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華為為什麼不採用或自己設計出像iOS這樣的系統,使手機運行更加流暢更具有競爭力?

陽光e視


實際上,華為是有自己的操作系統的,據華為內部人士透露,這是一個叫做麒麟OS的操作系統。

看到麒麟想起什麼來了?對,麒麟芯片,可以說,華為在芯片設計上實現了自主化,OS上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但是,為什麼華為沒有采用自己的OS呢?關鍵還是在於OS絕對不止是一個軟件,而是一個生態。安卓操作系統經過這麼多年發展,吸引了那麼多的開發者,這可不是一個新os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試想一下,如果華為真的採用了麒麟OS,能吸引支付寶、微信們開發麒麟OS的版本嗎?

OS的開發,一個是技術,一個是資金。微軟此前開發的Windows Vista系統總共花費了超過200億美金。Linux 也要花費大概100億美元。這麼大的資金是否有必要呢?

還有,自己做一個操作系統,必須得有極大的創新性,否則就沒有必要。既然安卓操作系統很開放,又用起來不錯,就沒有必要自己推一個完全新的操作系統。

華為自己也回應過這個問題,2016年,華為高級副總裁餘承東在微博上表示,“谷歌打造的Android操作系統和生態極大促進了智能終端的發展並讓消費者受益,只要安卓系統保持其開放性,華為智能手機就會永遠使用該操作系統和生態,並基於安卓系統在性能、體驗做些改進,以更好滿足各國消費者需求。”

華為雖然沒有推出自己的os,但是在安卓的優化上不遺餘力。比較有標誌性意義的是EMUI5.0操作系統,基於與谷歌的深度合作伙伴關係,華為在國內推出首個基於最新的Android7.0系統進行深度開發的手機OS,並在行業內首提“18個月不卡頓”,由此作為行業標杆,引發其他國內手機廠商紛紛將不卡頓作為手機的重要賣點,並逐步將操作系統的優化放在重中之重。

現在,EMUI都進化到了第八代,如果你曾經用過,你怎麼看?


閆躍龍


華為作為一個手機品牌商,在打造出一個新的系統方面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可行性不大高。

1、從做成一個系統的條件來看

一款成功的操作系統,需要的不僅是龐大的團隊,還需要大量的技術員團隊以及大量的資金投入。每一個背後都是世界頂級巨頭,技術能力都非常雄厚,而華為雖然技術能力比較強大,但它擅長於硬件方面的設計製造,在軟件方面稍顯弱勢。

2、從系統市場的現狀來看

目前ios和安卓兩大系統已經普及的智能手機市場,還有日漸邊緣化的微軟WP系統。每一個背後都是世界頂級巨頭,技術能力都非常雄厚。華為若是要在創造一個新的操作系統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精力,而且微軟也無法在手機操系統分一杯羹,所以這個也沒有太高的可行性。

3、從華為再造一個操作系統的必要性來看

隨著安卓系統版本的更新,安卓系統的碎片化和內存管理機制弱等問題已經一步一步得到改善。目前,谷歌打造的Android操作系統的流暢度已經和ios差距不大,它也極大促進了智能終端的發展並讓消費者受益。華為智能手機完全可以在其基礎上對性能、體驗做些改進,以更好滿足各國消費者需求。


所以,華為最大的王牌還是華為手機,而非操作系統!


無線端


開發手機操作系統在技術方面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吸引開發者在你的系統平臺上開發軟件,也就是系統生態的建設。如果你的系統再快、再流暢,如果連微信、支付寶都裝不了,也就只是一個好看的空殼子,不會有用戶買這樣的手機。

如何吸引開發者?

現在如果想要開發一個新的手機操作系統,首先就會遇到了這樣一個難題:Android和iOS合起來已經佔據了99.9%的操作系統市場,強如微軟的Windows Phone都在兩大操作系統的夾擊之下灰飛煙滅了。在這種情況下,你怎麼說服開發者在你的系統平臺上推出應用軟件和遊戲?

