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3位超市女店長:守護“菜籃子”,絕不退縮

自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以來,除了抗疫一線的醫院,超市也成了人流聚集的場所,這裡的店員每天不僅承擔著繁重的工作,還冒著被感染的風險。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瞭解到,截至2月15日,在佔武漢市國有商超三分之一的武商集團的超市裡,每天為900萬市民提供2.9萬種食品、3.4萬種非食品,為居家的市民提供了生活物資保障。而在全市的35家門店中,有28名女店長。她們衝鋒在武漢保供最前線,用最好的服務,為市民提供了豐富的生活必需品,讓“封城”後的市民能夠安心在家,不僅穩了民心,也為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


當武漢人民“宅”家抗疫之時,她們走出家門,衝在一線,牢牢捍衛著抗疫戰場的補給線、超大城市的供給線、千萬市民的生命線,為百萬市民提供了生活保障。2月16日,記者走近其中3位超市門店的女店長,近距離感受她們在特殊時期的責任與擔當。


陸向民


最大的心願是“武漢保衛戰”勝利之時,團隊裡一個都不少


3位超市女店長:守護“菜籃子”,絕不退縮


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李克強總理來到武漢,走進武商武泰閘超市,調研全市物資供應情況,考察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店裡供應充足,價格平穩,秩序井然。


全國聚焦增加了全體員工的自豪感。店長陸向民說,就如總理期望的那樣,這段時間,門店把“買得到”,作為服務市民的重中之重目標來確保。


武商超市武泰閘店門店現有職工70名,其中50名為女性。但由於疫情影響,店內原有的200多位促銷員已全部撤走。


人手不夠,從經理到員工,無論男女,下貨、打包、稱秤、打堆、售賣、叫喊、清檯、服務顧客,全員都是搬運工和售貨員,全天無空閒。“我們團隊靠肩膀和一雙手扛起了店裡的正常經營。”店長陸向民也成為全能職工。


疫情暴發後,防護用品成緊俏貨。許多市民驚奇地發現,很多大店都沒有防護品賣,去武昌武泰閘店大概率能買到。陸向民介紹,對於84消毒液、特供平價蔬菜等市民生活必需品,武泰閘店一方面提前準備,確保到貨源源不斷,另一方面她會和團隊成員堅持勸說顧客理性購買。


一瓶84消毒液按照1∶29到1∶200的比例稀釋,足夠三口之家用一週。因此,陸向民和店員們總會不厭其煩地勸說顧客每次只買兩瓶。消費者開始有怨言,但時間一長,看到貨櫃上總有備貨,也就安了心。


超市員工每天面對眾多市民,面臨的風險可想而知。門店為員工配備了口罩、手套等,但防護裝備依然不夠。作為店長,陸向民每天都為自己的店員捏著一把汗,她說,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武漢保衛戰”勝利之時,團隊裡一個都不少。


熊海雲


市民需要我們,一定不能退縮


3位超市女店長:守護“菜籃子”,絕不退縮


2月14日,武漢氣溫驟降13℃,氣象部門發佈了暴雪預警。為應對寒潮天氣,2月15日,武商超級生活館店備貨量比平時增加30%,員工也提前兩個小時到崗。武漢小區實施全面封閉,雖然散客少了,但快遞取貨、社區團購大幅增加,全國勞模、店長熊海雲馬不停蹄地忙碌著。


2月15日下午,冒著風雪,熊海雲代表武商集團向新冠肺炎重症定點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及對口支援的醫療隊贈送了一批電熱毯和微波爐,解了醫護人員的燃眉之急。


貨源保障、員工維穩、環境消殺、頂班換飯……作為店長,熊海雲從1月23日“封城”的那一刻起,每天的工作日程排得滿滿的。早上9點不到,確認重點貨品是否到達倉庫,哪些商品需要確保補貨到位;9點30分,重點檢查超市入口的溫度檢測是否正常運行;10點,與管理員工開會,瞭解員工出勤,強調安全意識;再巡視賣場,查看陳列,哪裡缺人去哪裡。熊海雲自己也成為機動人員,上收銀臺、下貨、分揀、打包、做陳列,努力保證超市的正常運轉……


為保證員工安全,熊海雲堅持每天組織員工學習防護知識,在大年初一為大家準備了口罩作為節日“紅包”。為了解決員工出行難問題,她先是協調上下班私車接送員工,並向公司申請安排公交專線。最終,在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大年初三,終於有了接送員工的通勤車。


疫情嚴峻,不止一個員工來跟她說“家裡人不想讓我上班了,擔心傳染。”熊海雲自家也如此,家人多次勸她不要這麼拼命。但熊海雲對員工說:“我們是武漢人,如今市民需要我們,一定不能退縮。”


齊利君


特殊時候,國企職工必須不講條件頂上去


3位超市女店長:守護“菜籃子”,絕不退縮


“2月9日,大白菜、土豆、花菜、青椒各50斤,凍鴨10斤,五花肉10斤,麵條、麵粉各50斤送到蒲團社區……”


這是武商沌口店店長齊利君當天的工作記錄之一。1月27日到2月9日,沌口店共向小軍山、奧林花園、海倫、蒲團等4個社區居民配送了1200斤打包菜,為交通不便、偏遠小區的居民解了燃眉之急。從2月4日到7日,沌口店還為火神山建設者送去1.24萬盒純牛奶。


隨時協調貨源、車輛和送貨人,齊利君24小時開機,在運力和人力異常緊張的情況下,確保火神山醫院所需按時按量送貨上門。當時施工緊迫,每天施工人數都不同,總是到晚上九十點鐘才能確認次日訂貨量。


沌口店距離協和醫院西院只有1.7公里。1月27日,沌口店接到要為剛剛成為定點醫院的協和西院提供床上用品、洗漱用品、方便麵等總計700餘件急需用品的任務,並要求當天到位。


齊利君立即組織人員清理庫存,在4個小時內完成了洗漱用品的分包、全部商品數量的清點,首批400件商品於當晚8點即供應到位。


訂單中的單人床上用品四件套和被子屬於非節令商品,門店庫存不多。武商總部供應商在江浙,貨物來不了,齊利君就找到省內京山的定點供應商第一時間裝車。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協調下,送貨車沿高速一路通行,次日下午3點到達武漢西。齊利君又馬不停蹄安排工作人員到高速路口接貨。


18個小時,沌口店將700件貨備齊,馳援抗擊疫情定點醫院。

“特殊時刻,國企職工要第一時間頂上去,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不計成本,不講條件。”齊利君乾脆地說。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強洪/王南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