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陶寺出土的王權象徵物-龍盤

《真知堂上古史系列》

NO.4五帝時代的新猜想-堯舜王朝與大洪水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尚書》記載,帝堯在位百年。帝舜三十歲登庸,輔佐帝堯三十年,在位五十年。由此看來,二位王者均壽命過百。

然而,美國人類學家安捷爾(J.Lawrence Angel)卻考證,石器時代人均壽命不過32歲!這點也被中國考古發掘所證明。那麼,《尚書》中的堯舜時代是虛構的嗎?結合近年來龍山時代考古發掘,我們可以得出全新的結論。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堯舜禹

《史記》中的五帝時代

堯舜,是五帝之二。我們知道五帝,主要來自漢朝司馬遷的《史記》。

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漢早期,三皇五帝的傳說早已流行於朝野。所以司馬遷才把《五帝本紀》作為《史記》的第一篇寫進史冊。

學術界一般認為,五帝時代是真實存在過的信史,三皇時代則屬於傳說。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五帝曾經存在和生活過的證據。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龍山文化的陶號角


五帝指的是哪位先王呢?五帝之間又是什麼關係,他們分別執政多少年呢?

司馬遷是這麼說的:

“黃帝是少典之子,他有二十五個兒子,得姓者十四人,其中最出名的是玄囂和昌意。

黃帝死後,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

顓頊崩,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

帝嚳死後,先是帝摯代立,不久其弟放勳立,是為帝堯。”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帝堯

帝堯在位70年後,從民間找到了虞舜。虞舜是昌意的七世孫。

””帝嚳崩。。。而弟放勳立,是為帝堯。。。堯立七十年得舜。。。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闢位凡二十八年而崩。。。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窮蟬父曰帝顓頊,顓頊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史記 五帝本紀》

帝堯得舜後,又在位28年才死。堯死後,大舜避帝堯之子丹朱於南河之南,而天下歸心。

三年後,大舜繼位,是為帝舜。

“舜年三十堯舉之。。。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史記 五帝本紀》

以上,就是司馬遷版本的五帝時代了。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帝舜


黃帝到帝嚳一共多少年,司馬遷沒有寫。但帝堯到帝舜時期,他寫得很清楚:

帝堯在位時間九十八年,帝舜在位時間三十九年,再加上避丹朱的三年,一共四十二年。也就是說,堯舜執政時間一共一百四十年!

那麼,這種說法有根據嗎?更詳細的記載來自戰國史書《竹書紀年》。

《竹書紀年》中記載的五帝

西周之前的中國歷史,《竹書紀年》寫得比《史記》詳細太多了。

《竹書紀年》又稱《汲冢紀年》,是西晉時期汲郡(今河南汲縣)人不準(fǒu biāo)盜發戰國魏王陵時發現的竹簡史書。

“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書數十車。其《紀年》十三篇。。。蓋魏國之史書。”《晉書·卷五十一束皙傳》

這部史冊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代魏國史官所著,保存了很多司馬遷沒見過的史料。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竹書紀年


關於五帝,今本《竹書紀年》如是說:

“黃帝軒轅氏,一百年,帝陟。

帝顓頊高陽氏,二十而登帝位。七十八年,帝陟。

帝嚳高辛氏,六十三年,帝陟。帝子摯立,九年而廢。

帝堯陶唐氏,七十年春正月,帝使四嶽錫虞舜命。七十三年春正月,舜受終於文祖。一百年,帝陟於陶。。。三年,舜即天子之位。

帝舜有虞氏,五十年,帝陟。”今本《竹書紀年》

我們從上可以統計出五帝時代的年份。

黃帝軒轅氏100年,顓頊高陽氏78年,帝嚳高辛氏63年,帝摯9年,帝堯陶唐氏100年,空缺期3年,帝舜有虞氏50年。五帝時代共計453年。

如果按照傳統的說法,夏朝建立於公元前21世紀,則黃帝時代大致始於4500年-4600年前!這個時期恰好是山東海岱龍山文化開始的時間。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海岱龍山文化陶犬型器


而《尚書 舜典》中,帝堯也是在位70年時從民間找到大舜,試之3年,再過了28年駕崩的。

“二十有八載,帝(堯)乃殂落。”《尚書 舜典》

帝堯時代長達百年當無誤。

帝舜在位五十年的記載,也和《尚書 舜典》一樣。

“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載陟方乃死。”《尚書 舜典》

所以,《史記》記載的帝舜時代三十九年有誤,應該是五十年。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但不管那種說法,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

上古時代的帝王都極其長壽!

