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探祕霍元甲後代:為什麼製藥有方 練武不行?

1910年9月14日,霍元甲在上海逝世。霍元甲遇害考驗著霍家子孫。當時,他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長子霍東章,次子霍東閣,大女兒霍東茹,二女兒霍東玲,另有一個女兒霍東琴還在王氏腹中。王氏硬是克服一切困難把孩子拉扯成人。長子霍東章一直在家務農,次子霍東閣就接下了父親未竟的事業。

探秘霍元甲後代:為什麼製藥有方 練武不行?

當時,精武會風雨飄搖,面臨著解散的危險。農勁蓀等人立即北上,將霍元甲的弟弟霍元卿和兒子霍東閣接到上海任教練。霍東閣雖然只有16歲,但武藝過人。他一邊教授學員武功,一邊自學深造。在霍元卿和霍東閣的努力下,精武會學員的武功有了很大長進,再加上農勁蓀、孫中山等人的經濟支持,精武會好不容易渡過了危難。

探秘霍元甲後代:為什麼製藥有方 練武不行?

霍元甲曾孫霍自正

繼霍元甲之後,霍家後代中公認的傳奇人物便是霍東閣。在他的管理下,精武會發展壯大得很快,先是在上海成立了三個分會,之後又在漢口、廣東、香港等地建立分會。1919年,25歲的霍東閣來到廣州。據霍自正回憶,霍東閣在廣州海軍總部任教時,當時控制整個廣州的軍閥陳炯明對他極為器重。但讓霍東閣沒有想到的是,到了最後,陳炯明背叛孫中山,官兵集體發動叛亂,這讓霍東閣心裡極為後悔,於是想離開廣州,到南洋去闖蕩闖蕩。

霍東閣一生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雅亭、文亭、文亮和女兒月華。雅亭、文亭是他和中國妻子的孩子,而文亮、月華是他在印尼和第二任妻子生的孩子。霍自正是次子霍文亭之子。

探秘霍元甲後代:為什麼製藥有方 練武不行?

在霍自正看來,霍東閣選擇去南洋,“是因為當時那裡信息隔絕,印尼爪哇島上居住的很多華人都不知道精武會。他希望把這個地方當成一個切入口,讓精武會走出國門”。最初,霍東閣一家遭了不少罪。“爺爺剛到爪哇泗水傳揚武藝時,人們都把他當做江湖賣藝的。他白天在中華、振文學校教國操和技擊術,晚上在菸草公司教職員,全部都是義務的。他身上的錢越來越少,那是他最窘迫的時期。”

不過,在一次募捐演出中,霍東閣的助演轟動了泗水城。他對華僑們高呼:“我知道你們都是熱心愛國的,讀書不忘國文,講話不忘國語,唱歌不忘國歌,但可惜的是,大家還缺少一樣東西,就是中國的武術。”後來,泗水的新聞界、教育界開始關注這位宣揚國粹精神的武術後代,並對他大力宣傳,藉助這個機會,霍東閣在泗水站穩了腳跟。

探秘霍元甲後代:為什麼製藥有方 練武不行?

在泗水,霍東閣不僅將精武精神發揚光大,還成了名醫。霍自正稱,霍家有祖傳的接骨療傷秘方,還有一種自制奇藥“神力丸”,常吃可以增長氣力。靠著家傳秘方,再加上自學研製,霍東閣成了爪哇島的著名醫藥師。“那裡的霍家後代如今生意做得最大的,就是祖父創下的藥業集團。”1960年,霍東閣在印尼萬隆去世。

不過,從霍東閣離開後,“霍家在國內的人與精武會就沒什麼聯繫了,大部分人都在務農。”霍自正說。

在霍自正看來,霍元甲後輩中,只有自己的侄女霍靜虹還在從事和武術相關的職業,在天津財經學院當武術老師。“但她練的也不都是霍家功夫,霍家後代裡沒有高手,都只是喜好,畢竟大家都忙著掙錢嘛,練武沒有太多的經濟來源。霍家武功沒有被後代很好地繼承。”霍自正坦誠地講。霍自正現在是村裡霍元甲文武學校名譽校長。他的一兒一女都成了家,開了幾家服裝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