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戰美軍在歐洲有幾個集團軍?在歐洲陸海空各有多少部隊,有何依據?

坤庭2


二戰美軍在歐洲地面部隊的數量變化,基本就是後來的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將軍的“升官史”,這位曾經巴頓將軍的副手,由於機緣巧合,再加上與艾森豪威爾親密的同學關係,一度成為美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集團軍群”總司令,實際擁兵接近140萬人。

(布萊德雷將軍)

在1943年3月登陸北非的“火炬行動”中,美軍主力第2軍的軍長是巴頓將軍,布萊德雷少將只是副軍長。戰役打響不到一個月,布萊德雷就火線晉升軍長,負責美軍全面的作戰行動,當年6月才掛上第三顆將星,軍銜落在了軍職後頭。1944年初,為實施“霸王行動”登陸諾曼底,布萊德雷再被擢升第1集團軍司令,在英國南部整軍備戰。

在美英雙方的互相妥協下,既然盟軍最高統帥由美國人出任,那麼參加諾曼底登陸的所有地面部隊將受英軍將領蒙哥馬利指揮。也就是說,布萊德雷的第1集團軍是在英國第21“集團軍群”的編成內,所以美軍剛剛進入歐洲大陸時只有這麼一個集團軍,巴頓因為總是惹出麻煩,被掛起來成為戰略欺騙計劃“剛毅行動”的一個演員。

(艾森豪威爾)

然而盟軍成功佔領灘頭陣地後,卻遲遲無法完成縱深突破,被增援而來的德軍死死頂在海岸線附近長達一個月時間。無奈之下,1944年7月6日,美軍新組建第3集團軍投入戰場並完成側翼突破,這才是著名的巴頓集團軍。在馬歇爾的強烈要求下,美軍地面部隊於8月1日脫離蒙哥馬利指揮,正式成立美國“第12集團軍群”。

該集團軍群由布萊德雷任總司令 ,下轄美國第1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總兵力約40萬人,同時由於登陸場的穩定和擴大,大批原來集結在英倫三島的美軍源源而來,美軍在歐陸的數量急劇增加。緊接著又組建了霍奇斯第9集團軍,也歸於布萊德雷指揮,所以此時西歐戰場盟軍上只有兩個“集團軍群”,即以英加軍為主的第21集團軍群和美軍的第12集團軍群。

(蒙哥馬利)

戰爭進行期間,美軍第7集團軍和法國第1集團軍在法國南部等陸開闢新的戰線,合編為“第六集團軍群”,由美國將領德弗斯擔任總司令,該集團軍群擁兵21個師約40萬人,其中美軍20餘萬人。到1945年4月初,辛普森第7集團軍歸還布萊德雷集團軍群建制,共五個集團軍總兵力突破130萬人,成為美軍歷史上最大的集團軍群,布萊德雷已經晉升為四星上將。

但是要注意,美國軍隊的後勤部隊比重是非常大的,儘管只有不到140萬作戰部隊,實際兵員已達200餘萬人。並且整個二戰期間,美軍的集團軍番號數量是有所變化,經過調整到1945年戰爭末期共保留了12個集團軍的司令部,其中包括布萊德雷麾下的五個集團軍和第1盟軍空降集團軍(盟軍總部直轄)共六個集團軍的番號。

(巴頓將軍)

另有第5集團軍部署在地中海戰區,第6集團軍、第8集團軍、第10集團軍部署在太平洋戰區,第2集團軍和第4集團軍作為戰略預備隊留在美國本土訓練。

前後組建了三個集團軍群總司令部。第六和第十二集團軍群在歐洲大陸,第15集團軍群部署在地中海戰區。歐洲戰爭結束時,歐洲戰區總共投入61個陸軍師,包括15個裝甲師、42個步兵師和4個空降師(第13空降師沒有投入戰鬥)。



(霍奇斯將軍)

1945年5月德國投降時,美國軍隊總兵力高達1050萬人,其中陸軍總兵力592.4萬人(空軍還沒有獨立成為軍種,內含陸航兵力226.2萬人),海軍兵力341萬人,海軍陸戰隊兵力47.7萬人,岸防兵17.1萬人,以及機關院校的兵員。陸軍投入歐洲戰場的比例高達76%,大致應該在270萬到280萬之間。

