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國歷史上經典的殲滅戰:蒙遠征匈牙利之戰

世人在說到殲滅戰時,無不說亞歷山大、漢力拔,或者就是基輔會戰等,當然,這些殲滅戰都很漂亮,但說實話,與中國歷史上發生的那些殲滅戰、戰役相比,實是相去甚遠。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殲滅戰何其之多,君不見李牧以步兵大兵團圍殲匈奴騎兵大兵團,全殲十萬人的戰役(這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步兵圍殲騎兵的戰役);還有完美的後退殲滅戰,即長平之戰;騎兵圍殲騎兵的漢匈漠北會戰,此戰霍去病以五萬騎兵圍殲匈奴騎兵,斬七萬多人等等耳熟能詳的經典戰例,真可謂數之不盡。除了這些眾所周知的戰例以外,個人認為歷史上經典的殲滅戰要數蒙古帝國西征中,與匈牙利聯軍在塞約河進行的戰鬥。此戰蒙軍鐵騎以漂亮的合圍全殲匈牙利軍,且自身損失可說忽略不計。

中國歷史上經典的殲滅戰:蒙遠征匈牙利之戰

窩闊臺時期的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首次西征是發生於公元1219年,由成吉思汗親自指揮的對花刺子模的進攻,成吉思汗在滅花刺子模後,又擊敗俄國加里赤王軍並橫掃不裡阿耳等地,但此時,由於中國地區金國的勢力仍然龐大,必須先予攻伐消滅,再向遙遠的西方進攻才無後顧之憂,於是乃回軍而伐金、西夏等。公元1227年,蒙古已滅西夏。至成吉思汗死後,其子窩闊臺繼汗位,繼承父志按即定方針繼續進軍。元太宗四年(公元1232年),窩闊臺命大將速不臺進圍汴京,速不臺圍攻汴京,金末帝逐逃。元太宗六年(公元1234年),奔逃至蔡州(今河南汝南)的金末帝,被蒙古將領塔察兒率部圍攻城內,於幽蘭軒自縊而死,金國滅亡。

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征(即長子西征)

元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窩闊臺召諸王大會,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思(俄羅斯)等未服諸國。(斡羅思和波蘭、匈牙利當時分為諸公國,各自為政,不聽大公號令,德、意、奧諸國捲入十字軍東征,此時歐洲形勢對蒙古帝國西征甚為有利 。)

窩闊臺即命各支宗室均以長子統率出征軍,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亦遣長子從徵。窩闊臺命名將速不臺率十餘萬大軍向裡海地區伏爾加河一帶拔都所居地集中,當年夏到達,乃成立第二次西征大軍(即長子西征),時出征諸乇以拔都(朮赤長子)為首,實際統兵作戰的主將是速不臺。公元1236年春,蒙古帝國諸王與速不臺等率師出發,秋天抵達不裡阿耳,與拔都會合。後速不臺統先鋒軍取不裡阿耳。至諸王會商後,各率本部兵徵進。蒙古軍攻破不裡阿耳都城,殺掠之後將此城焚燬。同年冬,蒙哥率軍逼臨亦的勒河下游的欽察部。欽察部首領忽魯速蠻先已遣使納款,剛好蒙古軍來到,其子班都察率部歸降。另一欽察首領八赤蠻有膽有勇,不肯投降,率部出沒於亦的勒河下游密林中,不時襲擊蒙古軍。公元1237年春,蒙哥得到速不臺增援,擊敗八赤蠻,盡殲欽察軍,八赤蠻被擒殺。寬田吉海及外高加索山以北諸部震服。

中國歷史上經典的殲滅戰:蒙遠征匈牙利之戰

孛兒只斤·窩闊臺

蒙鐵騎攻滅斡羅思

元太宗九年(公元1237年)秋,拔都等諸王召開了一次忽裡臺大會,決定共同進兵斡羅思。蒙古帝國諸王率軍渡過伏爾加河,蒙古軍先是征服了莫爾多瓦,又圍攻也烈贊城,戰至六日城破。次年初,蒙古軍分兵四路而出,一個月內連破科羅木納、莫斯科、羅思托夫等十餘城。二月,進圍公國首府弗拉基米爾城,蒙古軍脅迫被俘的斡羅思人參加攻城,猛攻五日,城破。蒙古軍又進攻昔迪河畔的大公軍營,將敵軍殲滅。斡羅思大公戰死。

