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專心致志的時候為什麼會不自覺地吐舌頭?

本文由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你注意過嗎,在專心致志做事情的時候,比如穿針引線的時候,人很容易就會吐舌頭。

這種情況在小朋友身上特別常見,許多小孩喜歡邊吐舌頭邊做作業。過去的一些研究發現,67-95%的5-8歲兒童都會習慣性地吐舌頭。這是怎麼回事?

雖然專注時人容易吐舌頭的現象現在還沒有確定的答案,但是現在有2類有趣的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吐舌頭的功能是表示“請勿打擾”。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有人認為,專心致志的時候吐舌頭是為了用舌頭的信息減少身體其他部位發來的信息的干擾,所以伸舌頭就等同於把身體調成了靜音模式。這就和許多人為了“我不聽我不聽”,嘴巴里開始略略略唸經一樣的道理。

但是也有人提出,吐舌頭是為了避免別人來干擾自己。那麼,為什麼是伸舌頭而不是用別的動作來表示需要一個人靜靜呢?

有個叫做 Desmond Morris 的著名人類學家說,吐舌癖這種習慣可能來自於嬰兒的挺舌反射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為了防止吞下硬物導致窒息,6個月以下的嬰兒都具有挺舌反射。當你還是個媽寶的時候,如果你喝奶喝飽了,或者不想吃你媽做的黑暗料理,就會吐出舌頭表示拒絕。

挺舌反射一般到嬰兒6個月的時候就會逐漸自然消失。不過不少科學家認為,挺舌反射只是被更成熟的大腦抑制了,而沒有完全被遺忘,因此當你需要專注,或者想拒絕某人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重啟這個吐舌模式。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比如,當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不喜歡某個人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吐舌頭。如果你被小孩子略略略的話,就是被討厭了的意思。

愛因斯坦著名的吐舌頭照片就是這麼來的。1951年3月14日,愛因斯坦的72歲生日那天,一個美國合眾國際社的記者要求他微笑一下好拍照片。有點心煩有點心累的愛因斯坦吐出了舌頭表示拒絕,於是才有了這個傳世之作。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另外一種不同的解釋認為,聚精會神時吐舌頭其實是因為,用嘴說話和用手辦事太相似了,因此專心動手的時候就會控制不住嘴巴。

這又點解?

是這樣的,語言學裡有一個很大的理論:人類在發展出口語之前經歷過一個用手勢做啞語交流的階段。所以說在人的大腦裡,舌頭和手部運動的腦區才會重疊。許多人喜歡邊說話邊打手勢,還有被握住雙手的意大利人無法正常說話就是這個原因(大霧)。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最有意思的是,有人發現,當一個人要開口說話的時候,如果讓他用手去拿一個和他要發的音的口型大小差不多的東西的話,那麼他就無法把這個音發出來。

這好像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人慾言又止、想說話又說不出口的時候,會喜歡抓支筆或搓手。通過這樣的小動作,他可能在抑制想說而不敢說的話。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不光人類如此,當黑猩猩需要專心用手做複雜的動作的時候,它們也會呲牙咧嘴,面部表情變得異常豐富。

對於語言功能正在學習變化的小朋友來說,語言的發展也和手部動作有緊密聯繫。因此當他們專心用手做事時,舌頭就會配合著運動。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2015年的時候,一些英國和瑞典的科學家拿14個4歲小朋友做了一個吐舌頭的可愛實驗。研究人員錄製了14個孩子在玩不同手部遊戲時的面部表情。他們發現,4歲小朋友們在動手玩遊戲的時候幾乎都會伸舌頭,而且在玩類似語言交流的遊戲時會更多地吐舌頭。

實際上,即使我們已經長大,在專心做事的時候,吐舌的傾向依然沒有消失。NBA球星邁克爾·喬丹就喜歡吐舌頭,他曾表示他爸在車庫幹活的時候也喜歡吐舌頭。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總之呢,這兩種解釋合起來就是,“前方高能,非戰鬥人員速速離開”的意思。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好評圖書

不過癮,請戳

专心致志的时候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吐舌头?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圖片來源:slate, giphy, FirstCry Parenting

Forrester, G., & Rodriguez, A. (2015). Slip of the tongue: Implications for evolution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Cognition, 141, 103-111

Gentilucci, M., Benuzzi, F., Gangitano, M., & Grimaldi, S. (2001). Grasp with hand and mouth: A kinematic study on healthy subjects.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86, 1685–1699.

Mason, R. M., & Proffit, W. R. (1974). The tongue thrust controversy: Background and recommendations.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Disorders, 39, 115–132. http://dx.doi.org/10.1044/jshd.3902.115.

Morris, D. (1977). Manwatching: A field guide to human behavior. Abrams.

Waters, G. S., & Fouts, R. S. (2002). Sympathetic mouth movements accompanying fine motor movements in chimpanzees (Pan troglodytes) with implications towar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Neurological Research, 24, 174–180. http://dx.doi.org/10.1179/ 016164102101199585.

Waber, D. P., Mann, M. B., & Merola, J. (1985). Motor overflow and attentional processes in normal school-age children.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27, 491–497. http://dx.doi.org/10.1111/ j.1469-8749.1985.tb04573.x.

https://sites.duke.edu/writing230sk_01_f2014_groupa/2014/10/21/wild-tongues-how-people-say-a-mouthful-with-their-wagging-tongu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