而美國海軍二戰期間在四大戰區兵力分佈為:大西洋海域15萬人,地中海戰區9萬人,歐洲戰區5萬人,太平洋137萬人,歐亞兩大戰場分別佔比17.5%和分為82.5%,與陸軍的比例基本相反,既有兩大戰場的情況特殊性,也蘊含著美國人“先歐後亞”的全球戰略。

(布萊德雷中將)


度度狼gg


二戰同盟國貢獻值

(按照戰場重要程度排名)

〔歐洲戰場〕(總分800)

蘇聯450 美國170 英國150 法國30

〔太平洋戰場〕(總分300)

美國275 英國25

〔中國戰場〕(總分200)

中國140 蘇聯50 美國10

〔地中海&北非戰場〕(總分150)

英國100 美國40 法國10

〔大西洋戰場〕(總分100)

英國70 美國30

〔東南亞戰場〕(總分100)

英國45 中國30 美國25

總分:

第一梯隊:美國:550 蘇聯:500 (同盟國中的絕對主力,二者缺少一個二戰都不可能取勝)

第二梯隊:英國:390(雖不如美蘇,卻也是盟國中最具實力的三大國之一,對抗德意法西斯時間最長的國家,戰線遍及全球)

第三梯隊:中國:170 (最早參戰的國家,雖然沒有能力組織大規模反攻,但付出了巨大犧牲牽制日軍,同時在緬甸協助英印軍隊作戰。)

第四梯隊:法國:40(自由法國的地下組織和游擊隊,龍騎兵行動,參與了一些解放歐洲的戰役。除此之外基本是充數的)








大象美食


答: 為了參加歐洲戰場作戰,美國動員的軍隊數量不少。包括有共48個步兵師,4個空降師,16個裝甲師。

按照序列來分

步兵師序列:1、2、3、4、5、8、9,26、28、29、30、34、35、36、42、44、45、63、65、66、69、70、71、75、76、78、79、80、83、84、85、86、87、88、89、90、91、92、94、95、97、99、100、102、103、104、106.

一個山地師:第十師

空降師:13、17、82、101其中第13空降師並未投入作戰

裝甲師:1-14,16,20

以上就是美國參加歐戰的陸軍作戰序列。

整個二戰期間,美國前後共有1600萬人入伍(投入戰場也就幾百萬人),二十多萬架飛機,數萬輛坦克和裝甲車,一百多艘航母,其中裝備和人員百分之七十用於對德國的戰爭!可想而知,美國為了歐洲最後的勝利還是投入了絕對力量在裡面。當然你可以說是收割,不能否認美軍傷亡也達到78萬其中19萬陣亡。

在歐洲戰場,儘管德國軍隊戰鬥力不在美軍之下,但遭遇了最強悍的對手蘇聯軍隊,美軍則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包括在北非、突尼斯等戰場,依然給了德國軍隊以沉重的打擊。其中,巴頓曾指揮的美軍第3集團軍的戰鬥力應該在德軍之上,阿登戰役中,倘若巴頓指揮的軍隊未及時趕到,巴斯托涅的美軍將被德軍徹底包餃子了。

另外給題主提醒一點。在二戰期間美國空軍還沒有成立呢。當時叫做美國陸軍航空隊,在二戰結束後才獨立成為一個軍種。當然在二戰期間的美國陸軍航空隊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飛行軍種。

在1944年的全盛時期,擁有編制240萬員、近8萬架飛機及783個永久基地。1941年,原陸軍航空軍司令兼陸軍副參謀長亨利•哈里•阿諾德任陸軍航空隊首任司令(Chief of Army Air Forces)。在1942年3月9日的軍事改組中,陸軍航空部隊、陸軍地面部隊、陸軍後勤部隊成為美國陸軍三大組成部分。阿諾德任改組後陸軍航空隊司令(Commanding General, Army Air Forces)。1944年,阿諾德晉五星上將。1946年,卡爾•史帕茲繼任為陸軍航空隊司令。