蒙古軍兵鋒南指,抄掠了斯摩稜斯克、契爾尼果夫等地,並繼續略取欽察草原西部地。欽察部長忽灘戰敗,率餘部遷入馬札兒(今匈牙利)。元太宗十一年(公元1239年),蒙哥、貴由統兵進入阿速國(今俄羅斯境內),用時三個月才攻破其都城蔑怯思,阿速國主杭忽思投降,蒙哥命籤其丁壯從軍。接著蒙哥、貴由繼續在太和嶺(高加索山)北用兵,後窩闊臺遣派使者召貴由、蒙哥東歸。而拔都率軍經略亦的勒河以東諸地,並在欽察草原休養士馬。

中國歷史上經典的殲滅戰:蒙遠征匈牙利之戰

公元1239年,拔都遣軍渡過頓河,復入斡羅思南部抄掠。攻打契爾尼果夫城時,蒙古軍使用巨型拋石機。後拔都親統大軍圍攻斡羅思國都乞瓦(今烏克蘭基輔),諸路軍雲集。拔都下令四周架炮,晝夜不息,猛烈攻擊。蒙古軍攻入城內,斡羅思國都乞瓦破隨即又攻入伽裡赤國,破其都城弗拉基米爾沃淪和境內其他城市,伽裡赤公丹尼勒逃往馬札兒。

自此斡羅思被蒙古軍佔領。此次,拔都與速不臺的蒙古大軍可謂所向無敵,蒙古鐵騎兵鋒所指,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蒙軍兵分三路進擊匈牙利

滅斡羅思後,拔都非常高興,因為他又獲得一片廣闊肥美的牧場,逐不想再進軍。速不臺為鼓勵拔都進攻,對其說:"若不擊破歐洲中部的軍事力量,則我們對斡羅思平原的佔領絕不安全。"於是蒙古軍在滅斡羅思後,繼續向西挺近。元太宗十二年(公元1240年),蒙古軍除留三萬軍鎮守南斡羅斯外,其餘十二萬人分三路向馬札兒(今匈牙利)進軍。北路以拜答兒為統帥,率領察合臺部下的三萬人摧毀馬札兒外援波蘭;南路以合丹為統帥,率領窩闊臺部下的三萬人,繞過喀爾巴阡山脈,自南迂迴前進;中路以拔都、速不臺為統帥,率領六萬大軍,越過喀爾巴阡山直向都城佩斯(今匈牙利布達佩斯附近)進軍。

中國歷史上經典的殲滅戰:蒙遠征匈牙利之戰

蒙徵匈牙利行軍圖

此時,南北二路軍先出發。拜答兒將南路軍分數路,渡維斯多拉河向波蘭進軍。波蘭分為若干小封國,國王波列斯拉夫只管轄直屬之地,其餘諸封國各自為政。元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年)二月,蒙古軍先後攻下波蘭共主波列斯拉夫所轄桑多米爾城(今波蘭華沙東南維斯瓦河西岸散多梅希城)。三月,擊敗波蘭軍,攻取都城克拉克夫。蒙古軍向波蘭藩屬國西里西亞進攻,乘筏渡過奧得河,攻其都城弗洛斯拉夫(今波蘭西里西亞府弗勞茲拉夫)。西里西亞國王亨利二世退守勒格尼茲(今德國德雷斯登州之格爾利次附近),集結波蘭、日爾曼、條頓騎士團共三萬軍隊準備迎戰。同年四月初,亨利率軍出戰,蒙古軍佯敗撤退,亨利尾追。蒙古軍突然發起反攻,盡殲其軍。亨利被俘斬。蒙古軍乘勝南下,攻諸地後,遂向馬札兒與拔都會合。合丹統帥的南路軍繞過喀爾巴阡山進入馬札兒,先後攻取魯丹、瓦剌丁諸城,於匈牙利平原與拔都會合。

時布達佩斯本是兩座城,位於多瑙河以東的部分叫佩斯,多瑙河以西的部分叫布達,兩部分合起來才叫布達佩斯,無論是布達還是佩斯,都是其國內的大城市。(近代隨著河上橋樑通道的增多,這兩座城市就合併成一座城市了。)

中國歷史上經典的殲滅戰:蒙遠征匈牙利之戰

蒙將速不臺施奇計以誘敵

蒙古各軍還沒有到佩斯時,匈牙利王貝拉四世已經召集大臣和主教們召開軍事會議,討論蒙古入侵以及如何對蒙古作戰等問題了。而此時,前哨以及偵察兵來報告,告知蒙古大軍已經越過客爾巴阡山數百里,且蒙古軍先遣部隊已至多瑙河東岸。蒙古軍的進軍可謂是如迅雷閃電,但是匈牙利王對此並不驚慌,他認為寬闊的多瑙河足夠阻擋蒙古人過河,於是命令佩斯城閉城準備應戰。

