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在我國曆史中,為什麼會有“亂世不見佛,盛世不見道”的現象?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中國5000多年的歲月裡,曾誕生過非常多的文化,而一些信眾較多的文化 ,就會慢慢演變為宗教的形式存在。而在我國就有著著名的3大宗教,分別是:佛教、道教、儒 教,在這之中道教和儒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而佛教則是屬於外來文化,在東漢時期傳入到了 我國,在結合了我國的特色之後,形成的帶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

在我國曆史中,為什麼會有“亂世不見佛,盛世不見道”的現象?


而這3個宗教,對於我國的影響都非常的大,尤其是佛教,他在我國有著非常多的信徒,幾乎每 一個城市之中,都會有寺廟的存在。不過,大家在觀察我國曆史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比較 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在亂世的時候,我們幾乎很少看到佛教的身影,但是卻經常可以看到道 士的存在。而到了盛世的時候,佛教便開始興盛起來,而道教卻銷聲匿跡了。那麼為什麼會有 這樣的現象呢?

首先,在亂世來臨的時候,道士之所以會下山救世,其實和他們的教義有關。因為道教作為我 國本土的宗教,是國家的一部分,所以在他們的教義之中,就有著“替天行道”、“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等等理念。所以,到國家和民族遭受到危難之時,他們往往會脫下道袍,犯下自 己的“道”,下山去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像歷史上的姜子牙、漢朝時的張良、以及華佗等等 ,都是道教的有名人物,且都是在亂世之中,挺身而出,幫助老百姓從戰亂之中解脫出來。即 使到了近代,在抗日戰爭之中,著名的李圓通道長,也曾下山幫助戰士們抗日。

在我國曆史中,為什麼會有“亂世不見佛,盛世不見道”的現象?


而同樣是在亂世之中,為什麼不見佛教的蹤影呢?因為佛教講究的是遠離世俗,安心修禪,參 悟佛法,所以在亂世的時候,他們就會封山避世,不去參與到亂世的紛爭之中。因此,佛教看 似渡萬千人於苦難之中,但卻是一種以斷絕七情六慾的方式,來解決人們的痛苦。說白了就是 ,將你的一切情感和慾望,都給拿掉了,那什麼事情都很難影響到你,你也就不會痛苦了。不 知道這斷絕的七情六慾之中,有沒有家國大義?

在我國曆史中,為什麼會有“亂世不見佛,盛世不見道”的現象?


到了天下太平,或者是盛世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的道士就會選擇離開俗世,隱 居到深山之中,繼續修自己的道。而之所以在盛世之中,很難看到道士的身影,這是因為道教 講究的是萬法隨緣,不主動,不強求,道只傳予有緣之人。所以,道教從來都不會主動去宣傳 自己,所以你很難在太平盛世的時候,見到道教的身影。而盛世時的佛教就於道教不同了,他 們在盛世的時候,就會開山迎香火。因為佛教的理念、主張就是度人,而度人的最好辦法就廣 傳佛法,讓老百姓都認識佛法,瞭解佛法。

在我國曆史中,為什麼會有“亂世不見佛,盛世不見道”的現象?


除此之外,佛教主張人要吃苦耐勞,今生多受罪、來世多降服的理念,自然是更加符合封建統 治者的喜好。因為每一個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子民變成這種逆來順受的樣子,方便於自己的統治。 所以,佛教在天下太平的時候,因為自身的教義理念、在加上歷代統治者的推崇,所以發展得 特別好。

在我國曆史中,為什麼會有“亂世不見佛,盛世不見道”的現象?


而道教所主張的“替天行道”,就顯得沒那麼討喜了。因為他們尊稱的是道,道是上天的意志 ,而古代的皇帝自稱是天子,也就是上天的兒子。所以,每當亂世,皇帝們昏庸無能的時候, 他們是可以起來“替天行道的”。像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他們所用的口號就是“蒼天已死, 替天行道”的口號。所以,歷代的皇帝們都不怎麼喜歡道教。即使到了現在,全國的道士數量也是非常少的,和佛教相比之下,就顯得非常勢微了。

在我國曆史中,為什麼會有“亂世不見佛,盛世不見道”的現象?


因此,佛教與道教的處世態度上,之所以會截然不同,就是因為他們的教義、理念存在區別,而且,這也導致了道教和佛教的不同境遇。但是,在小編看來,道教是中華文化的根,道教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情況,是直接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所以,道教應該被人們更多的關注,畢竟他也是我們中華文化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