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民國四大公子,個個都是豪門子弟,第三個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

民國四大公子,指的是民國時期的四位有名的世家子弟。這樣的貴族公子不是花花世界,無事可做的公子,而是才華橫溢,名傳天下的優質公子。這民國四大公子,個個都是豪門子弟,第三個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你知道是哪些人嗎?

民國四大公子,個個都是豪門子弟,第三個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

第一個:張伯駒

張伯駒先生的父親張鎮芳,字馨庵,河南項城人。他是光緒三十年進士,袁世凱哥哥的內弟,歷任天津道、長蘆鹽運使、直隸按察使、河南提法使等職。是清末民初非常活躍的人物。張伯駒先生自幼天性聰慧,7歲入私塾,9歲能寫詩,享有“神童”之譽。

民國四大公子,個個都是豪門子弟,第三個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

張伯駒出身豪門,玉樹臨風,面若旦角,眉如柳葉,天然一段風情,全蓄注在一雙丹鳳眼中。竟也是,賈寶玉的骨子,納蘭容若的脾性,不顧雙親反對,退出軍界,厭倦功名。從此,讀書、唱戲、寫字、古玩、耽美在名士圈,名副其實一個京城大公子。

第二個:張學良

張學良的名字已是家喻戶曉,他風流倜儻,人稱“少帥”,他和趙四小姐的愛情也成為一段佳話。除了趙四小姐意外,張學良還與多位女性有過感情糾葛。生來英俊瀟灑不說,年紀輕輕手握權柄統帥一方,真是小說裡才會出現的夢幻組合。

民國四大公子,個個都是豪門子弟,第三個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發生後,張學良繼任東北保安總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同年12月,張學良宣佈東三省及熱河省易幟。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張奉命要求部下對日本關東軍的進攻不要進行抵抗,從而落下了“不抵抗將軍”的罵名。後來他發動了“西安事變”,逼蔣介石抗日。促成國共二次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第三個:溥侗

溥侗,字厚齋,號西園,別號紅豆館主。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作為皇室的末代公子,溥侗也有放蕩不羈的一面。他一生沒有正式結過婚,有過不少情人小妾,有錢時狂買古玩字畫,汽車宅院;沒錢時就靠當、賣度日,生活過得率性瀟灑,又因他行五,世人尊稱為“侗五爺”。

民國四大公子,個個都是豪門子弟,第三個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

溥侗從小酷愛崑曲與京劇,因是清室宗親家中富有,又兼常接觸一些當時的京昆著名藝人,再加本人悉心鑽研,刻苦練功,遍訪名師,終於達到了文武昆亂不擋,六場通透的化境。是一個非常有才的人!

第四個:袁克文

袁克文:字豹岑,別署寒雲,被稱為“民國四公子”之一。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喜好詩詞歌賦,還極喜收藏書畫、古玩等。所謂公子,言外之意,是說老爸很牛,袁克文畢竟是袁世凱這根上發出來的,袁家次子。

民國四大公子,個個都是豪門子弟,第三個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

與他的父親大不相同,袁克文無心於政治權位,其作派瀟灑風流,十分熱衷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年輕時的袁克文便粉墨登場,飾演京劇文丑,成為著名的票友,與梨園名家打得火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