.16萬元。

3,優化定投

如果可以結合指數走勢,在合適的時機入市,並準確把握市場高點區域及時進行止盈,則可能會提高定投收益。

結合滬深300指數歷史走勢來看,如果在上圖紅色趨勢線之下的區域堅持定投,而在指數高於趨勢線較多的2007年和2015年大牛市頂部區域止盈,則可能會錄得較高的投資收益。

比如,2005年5月份開始定投,定投週期28~30個月,可以達到總收益率300%以上。每個月定投3000元,按照30個月計算,則投入本金9萬元,可以獲利27萬元。

又比如,2011年6月份開始定投,定投週期48個月,可以達到總收益率90%以上,即每個月定投3000元,48個月投入本金14.4萬元,可以獲利13萬元左右。

以上,當然都是事後諸葛亮的算法。其實呢,長期來看定投指數基金比較理想的收益水平,也就是獲得10~25%的年化收益率。

我們取平均年化收益率10%和20%,按照一個月定投3000元、一年投入3.6萬元計算,可以得出以下表格中的期末總資產數據。

根據數據來看,可以認為:在非常理想的狀態下,定投25~30年估計可以達到普通人想象中的財務自由。


顏開文


現在很多人都被“財務自由”這個概念茶毒太深,且不論投資本金多少,自己能做到多高的年化收益率,只要理財都是奔著財務自由去的。

更有不少投資理財課程公然把“開啟定投,帶你實現財務自由”的字樣寫進課程標題,好像只要開始定投,人生馬上就能實現飛黃騰達一樣。

扎心真相是,本金不多的普通工薪族很難靠著每月幾千塊的股票/基金定投實現財務自由。

假設某工薪族王某從30歲起每月定投3000元到股市,平均每年收益率為10%,當年所獲盈利復投,我們算一算能賺多少錢:

  • 定投第10年,王某40歲的時候,期末本利總和63.1萬元;
  • 定投第20年,正某50歲的時候,期末本利總和226.8萬元;
  • 定投第30年,王某60歲的時候,期末本利總和651.4萬元;
  • 定投第40年,王某70歲的時候,期末本利總和1752.7萬元。

到70歲的時候本利總和已經達到1700多萬,看起來財富額很高。但這裡的計算是基於非常理想的情況。而普通人堅持定投可能面臨的更現實情況是:

  • 30-50歲是花錢高峰期,要買房買車,養娃養老人,能不能一直不挪用定投資金?
  • 投資水平有限,連續40年平均每年都達到10%的收益率能否實現?
  • 長達40年的投資期內能否有耐心穿越牛熊,無論漲跌,心態都不崩?

基於假設計算得出的數據看起來美好,但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

而且,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到王某70歲的時候,1700多萬夠財務自由嗎?我覺得這個很難說,畢竟目前的環境來看,通貨膨脹太厲害。

所以,千萬不要指望靠點小本金理財就能財務自由,不太現實。而且,財務自由是一個動態的概念,20年前100萬就了不得了,但現在只夠一線城市一套小房子的首付而已。誰又知道40年後的1700多萬夠幹什麼呢?

踏實做事,認真攢錢,剩下的交給時間吧。


奮鬥的咖啡豆


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每個月收入在六到八千元左右,才有可能每月拿出3000元進行股票投資,而股票投資又不同於期貨投資,需要有相對客觀的資本金才能夠進行穩定的投資收益。

就目前具體情況來看,投資股票資本金基本上要在10萬元左右才能夠實現有效投資。如果按照每個月定投3000元來算,一年就是36,000元,如果在投資過程當中不虧損的話,最少需要三年的時間積累股票原始投資資本金。

每月定投3000元

每個月定投3000元到股票市場,到底可不可行?首先我們就來看股票交易規則。股票交易規則,一手是100股,投資者想要購買股票,最低起步是一手。

如果投資者選擇購買三塊錢左右的股票,可以買30手,如果選擇購買5塊錢左右的股票,可以買6手。

經過社長的統計,當前滬深兩市當中,5塊錢以下,開盤交易的股票總共有762只,在這麼多股票當中一定會有業績被低估的具備價值投資的股票。

也就是說,每個月定投3000元進行股票交易,從相關規則來看,是可以實行的。

多久能實現財富自由?

