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位老師教學生造句,如用“光彩”造,“我學會用光彩造句了”。請問這樣教對嗎?

天涯旅客


“我學會用xx造句了”這樣的示範肯定是不行的。這樣的造句可以成為萬能格式,無論你給我什麼詞,我都可以把它添加進入,但是對這個詞的詞性和詞義仍然一無所知。

小學階段學習字詞是語文課的核心任務之一,造句作業就是要學生在造句過程中把握字詞的詞性、詞義和字詞的使用,從使用的角度理解所學的字詞。雖然漢語的詞性不是很明確,一是沒有詞形的外在標誌,二是詞性多有變化,比如動詞做名詞用,形容詞做名詞用,或名詞做形容詞用,等等。造句訓練就是要讓學生提高“語感”能力,直覺地把握各個字詞的特性。

“別吹牛,你的那些事並不光彩。”“x老師即使穿著簡樸,但是憑藉豐富的學識而光彩照人。”這樣的句子沒有什麼令人拍案處,但是符合教學要求,有助於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字詞。

“發明”萬能造句法的老師可能是對“光彩”這個詞有些陌生,也可能一時沒有“靈感”,想出一個偷懶的作業法,很是好笑。




從北向北


看到這個話題,我笑了!因為在四十年前我也這麼幹過。那時候的我是學霸兼班長,有一次老師留的家庭作業就有一個詞造句,實在想不出我就靈機一動,寫上老師讓同學們用xx造句,同學們都不會。第二天作業發下來老師的批語就兩個字“你呢?”,外加一個大叉!異曲同工啊!笑死我了!





尹凡的禪房


作為提問者,我也來自問自答一下。回答前先說明一下這件事的發生是真實的,也曾在從事我市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師們中被炒得很熱的一件事。由於“頭條悟空問答”要求提問的題目的字數在40字內的限制,故我還沒做到精準地去表述清楚這個提問,請諒!

事情是這樣的:我市有一位小學語文教師說他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教學生如何造句,這個方法既單簡,又容易,保證誰都會造,造出的句子也保證100分。於是大家問他的指導辦法,他說比如叫學生用“光彩”這個詞去造句,可以教學生這樣造:例句(1)我會讀光彩這個詞。(2)我會寫光彩這個詞。(3)我學會用光彩造句了。

對這位教師的指導法,我市也正像這裡的回答者一樣,有的說對,有的說錯,支持者和反對者爭論得沸沸揚揚。一時間,學生的造句在作業和考試的卷子上,滿都是這類造句法,比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還流行和活躍。

下面我也對這位教師這樣的指導,談談自己的淺見吧。

造句的用意是考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會不會在語境中運用,造句也是學生運用詞語和句式的一種綜合練習,是一個帶有創造性的作業。

另外,我們教學者要明確小學階段對詞語的學習要求。它的要求是:要懂得詞語的意思,會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準確運用。所謂會準確地運用,就是能用這個詞語按一定的語言規則組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的句子。

其次要知道造句原則,它的原則是:1、句子要完整通順,要具體。具體指的是不要把造句限制在一個短句的範圍內;2、結構要豐富。也就是說同一內容的句子,可以用不的形式、不同的結構來表達;3、句式要靈活。要學會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語氣來造句;4、句意要明確。也就是說造出的句子所表達的意思要明確,要讓人能讀懂。

對照上面的造句含義、要求和原則,那位教師的指導是不恰當的。第一、雖然造出的句子完整、通順,句意也明確,但不夠具體和生動(假設這個句子是正確的,按這要求評分 ,也只能給70分,不能說100分);第二、從對理解詞意方面來說,造出的句子沒有看出學生已經是理解了這個詞的義;第三、從對詞語運用方面來看,也看不到學生已經是把這個詞的意思表達出去了,因為整個句子的語境都沒有“光彩”這個含意。這種造句法只是讓這個詞在句子中出現就以為是運用了,這是不對的。這位教師這樣去指導,這是對用詞造句的含義、要求和原則的不理解。

綜上所述,這樣指導我認為是錯的,也失去用詞造句的訓練功能和意義。因此,這種萬能套詞(任何詞放上去都成)造句法,不應登上語文教學方法的舞臺進行演出、炫耀,更不能讓它濃妝豔抹地去巡迴表演和宣傳。應立馬檢場、下臺、卸妝、拾包袱、離場和消失,因為這樣教是不“光彩”的。我這些看法對不對,也敬請大家不吝賜教,並衷心感謝大家的研討。謝謝你們!


天涯旅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0290c3bfb064be6a49766d1cdf068a7\

阿彩老師


首先我要清楚明白告訴你:這樣教是錯誤的!錯得離譜!錯在哪裡呢,錯在該教師根本不理解"造句"的含義。造句的釋義:用詞語組織句子。簡單的說:就是要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然後運用在語言文字當中。茲舉一例:綠綠續續,意思指有先有後,時斷時有!造句1:上課鈴響,同學們陸陸續續地來到了教室。這個詞語含義理解正確,造句正確。[呲牙][呲牙]造句2:放學回家了,我的爸爸陸陸續續回到家裡。這個就錯了,你有幾個爸爸?[捂臉][捂臉]




餘國興


有老師教學生造句,如用“光彩”造,“我學會用光彩造句了”。請問這樣教對嗎?