2009年三星就曾搞出來一個Bada操作系統。那個時候Android還沒有形成氣候,三星也自家的Bata系統寄予厚望,一口氣推出了多款搭載這一系統的手機。但是Bada也僅僅只是在三星自家的手機上出現過,而當年的三星遠沒有蘋果那麼強勢。Bada手機做出來了,卻沒有開發者願意為這一系統開發軟件。導致短短的3年之後三星就徹底放棄了Bada系統,再也沒有推出過相關的手機。

所以後來阿里巴巴在推出YunOS(現在變成了AliOS)的時候,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兼容現有的Android軟件和遊戲,應用開發者不用專門開發YunOS的軟件,直接把Android的APK搬過去就行,但是這也導致YunOS存在很大的爭議。

怎麼與其它廠商合作?

手機廠商開發操作系統的另一個難題就是,你怎麼說服其它廠商用你的系統?谷歌的Android系統之所以大家都願意用,就因為它是開源的,大家稍微改改UI,增加一些功能,就變成了MIUI、Flyme、ColorOS。再加上種種原因,谷歌對於國產手機系統的控制力很弱,大家想怎麼弄就怎麼弄,只要保留了Android最基本的版權信息,谷歌一般不會說什麼。

但如果華為搞出來一個國產操作系統,換做你是小米的老闆,你敢用它的操作系統嗎?畢竟華為本身也生產手機,它與小米、OPPO、vivo等國產廠商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關係。因此即使華為的操作系做的非常優秀,非常流暢,而且已經吸引了一部分開發者在其上推出軟件和遊戲,其它手機廠商也不會去用華為的系統。畢竟商場如戰場,萬一華為在自己的操作系統裡留點後門什麼的,其它手機廠商怎麼應對?

而華為手機雖然做到了世界第三,但畢竟也不是一家獨大,國內的市場份額不到10%。如果華為單獨弄出來一個操作系統,而且其它廠商又都不願意用,那麼就很難與已經佔據了全球85%操作系統份額的Android競爭。

所以想要自研操作系統,首先要具備兩個特質,一個是操作系統本身必須要開源,二是開發者與廠商不存在競爭關係。雖然谷歌也推出自己的手機,但也是在Android普及很久以後的事情了。而且谷歌的手機基本上由三星、LG、HTC代工,與廠商之間的競爭不那麼激烈。前文提到的阿里Yunos雖然和手機廠商不存在競爭關係,但YunOS本身是閉源的,廠商沒有足夠的控制權,所以大廠商也不喜歡用它。

華為如果想要打造自己的操作系統,就只有學習當年的蘋果,推出一款劃時代的智能手機產品,在各外觀設計、產品功能、操作系統流暢度等方面都遠超現有的Android與iOS,那麼華為也就不用擔心上述的這些問題了。這樣的手機如果造出來了,自然能夠吸引開發者入駐並迅速建立生態環境。但是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之下,想要實現這一目標是非常困難的。


貓眼看數碼


這個就是蘋果的厲害之處,因為蘋果系統已經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生態,它是這個生態規則的制定者。



科技圈流傳著一句名言:應用型公司市值十億,那平臺型公司市值百億,生態型公司市值千億。可想而知建設的難度自然是一個比一個大。



我相信絕大部分公司都能夠自己創造出自己的操作系統,但想要像蘋果、安卓一樣被用戶接受,並且眾多的開發者為其提供應用拓展出更多可能,這個生態的建設所需要的投入和時間,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做的不好的去微軟,儘管電腦系統佔了大半江山,可手機上面卻沒能創造同樣的優勢。



與其冒著巨大的風險和投入開發一套新的生態操作系統,不如利用現已成熟並免費開放的安卓生態系統更為保險和穩固,利用安卓的平臺原代碼調整優化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操作系統,也是如今各個廠商大部分的選擇。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到你,覺得有用不妨點個贊👍再走吧!如果有其他買車用車問題,歡迎關注並私信我們!查看往期問答,可獲得更多用車小知識哦!


小梅的車友圈


一句話,華為自己做一個手機系統:成本太大,風險過高,不合時宜。成功可能性太小

很明顯要做一款自有的操作系統,需要一個龐大的團隊。大量的技術員團隊,以及大量的資金投入。其實這些華為是可以做到的,市面上有能力設計一款手機系統的公司不僅只有華為一家公司可以做到。

事實上難點不是開發系統,而是要建立軟件生態圈。一款手機系統做好了以後,消費者需要在手機上用到各種軟件APP。這些APP的開發需要各大軟件公司配合。

然而這個問題就來了:新開發出來的操作系統裝機量和用戶數量都不大,憑什麼要讓軟件公司專門為你在搭建一個開發團隊呢? 而在用戶方面,你的系統什麼APP都不能用。憑什麼要我來買單你的手機呢?