如果按照正常投資本金10萬元來計算,那麼想要積攢到10萬元投資本金,需要三年的時間。

工薪階層一般對於股票的投資,相對比較陌生。對股票投資的相關專業知識瞭解的也並不多。按照牛市行情,每個月5%-10%的收益來計算。

當前需要購買一張車按照20萬進行計算,買一套房按照100萬進行計算,那麼這就需要120萬的資金。

想要實現財務自由,必須要具備有車有房還有存款,你的人生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綜合來看,每個月定投3000元進行股票投資,想要實現財務自由,需要的時間,大概是10年左右。

就算是牛市行情到來,由於你沒有太多的本金進行投資,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實現財富自由,由此可見,通過股票投資實現財務自由,首先是要具備雄厚的資本金,第二是要具備對股票相關知識的深度瞭解。


社長財經


普通工薪一族收入不高,可是實現財務自由是很多人的夢想,按照目前的消費水平,一線城市財務自由恐怕需要億元,中小城市也需要千萬元以上,每年定投3000元,一年就是36000元,不考慮投資利潤下,50年也就是1800萬元。在一線城市恐怕也難以實現財務自由,中小城市勉強可以算得上財務自由。可是中小城市有幾人能有3000元定投呢?

A股最大特點就是牛短熊長,投資者長期收益水平就是七虧二平一盈利,說明投資股市賺錢很難,而且不是一般的難,而是有點類似於登蜀道。更為關鍵的是黑天鵝多、地雷多,像最近白馬股也是不斷的暴雷。康美藥業曾經的白馬股也暴雷股價連續跌停。康得新實際控制人被有關部門留置,股價也是明顯下挫。

因此長期定投股市還需要有一雙慧眼,不要踩中地雷股,否則別說盈利,甚至會產生大虧,如果很不幸的投資了樂視網,這個曾經的創業板超級牛股,甚至可以說是輸的很徹底,財務自由就別妄想了,時機掌握不好本金還會的差不多。

但如果有幸的選中格力電器、萬科、貴州茅臺、五糧液等超級牛股,定投3000元是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的。可是這樣的概率十分的小。

股市定投是一個博弈,不僅要看系統性機會,還要看標的股的選擇。是不是能夠成功,關鍵是看概率大小,相對來說,投資A股,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要遠遠小於虧錢的概率。

因此定投3000元是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但是概率很小。就像類似於買彩票。


杜坤維


未來家庭競爭是儲蓄競爭,40歲以後分出高下。做財務自由夢的家庭,肯能下場不會太好。

這種想法非常危險,理論上是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本身這世界上就不存財務自由這件事,月存3000元只能算個養老儲蓄計劃。如果你居然想月存3000投入股市去賺錢,我相信你這是在藏私房錢,藏到股市的私房錢誰都找不到,你應該會成功實現藏錢於無形。

普通工薪家庭的要腳踏實地的過起小日子,不要好高騖遠的期待什麼財務自由。儲蓄、儲蓄、儲蓄就是普通工薪家庭未來生活的主旋律,普通家庭如果不能腳踏實地只會因夢制貧。

普通家統的儲蓄之路,應該如何走?


首先:儲蓄之路並不說要存銀行,買理財。我說的儲蓄更多的意思是說要走一個低風險的投資,並不是說只是買一些銀行理財產品。儲蓄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國債、金融資產投資、年金、保險等各種風險不算太高收益還不錯的品種。


其次:普通家統房產就是唯一有槓桿的投資,請慎重對待首套房。未來房地產調控不會放鬆,首套房按揭和利率都有優惠不要錯過了。在一線城市二套房不是首次貸款,那個首付比例會讓普通家統奔潰。千萬要小心,房子還是家庭的命根子。


最後:普通家庭不要投資高風險投資品,比如股票這類的東西。充滿希望的殺進去,往往就是鎩羽而歸。本身股票投資對投資者學習能力要求很高,大多數人沒有那個時間去研究。普通工薪家庭要少量投資證券類投資品種,最好長期投資一些指數型基金。

未來普通工薪家庭的競爭更多在儲蓄大比拼,一個家庭堅持儲蓄堅持做點小投資,在人生下半場比如40歲以後會把不儲蓄家庭甩出去八條街。未來沒有暴富機會了,大家都要熬時間儲蓄大比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