這是後話。


南閣水哥


美陸軍基本的戰役戰術單位是師,從一戰開始到現在都如此。二戰中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在師之上增設了軍、集團軍、集團軍群的戰役及戰役集群編制。二戰時,美國陸軍分為地面部隊,航空部隊和後勤運輸部隊。美國的海軍就是兩洋艦隊,即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

美國軍事力量的構成

美國的軍事力量二戰時只有陸軍和海軍及海岸警衛隊三大軍種,陸軍、海軍及海軍陸戰隊都有各自的航空部隊,海軍在二戰中組建有6個陸戰師(全部在太平洋方向)。戰後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獨立成軍,就此構成了美國五大武裝力量。這裡面比較特別的是海岸警衛隊,原來隸屬交通部,911後隸屬新成立的國土安全部,海岸警衛隊司令不是美軍參聯會成員卻享受同等待遇。但是不要把它看成是海上城管,就其裝備水平完全碾壓中等國家的海軍,最近在西太及我周邊經常有其身影。二戰中海岸警衛隊在美海軍的指揮下也投送到戰場。在前幾天特朗普宣佈成立了太空軍,這是美國第六個軍種。

在美國還有更特別的一支武裝力量即國民警衛隊,就是各州的州兵,各州州長是本州國民警衛隊司令。可千萬別小看這些民團,根據美國的法案,聯邦軍隊不得在各州執行任務,國民警衛隊平時由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共同供養。但是又有法案規定在特殊情況下,美總統可以直接調動這些州兵,經費由聯邦政府出。用一個典型事件可以看出聯邦政府、地方州政府與國民警衛隊的關係:1957年,阿肯色州州長調動國民警衛隊,阻攔9名黑人學生入讀小石城中央中學。9月24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以武裝部隊總司令的身份接管阿肯色州全部國民警衛隊,將其納入聯邦軍隊,命令國民警衛隊撤回軍營。之後再派遣101空中突擊師士兵護送黑人學生返校。這事件的後續就是州長爭不過軍權,於是直接下令關閉學校。

二戰期間,國民警衛隊先後組建了19個師參戰。下圖為以阿肯色州國民警衛隊為基礎組建的35步兵師。後升格為中央軍----陸軍,而在朝鮮被打殘的24師則降級為保安隊。

美國參加一戰和二戰,最先投送到戰場的就是國民警衛隊,抗美援朝時美就調動了14萬的國民警衛隊,現在的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等就還有大批的國民警衛隊,可以說是無戰不與。由於有18位總統(包括華盛頓、杜魯門和小布什)出身國民警衛隊,因而其也被稱為總統搖籃。就其裝備水平來說,國民警衛隊航空部隊擁有B2隱形轟炸機、C17全球霸王戰略運輸機和大量的F16戰鬥機,甚至還有F22,實力上可與另外兩強空軍匹敵。

抗美援朝時,一架國民警衛隊戰機在空中加油

美國陸軍的擴軍

1939年6月,美陸軍現役人數為187893人,其中陸軍航空隊22387人,編為9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及1個機械化騎兵(裝甲)旅;國民警衛隊199491人,編為18個師。

1939年9月納粹入侵波蘭,歐戰拉開序幕。美國開始了擴軍備戰。1940年8月27日,美國會通過法案將國民警衛隊納入現役,州兵變身為中央軍。1940年9月16日,國會通過徵兵法案,至1941年珍珠港事件發生時,美國陸軍總兵力1685403人,其中陸軍航空隊275889人,編成29個步兵師,5個裝甲師和2個騎兵師,增長到原有規模的4.35倍。隨著美國加入二戰,軍隊規模越來越大,至戰爭結束,經充分動員後,又增長了4.92倍,美國陸軍兵力達到空前的8291336人(其中包括大約200萬人的陸軍航空軍),共有89個師的編制:66個步兵師、5個空降師、16個裝甲師、1個騎兵師和1個山地師。

