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今天,我們接著上期繼續聊一聊南極。

傳說這裡這有巨型金字塔、有UFO殘骸、有史前城市遺址、有美蘇秘密科研,還有納粹德國基地……

更離奇的傳說說,南極是“平面地球”的邊緣、是地心世界的入口、是亞特蘭蒂斯的故土……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南極的冰蓋下究竟有什麼?一切傳說都是撲風做影。

但是,美、蘇、納粹德國這三個歷來科技強國對南極的態度,卻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忍不住的懷疑。

如果,南極冰蓋下真的什麼都沒有,僅僅是為了保護企鵝、保護環境、研究地球、研究臭氧層,他們有必要在南極夜以繼日的搞科研競賽嗎?有必要禁止普通人進入南極大陸嗎?

科學家們在南極究竟研究啥呢?

這次我們來聊一個號稱是外星人遺留在南極海底的巨型天線,關於它的故事或許就是上述問題的答案。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1959年的美國南極計劃

故事從1959年的美國南極計劃開始。

二戰之前,美國還沒有成為世界霸主,當時有兩個靠近北極圈的科技強國就表現出對南極大陸的極大興趣,一個叫俄國、一個叫德國。

上一期關於南極的視頻我們說,理論上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類,就是1820年的一位德裔沙俄海軍中將——馮·別林斯高晉。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到了二戰結束以後,美國一躍而起,繼承了德國的科技檔案,似乎也逐漸摸到了南極秘密的門路。

但是,南極的冰天雪地,對於美國這個溫帶國家來說,確實有點突破極限。即使美國人當時的情報顯示似乎有20艘本該向盟軍投降的德國U型潛艇逃到了南極隱藏,但他們還是不太提得起興趣去南極一探究竟。

一直到1959年,一個新聞驚動了全世界——蘇聯剛剛完成了第三次南極遠征,穿越了南極點,建立了蘇維埃站、先鋒站、共青團站等等南極據點,美國人這才驚慌失措——我們又一次被紅色蘇聯擊敗了!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而且,南極冰蓋下究竟有什麼,美國這會兒應該是比較心知肚明瞭。

接著,著急上火的白頭鷹於1959年迅速在南極下了兩手棋還擊毛熊:

1,50國簽訂《南極條約》規定南極只能用於和平目的,凍結一切國家的領土主張,宣佈南極為人類共有;

2,啟動USAP,也就是美國南極計劃,趕緊追趕毛熊腳步,深入南極!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但是,白頭鷹的問題來了,深入南極的船在哪裡……

管不了那麼多了,先上路要緊,1959年,白頭鷹派遣了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埃爾塔寧號貨船前往南極!與此同時,加緊對埃爾塔寧號的魔改升級。埃爾塔寧號可謂民主美國在南極反擊紅色蘇聯的頭號功臣,很有故事、也很有冷戰時代感的一艘船。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今天,互聯網上的公開的的資料顯示,埃爾塔寧號在1962年魔改完成以後,前往了南極霍恩角附近進行科考,當埃爾塔寧號到達預定位置後,將一個深海攝像機放入了海底4000米的深度,拍攝了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洗出來以後,所有人都傻眼了。

照片上是一個巨大的天線……

今天,你在網絡上可以輕鬆的找到這張照片,它叫“埃爾塔寧天線”,維基百科上就有。

但是,按照一般思路,在南極發現的這種“驚奇檔案”不應該在網絡上如此“石錘”啊,那這個“檔案”又是怎麼“流出”的呢?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這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研究“埃爾塔寧天線”的愛好者說,這張照片並不是拍攝於美國宣稱的1964年,而是埃爾塔寧號第一次前往南極的1959年。

因為,拍攝這張照片的霍恩角海域,在1959年的時候,正是蘇聯船主要的“科考”區域,美國著急追趕蘇聯,必然先去蘇聯“科考”的區域“尾隨”。

拍到這個“埃爾塔寧天線”的第一時間,美國人被震驚了。

這個“天線”筆直、堅挺,細長的天線杆上有5組分枝,每個分枝上還有一個如同雷達球一樣的凸起物,分枝也是筆直、堅挺向外伸展的,與天線杆呈90°垂直,天線杆的頂端還有一個三叉的雷達頭。這可是4000米深的海底,究竟是什麼物質能保持如此的筆直和堅挺……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美國人當時被震驚的原因到也不是因為它疑似一個“外星人天線”,而是美國人懷疑這是一個他們科技無法企及的“蘇聯秘密科技”。

接著,美國科學家秘密的研究了五年之久,到了1964年,美國科學家實在搞不懂這個“蘇聯秘密科技”,就將資料洩露給了蘇聯,準備看看蘇聯的反應。

結果,毛熊一看,艾瑪,這哪兒是我埋的天線,你研究了5年都研究不出來?準備耍我是不是?耿直毛熊擔心這其中有詐,就僥倖將這個絕密檔案交給了《新西蘭先驅報》,公之於眾。

這一公佈不要緊,頓時引起了全人類社會的恐慌,不明真相的群眾們立刻腦洞大開,這就是一個“外星人天線”,外星人正在監視全人類,人類快被美蘇兩個大爺用原子彈玩兒完了!

