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世界級人才”陸奇離職,能救百度的只有李彥宏自己!

一個人有一個人地性格和脾氣,一個企業也有一個企業地個性和特點。


這往高大了說是企業文化,通俗點說就是老闆的喜好。

企業本就是由人和人組織起來地生命集合體,所以,人的成長曆程,企業也會有。

“硅谷最有權勢的華人”陸奇的加盟,無疑曾被李彥宏、百度內部團隊和外界寄予厚望,但遺憾的是,相當於“救火隊長”的陸奇給百度帶來了可喜的變化,但卻未竟全功。

至於其原因,哪有什麼陰謀,不過是形勢使然。

“世界級人才”陸奇離職,能救百度的只有李彥宏自己!

對老闆來說,陸奇是一個最接近完美的員工。

1961年的陸奇,在復旦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學士、碩士學位後,就讀於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獲計算機博士學位。在職場上曾一路坐到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的職位,是當時美國科技行業中擔任最高管理職位的華人。

李彥宏稱讚陸奇“是人工智能領域世界級的技術權威”。

先後做過雅虎和微軟的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的資歷絕對是世界頂尖的那一小撮,所以背景沒有問題。

陸奇在微軟期間主導了微軟的雲計算轉型,讓雲上的Office 365超過傳統軟件收入,成功領導了微軟的轉身。而陸奇在2017年1月17日加入百度擔任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後,在486天的時間裡帶領百度明確了戰略、業務和組織的脈絡,為百度轉型做出了巨大貢獻。自陸奇進入百度工作至今,市值一度跌至500億美元的百度股價累計漲幅接近60%,在2017年10月衝破900億美元關卡。截至2018年5月4日,百度市值886億美元,與一度逼近的京東529億美元拉開了差距。

而在5月18日晚,百度發佈陸奇職位變動的消息後,百度股價週五收跌9.54%,市值蒸發約75億美元(約470億人民幣)。


“世界級人才”陸奇離職,能救百度的只有李彥宏自己!

李彥宏說,“他開會比我多,懂得也比我多,尤其人工智能懂得比我多,對百度業務的推進還是很明顯的。”

陸奇為百度確立了“夯實移動基礎、決戰AI時代”的戰略基礎,把一度搖擺在O2O的百度拽了回來並將百度醫療、百度外賣等業務剝離,明確劃分清楚了百度業務的“主航道”和“護城河”。

所以,陸奇的能力沒有問題。

“世界級人才”陸奇離職,能救百度的只有李彥宏自己!

“我覺得最好的經理人就是不像經理人的經理人,他(陸奇)真的是不把自己當做一個職業經理人來看待,而是把這個公司當做他的事業,當做他自己的一個Baby來看待,那麼他就會有可能會做的更好。”

在今年的一次採訪中,李彥宏這樣評價陸奇。

“陸奇上上下下有口皆碑,大家都很喜歡他,他有非常強的技術能力,又有很強的管理能力,並且工作極其玩命。”

李彥宏在陸奇離職的內部郵件裡如此評價陸奇:“我和廣大同學一樣,都對他正直的人品、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在技術及商業領域的敏銳洞察力印象深刻。”

據說陸奇無比勤奮,是個工作狂,天天All in工作,在百度一天只睡4個小時,對下屬正直無私,也從沒有拉幫結派搞小團伙的傳聞。

所以,陸奇的品質沒有問題。

既然陸奇有資歷、有能力、有態度,無疑是老闆身邊的最佳搭檔,那麼問題來了:陸奇為什麼要走?或者說,陸奇為什麼不得不走?

“世界級人才”陸奇離職,能救百度的只有李彥宏自己!

利益格局最難改變。

在百度,李彥宏和老婆馬東敏是毋庸置疑地權利最頂層,陸奇雖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終究不是在百度土壤里長出來的,是外面聘請的職業經理人。

因此,對企業最重要的權利,人和錢上,陸奇觸及不了根本,在重大問題上必須遵從李彥宏的意志。

有人說,

“在百度,如果李彥宏不作決策,別人也不作決策。”

李彥宏自己承認,“很大規模的公司只剩下一個人在管理,是很可怕的事情。”

但不知什麼原因,百度的核心管理團隊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有記者統計了一份百度自2000年創立至今的高管進出名單,對比可以發現,百度幾乎以每三至五年為一個週期,高層持續換血。

無怪有人戲稱:阿里巴巴是馬雲和他的三十幾位合夥人一起戰鬥,騰訊是馬化騰和張志東這樣為公司建言獻策的合夥人一起戰鬥,而百度,是李彥宏跟他4萬員工一起戰鬥。

“世界級人才”陸奇離職,能救百度的只有李彥宏自己!