美陸軍在各戰區的投入情況

二戰中,美陸軍主要在三個戰場作戰:歐洲戰區,北非和地中海戰區,亞太戰區,到歐戰結束,美陸軍在歐洲戰區有61個師:15個裝甲師、42個步兵師和4個空降師(13空降師沒有投入戰鬥);地中海戰區投入7個師:1個裝甲師、5個步兵師和第10山地師;太平洋戰區投入21個師:1個騎兵師(第1騎兵師)、19個步兵師(其中第98步兵師沒有投入戰鬥)和1個空降師。

美軍在投入二戰初期編成了三個裝甲軍,後第1裝甲軍在摩洛哥解編,人員隨後編成第7集團軍,第2裝甲軍改組成第18空降軍,第3裝甲軍改組成第19軍。至戰爭結束,美陸軍擁有24個陸軍軍,番號分別是第1軍到第16軍,第20軍到第24軍和第36軍。除第36軍外,其餘全部投送到海外戰場。

最終擁有12個集團軍指揮部,第一集團軍、第三集團軍、第七集團軍、第九集團軍、第十五集團軍和第一盟軍空降集團軍部署在歐洲戰區;第五集團軍部署在意大利地中海戰區;第六集團軍、第八集團軍、第十集團軍部署在太平洋戰區;第二集團軍和第四集團軍部署在美國本土負責訓練。

最後組建了3個集團軍群指揮部。第六和第十二集團軍群部署在歐洲戰區,第十五集團軍群部署在地中海戰區。

除此之外,美陸軍還編制有大量的獨立部隊參戰,這就要說到美陸軍地面部隊的組成。

美陸軍部隊組成

裝甲兵:二戰時美軍總共組建了16個裝甲師(第1裝甲師到第14裝甲師,第16裝甲師和第20裝甲師),其中第2和第3裝甲師是重裝甲師,其餘為輕裝甲師。

輕型裝甲師編制包括師部連,2個戰鬥群指揮部(A戰鬥群和B戰鬥群),1個預備戰鬥群指揮部(R戰鬥群),3個坦克營(每個轄3箇中型坦克連和1個輕型坦克連),3個裝甲步兵營,3個18門炮的炮兵營,1個機械化騎兵偵察營,1個工兵營和師屬後勤。師長由1名少將擔任,戰鬥群指揮官由1名准將(也是副師長)和2名上校擔任。全師總共擁有77輛輕型坦克、168輛中型坦克、18輛105毫米M4突擊炮、54輛105毫米M7自行榴彈炮、54輛M8裝甲車、450輛半履帶車、1031輛汽車和8架輕型觀察機,總兵力10754人。諾曼底登陸後發現師屬運輸能力不足,於是增加了2個軍需卡車連,同時適應戰鬥需要,為預備戰鬥群加強了一個裝甲群指揮部。

重型裝甲師擁有158輛輕型坦克、232輛中型坦克、24輛105毫米M4突擊炮、17輛M8突擊炮、54輛105毫米M7自行榴彈炮、54輛M8裝甲車、640輛半履帶車、1042輛汽車和8架輕型觀察機,總兵力14664人。

除裝甲師外,美軍還組建了大量的獨立坦克營。1945年1月1日編成有61個獨立坦克營,其中31個在歐洲戰區,6個在地中海戰區,13個在太平洋戰區。另外有6個在運往歐洲戰區的途中,5個在美國。

美軍還組建了12個兩棲履帶車營,3個營投入歐洲戰場,9個在太平洋戰區。

反坦克方面,美軍組建了坦克殲擊營,1945年1月1日,73個坦克殲擊營分佈如下:52個在歐洲戰區,4個在開赴歐洲戰區的途中,4個在地中海戰區,6個在太平洋戰區,7個在美國。由於德軍坦克部隊主要在東線且被大量消耗,因而美軍登陸後幾乎用不上反坦克部隊來對付德軍坦克突擊,而在太平洋方向小日本的坦克就是個笑話,因而坦克殲擊部隊毫無存在感,大多成了看守道路的軍事警察。1945年10月10日,坦克殲擊部隊結束了歷史。