貝拉四世不象亨利二世那樣匆忙出城迎戰,而是聚集他的兵力,此時的佩斯城裡聚集了十餘萬匈牙利軍隊。且匈軍的士氣高昂,其認為蒙古軍非上帝造生的異教徒,肯定不是其聖軍的對手。因此個個皆信心百倍。再者憑藉其自身的重甲厚盔、身強力壯,一旦與蒙古軍交鋒,必然催估拉朽而大獲全勝,所以紛紛鬥志昂揚。

蒙古軍抵佩斯城下,初攻而不破,匈牙利軍亦不出戰。此時,速不臺見敵人閉城自守,繼而大軍接踵而至,偵察兵來報告說敵軍聲勢浩大且鬥志極高,於是速不臺決定誘敵深入,乃將已到達多瑙河邊的蒙古軍向東引退。 匈牙利軍見蒙古軍已經到達多瑙河邊卻不敢渡河交戰而向東"逃跑",越發士氣高漲,更加輕視蒙古軍。於是渡河追擊蒙古軍以求決戰。因為匈軍大多是步兵,所以速不臺的"逃跑"顯得緩慢,彷彿象是悠閒的散步。匈軍跟蹤追擊了六天之後,已經遠離多瑙河,當天夜裡,匈牙利軍選擇了一個地勢很好的地方宿營,營地周圍有小山環衛,可以防守,正面又有一條小河―塞約河作為障礙,匈軍統帥也很有將才,為防蒙古軍偷襲,在小山上構置工事佈置防守,真可謂萬無一失。

中國歷史上經典的殲滅戰:蒙遠征匈牙利之戰

當天晚上,據從蒙古軍中逃回的俘虜報告,蒙古軍離塞約河僅六里,塞約河只有一座石橋可通過,於是,匈軍趕快派出英勇善戰的部隊控制了橋,這支部隊的將軍是勇猛的鎢哥林主教;另外,匈軍又在營地外以貨車排列構成防衛圈,防守可謂之周全。次日拂曉,速不臺將蒙古軍一分為二,一軍由拔都率領,向塞約河上的石橋進攻;另一軍由速不臺親自率領,向塞約河下游進軍,尋找水淺處涉河而過,然後迂迴到匈牙利軍側背。

速不臺與拔都商定,等速不臺渡河展開後,給拔都發信號,然後拔都再向石橋進攻。

拔都軍進至石橋並展開軍陣後,貪功心切再加上輕視匈軍,不等速不臺信號,就向石橋進攻。拔都心腹愛將八哈禿手提雙刀,大吼一聲,當先殺入匈軍,由於橋面狹窄,騎兵無用,只有步戰,蒙古軍長處頓時無用。八哈禿雖然英勇,但敵軍鎢哥林主教以及匈牙利王的兄弟科羅曼也絕非省油的燈,他們也是英勇絕倫,狹路相逢,一場大戰,八哈禿砍過橋去時,身上已插箭如刺蝟,拔都見八哈禿死於橋頭,心如刀絞,派使者將情形告訴速不臺,速不臺大怒,罵道:"說好等我過河展開後才進攻啊,等我展開後,必然吸引匈軍,拔都的壓力就會小,那時再進攻才時最佳時機,去告訴拔都,既然已經進攻,就堅持下去好了。"

中國歷史上經典的殲滅戰:蒙遠征匈牙利之戰

拔都怒令調來七門弩炮,向橋頭猛轟,一面召集敢死之士進攻,匈軍招架不住,蒙古軍攻下石橋,拔都騎兵於是過河向平原地展開,攻擊前進。拔都的冒失進攻正好吸引了匈軍的注意力,掩護了速不臺軍抄敵後路,速不臺軍全軍過河後匈牙利軍根本沒有發現,於是速不臺軍以包圍態勢向匈軍前進。

蒙帝國攻滅匈牙利

當匈軍走出營地時,已見到穿黑色衣甲的騎兵正向其周圍高地密集,蒙古大軍的移動都是在靜悄悄中完成的,匈軍見到蒙古軍在靜悄悄中移來移去時,無不驚慌失措。速不臺與拔都配合,將匈軍營地團團圍住。匈軍騎兵在科羅曼帶領下,向蒙古軍發起進攻,速不臺一聲令下,與匈軍當面的蒙軍向後退卻,等匈軍繼進後,自然形成陷入蒙軍的態勢,於是兩側蒙軍向中擠壓,形成包圍,並以密集的箭雨射殺匈軍,匈軍騎兵大敗,死傷慘重,科羅曼帶著倖存士兵逃回營地。接著匈軍重裝步兵排成方陣又向蒙古軍發起進攻,以圖打破包圍,蒙古軍以遠戰兵器對之進行殺傷,並向後退卻,同時點火施放濃煙,使敵軍重裝步兵迷失方向,誤入地勢起伏的地形中而不能保持隊形,於是蒙古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入匈軍步兵方陣予以分割圍殲,匈軍重裝步兵方陣全軍皆沒。

