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華中醫藥學會:“青託人”的抗疫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華中醫藥學會的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入選者們(簡稱“青託人”)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紛紛參與到抗擊疫情的戰役中。

馳援武漢 反哺故土

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入選者、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吳沅皞,得知家鄉湖北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消息後,以黨員身份通過口頭報名、電話報名、手寫請戰書三次報名支援抗疫一線。他在請戰書中寫道:“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在疫情面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我接受過西醫正規的無菌操作訓練”“發熱疾病是我們免疫科的診療強項”2月10日,吳沅皞如願以償成為天津市60人中醫醫療隊的一員馳援家鄉參加一線抗“疫”。


中華中醫藥學會:“青託人”的抗疫故事

志願一線 留守崗位發光熱

2020年春節前夕,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入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郭秋均放棄了自己的離京計劃和節後赴美作訪問學者計劃,開始參加醫院組織的門診應急防控演習,全面學習新冠肺炎的應急處置方法。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醫院應急醫療隊,期待能夠支援抗疫一線。儘管沒有被派往抗疫一線,他堅守崗位,元宵節值班當日,積極參與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危重搶救工作。

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入選者、溫州市中醫院中醫婦科副主任中醫師胡欣欣也在第一時間向醫院黨支部提交了參加抗擊疫情黨員先鋒隊的志願書,在被選擇留守崗位後,除了承擔臨床工作外,她開始積極通過微信、專屬醫生等線上安全方式接診,為孕婦患者提供醫療指導,遞愛心和信心。

1月20日,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入選者、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主任醫師王彬決定退掉春節回家的機票,留守崗位隨時待命。1月23日,王彬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醫院援助武漢的醫療隊,在被選擇留守值班後,王彬開始加緊研究疫情防控和診療等相關知識。他通過自媒體發佈或轉發科學防控知識,宣傳中醫藥防治方案,介紹中醫藥知識;聯繫和倡議各地的中醫同行在網上開展義務諮詢服務,得到很多醫生的支持和響應。

上陣父子兵 並肩戰“疫”

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入選者、北京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李紅梅的家鄉在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是全國特困縣。李紅梅的父親作為武定縣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成員,每天承擔著對大量發熱和疑似新冠肺炎病人進行會診的任務。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李紅梅希望幫助父親為家鄉患者服務。她申請參與臨床診療的想法也得到父親的大力支持。疫情期間,李紅梅接替父親外出會診期間的中彝醫門診工作。由於當地患者的臨床診療需求量大,患者病種繁多且多為貧困戶,難以承擔高昂的治療費用,李紅梅按照父親的叮囑,臨床用藥少用或不用名貴藥材,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儘可能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