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安徽無論人均還是總量,經濟狀況至少算中等吧,為什麼外出務工人員高居全國第一?

旅行到宇宙邊緣abc


其實這不是取決於自身地區經濟狀況,而是取決於鄰省經濟狀況。安徽旁邊挨著中國第二大省江蘇和經濟最為繁華的長三角經濟區,所以連經濟第三大省的山東也有很多人去江浙一帶務工,自身區域條件雖然也還不錯,但是鄰居那裡賺的更多,來去又方便,那麼選擇外出務工的人多也很正常。如果安徽地理位置更偏僻,反而不會有這麼多人外出務工。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安徽除了合肥和蕪湖之外,其他城市經濟發展比較滯後,外出務工人群主要也是來自這兩個城市以外的地區。看看安徽周圍的省份經濟發展均衡度吧,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中,山東全省17個城市入圍15個,江蘇全省13個城市全部入圍,浙江11個城市入圍8個,河南17個入圍7個。而安徽有17個地級市,只有2個入圍,其中蕪湖還是排在七十多位,由此可見,安徽絕大多數地區的經濟實力比東側鄰省差距較為懸殊,那麼人往高處走的心理也就很好理解了。


城市發展報告


我的觀點:雖然安徽經濟總量和人均GDP處於中等水平,但安徽人口眾多,特別是阜陽,一個阜陽將近一千萬人口,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安徽當地雖然工作機會也不少,但相對於安徽周邊省份的工作機會及待遇來說是差了一截的,人們肯定會選擇就業機會更好的經濟發達省份。

2017年安徽當地的GDP總量為27518.68億元,安徽總人口在6250萬人左右,人均GDP為4.43萬元,低於全國平均水平5.5萬元,情況並不樂觀。

雖然安徽經濟處於中等水平,但與排名在這之前的省份差距很大,甚至是數倍。

再來看安徽的地理位置,安徽周邊有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等經濟大省,這些省份的經濟比安徽好很多,而且最主要的還是能夠提供比本地更好的工作機會及待遇。這些因素是吸引安徽本地人往外走的主要原因。

當然,現在安徽省特別是合肥等經濟比較好的城市也在想方設法的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留住本地的人才以及吸引外地的人才來就業,為安徽的經濟作貢獻。

你們覺得還有哪些因素也是導致安徽人口流出這種情況發生呢,在評論下方發表你們的看法吧!

我是沙地人家,喜歡的點贊評論關注,更多精彩內容等著您!


沙地人家


安徽省的經濟總量,在大陸31個省級單位中,排名算是中上游。例如,2017年,安徽省GDP是27518億元,排名全國第14位。

但是,安徽的人均數據並不是很理想。2017年,全國人均GDP是59660元。而安徽省全省的平均水平是44206元,比全國低了1.5萬元,排名已經在全國下游水平了。


更要命的是,安徽的發展相當不均衡。在安徽下轄的16個地級市中,只有合肥、巢湖、馬鞍山和蕪湖四個地級市的人均GDP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廣大的安徽南部、北部和西部地級市人均水平遠遠低於全國。阜陽、亳州、六安3市的人均GDP是全省倒數後三位。其中阜陽的人均GDP尚不及兩萬元,不到全省水平的50%,只有全國水平的33%。

而這些人均水平不高的地級市,又佔了安徽6000多萬人口的大多數,當地經濟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就業,所以就只能向外省輸入勞務,自然而然,安徽鑄成了勞務輸出大省。


財經知識局


安徽的GDP在全國也算是中等,但是人均GDP確很難達到中等水平,安徽發展並不均衡,皖南與皖北簡直是天南地北,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

皖南的市區,比如蕪湖,安慶相比皖北地區的宿州、阜陽,經濟水平高出很多。經濟狀況也很好。而安徽的外出人口主要集中在皖北地區,阜陽每年外出務工人員達到300萬,主要由於皖北地區相比較而言比較落後,而臨近的長三角經濟區比較富裕。

去到外地很少見到合肥、蕪湖和安慶的人,確很容易看到阜陽、宿州亳州等皖北地區的人。這也是主要原因


voice小哥


簡單的,出來的多了,賺的有不屬於安徽,結果出去的也算上安徽的平均,不知道這個解釋可否。


耗子二姑夫


GDP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進出口,安徽總體相對貧窮,投資消費高不了,安徽也不靠海,交通也不算髮達,進出口貿易也落後,不論總量人均GDP自然不高。這還不是外出務工人員多的主要原因。安徽是著名的農業大省,農民也意識到規模才能出效益,絕大多數的村民把分產到戶的自留地、責任田轉租給種田大戶,年輕人出去找工作是必須的。但是安徽省內,大城市不多,產業群不集中不突出。而離家不遠,交通便利的江浙滬,經濟發達,就業崗位多,虹吸現象明顯,安徽出省務工的也就非常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