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中,用戶和軟件公司都會拋棄你。你的系統就沒有存活的可能。

事實微軟的WP系統就是這麼死掉的——用戶數量過小,軟件公司覺得要專門為WP來搭建一個開發和維護團隊成本過高。果斷被拋棄了。大如微軟這樣的軟件巨頭,也會被市場無情的拋棄。



所以在目前ios和安卓兩大系統已經普及的智能手機市場。再去擠進一個新的手機操作系統基本以不大現實,華為也沒有必要去花這麼多財力和精力去冒這個險。

安卓系統目前的流暢和用戶體驗都已經相當不錯了

三年前在安卓系統4.X的年代,安卓系統因為碎片化嚴重,對內存的管理機制不好,軟件市場混亂等問題。用戶的體驗度是相當不好的。 但隨著安卓系統版本的更新,從安卓5.X開始,碎片化和內存管理機制弱的問題。一步一步得到改善。到了7.0和8.0時代,安卓系統的流暢度已經和ios差距不大。

華為只要在系統優化,並開發自己的華為軟件市場來規範各大APP的行為,就可以做到讓手機系統流暢。並提升用戶體驗。根本沒有必要去自己開發一款操作系統這麼費勁。



華為作為手機廠商,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華為作為國內第一大手機品牌,旗下擁有P系列和Mate系列兩大旗艦品牌。另外還有榮耀系列,暢想系列,麥芒系列等。手機的定位和輻射了各個消費階層的用戶。接下來只要繼續深耕智能手機市場。還會有更大的發展。

並且華為還有自主研發的手機處理器:麒麟系列。並且在移動通訊領域的標準方面也有了一定建樹。所以繼續在移動通訊技術領域和智能手機領域深耕。就可以有很好的發展。



而不合時宜的開發自己的手機系統,只會去步諾基亞和微軟的後塵。


有態度的土豆


華為為什麼不自己設計一套遊戲的操作系統,提高手機的競爭力。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一是開發難度很大,二是開發不是很有必要,三是應該有嘗試開發,但是沒有拿出成果。

一. 開發難度很大

華為雖然技術能力比較強大,但是,讓華為自己做一個操作系統出來,可以說是非常困難。想要開發出一套類似於IOS這樣優秀的操作系統來提高市場競爭力,更是難上加難!

目前手機系統主要是安卓和蘋果IOS兩大系統,以及日漸邊緣化的微軟WP系統。每一個背後都是世界頂級巨頭,技術能力都非常雄厚,華為擅長於硬件方面的設計製造,不代表在軟件方面也是出類拔萃。參考微軟都無法在手機操系統分一杯羹的情況來看,華為殺入市場,做出一套比安卓更好用的系統,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除了這三家,比較知名的操作系統還有三星曾經力推的海洋系統(Bada),以及國內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推出的YunOS。雖然背景非常雄厚,依然無法殺出一條生路!至於老牌的黑莓和塞班,更是毫無市場了。

華為在全球手機市場依然不如三星,在軟件開發的技術能力方面應該比不過阿里巴巴和微軟。連他們都難以做出一套跟安卓系統匹敵甚至更好的操作系統,華為想做也是難度非常非常大的,很難成功!目前來說,也就蘋果一家而已,而蘋果做操作系統是有很深厚的歷史基礎的。

二. 開發不是很有必要

雖然安卓系統是谷歌公司主導的,但是華為非但沒有因為安卓系統影響手機業務的發展,恰好相反,華為的崛起大大受益於安卓系統。安卓系統是一個開源系統,只要按照谷歌的標準去操作,每個廠商都可以使用。華為也不例外。而且,谷歌自從把摩托羅拉手機業務賣給聯想之後,基本也不涉足手機生產了,安卓繼續開源下去變數不大。華為想要自己開發出一套比安卓更好用的系統非常困難,何必要重新開發呢?