步兵:在1942年初美陸軍1個步兵師轄3個步兵團,加強4個炮兵營(3個12門的105毫米輕型火炮營和1個12門的155毫米榴彈炮中型火炮營),1個騎兵偵察連和師屬後勤連隊。1名少將擔任師長,1名准將擔任副師長,另1名准將擔任炮兵指揮;上校擔任團長,中校擔任營長。1943年中又增加了炮兵編制。每個師擁有18門105毫米M3步兵榴彈炮,36門105毫米M2榴彈炮,12門155毫米M1榴彈炮,5輛半履帶車,13輛M8裝甲車,1371輛汽車,10架輕型觀測機。總兵力14253人。

美步兵師的師屬炮兵主要裝備105毫米炮,國軍中一般是軍屬炮兵團主要裝備。

而在步兵團下又編有團屬炮兵連(6門75毫米榴彈炮或加農炮,3門105毫米榴彈炮),反坦克炮連(9門57毫米反坦克炮)。營、連又有各自的反坦克炮及迫擊炮、重機槍、巴祖卡火箭炮等。

可見美軍裝備之精良。

獨立部隊:除了師以外,美軍組建了大量獨立步兵、傘兵、機降團和營部隊。參與過戰鬥的獨立部隊,在歐洲戰區有:第3步兵團、第29步兵團、第65步兵團(波多黎各)、第118步兵團、第156步兵團、第159步兵團(1945年3月從阿留申調到歐洲)、第442步兵團(日裔)、第473步兵團(1944年12月19日,由意大利第五集團軍所屬3個裝甲高炮營組成)、第474步兵團(1945年1月6日,由第99營和第1、3、4突擊營餘部和第1特種勤務隊組成),第517傘兵團;第1-5突擊營,第99步兵營(挪威)、第100步兵營(日裔,1944年中替代解散的第442團第1營,第100營保持了最初的番號),第509傘兵營,第526裝甲步兵營,第550機降營和第551傘兵營。

美軍步兵火力支援組

化學部隊:組建了化學迫擊炮營,執行化學戰(白磷彈、煙霧彈和毒氣彈),基本上每個步兵師在戰時可分到一個化學迫擊炮連的支持。第2化學迫擊炮營、第3化學迫擊炮營、第81化學迫擊炮營、第83化學迫擊炮營、第86化學迫擊炮營、第87化學迫擊炮營、第89化學迫擊炮營、第90化學迫擊炮營、第91化學迫擊炮營、第92化學迫擊炮營、第93化學迫擊炮營、第94化學迫擊炮營、第95化學迫擊炮營、第96化學迫擊炮營、第97化學迫擊炮營、第99化學迫擊炮營部署在歐洲戰區。第84化學迫擊炮營、第100化學迫擊炮營部署在意大利。第71化學迫擊炮營、第80化學迫擊炮營、第82化學迫擊炮營、第85化學迫擊炮營、第88化學迫擊炮營、第98化學迫擊炮營部署在太平洋戰區。

炮兵部隊:非師屬火炮集中在獨立炮兵營,每營裝備同一種型號。重型火炮(如240毫米火炮)也如此組建了獨立重炮營。非師屬炮兵營一般隸屬野戰炮群,用以加強支援美步兵師和裝甲兵師作戰。一般一個營根據口徑編制為18門105毫米炮或12門155毫米炮,240毫米榴彈炮編為6門。1945年5月8日,歐洲戰區有238個獨立野戰炮兵營,地中海戰區有16個獨立野戰炮兵營。日本投降時,太平洋戰區總共有53個獨立野戰炮兵營。

高炮部隊:二戰爆發時,美國高炮部隊只是海岸炮兵一個可憐的分支,經過擴軍,終於在1943年獨立出來成為陸軍一個兵種。但是,由於陸航和英國皇家空軍奪得了戰場制空權,許多高炮營解散提供補充兵員,一些換裝成野戰炮兵。1944年1月1日到1945年5月8日,總共258個營除役或被裁減。1944年12月31日,陸軍仍有347個高炮營(257000人)在役。一般,每個步兵師加強1個機動營(牽引高炮),裝甲師加強自行營(半履帶高炮),每個軍加強高炮群(一般轄2個高炮營),高炮旅則加強給集團軍和集團軍群。

