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愚公移山到底是聰明還是愚笨?

魏思江


愚公移山是開國領袖毛主席引古典的一篇著作,是倡導人們面對困難象愚公學習不畏艱苦的那種精神,是精神


禹辰爺爺


毛主席在當時的本意是,借用愚公移山來提起抗日熱情的!讓全國人民排除萬難堅持抗戰到底的,這是毛主席過人的高明之處,但是今天如果有人用聰明與愚來評論!我認為是別有用心!!!小人一個!!!


閒人97208301


提這個問題的人不是腦子叫驢踢了就是別有用心!

明明是個古時的寓言故事,毛主席在文章中引用這個故事是提倡我們學習愚公堅韌不拔的精神,增強戰勝困難和挫折勇氣,沒有讓你去評價愚公是聰明還是愚笨。


雜貨鋪89


愚公移山和愚笨聰明沒有關係,毛主席寫這篇文章的宗旨是讓人們發揚鍥而不捨,連續奮鬥的精神,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設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


春花有意1052061899


這個題目出的太無聊,有這個閒心,不如把自己的家庭生活好好搞一搞。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沒有愚蠢和笨。我們每個人來到世上,所有的日常活動都是有意義的,那就是生活。

我們國家從一個一窮二白的舊中國。經過70年的艱苦奮鬥。取得了如今的驕人的成績。讓全世界都刮目相看。有很多項目都是從0做起。哪行哪業都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

我們每個小家庭也是一樣,從兩口子結婚那天開始都是從零做起。都是一步一步走起來的。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包括我們國家,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兒的往前發展,最後走向輝煌。

愚公移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敬佩。……圖片來源網絡。





網遊小魚兒44066093


不能說聰明和愚笨,這是宏揚愚公的精神,幾千年來我國人民吃苦耐勞的一種美德,無時不體現在此,偉大領袖毛主席總結了一篇美文《愚公移山》,時刻教育,勉勵我國人民堅苦艱鬥,勤勞永敢,勇於追求是沒有幹不事,搬不了的山。


llq52


看似愚笨,實是聰明。因為天下任何事,都要從零開始,從堅難開始,只有雄心不改,持之以恆,最終會有勝利。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農李作民


毛澤東寫《愚公移山》,主要是倡導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堅持“移山”,就會搬走“三座大山”。目的是統一思想,為確定的偉大目標鼓舞士氣。而不是重點論述方法或者方式的正確或者錯誤,亦或是聰明還是愚蠢。


凌風劍俠


我認為是愚蠢 ! 搬家不就得了,換個生存環境,又可以避開大山。但是,從精神的角度出發,是一種聰明,是精神的崇高,更是一種碶而不捨的精神。然而,針對愚公移山來說,我覺得。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做任事都要有堅定的信念,都要有恆心。毅力;有志者,事竟成。


HY航宇


咱們先別下太傷人的結論。

關於愚公移山這經典故事,幾十年前是我們語文課本上的必讀課文。那時候根本不允許你去深究這愚麼到底是不是傻子,其目的就是想教育我們學愚公要有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

可是到了今天,學生可不買賬了,因為現在的學生知識面太廣,太會獨立思考,不想幹傻事。他會提出“幹嗎挖山?繞道不行嗎?”這樣的疑問。

當年這個故事被教育家們編進小學課本的時候,我想教育家們總不致於也笨得象愚公這樣的人吧?明知愚公這麼幹就是一個笨蛋才幹的事,為啥還要教我們去學呢?豈不是越學越笨了麼?長知識有啥用呀?

但是從另一種角度來思考,教育家要我們不是去學愚公的笨辦法,而是學他鍥而不捨的精神,從小不要學偷懶,要懂得在困難面前必須堅持的道理。

所以題主不要曲解這個經典故事的作用,何必要死鑽牛角尖去分析經典故事的邏輯關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