不過跟其他國產大廠一樣,華為也有推出自己的UI——EMUI,希望可以通過界面和細節的優化,更好地滿足國人的需求。只要谷歌不停止安卓開源,華為不斷優化EMUI就可以滿足市場需要,不需要冒著很大的風險去開發採用新系統。

三. 做過嘗試,沒有成果

當然,華為是一家很有雄心的企業。不會因為開發系統很困難就不敢嘗試。而且蘋果憑藉IOS所獲得的競爭優勢,所有廠商有目共睹。華為是有嘗試做操作系統的。早在2012年就有華為自研操作系統的傳聞(報道中說的是華為老總任正非的意思),這個傳聞到現在依然很有市場。

但是在2016年,華為手機掌舵人餘承東在微博上表示,“谷歌打造的Android操作系統和生態極大促進了智能終端的發展並讓消費者受益,只要安卓系統保持其開放性,華為智能手機就會永遠使用該操作系統和生態,並基於安卓系統在性能、體驗做些改進,以更好滿足各國消費者需求。”

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華為不會推出自有操作系統。


鎂客網


如果你也喜歡科技就點點關注我吧。

1、華為有實力做出自己的系統

手機系統有很多,從早期的諾基亞的塞班系統,到蘋果的IOS系統,微軟的WP等各種版本,黑莓的BlackBerry系統,還有安卓,火狐OS,WebOS,三星的Tizen系統,其實華為也有自己的系統。這些系統當中只有兩個活下來了,那就是iOS和安卓系統。這兩個手機系統也是在不斷的完善自己,迎合用戶的同時,更迎合了系統生態建設的開發者,讓開發者賺到了更多的錢。這才是這兩大系統走到今天的原因。iOS 的優秀以及蘋果公司的創新狂魔,讓蘋果一些是科技界的翹楚。安卓系統也是開源的典範,讓更多的人對他有了更好的喜愛。

所以說到這裡以華為自己的實力,肯定能研發出自己的操作系統,但是構建生態系統那就不是實力的問題,就像微信成為霸主,那可是天時地利人和,而不緊緊靠實力的。

2、操作系統最重要的是構建生態。

其實手機操作系統很多,甚至是百花齊放,但是成功的就那麼兩家,除了安卓和iOS你還能在市面上看到哪些呢。做了最接近的系統恐怕就是雲OS了吧,阿里做了一個很討巧的事情,就是做了一個系統,因為沒有軟件生態就兼容了安卓的生態。但是因為好多地方沒有優化好,又得兼容別家的軟件就走偏了。最後耗電成了阿里OS的最大障礙,好像也沒有必要去做下去了,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生態圈很難搭建,你能想象你用了華為手機的自有操作系統,除了微信QQ,其他應用都缺失麼,買個手機是塊磚,你能容忍嗎?如果華為的操作系統跟阿里OS一樣兼容安卓的應用,也會面臨谷歌的官司,導致國際化一堆訴訟,使得華為在國際上寸步難行。用戶難教育,大家已經習慣了安卓和蘋果的操作系統,讓你去適應華為的手機,不少用戶寧願不買。華為是一家商業公司,比起成本極大風險極高的去推廣自有的手機操作系統,優化安卓系統是不是更好的選擇,你說呢?

3、還是更好的去優化EMUI的體驗吧

系統好做(相對來說)應該好幾家都有這個能力了,生態很難,做過這件事的有三星,但還不得老老實實的用安卓,對於華為來說,這種東西不如不做,在一段非常大的時間裡完全沒有商用價值,如果一定去做,做系統生態什麼的,拖垮HUAWEI也不是不可能,簡單粗暴的說,就是生態難以構建,參考黑莓跟微軟WP。一個系統再好,沒有軟件,那也等同功能機,如果我們國家可以弄一個手機聯盟,家一起做系統,然後國內的一線互聯網公司馬上適配軟件,那這個系統就會強大起來。但說歸說,生意還要做,所以對於現在的華為來說也只能把精力放在更好的優化EMUI上吧。

想問一下,你喜歡華為手機嗎?


大大飛老師


手機的流暢度或者說性能,對於一個手機制造商來說,並不是最主要的。

要說系統的流暢度的話,Windows的系統並不差,但是為什麼現在市面上的手機,不是安卓的系統就是IOS的系統呢?WinPhone已經銷聲匿跡了呢?