陸奇的到來,是百度18年曆史上權利最大的職業經理人,但仍改變不了百度根深蒂固的慣性,百度的數萬員工已經習慣了李彥宏的方式,其中的核心老臣甚至已經和李彥宏、百度深度捆綁,不只是感情因素,還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地利益牽扯,對此,李彥宏自己都未必能夠輕易改變現狀,何況外來戶陸奇。

原盛大CEO、“打工皇帝”唐駿曾在陸奇入職百度之初給他寫了一封公開信:

當年的陳天橋和今天的李彥宏都是商界的英雄,在國內商業具有很大影響力,在公司內部擁有獨一無二的威望。任何一個外來者,無論你過去有多麼風光,來到這樣的創業成功的企業後,你在外還繼續擁有光環,但是在公司內部你已經失去所有的光環,因為這樣的公司只習慣於一個人的光環。陳天橋和弟弟陳大年在管理公司,李彥宏和太太馬東敏也在管理公司。

你現在是百度總裁,但是其實在百度內部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只有一個老闆的工作方式,這和外企完全不一樣。也許你被授予了一系列的人事權和財權,但是最終還是會到那個人那裡最後決策,雖然他會非常尊重你的觀點也會支持你的觀點。

短期內你不要想去改變他們,也許在你的任期內也不能改變他們。剛開始你會覺得很無助甚至會生氣,但是你需要慢慢適應,因為你改變不了。

百度對你的期待一定是全部的奉獻,既然是奉獻,所以就不能計較得失。對你來說,最大的可能就是未能完成你自己給自己的百度使命。

。。。

一語成讖。

陸奇終究不是商鞅,百度也不是大秦,李彥宏更不是秦孝公。

“世界級人才”陸奇離職,能救百度的只有李彥宏自己!

“以前百度高管很少露面與基層員工溝通,陸奇來了後,員工能及時瞭解新政策、新架構、新業務,很多基層員工都覺得陸奇非常接地氣。他還改革了百度內部的晉升制度,員工只要努力作出成績就行。”

有員工對陸奇如此評價。

過去百度“派系林立”、“佔山頭”、“內部鬥爭”等問題屢受詬病,內耗必然帶來效率低下,而陸奇想要實現的是事業上的豐碑,所以,他絕不允許團隊的內耗和不作為。

據悉,原來百度竟然有人利用免費無限量供應零食和文具的漏洞開網店,可見百度內部管理的鬆弛。這也是老闆無法容忍的,所以李彥宏強硬表態,“百度要淘汰沒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如果做不出來,就別在那兒混了,別在那兒撐著了。該撤就撤,該關就關,該並就並。資源向我們有優勢、戰略上重要的項目去聚焦。”

而作為高效率的標杆,阿里是怎麼個狀態呢,它的戰略會自下而上地思考和探討,然後自上而下地溝通與確認,從基層員工、主管到總監討論下半年怎麼幹,然後“自下而上”一層一層彙報,讓各個層面都可以直接聽到老闆的聲音,減少內部溝通環節在關鍵業務信息傳遞過程中的衰減。然後,大方向由馬雲做最後判定,戰略達成以後再一層一層向下傳遞。這樣以來,公司大到戰略,小到目標大部分都是員工想出來的,是他願意做的事情,而單純自上而下的戰略往往是“被執行”,員工沒有充分的理解,戰略落地的時候很容易出問題。

當年2005年8月5日百度最輝煌的時候,上市第一天股價就飆漲了350%,讓全世界為止瘋狂。可BAT最成功的B如今已經遠遠落在AT的後面了。

陸奇曾對百度高管們說,既然百度要做人工智能,那麼應該先了解人工智能的對立面——自然智能(NI,Nature Intelligence)。他以自己學習反向騎行自行車被摔傷的經驗舉例,當人習慣一件事,想忘記這個技能轉型到下一階段時,過程非常之難。

組織一旦形成穩定路徑,非常難以轉變,其慣性使然。新業務未來的盈利不確定性地風險和內部改革壓力低強勢反彈,促使了陸奇不得不因“由於個人和家庭原因”離開。

“世界級人才”陸奇離職,能救百度的只有李彥宏自己!

百度的未來,只在兩個人手裡:李彥宏和馬東敏。

一個管事,一個管錢。

多好的“夫妻店”模式!

當然,二人要比噹噹那兩口子水平高,所以,百度再怎麼不能和AT並列,也不會走向出售的結果。

而對早已實現財富自由的陸奇來說,短暫的百度經歷,對雙方都是一個新體驗,彼此都會對各自的未來有所籌謀。

就像他的前老闆、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曾說的,“有人曾經說過,你只能信任思想、言語、行動完全一致的人。同樣地,我認為你也只能信任思想、言語、行動完全一致的公司。”

“永遠保持戰鬥的姿態”的陸奇,終會“在適當的時候跳上適當的船”。

“世界級人才”陸奇離職,能救百度的只有李彥宏自己!

1987年,陸奇還在復旦大學上學,畢業時,陸奇在畢業紀念冊上寫下了臨別贈言:

謹獻上本人最新研究成果,與列位同窗惜別。“陸氏猜想”:

人類終將使電腦智能化且使其遠勝人腦。

江湖漂泊多年,陸奇還記得最早的初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