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有的企業現金流會遠遠少於淨利潤?

tiantinligong


基於筆者本身沒有太強會計知識,我們暫且把企業現金通俗簡單分成收入,支出,資產,負債四大部分,企業淨利潤=收入+資產投資收入-各種支出-負債支出(其中支出已經包括所得稅費用),企業現金流=收入變現能力+資產投資收入變現能力-各種支出-負債支出。現金流與淨利潤的差異,可揭示淨利潤收益品質的好壞。所謂收益品質是指對企業淨利潤與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程度予以反映的一個概念。一般而言即淨利潤與現金流之間的差異(數量上,時間分佈)越小,說明淨利潤的收現能力越強,收益品質越好,企業的流動性和財務適應性就越強。

那有的企業現金流會遠遠少於淨利潤原因在於:企業收入與資產投資的變現能力,當前企業變現能力差,兩者差異大,企業變現能力好,則兩者差異小!由於現金流對企業盈利特殊性:一、流動性最強,可以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和應變能力; 二、現金本身獲利能力低下,只能產生少量利息收入,相反由於過高的現金存量會造成企業損失機會成本的可能,因此合理的現金流量是既能滿足需求,又不過多積囤資金,這需要考驗企業決策層利用資金效率水平,以及買入各類資產以及生產主營商品變現能力考量!

總結:有的企業現金流會遠遠少於淨利潤,但企業有些隱憂,雖然企業投入資產可能還未變現,但記住沒有現金流企業隨時可能會破產!但企業現金流與淨利潤差異小肯定是好企業,企業收益品質好,企業的流動性和財務適應性就越強。


甲先生520


題主問題不嚴謹:現金流是一個動態數據,淨利潤是一個靜態數據,不好對比。我理解題主想問的是財務報表上,現金流淨額少於淨利潤額,這種情況是如何造成的。



首先,我們先搞清楚現金流量表。會對現金流淨額產生影響的活動包括:籌資活動、投資活動以及日常經營。


籌資活動產生現金流為正的情況:收到股本金、借款。現金流為負:歸還本息等。

投資活動產生現金流為負:對外投資、對外借款。 現金流為正:收回本息,收到紅利、轉讓資產等

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為正:收到貨款、租金等 現金流為負:構築不動產、生產設備、工人工資、原材料等


現金流淨額是一段時間內(一般是一年),上述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相加之後得到的總數淨額。如果只考察現金流淨額,我們會發現變動情況非常大。


假定有一家新上市公司。上市第一年,收到股本資金,籌資現金流很大。當年就表現為現金流淨額非常大,但是淨利潤並沒有立刻提升。也就是說現金流淨額>淨利潤


第二年,因為自身賬上資金足夠,沒有新的籌資活動。但今年擴張產能需要:購買土地、構建廠房、機器、招聘新員工,或者併購其他企業,消耗大筆現金。現金流計算為籌資活動現金流0,投資活動現金流為負,不考慮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變動情況下,但企業的淨現金流可能為負。最終結果 現金流淨額<淨利潤.


上述兩種情況都正常。做證券投資時候,我關注的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淨利潤,這是公司經營正常的表現。如果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淨利潤,屬於異常情況,需詳細分析原因。


1.短期行為造成現金流淨額小於淨利潤,則是正常。例如因為處理庫存商品促銷降價、因開拓市場放寬對經銷商的信用政策造成應收賬款增加、判斷原材料未來上漲而增加備貨,這些不連續政策都是中性的,需要後續觀察。


2.產品不對路,庫存商品大量增加;產品競爭能力不強,為增加銷量而長期賒銷。這些行為造成的現金流淨額小於淨利潤,說明企業競爭能力不足,投資價值小。


總結一下,造成企業現金流淨額小於淨利潤的情況很多,需要結合其他科目詳細分析。以上只是舉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思路。


趨勢鱷魚


先上度孃的定義:

“自由現金流量等於企業的稅後淨營業利潤(即將公司不包括利息收支的營業利潤扣除實付所得稅稅金之後的數額)加上折舊及攤銷等非現金支出,再減去營運資本的追加和物業廠房設備及其他資產方面的投資。它是公司所產生的稅後現金流量總額,可以提供給公司資本的所有供應者,包括債權人和股東。”

FCF【自由現金流量】= EBIT【息稅前利潤】 -Taxation【稅款】+Depreciation & Amortization【折舊和攤銷】- Changes in Working Capital【營運資本變動】- Capital expenditure【資本支出】

由此可見,自由現金流是企業一年下來,賺的“真”錢。

而利潤表上的淨利潤,是可以修飾的,或者是很多沒有回款的,比如長期賒銷,這種雖然有利潤,但沒有現金流。

從這個對比來看,自由現金流要比淨利潤更能可靠地衡量企業的賺“真”錢的能力。

好的企業,自由現金流通常大於淨利潤。

但是,不見得總是。

優秀企業優勢或會擴大生產規模,從而導致一些年年份的資本支出變大,自由現金流變差,但這種變化是為了未來產生更多的經營收益。

所以這句話對了一半,自由現金流大於淨利潤的企業,一般是優秀企業;但不見得優秀企業的自由現金流總是大於淨利潤。



範城彬


流動資金是衡量一個公司運營狀況的重要指標;而對於企業中流動資金少於利潤,這屬於企業運營中的正常現象,只要流動資金不惡化,能保證公司的充分運營就可以了。

其實現金流和利潤根本就不應該進行比較,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現金流是和利潤沒有直接關係。

