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現在工廠普工普遍六七千工資,為什麼很多人還是願意做三四千的文員?

Laurelluo433


先講一個例子。

06年我本科畢業的時候,富士康去我們學校招聘人員,基本上你只要去面試,就能夠入職。

那個時候富士康需要的人挺多,而且工資水平也不差,但是實際上參加面試的人寥寥無幾,包括我們宿舍的幾個人都沒去。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富士康聽起來不好聽。感覺進富士康就是工人打工的,與一幫初中畢業的人混在一起,大傢伙都覺得太不值了。

當然,我們那一年有幾個同學進了富士康。這麼多年後,他們能都能成領導層了。

這個例子結果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工作沒有好與壞,只是個平臺,乾的好與壞完全在於自己本身。

確實,現在工廠的普工收入不菲,但是實際人員流動性卻很大,很多廠一年到頭都在招聘人員。相比較文員,有的人卻能一直幹著,工資還不高。猛一聽這讓人很費解,其實其中的緣由很簡單。

本人觀點:現在的人之所以寧願做低工資的文員,放棄高工資的普工,完全是內心在作祟。

一、工作環境和強度不同

一般情況下,普工的環境都比較差,乾的都是體力活,沒有節假日,不管高溫酷暑還是數九寒冬,都得堅持在一線幹活,高工資基本上都是靠加班獲得的。而且整天面對的都是些機器設備,時間一久,自己的心裡可能還會出現問題。

文員呢,工作環境都不錯,基本上都在寫字樓內,工作強度低,節假日都有,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而且每天接觸的形形色色的人,不至於讓自己很苦悶。

相比較,很多年輕人吃不了苦,所以寧願選擇工資低的文員。

二、自己內心覺得社會地位不同

打個比方,兩個女的去相親,一個是某工廠的工人,一個是文員。首先聽起來,文員就是文文靜靜,普工就是五大三粗。那二者相親的概率就不言而喻了。

其實這就是人們自己的看法,大家的自尊心在作祟,總覺得去廠子裡打工說出去不好聽。但是實際呢,自己的生活過得好與壞只有自己知道。

一個文員一個月掙這點錢,即使說出去好聽,那你的溫飽能解決嗎?普工雖然不好聽,但是人家包吃包住,每個月能節省不少錢,最終還是人家的生活過得好些。

三、其他待遇問題

一般像工廠裡的普工,因為人員流動性大,工廠都不給交社保和公積金之類的,所以,工人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我以前工作過一個化工廠,工廠規定,只有幹夠半年才給交社保,幹夠一年給交公積金。這樣做的目的本來是為了能留住工人,但是實際情況呢,大部分人幹了不到半年就走了。

究其原因,因為廠子不交社保,工人覺得萬一哪天出了事,自己權益就不能保障。時間一久,大傢伙都有了辭職的想法。

文員呢,一般工資低,所以交社保的話,公司需要承擔的費用就很少,很多公司都願意給你交。另外一方面,文員的工作沒有啥危險性,即使說你不交社保,人家也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辭職的。

總結一下,不管是做普工還是文員,第一位的事,得先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不應該在幹什麼工作上糾結,完全在於自己個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