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在蘇錫常眼裡南京就是蘇北?

靳源春


江南地區,尤其是蘇錫常一帶,常有人將南京與鎮江稱為江北。這並不是毫無緣由的,南京與鎮江雖然在地理上地處江南,可是在語言風俗文化上卻更貼近江北。而造成這一獨特現象是由歷史上幾次大規模北人南遷造成的。

秦漢以前,寧鎮一帶在文化上也屬於吳語區。而這個現狀的改變,第一次始於三國時期的東吳政權。孫氏家族雖是江南人,但孫堅、孫策的舊部卻大都是江淮人,孫氏政權早期在江南的治所在京口(今鎮江),後建都於建業(今南京)。而漢末動亂,大批北人避難於江東,以孫氏政權為依託,也都寄寓於寧鎮一帶。

五胡亂華時,晉朝半壁疆土淪喪,衣冠南渡,盛況空前。晉宗室司馬睿在北方士族的擁護下建都於建康城(今南京),史稱為東晉。東晉政府為了維護其統治秩序及保護南遷士族的利益,便在北方流亡人集中的地方,用他們原籍的名稱命名,也即是“僑置州郡”。東晉政府僑置徐州於京口城,南朝宋又改稱為南徐州,即今天的江蘇省鎮江市。

唐末五代,中原地區再次大亂,北人再次大規律南渡。而定都於金陵(今南京)的南唐政權,本就是起身於江淮之間。宋金之際,又一次北人大規模南渡,南宋政府一度以建康府(今南京)為行都。每次中原大亂,寧鎮一帶都是北人南遷的第一落腳地。

明初,朱元璋亦起身於江淮而定都於應天(南京),其時有文人作詩:馬上短衣皆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如今的寧鎮一帶的江淮官話,即是由古楚語與淮夷語的糅合。自戰國中後期,楚國頻頻遭受到秦國的侵擾,楚人紛紛南遷與東遷。至楚漢之際,楚人的主體族群已遷至江淮之間了(也即淮楚),而荊楚之故地卻為秦之移民所佔。

所以,項羽逼楚懷王遷都,楚懷王極為不樂意。彼時的荊楚故地早已經沒什麼楚人了。不得已才遷於郴縣(也即湘楚,楚人曾有小部分族群南遷至此)。而江淮地區毗鄰寧鎮一帶,每次北方動亂時,南遷至此的北人自然就以江淮人為主。久之,寧鎮在語言文化習俗上也就與江淮地區連成一片了。


有知社


不知道誰得出的結論,但事實上蘇錫常的人確實不怎麼關心南京的發展與建設,選擇南京這個城市工作的蘇錫常人不多。

蘇錫常組成的經濟圈,在江蘇一直是以蘇南的名稱存在。代表著經濟發達,城建完善。而南京在江蘇人眼裡也算是蘇南的存在,可能在蘇錫常眼裡沒有把南京當回事。這樣的情況大都是蘇錫常關係比較緊密。無錫、常州圍繞著蘇州轉,算是同時上海大都市的輻射城市。而南京的就比較獨特了,獨特的經濟、政治地位,讓南京發展不依賴上海、蘇州,獨自發展成江蘇的經濟大市。這樣沒有多少交集的城市之間,蘇錫常就會疏遠南京,認為南京的地位跟他們平起平坐。

其次,南京的發展離不開,安徽與蘇北人的入住,這樣的原因可能導致蘇錫常人,認為南京屬於蘇北,而非跟他們一樣屬於蘇南地區。就比如同住在高檔小區的人,結果旁邊鄰居總是來一些窮親戚,就導致了旁邊人家也是窮人的錯覺。殊不知大家都住在高檔小區,經濟實力都是非常不錯的。

南京的教育地位,蘇錫常人還是承認的。在江蘇獲得大家認可的大學基本都在南京。而且南京確實是非常不錯的人文城市。所以很多蘇錫常人,一選上海上大學,二選南京上大學。但是論未來發展,我認為南京的未來發展會更高於蘇州。南京的地位會更高,除了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南京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要遠比蘇錫常發展要快,尤其是互聯網與金融行業。蘇州現在產業結構也開始調整,部分人力成本高的電子廠也開始轉移到蘇北部分城市。所以接下來的發展轉型對蘇州非常關鍵。無錫成長為江蘇破萬億的GDP 俱樂部,這進一步讓江蘇的經濟實力大增,未來江蘇的發展潛力是無窮的,也是非常給力的。


來咯努


我有一個沐陽的朋友,長期在崑山工作。最近,他的小孩要上小學了,由於積分不夠,在崑山上學很難,但小孩放在老家上學又很不放心。他求遍了在崑山的老鄉,希望能得到幫助,結果卻是不理想。這時,他突然想到了我這個本地人(我們已有幾年時間沒交往了),說了好多的好話,又是請吃飯。盛情之下,我答應試試看。後來,找了關係,報上了私立的國際學校。再後來呢?他就沒音訊了?唉,這蘇北人怎麼那麼不爭氣呢?


笑嘻嘻164659278


主要還是市民的成分,安徽人最多,其次是蘇北,帶來的習俗比較混雜。加上語言基本上是變異的安徽話,城市的核心氣質比較散亂。辛虧南京有軍人和大學生,他們為南京的品質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手機用戶金馬嘶鳴


首先這是一個故意為之的說法!目的就是讓江蘇人發怒,讓某些人有機會冒充江蘇人來胡扯!首先蘇南地區的幹部管理都在南京!蘇南地區的一切經濟工商管理,統計,評價都要通過江蘇省委的考核,不來南京是不可能的!其次,蘇南所有的中學都必須要考慮能否在南京上大學!別胡扯說蘇南地區的人都去上北大清華!這幾年,在網絡上故意抹黑江蘇,抬舉浙江,廣東的噴子很多!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冒出來了!同樣,你問一個廣東為什麼珠三角和粵西北差距那麼大?就沒有人理你的提問!看出來了問題嗎?


光線來了


蘇錫常本身發展的並不好,從全國的角度來看,沒有任何本土的傑出企業表現或人文表現,從全國經濟地理的角度來看,蘇錫常區域反趟於井底之蛙之形態。 所謂蘇錫常,不過是偏居的吳裔肉頭戶或肥泡兒,所謂蘇錫常的角度或看法,毫無意義,毫無價值,只是江蘇特有的陳年怪味,令人作嘔。江蘇應向廣東浙江好好學習,在氣質上已嚴重落伍廣東浙江。


gxwndsd


因為南京從朱元璋建都後,來了各種各樣的皇親國戚都是講江淮官話的人士,久而久之,南京市民都講江淮官話了。好好的吳語區變了樣,同時大家三觀也有所不同了,所以,吳語區的人與南京人有了些心理隔閡。就這樣吧,語言是思維的故鄉,不同的方言也就有不同的地方文化了。


見不戰之辱苦生


整天蘇南蘇北,蘇北又不是貶義詞,蘇北咋啦?搞不懂整天要區分的人是什麼心理,是單純的想問地理知識呢?還是想找優越感?還是想挑撥?

蘇北不是貶義詞,只是一個地理方位!我們提到這個詞的時候不應帶有譏諷嘲笑。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多個原因造成的,並不是這裡的山山水水和父老鄉親不好,這裡的人們很勤勞。

祝願祖國明天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