工程兵:一般3--6個戰鬥工兵營組成1個工程兵群,每個軍或集團軍有1或2個群。除此之外,美軍還組建了6個支持兩棲作戰的兩棲特種工兵旅,第1特種工兵旅參加過地中海戰區、歐洲戰區和太平洋戰區的戰鬥,第5特種工兵旅和第6特種工兵旅在歐洲戰區,其他在太平洋戰區。

負責空軍基地的修建和維護的是航空工兵團和營。工兵架橋部隊包括19個重型舟橋營(每個集團軍分配1--3個)以及輕型舟橋連(通常每個工兵群1個),架橋連(通常每個裝甲師1個)。103個一般用途工兵團執行後方的所有建築、修理和維護任務。另外還組建了7個特殊用途工兵團以及大量的特殊獨立工兵連,執行地質、供水、鐵道、油田、鐵路運轉和偽裝等等。二戰時美軍組建了超過600個營級工程部隊。

陸軍航空隊和海軍

1947年9月18日,美國陸軍航空兵由陸軍一個兵種升級為美國空軍,成為與美國陸軍、美國海軍對等的獨立軍種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美國強大的國力,因而美陸軍航空隊為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空中武裝力量。在1944年的全盛時期,擁有編制240萬員、近8萬架飛機及783個永久基地。其編制為

第一航空軍 (美國東北航空軍區);第二航空軍 (美國西北航空軍區);第三航空軍 (美國東南航空軍區);第四航空軍 (美國空運司令部);第五航空軍(西南太平洋—澳大利亞、菲律賓);第六航空軍 (加勒比海及中美洲);第七航空軍(中太平洋及夏威夷);第八航空軍(歐洲—英國);第九航空軍 (中東、西北歐及中歐);第十航空軍(中緬印戰區);第十一航空軍(阿拉斯加);第十二航空軍 (地中海);第十三航空軍 (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新幾內亞、菲律賓);第十四航空軍(中國國民黨統治區);第十五航空軍 (地中海、歐洲—意大利);第二十航空軍 (西太平洋—關島)。

美援華飛虎隊,後改為第十四航空隊

二戰中美國部署在歐洲戰場的有三支航空隊:部署在英國本土的第8航空隊,部署在西歐(不包括英國本土、意大利)的第9航空隊,部署在意大利的第15航空隊。

1945年5月美軍陸航在歐洲戰場(包括地中海戰區)的飛機數量:作戰飛機12817架(重轟4520架、中轟1404架、輕轟1053架,戰鬥機5840架)非作戰飛機(運輸機、訓練機、偵察機等)4244架總計17061架。

第8航空隊機身上的噴塗

美帝參戰前,英美日是世界海上三強。美帝地跨兩洋,建有兩洋艦隊。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創,廣闊的太平洋上日本奪得了制空權和制海權。之後,美帝的工業開始發威,新艦艇在戰爭爆發一年左右開始陸續下水服役,從而一舉扭轉了劣勢並最終對日本形成碾壓。在二戰中,美海軍在大西洋方向投入有限,重點投向了太平洋戰區。一個原因是德意海軍實力弱,與日本無法相比,另一個原因就是大表哥英帝主要就是靠皇家海軍稱雄數百年,因而在歐洲戰場美海軍一般就是給英國海軍打下手。

與海軍將主力投向打擊日本相同,美海軍陸戰隊也全部投入到了太平洋戰場。

美陸軍將領中沒幾個會打仗的戰術大師(巴頓、科林斯等除外),大多數美國將軍與其說是軍事指揮官莫如說是數學家:先靠偵察估算出對面有多少德軍部隊,然後計算需要多少飛機能夠覆蓋轟炸,再算出需要多少大炮炮轟多久,需要多少炮彈,最後才是坦克和步兵上去補槍。由於美軍過於依賴人員和武器優勢,因而美英軍隊在歐洲只是一路平推,並未取得多大戰果,在二戰中被英美軍隊消滅的德軍只有一百多萬(不算德國投降後繳械的德軍),遠遠低於蘇軍殲滅的德軍。不過美陸航部隊和英皇家空軍、皇家海軍的作用卻是不容替代。