蒙古軍完美的圍殲戰,使匈軍兩支精銳突擊隊覆滅,而士氣大損,不敢言戰。於是蒙古軍縮小包圍圈,併發放火箭焚燒匈軍營地,匈軍人慌馬亂、倉皇失措,一個個目瞪口呆的看著身穿黑色衣甲的騎兵將道路全皆堵塞。此時,勇猛絕倫的鎢哥林主教和科羅曼為挽救匈軍,帶領疲憊的匈軍再次向蒙古軍進攻,速不臺一聲令下,蒙古軍萬箭齊發,緊接著紛紛打馬殺入匈軍中,匈軍大敗,科羅曼也身受重傷,至此,匈軍的最後垂死掙扎完全失敗,使其困守營地。不數日,彈盡糧絕,無奈之下匈王貝拉下令全軍突圍。

中國歷史上經典的殲滅戰:蒙遠征匈牙利之戰

為免匈軍作困獸之鬥,速不臺命令蒙古軍於包圍圈西面網開一口,此乃圍三闕一。匈軍看到有路而逃,實如漏網之魚拼命逃竄,從此缺口拼命向西逃跑。此時,匈軍只顧慌逃已沒有隊形,全軍大亂致將找不著兵,兵找不著將,心裡只剩一個念頭,那就是逃命。速不臺命蒙古軍陣布成鉗形,於匈軍兩側緩緩追擊,遇上掉隊的匈軍則殺之,匈軍一個個忘魂亂冒,亡命奔逃,六、七日後,已逃到了多瑙河邊。此時前有大河,兩邊及後面都有追兵,而經過數日天的奔逃,即便是再強壯的士兵也已體力耗盡,再加上士兵飢疲交加,更不能戰。同時,速不臺下達了總攻擊令,蒙古騎兵紛紛打馬殺入匈軍,剩下的戰鬥只能用砍瓜切菜來形容。

蒙帝國攻取並焚燒了佩斯城,而匈牙利王貝拉逃到亞德里亞避難。整個匈牙利,直到多瑙河畔都處於蒙古人的統治之下,只有少數抵抗的城堡除外,如格蘭、斯特里戈裡姆、埃斯泰爾戈姆和阿爾巴尤利亞。公元1241年7月,蒙古軍的先頭部隊甚至抵達維也納附近的諾伊施塔特。

公元1241年的整個夏天和秋天,蒙古軍隊都留在匈牙利的平原上休整。拔都於公元1241年十二月親自越過了結冰的多瑙河。在公元1242年初,拔都派合丹王子追擊已經在克羅地亞避難的貝拉國王,貝拉逃到達爾馬提亞群島。合丹一直追到亞德里亞海邊的斯普利特和科托爾,公元1242年三月才返回匈牙利。

中國歷史上經典的殲滅戰:蒙遠征匈牙利之戰

此次"遠征歐洲",經斡羅思、波蘭、西里西亞和摩拉維亞,進入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此戰,已消滅當時歐洲最好戰的匈軍、日耳曼軍、波蘭軍、薩克森軍等軍皆全軍覆滅,讓蒙帝國更穩固的統治其地域。其蒙帝國黃金家族各支都有代表人物參加,因拔都是全軍的總指揮,至少形式上如此(戰略指導是速不臺,但是在拔都的名義下進行),故只有拔都一人從戰爭中獲利。這次戰爭不僅打敗了最後一批欽察突厥人,而且征服了里亞贊、蘇茲達爾、特維爾、乞瓦和加利奇諸羅斯公國,使其在兩百多年中一直是金帳汗國的屬國。也致生出一種嚴苛的封臣關係(一直維繫到15世紀末),因可汗可以任意廢立各王公,而王公們有義務到伏爾加河下游的可汗營地,"在可汗面前磕頭"。這種謙卑從屬的政策起於符拉基米爾的雅羅斯拉夫大公,他於公元1243年第一次到拔都面前表示效忠,拔都承認他是"斡羅思諸王公之首"。公元1250年,伽裡赤王公(他於1255年取得王公稱號)丹尼勒也前來表示臣服,並要求為他舉行任職儀式。此使歐洲在蒙帝國鐵蹄下,一度令其顫抖至深入骨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