黃帝在位一百年駕崩,則壽命最少也當在一百歲以上。

顓頊二十歲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則壽命長達九十八歲。

帝嚳登基時歲數不詳(一說三十歲),

”昔者帝嚳年十五而佐帝顓頊,三十而治天下。《鬻子.數始》

且顓頊在位時,有“術器作亂,辛侯滅之。”的記載,帝嚳為辛侯且能率軍作戰,三十歲繼位還是可信的!所以帝嚳在位六十三年,壽命不低於九十三歲。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顓頊、帝嚳陵


帝堯就算一出生就被封為唐侯,帝嚳駕崩時也十八歲了。

“帝嚳高辛氏,四十五年,帝錫唐侯命。六十三年,帝陟。”《竹書紀年》

再加上其兄摯為帝九年,帝堯即位時最少也二十七歲了。帝堯在位一百年,壽命不低於一百二十七歲

帝舜三十歲被帝堯登庸,試用二年,代帝堯攝政長達二十八年,帝堯死後避讓丹朱三年,在位五十年,則壽命當為一百一十三歲。

而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土的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人骨,人類平均壽命均極低。男性平均壽命不過33-35歲,女性平均壽命不過29-31歲。

這個結論是美國人類學家安捷爾(J.Lawrence Angel)在1986年發表的。詳圖如下,出自美國學者韋爾斯的著作《潘多拉的種子-人類文明進步的代價》。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這就非常奇怪了。難道我們的五帝都服用了仙丹嗎?怎麼可以活得這麼久?

還有,帝堯在位七十年後已經九十七了,他找到了三十歲的虞舜,再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他。帝堯之女娥皇,女英到底多少歲呢?

難道大舜娶的是兩個老太婆?或者帝堯七八十歲的時候還生了兩個女兒?

這事太不可思議了!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形象

山西臨汾陶寺遺址和堯舜禹時代的冀都

說實話,在深入研究中國的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之前,筆者對此也百思不得其解。

這些問題的存在,困惑了無數中國學人,也是中國上古史不能得到全世界認可的根本原因。

但當我全面瞭解和掌握了新的考古發掘資料後,五帝時代突然變得清晰起來。

讓我們科學的假設一下:

如果我們把五帝不視為一個人,而視為一個朝代最為傑出的君主來看,則

“黃帝朝一百年,顓頊朝七十八年,帝嚳朝六十三年,帝堯朝一百年,帝舜朝五十年”,

“五帝乃五朝最著名的君主”,

這種可能性就真的存在了。

帝堯陶唐氏把自己的兩個女兒(不一定是親生女,而是宗室女)嫁給大舜,也變得順理成章。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冀都-臨汾陶寺遺址


那麼,我國目前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能和傳說中的五帝時代對應嗎?還真對的上!

我們來看看山西臨汾陶寺遺址,它被多數學者視為帝堯的都城。

遺址面積280萬平米,經過碳十四測年,絕對年代是公元前2300-1900年。此地發現了九座大型墓葬,出土了陶龍盤,青銅器,特磬等禮器。

早期王級大墓數以百計的高等級奢侈隨葬品,與80%空無一物的平民墓葬,形成鮮明的對比,顯現出社會複雜的等級制度、極度的貧富分化甚至階級對立。《襄汾陶寺--1978-1985年發掘報告》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陶寺大墓出土的龍盤,禮器

陶寺還出土了最早的朱書文字,並且發現了觀象臺遺址,恰好和《尚書 堯典》中記載吻合: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尚書 堯典》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陶寺出土朱文陶罐,最早的文字

陶寺所在的位置,也和史料上帝堯都城所在吻合:

《漢書·地理志》記載:“河東土地平易,有鹽鐵之饒,本唐堯所居,詩風唐、魏之國也”。又師古注引應劭曰:平陽,“堯都也,在平河之陽”。”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陶寺位於歷史上說的河東地區


從4300年前建立到3900年前廢棄,陶寺作為冀都長達400餘年,經歷了堯舜禹時代乃至夏啟時期。

“帝堯陶唐氏,元年,帝即位,居冀。

帝舜有虞氏,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

帝禹夏后氏,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

帝啟,元年癸亥,帝即位於夏邑,大饗諸侯於鈞臺。諸侯從帝歸於冀都。”《竹書紀年》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陶寺觀象臺遺址復原

太康在夏啟死後繼位,則沒有回到冀都,不久失國於有窮后羿。

“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尋。畋於洛表。羿入居斟尋。”《竹書紀年》

後來夏朝進入了長達數十年的亂政中,直到少康才得以復國,史稱“太康失國,少康中興”