我淡如菊


在二戰的那幾年裡,自從美國參戰,美國在歐洲部署的部隊的數量每年都不同啊。而且如果說航空部隊,陸軍航空隊為主,海軍航空隊也有少量。而歐洲戰區主要是以陸戰和空戰為主,要說海上作戰,只能說從1939年持續到1945年的大西洋海戰中,美國從41年參戰以來派出的海軍部隊,其次就是在諾曼底登陸時,用來支援登陸作戰的海軍艦艇部隊。

先來說歐洲戰區的主力,陸軍部隊吧。

首先是裝甲師,美軍的裝甲師幾乎全部都在歐洲/北非戰區。

第1裝甲師,成立於1940年,第1裝甲師首先於1942年11月到1943年5月在北非服役,此後在1943年10月被調往意大利服役,並且在意大利一直駐守到了二戰結束。

第2裝甲師,成立於1940年,1942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北非服役,在1943年七月參加了西西里島戰役,此後在1944年6月開始一直在歐洲內陸服役直到戰爭結束。

第3裝甲師,成立於1941年,於1944年6月開始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第四裝甲師成立於1941年,第於1944年7月開始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5裝甲師成立於1941年,從1944年7月開始到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6裝甲師成立於1942年,於1944年7月開始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7裝甲師成立於1942年,從1944年8月開始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8裝甲師成立於1942年,從1945年1月開始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9裝甲師成立於1942年,從1944年12月開始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10裝甲師成立於1942年,從1944年9月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11裝甲師成立於1942年,從1944年12月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12裝甲師成立於1942年,從1944年11月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13裝甲師成立於1942年,從1945年1月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14裝甲師成立於1942年,從1944年10月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15裝甲師成立於1942年,從1945年2月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第16裝甲師成立於1942年,從1945年2月至戰爭結束在歐洲服役。

美國陸軍的騎兵師在二戰期間只有兩個,一個在太平洋戰區,一個在北非戰區,在北非戰區的於1944年被解散,人員編入其他部隊,或者作為步兵師的人員補充。

在步兵師上,美國陸軍的絕大多數步兵師都在歐洲戰區服役,其中根據戰後統計,在所有106個步兵師中,有49個步兵師被部署在歐洲。其中部署的位置大多為意大利,諾曼底登陸後在歐洲西北部設立的安全區,被解放後的法國,歐洲南部區域設置的安全區等。其中到德國投降時,還不乏一部分在德國腹地作戰的部隊。值得一提的是,在步兵師一欄內,包括了空降師單位,不乏著名的101空降師,82空降師等。而空降師的部署地點,除了在行動傘降後直接被部署到原地,還有就是被部署到歐洲戰區後方最主要的機場所在的國家,也就是英國。

航空部隊方面,駐紮在歐洲戰區的是美國陸軍航空隊。除去北非戰役等,陸軍航空隊在絕大多時候都在英國駐紮,在諾曼底登陸後才逐漸在歐洲解放地區設置戰地機場,或者直接使用佔領德軍的機場進行駐紮。根據戰後統計的,在1942年12月31日時,陸軍航空隊在歐洲的33個機場駐紮;1943年12月31日時,數量猛增到了119個;1944年12月31日時,更是翻了將近三倍,達到了302個;德國投降時為392個;而到了日本投降時,因為歐戰以及結束近半年,歐洲早已開展戰後恢復工作,因此機場數量驟減至192個。

最後來說海軍部隊。海軍在歐洲主戰場,除了諾曼底登陸之外,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畢竟歐洲還有英國皇家海軍。美國海軍最早在1941年6月16日派遣第19特混艦隊,前往冰島進行駐紮;而在諾曼底登陸時,盟軍全部作戰艦艇中,有百分之17都是由美國海軍提供的。

在大西洋反潛戰中,美國海軍建造了大量的護航驅逐艦和護航航母來保衛大西洋航行上的商船隊。除了這些,還有部份改造的武裝商船服役。在護航航母上,採用F4F野貓戰鬥機和TBF復仇者魚雷機進行反潛戰。在沿海地區,反潛作戰則是交付給駐紮在水上飛機基地的PBY卡特琳娜飛行艇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