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北約歐洲盟軍為什麼不想和俄羅斯開戰?

史殼郎先生


俄羅斯總統普京

1.俄羅斯軍事實力依舊強大。不論是北約還是歐盟,在整體實力上都遠遠超過俄羅斯,但是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依舊讓北約和歐盟忌憚。俄羅斯擁有超過110萬正規軍,陸軍有T-90主戰坦克、“阿塔瑪”主戰坦克為代表的20000多輛坦克,空軍有圖-160、蘇-57為代表的6000多架戰鬥機,海軍擁有可以覆蓋美國全境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庫,總計超過8500枚,還有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為代表的遠征導彈。北約與俄羅斯交戰,即使在常規戰爭中戰勝俄羅斯,如何解決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威脅?所以,鑑於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實力,北約歐盟盟軍不會想和俄羅斯開戰。

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

2.俄羅斯擁有龐大的國土與強大戰鬥意志。在歷史上,曾經有三次大規模外敵入侵到俄羅斯:第一次,1812年戰無不勝的拿破崙帶領60萬裝備精良的法國軍隊攻入俄羅斯,結果被庫圖佐夫以燒燬莫斯科的代價打敗,拿破崙60萬大軍只剩下3萬人,也由此開啟了拿破崙倒臺的序幕;第二次,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美法組織了14國干涉軍,企圖將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裡面,結果短短的4年時間裡,14國干涉軍一一俄國人打敗;1941年6月,納粹德國根據“巴巴羅薩計劃”,出動550萬大軍、47200門火炮、4300輛坦克、5000架飛機,卻最終被蘇聯人以犧牲2800萬人的代價打敗。俄羅斯擁有17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和戰鬥民族強烈的戰鬥意志,是任何勢力也不敢小覷的!即使北約和歐盟盟軍攻入俄羅斯本土,面對廣袤的俄羅斯土地和戰鬥精神強烈的俄羅斯人,也很難取得最終勝利。

戰無不勝的拿破崙慘敗於俄羅斯

3.與俄羅斯開展付出的經濟代價是北約和歐盟難以承受的。面對擁有3000多萬人口、4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的伊拉克,美國輕而易舉的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卻難以承受巨大的軍事支出。在伊拉克戰場,美國耗費軍費超過8000億美元,為伊拉克重建支付了500億美元。領土是伊拉克40倍、人口是4倍、軍事實力無數倍的俄羅斯,北約和歐盟與之發生戰爭將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恐怕這個代價是北約和歐盟無法承受的!

俄羅斯軍隊

所以,蘇聯解體20多年裡,俄羅斯與北約矛盾不斷,北約也從來沒有對俄羅斯採取任何直接的軍事行動!


美國觀察室


開戰的結果就是彼此都變成一堆廢墟或進入核冬天

以現代歷次戰爭的作戰形態來看,在戰爭期間都屬於全域作戰沒有前線與後方。在不考慮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常規武器的轟炸也足以使得交戰雙方的軍事目標與基礎設施變為一片廢墟。雙方都擁有龐大的精確制導武器,在確保相互摧毀方面彼此不相上下。

雙方的常規武器都足以使對方變成一片廢墟,何況還有龐大的核武器在背後坐鎮,想想後背都發涼。核武器的使用就是全人類的災難,不是有一種核冬天的理論麼。大規模核爆炸後所形成的遮天蔽日的塵埃將很長時間的遮擋太陽的照射,地球將陷入寒冷的核冬天,一切需要太陽的作物都將無法生長,人類或許就此消亡,這樣的代價誰能承受。

這樣的結果是雙方各個階層都難以承受的,不論是誰以何種藉口挑起戰爭都必將是未來的戰犯。既然戰爭的代價難以承受,雙方合作發展的潛力有那麼巨大誰選擇戰爭不就是世間最大的傻蛋麼。相信雙方都沒人願意做這樣的人,也會有很多人來出來阻止出現這樣的人。

嚴重的後果會使雙方的決策者都會非常的慎重,也就會出現北約歐洲盟軍前最高司令菲利普·佈雷德羅夫日前在接受波蘭媒體採訪時稱,沒有一個北約指揮官會在早上醒來的時候說他想跟俄羅斯開戰, 這是最現實的選擇。


異域邊緣


俄羅斯怎麼說都不是軟柿子吧?雖然自從冷戰之後,俄羅斯就一直在衰落,但是架子還在,它的那些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技術還能唬一陣子!技術雖然不夠先進,但威力還是多,還是能給很多國家造成破壞!

當然放到北約的歐洲盟國這邊就是另一回事了!冷戰結束以後,北約的歐洲國家基本上放棄了自己的國防事業,將大量的資金用來福利,以及發展一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很多歐洲國家實際上已經做到了有國無防,也就是說,他們的國防軍基本上跟沒有差不多,裝備非常的落後,人員訓練也很差,國家的動員系統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了!可以講,冷戰之後,歐洲各國基本上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而且即使是現在,他們也不想把已經放下的武器拿起來,發展自己的國防。他們把所有的國防任務都交給了美國人!