主要還是生態環境,直白點說,就是我用你的手機,你能夠為我提供哪些APP。

WinPhone的失敗就是因為生態環境上的定位的問題。導致最終用戶在選擇手機的時候,會覺得我如果用Windows,可能我沒有那麼多遊戲可以玩,沒有那麼多APP可以用。

所以,華為如果說想要自己研發一個系統出來,並不是說技術上不行,不過在推廣上的壁壘缺非常的可怕。

首先,如果你是一個應用程序的提供商,在一款新的操作系統的手機面世時,還沒有多少銷量的時候,你會去研發針對這款操作系統的APP嗎?

一款成熟的APP,我少說需要投入幾十萬去研發吧,還不算運營的投入,而且還需要學習新的SDK。

但是,如果這款手機銷量不好,可能你的幾十萬就是打水漂了。

如果手機制造商真的想要建立生態系統,那勢必就會需要聯繫這些應用程序提供商,可能提供大量的補貼,讓他們針對你的系統做研發。

我相信,沒有幾個手機制造商能夠燒的起這個錢。

對於用戶呢?

如果一個手機買回家後,沒有QQ,沒有微信,沒有支付寶,任何遊戲安裝不了。你還會買嗎?

那肯定是不會的,現在的老年人都要用微信、支付寶了,你一個啥都沒有的手機,估計買給老年人都沒法了。

因此,建立手機的生態系統是一個比較複雜且長久的工作,而應用程序提供商和用戶之間,又面臨著到底是應該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沒有用戶基礎的系統,應用程序提供商是不可能花錢是投入的。

沒有應用程序的系統,用戶也是不會購買的。

要真的說系統,其實國內有一家公司自己研發了一套手機的操作系統,那就是阿里的AliOS,但是,這個系統並沒有自己的生態,而是完全的兼容安卓系統,使用的其實是安卓的生態。

所以,很多人並不認為他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

而如果華為想要拋開安卓的生態,自己研發的話,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會技術的葛大爺


做一個操作系統並不難,華為、小米等等都具有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的能力,然而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的手機操作系統就只剩下iOS和安卓了呢?這與生態系統有關係。

2007年,蘋果剛剛推出iPhone的時候,手機還是諾基亞的天下,業界對iPhone的評價,一如橫空出世的iPod,是讓業界驚豔的,開發者們也看到了一個嶄新的,清晰的上升曲線的iOS生態,開發者們紛紛投入了iOS的懷抱。

在這年,Google推出了Android,並且建立一個全球性的聯盟組織,該組織由34家手機制造商、軟件開發商、電信運營商以及芯片製造商共同組成,並與84家硬件製造商、軟件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組成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來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這一聯盟將支持谷歌發佈的手機操作系統以及應用軟件,Google以Apache免費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佈了Android的源代碼。

也就是說,Android從成立開始,就有一個聯盟烘托,開發者們紛紛進場,是因為這個聯盟的存在,貫穿了手機的整個生態系統。

再看此時,塞班的沒落,本來塞班是依靠諾基亞的手機出貨量吸引了大量開發者,但隨著諾基亞的風光不在,開發者也就跟著樹倒猢猻散了。

微軟Windows Phone本來也是想在手機os上分一杯羹的,微軟本身從PC積累的開發者,如果能夠做到平滑遷移,抑或是蘋果和Android的開發者能做到有一部分開發者遷移到Windows Phone上,Windows Phone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小而美的操作系統,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從這些經驗中,可以看到,生態對於手機操作系統的影響。後來小米出現的時候,首先用MIUI的方式切入了手機市場,開拓了一種新的思路,既不脫離Android,又給Android帶來了一股小清新,後來很多手機公司紛紛效仿。

華為的手機出貨量儘管很大,但是從大的生態系統來看,華為在全球市場還不具備開發者的強大號召力,所以,自己做手機操作系統還是太冒險了。


來自科技行者團隊的Leila


科技行者


生態太難搭建了,微軟花了那麼多錢,還收購了諾基亞,最終他那個手機操作系統也死掉了。事實上搞出一個操作系統對於現在的中國企業來說不是難事,無論百度,阿里,騰訊還是華為小米,都能做到,但是如果為這個系統打造出龐大的龐大的配套應用,卻非常難。現在的手機用戶已經習慣了ios,安卓,想改變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沒有龐大的用戶基數,就很難有軟件商開發應用,新的系統自然沒法存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