這樣教肯定不對!!!大錯特錯!

一、這樣教,應付考試的意圖非常明顯。

現在,全國上下,各種事情“應付”之風盛行,影響極其惡劣!這種影響上至國家下至小學生都被影響,被要吃惡果。今年武漢新冠疫情的暴發,原因中不就是有“應付”工作之痕嗎?

二、這樣教,沒有把學生的學習放在心上!

教學生造句,是小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手段。如果學生每個詞都這樣來造句,怎麼可能學習好語言知識?怎麼可能提高語言能力?文化自信就變成空談!

小學是學生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打下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教學應該根據他們的學習能力,思維特點來進行,並設定學習目標。哪能為了分數而讓那些所謂的差生這樣子去造句?

三、這樣教,將在學生身上種下“馬虎、隨便應付”的種子!

孩子們正在形成自身價值觀的關鍵年齡,而老師如果這樣教孩子造句,那孩子們會怎麼想?言傳身教啊!孩子們的眼睛就像是錄相機、耳朵就像是錄音機,他們會把學習過程中的點點記錄下來,這些可能影響他們一生。

四、這樣教,沒能發揮出老師的主導作用,沒能激發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

在教學中,老師的主導作用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小學時期。孩子們需要老師的指導,造句也好、寫作文也好、數學也好,只有在老師的引導、激發下才能學習好。

孩子們有自己的學習主觀性、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有自己天真浪漫的想象力,這些是非常珍貴的。激發出來,孩子們會對學習產生更濃的興趣。試想,老師總是這樣教,孩子們會覺得有意思嗎?他們會主動學習嗎?他們的成績會好嗎?

總之,教學中我們要嚴謹,不能有“應付”之嫌,要激發孩子的想象,讓他們能主動學習,造出美妙的句子。







明哥化學課堂


簡單的說:就是要理解一個詞語的意思,然後運用在語言文字當中。

作為老師就不能簡單甚至粗暴地就判其對錯。此時,教師性格中最具代表性的"柔"字就要表現得淋漓盡致。不斷培養提高孩子們的發散思維、形象思維、組詞造句的能力。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如果遇到一個詞造句表達不好怎麼辦呢?先想想它跟時空、周圍環境、其他人物、其他事物有哪些關聯,把這個詞放在以上因素中,找到它相應的左親右鄰,最好的夥伴。儘量避免生搬硬套,用現成的。

現實中,老師們看到這樣的句子肯定是判錯的,為什麼呢?如果這些算對的話,那就不用出造句的題目了,每個詞都可以這麼造句,那這題目出了還有什麼意義呢?完全違背了語文學習中,要求培養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的初衷了,所以,這些造句肯定是❌的。

那時候的我是學霸兼班長,有一次老師留的家庭作業就有一個詞造句,實在想不出我就靈機一動,寫上老師讓同學們用xx造句,同學們都不會。



高中化學嗨起來


這樣的句子我只在笑話中看到,現實中,老師們看到這樣的句子肯定是判錯的,為什麼呢?如果這些算對的話,那就不用出造句的題目了,每個詞都可以這麼造句,那這題目出了還有什麼意義呢?完全違背了語文學習中,要求培養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的初衷了,所以,這些造句肯定是❌的。


九日如月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說有位老師教學生造句,如用“光彩”造句,“我學會用光彩造句了”,這樣教對不對?這樣教是不對的,這樣教是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引領孩子們打開想象的空間,去讓他們創造美,而是生硬的去套,去固化,這是不可取的。

造句是學生進行語文基礎訓練的一項專門內容,一是通過造句來了解學生對學過新詞的理解程度。二、是考察學生能否用新詞通過優美的語言,精美的結構把身邊的人、事、物表達出來,讓別人欣賞到你心靈的美,和思想的美。所以,造句不能為了造句而只是造一個句子,要通過造句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想認識水平,使之從感性向知性昇華,而不是隻是空泛的去造一個句子。


68四季豐


這樣教肯定是不對的。現實中學生是不會這麼做的,更沒有老師這樣做。

假設出現這種情況。站在學生角度,很可能是真的一時答不上來,為了完成任務,隨便湊一個。

那麼,作為老師就不能簡單甚至粗暴地就判其對錯。此時,教師性格中最具代表性的"柔"字就要表現得淋漓盡致。不斷培養提高孩子們的發散思維、形象思維、組詞造句的能力。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如果遇到一個詞造句表達不好怎麼辦呢?先想想它跟時空、周圍環境、其他人物、其他事物有哪些關聯,把這個詞放在以上因素中,找到它相應的左親右鄰,最好的夥伴。儘量避免生搬硬套,用現成的。

最後,老師要不厭其煩,甚至三令五申,不容許這種情況出現。在此類問題上,教師要突出一個"狠"字

平時教學,杜絕學生回答問題不動腦子,玩小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