所以,臨汾陶寺遺址對應的年代,就是堯舜禹和夏朝初期。

陶寺後期出現的對前期墓葬的毀墓現象,對應的是夏後禹或夏後啟取得帝位後,對陶寺前期堯舜誅殺夏禹之父鯀這一行為的報復。

“殛鯀於羽山。”《尚書 舜典》

“禹之父曰鯀。”《史記 夏本紀》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夏朝世系


冀都陶寺,不僅僅是帝堯的都城,也是帝舜和夏朝初年的都城無疑。

在太康失國後,陶寺古城逐漸荒廢,夏的政權落入了后羿和寒濁之手,統治中心移到了河南西部偃師二里頭附近(斟尋),陶寺因此衰敗。

五帝時代的大洪水

我們從《尚書》以及《竹書紀年》的記載可知,堯舜統治的時代約為一百五十年以上。而《堯典》、《舜典》等虞書中的部分文辭可能來自口口相傳。

讓我們再來看看中華大地的其他遺址的情況。

大約在臨汾陶寺建立的公元前2300年的同時,長江下游興旺發達的良渚文化突然毀滅了,而黃河下游的海岱龍山文化也受到重創。不久後的200年間,地處平原的河南龍山文化後崗二期類型和造律臺(王油坊)類型也消亡了。只有位於山地的陶寺類型和王灣三期類型得以保留下來。

長江中游則是位於山地的湖北石家河文化得以倖存。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龍山時代文化形勢圖

如果陶寺對應的是堯舜,王灣三期則可以對應於鯀禹和夏后氏啟。而湖北石家河文化則可以對應《尚書》中的三苗。那麼,那些消失的文化是因為什麼原因消亡的呢?

史料記載,顓頊死後,共工和帝嚳高辛氏爭奪帝位。

“昔者,共工與高辛爭為帝。”《淮南子.原道訓》

“昔共工棄此道也,虞於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國語.周語下》

壅,就是堵塞的意思,壅防百川,就是用堵口子的方法防止洪水破堤。

堙,是堵塞,庳,是低處。墮高堙庳,就是削平高丘用來堵塞低窪之處。這就是禹之父鯀的治水法!

我們從這裡可知,帝嚳時期極有可能是發生了大洪水。否則,共工氏也不用去堵塞河流,危害天下了。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而戰國時期還有更早的“共工和顓頊爭奪帝位,造成大洪水”的記載:

“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列子.湯問》

“共工為水害,故顓頊誅之。”《文子.上義》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從這些史料來看,不管是顓頊時期還是帝嚳時期,“上古時代,華夏大地發生了大洪水,且洪水一直延續到堯舜時期”是沒有疑問的:

“帝曰:“諮!四嶽,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尚書 堯典》

洪水把天下分割成了十二洲。這個洲是指被洪水分割包圍的陸地。

等到大禹治水成功後,洪水退去,十二洲於是變成了九洲。九洲後來訛成九州。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濬川。”《尚書 舜典》

“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尚書 禹貢》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尚書 禹貢》之九州圖

對照長江下游發達的良渚文化古國在4300年前(臨汾陶寺建城之時)突然毀滅的事實,以及黃河下游的海岱龍山文化類型突然發生的大規模衰退的現象,加上同屬於河南龍山文化的後崗二期類型(前2780-前2100年)和王油坊類型(前2580-前2140年)在這段時間內消亡的事實,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公元前4300年-4100年前,中華大地確實洪水氾濫!陶寺文化和王灣三期文化則是倖存的龍山文化!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造律臺文化出土的大型陶水管


小結

大約4300年前,中華大地進入多雨季,經常發生大洪水!

洪水使得本來位於領先的長江下游良渚文明和黃河下游海岱龍山文化(少昊古國)或消亡或衰退。曾經強大的後崗二期文化(顓頊古國)和王油坊文化(帝嚳古國)也陷入低谷,而位於山西的臨汾陶寺文化(帝堯古國)得以興起,並形成了號令陶寺和河南王灣三期文化(夏后氏)的帝舜有虞氏古國和夏朝。

人均32歲的新石器時代,堯舜真能過百歲嗎?學者:這事解釋得通

王灣三期文化出土的大型鏤空陶器座


經過堯舜禹時期長期治理水患,再加上氣候條件的變化,大約4100年後大禹治水成功。

以大禹為代表的王灣三期王城崗類型全面取代了三苗的石家河文化,

“帝曰:“諮!禹,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徵。。。七旬,有苗格。”《尚書 大禹謨》

基本形成了以山西,河南,湖北為核心地區的古中國。

大禹死後,其子夏啟攜治水之功和征服三苗之武力,成功的取得了帝位,建立了家天下的夏朝。


《尚書》《列子》《國語》《淮南子》《文子》

《鬻子》《竹書紀年》《大戴禮記》《史記》《晉書》

《陶寺文化研究》

《王灣三期文化研究》

《王灣三期與後崗二期文化比較》

《龍山文化王油坊類型初論》

《談海岱地區龍山文化與嶽石文化的文明進程》

《襄汾陶寺--1978-1985年發掘報告》

《潘多拉的種子 -人類文明進步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