這時候,美蘇才意識到,這下玩兒脫了,再這麼下去,別把南極的核心機密抖給全世界了!

於是,接下來,就是長達40多年的“強行闢謠”和“曼德拉效應”修改全體記憶。

埃爾塔寧天線”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這個“埃爾塔寧天線”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是2003年。

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水下聲吶專家德瑪麗(Tom DeMary)表示,為了搞清楚“埃爾塔寧天線”的真相,他曾經與一位當時在埃爾塔寧號上工作的海洋學家阿莫斯(AF Amos)聯繫,阿莫斯推薦給他一本書,叫做《The face of the deep》這本書寫於1971年,作者是確立大陸漂移學說的著名海底地質學家,叫做布魯斯·赫森(Bruce C. Heezen)。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書中說,“埃爾塔寧天線”這個神秘物,已經被確定是一種食肉海綿,學名叫做“克氏海綿”(Cladorhiza conrescens),書中還引證了一副繪製於1888年的克氏海綿插圖,繪製這張插圖的人是著名生物學家格拉西(Louis Agassiz)之子亞歷山大·格拉西(Alexander Agassiz)。

插圖和“天線照片”相比,除了插圖更加“柔軟”、更像生物以外,其他特徵幾乎和“天線照片”一模一樣。

插圖的繪製者恰好在插圖旁邊還寫了一段筆記,筆記上說:這個食肉海綿有點像太空時代的微波天線,海綿的末端有分枝的根,沉入泥漿當中。莖上有四到六

個具有“蕊瓣”的結,像是天線的附著物,它們顯然像灌木叢一樣覆蓋了海底大片的區域……

好了,到此為止,一段嚴絲合縫的論證以後,所有關於“外星人天線”的謠言都不攻自破,所有人的恐懼心似乎都被順利的“曼德拉效應”了,什麼“埃爾塔寧天線”,這不過是一個克氏海綿而已。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但是,在愛好者的眼中,這場“曼德拉效應”之中,還是有一個破綻。

那就是,這種照片裡的“天線”究竟有多大?

今天,我們雖然在網絡上可以輕鬆的找到這張照片,但絕找不到它的具體尺寸。

為什麼一切資料中“天線”的尺寸都被隱瞞了?

按理說,五六十年代,拍攝一張海底4000米的海床照片非常不容易,即使是考慮成本,科學家也不太可能拍攝一張微距照片,這張照片應該是一張廣角照片,也就是說,整個照片中應該覆蓋的海床面積應該相當大。經過一系列的推測後,愛好者認為,照片中的“天線”至少有150米高!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如果150米這個尺寸成立,那海綿說肯定就不對了,哪有150米高的海綿,還能在4000米的海底這麼筆直、堅挺……這顯然是一個科學家在利用“曼德拉效應”的破綻。

似乎還有其他的可能

既然是“遠古外星人的遺物”,那就應該會在人類的歷史記載中留下蛛絲馬跡,這是吉爾伽美什傳說中的“死亡之海海底的生命之樹”嗎?這是三星堆的“生命之樹”嗎?這是猶太人的卡巴拉“生命之樹”嗎?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最後,愛好者鎖定了離這個區域文化上最接近的遠古記錄——1萬公里外,美國中部猶他州的印第安人巖畫,印第安“生命之樹”的形象是這樣的,大家自己看吧,究竟是克氏海綿插圖更像這個“天線照片”一些呢?還是印第安生命之樹更像一些呢?

絕密檔案為何公之於眾?南極海底4000的照片上究竟是什麼?

難道,南極4000米海底的這個遺物當真就是一顆人類夢寐以求的“生命之樹”?“外星人”或者說“暗中保護人類的高等文明”就在南極的冰蓋之下?他們還欠一顆生命之樹沒有給人類?

好了,這張照片裡的物體,究竟是克氏海綿,還是外星人天線,還是生命之樹,大家見仁見智。

還是那句話面對神秘和未知,你、我的觀點可以不同,也必然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