美國對於北約歐洲地區來說,底線是保護歐洲國家不受其他國家的侵略,但是如果歐洲國家主動的去進攻俄羅斯,它應該是不會幫忙的,歐洲各國對於這個事情也是明白的。所以在目前歐洲各國的軍事力量非常的孱弱而美國又不可能支持他們進攻俄羅斯的情況下,所謂的歐洲盟國與俄羅斯開戰,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俄羅斯相對於美國確實很弱,可是相對歐洲它還是一個軍事強國!當然,如果歐洲各國努力發展軍備的話,實力是足以壓倒俄羅斯的,因為歐洲國家畢竟比俄羅斯有錢,而且人口也多!


帝國曆史


你應該把不想改成不敢。你當歐洲那些國家傻了?跑去和擁有幾千枚核彈頭的北極熊開戰?你去問問美國敢不敢和俄羅斯開戰?你可以理解為這個最高司令官在說廢話。

截止到2017年,俄羅斯擁有4300件核武器,其中1950枚處於實戰部署狀態,擁有圖95戰略轟炸機55架、圖160戰略轟炸機13架,洲際彈道導彈超過500枚,戰略核潛艇13艘,就憑這些夠不夠?歐洲國家除了英國和法國誰還有核武器?英國法國的戰略核潛艇加起來一共8艘,從領土大小上看俄羅斯一波核武器過去哪來的反擊能力?至於烏克蘭就呵呵了,自己把自己的核武器都廢了,現在想想後悔不?連說話的地位都快沒了,甘願給美國當槍使。

常規兵力來看,俄羅斯陸軍不用質疑了吧。雖然歐洲很多國家高度發達,但是保有的軍力並不多最新出爐的英國“歷史分析與衝突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由於多年來預算緊縮,北約西歐各國陸軍部署能力逐漸被削弱或者乾脆缺失。即便英國尚存的一個重型戰鬥師馳援西歐地區,那麼也只不過是俄羅斯陸軍一下午的事。該報告指出,整個北約的西歐11國裝甲部隊一共1059輛主戰坦克,而俄羅斯可以調動的數量則是2700輛。再加上超過2萬門火炮,夠不夠那些歐洲國家喝一壺的?

所以憑什麼歐洲這些國家敢想象自己和俄羅斯開戰?有句古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俄羅斯近些年來經濟不怎麼樣,但是人家可沒廢除自己的武功。繼承蘇聯時代的,加上近些年來研製裝備的也夠他們喝一壺。雙方開戰,歐洲國家怎麼打?在歷史上,歐洲幾次征戰俄羅斯都以失敗告終,即便二戰兵臨莫斯科城下俄羅斯照樣頂住了壓力併成功反推。歐洲那些國家還想再來一次嗎?還有另一句古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歐洲最大的勝算是海軍,但是俄羅斯表示我為什麼要跟你打海戰?


雛菊西瓜Peterpan


個人認為,北約歐洲盟軍不是不想與俄羅斯開戰,而是不敢與俄羅斯開戰。如果換成一個小國弱國,說不定歐盟早動手了。目前不但北約的歐洲盟軍不敢動俄羅斯,就是其最大靠山美國也不敢輕易與俄羅斯開戰。主要原因有:

俄羅斯軍力強大。蘇聯雖然被肢解了,俄羅斯的綜合國力也大大下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從蘇聯繼承的軍事力量誰也不敢小視。如果說其常規作戰力量不能匹敵北約的話,那俄羅斯的核力量呢?更何況俄羅斯是戰爭民族,關鍵時刻它會果斷出手的。

俄羅斯的自然條件優越。這主要針對戰爭而言:俄羅斯有廣大的國土面積,這使其有極大的迴旋餘地;它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它有較強的工業生產能力……,這些都給了俄羅斯堅持長期戰爭的基礎,也就是說,這有利俄羅斯利用時間來拖垮對手,這一點,歷史已多次證明。



北約歐洲力量並非鐵板一塊,儘管有歐盟這一組織存在,但它主要集中於經濟方面的合作。如果要與俄羅斯開戰,許多歐洲國家未必願意參與。再者,歐洲國家與俄羅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是在某些方面對俄羅斯的依賴。這是其不願與俄羅斯輕啟戰端的重要因素。


姜運倉


因為北約歐洲盟軍在美國眼裡面更多的是擋箭牌一樣的存在,俄羅斯的軍隊無法直接越過歐洲或者加拿大打到美國,但是卻可以打到歐洲國家。北約歐洲盟軍前司令就說出了其中的苦水:“任何一個北約將領都不願意第二天醒來去和俄羅斯開戰。”,北約面對俄羅斯威脅主要有兩個苦惱:

(1)、俄羅斯發動彈道導彈襲擊甚至於核打擊。歐洲國家就在俄羅斯臉前,俄羅斯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大量的彈道導彈儲備對歐洲國家主要交通樞紐、首都、工業中心進行打擊,這對於歐洲國家來說絕對是隻賠不賺,誰也不願意贏了這樣一場把自己家底打光的戰爭。

(2)、如果陷入地面戰爭,俄羅斯的地面武裝一樣一樣是大得驚人,其中常備陸軍兵力110萬人以上,隨隨便便打一架死亡人數絕不會低於二戰以來任何戰爭,所以說這樣的戰爭代價太大,歐洲國家根本不想去打這一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