我想提問者是想問淨利潤算不算流動資金?企業的淨利潤都去哪了呢?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講都會這樣想:“年底結算,到底剩了多少錢,剩下的就是淨利潤,也是現在手裡的流動資金。”;但是我們忽略了企業不是靜止的,是一直在發展的,所以回收的款項會循環投入,這涉及到一個流動週轉率;而我們的財報也都只是賬面的一種形式結算。這種淨利潤是多種形式的存在,不一定是現金。而流動資金就專指一種,那就是純現金。所以我們在財報上會看到生產增加了,貨物增加了,營收增加了,淨資產也增加了。但流動資金沒變。

在經營正常良好的狀況下,一般企業都不會留下太多的流動資金,他們只會保留下能夠讓企業充分運營的資金,其他的資金會繼續投入。譬如:擴大產能,其他投資,財務管理,儲備原材料等等。

但也有流動資金遠遠高於淨利潤的,譬如遇到全球經濟下滑,有些公司會提前減小投入,增加現儲備,以保留在風險中有更多的騰挪空間。還有一種輕資產公司,理財公司等,因不需要產品的生產和儲備,所有流通全部是現金,所以流動資金也相對比較多。

結論

所以流動資金低於利潤屬於正常現象;而現金流惡化才是最應該引起重視的,很多優秀的企業最後並不是因為技術或者產品而倒掉,而是倒在資金鍊斷裂。所以一個公司的現金流是衡量這個公司運營狀況的重要參考。


大聖學知識


問題:為什麼有的企業現金流會遠遠少於淨利潤?

回答:

如果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少於淨利潤額,就說明公司經營很不正常。


理由:如果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兩者都為負,說明企業面臨經營困境,無法盈利,基本看不到現金收入;若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負,淨利潤為正,說明企業雖有盈利能力,但存在大量存貨積壓或應收賬款不能回收,無法取得與利潤相匹配的現金流量;如果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正,淨利潤為負,則說明該企業對固定費用無力償付,基本不能夠滿足正常經營活動資金需求。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兩者都為正,且比值大於1,表明企業創造的淨利潤全部以現金形式實現,若小於1,則表明有部分淨利潤以債權(應收賬款)形式實現。


煙腔男高音


企業的現金流和利潤沒有直接的關係。

企業處於成長髮展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可能為正,但大筆投資,造成投資活動現金流量為負,從而導致企業整體現金流量為負。

毛利率和毛利額的下降,競爭使得我們不得不降低價格還是期間費用上升導致管理成本的增加,毛利即售價減去成本。企業銷售產品有了利潤,但是由於期間費用上升,利潤就被抵扣了。

營業額上升的同時,同期的費用支出可能會更大。因為營業額增加、企業規模擴大的同時企業的系統管理能力沒有與之匹配。有些企業在盲目擴充時候沒有進行利潤測算,支出只會讓利潤流失得更快。

企業現金流對利潤的影響:

流動性最強,可以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和應變能力,現金本身獲利能力低下,只能產生少量利息收入,相反由於過高的現金存量會造成企業損失機會成本的可能。

因此合理的現金流量是既能滿足需求,又不過多積囤資金,這需要理財人員對資金流動性和收益性之間做出權衡。

尋求不同時期的最佳資金平衡點,有效組織現金流量及流速以滿足偶然發生資金需要及投資機會的能力。

通過現金流量分析,若企業不能以財產、信用或能力等任何方式清償到期債務,或在可預見的相當長期間內持續不能償還。


週期與擺鐘


企業的現金流就是企業可以自由支配的貨幣資金,反映的是企業貨幣資金的實際進出,主要包括經營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和融資活動現金流;淨利潤是企業根據權責發生制彙總出來的,是一定時期實現的用貨幣表現得最終財務成果,反映的是企業的經營業績,主要是收入減去成本、費用、所得稅後的差額。現金流小於淨利潤主要是因為經營性現金流小於淨利潤,經營性現金流小於淨利潤主要是受應收款的業務模式所影響的,企業的業務模式需要自己墊付,或者大量應收款收不回來,即該收的款收不回來,但是必須支出的款還正常支出,這就導致經營性現金流小於淨利潤,以致企業現金流小於淨利潤。


財稅微知


1、應該集中在服務業或者進項成本少或者為0但是利潤高的行業;2、做賬需要[捂臉]多報利潤。


快樂掌勺


現在的企業都在追求高運轉,這就意味著現金流的缺失,在企業負債率過高或現金流缺失的情況下,容易出現資金連斷裂,如果在短時間內不能夠尋找到資金,那麼就意味著企業停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